六年级下册语文外阅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 阅读指导

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指导训练要素: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例段《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但我们通过阅读“梗概”,可以快速、整体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叙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为了生存,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荒岛上开始了艰苦的生活。
每做一件事, 他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凭着艰苦的劳动,他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并营救了野人“星期五”。
之后,他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变。
经过多年的荒岛生活,他终于脱险,回到了英国。
什么是作品的梗概?所谓梗概,即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介绍。
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写梗概的方法。
因为梗概是对原文进行概括性的介绍,所以读者通过读梗概,能对原著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了解。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就抓住“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主要情节作了概括性介绍。
怎样写文章梗概呢?1.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主要情节,关注主人公的命运,把握人物性格,为写好梗概奠定基础。
2.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介绍的主要情节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就是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来写的。
3.语言要有概括性,尽量少用细节描写。
如何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1.可以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男孩看到大雄鹅要飞走时想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并喊道:“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从对小男孩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其实是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2.阅读名著时可以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韩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欣赏课教案教学内容:1倾听心灵的声音2养花教学要求: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4欣赏老舍质朴的文风,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教学难点:1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二、学习《倾听心灵的声音》1、阅读故事《倾听心灵的声音》,思考:老铁匠为什么愤然将自家家祖传的价值200万元的紫砂壶砸了?2、请学生交流汇报。
3、找句子,体会人们知道他有价值连城的茶壶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有什么作用?指名说,然后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5完成229页实践体验。
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报。
三、学习《养花》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真读下列词语,并交流对带点词语的理解。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如此循.环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介绍作者老舍。
5、默读课文,思考“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如此循环”。
句子: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6、自学: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汇报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
7、朗读全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板书设计:总:因爱花而养花种易活花怎样养花养花分: 付出劳动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共享成果也有忧愁总:养花其乐无穷教学内容:1、财富是一种责任。
2、生活是多么广阔。
教学目标:1、理解“让自己的财富成为别人的幸福,自己也就拥有了更多幸福”这句话。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预设一:第二自然段(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图片)冬天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节气是哪个节气?(大寒)冬至离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离温暖的春天就更远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长而寒冷的时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再看这段话,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
(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案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教学目标1.能沉下心来读世界名著,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3.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1.了解名著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2.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鲁滨逊漂流记》等外国名著。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对阅读外国名著有兴趣,能初步感知《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语言特色。
2.能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习做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板块一评价人物,激起阅读期待1.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导语: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学生齐读。
2.引导评价人物。
(1)教师引导: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学会了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你能对书中某个人物作出评价吗?(2)学生尝试评价书中的人物。
(3)小结:书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评价人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畅聊预测,感知全书梗概1.猜测书名。
(1)设问思考:今天我想邀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部名著,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在揭开神秘面纱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如果多年以后有人站出来反对你的理想,你又会怎样选择呢?(2)学生自由作答。
(3)教师启发:你们的勇气值得我点赞!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书中的主人公就有一个航海梦,你们看这两个人,他们当中就有一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人是谁?他们在谈论什么?结果怎样?课件出示:(4)学生猜测并自由作答。
(5)相机介绍书名及内容:父亲以及家人的极力劝阻也没能阻挡他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他毅然驶向了大海,他就是英国作家笛福笔下《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走进外国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三篇课文,它们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向我们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介绍小男孩尼尔斯的奇妙遭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介绍了汤姆·索亚的一次传奇历险,让我们领略了外国小说的奇妙与精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目标1.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凄凉”等46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识记,如“惧、凄、栅、控、稍”这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寂寞、恐惧、凄凉”这类是心理活动的形容词。
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ù,“圈养”的“圈”读juàn,“处境”的“处”读chǔ”。
2.阅读理解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XXX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XXX、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腊月二十二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续表时间腊月二十三太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豫备充足除夕元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风俗惯风尚惯(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店员们可以轮番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具体呢?再讨论一下如许写的优点。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目录•阅读目标与要求•文本解读与赏析•阅读策略与技巧指导•阅读活动与拓展•阅读评价与反馈•家校合作与资源共享阅读目标与要求六年级下册阅读目标0102 0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ABDC精读法对重要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略读法根据阅读目标,筛选相关章节或段落进行阅读,以求抓住重点,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批注法在阅读时,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用符号或文字进行标注,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写读后感、摘要、书评等方式,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方法与技巧如《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文学名著如《昆虫记》《地球的故事》等,这些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科普读物如《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历史故事如《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诗歌散文阅读材料选择文本解读与赏析作品背景介绍主题思想探讨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赏析《鲁滨逊漂流记》解读《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在荒岛上生存的故事。
鲁滨逊是一个勇敢、智慧、富有创造力的人物,他的形象塑造体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
作品通过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孤独、生存、信念等主题。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语文阅读公开课教案篇1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们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们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们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们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们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们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们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们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资料韩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欣赏课教案教学内容:1倾听心灵的声音2养花教学要求: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4欣赏老舍质朴的文风,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教学难点:1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二、学习《倾听心灵的声音》1、阅读故事《倾听心灵的声音》,思考:老铁匠为什么愤然将自家家祖传的价值200万元的紫砂壶砸了?2、请学生交流汇报。
3、找句子,体会人们知道他有价值连城的茶壶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怎精选资料样的变化?4、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有什么作用?指名说,然后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5完成229页实践体验。
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报。
三、学习《养花》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真读下列词语,并交流对带点词语的理解。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如此循.环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介绍作者老舍。
5、默读课文,思考“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如此循环”。
句子: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6、自学: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汇报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
7、朗读全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板书设计:总:因爱花而养花种易活花怎样养花养花分: 付出劳动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共享成果也有忧愁总:养花其乐无穷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财富是一种责任。
2、生活是多么广阔。
教学目标:1、理解“让自己的财富成为别人的幸福,自己也就拥有了更多幸福”这句话。
2、知道比尔·盖茨遗嘱内容,他这样做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4、阅读后有自己的见解,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续写几句诗。
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难点:目标1、4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课文《财富是一种责任》。
1、阅读故事《财富是一种责任》,思考:别人是如何评价比尔·盖茨的,他又是如何评价的?2、阅读思考交流:比尔·盖茨的遗嘱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3、理解“让自己的财富成为别人的幸福,自己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比尔·盖茨是怎样做的?4、读了文章说说,你怎样理解比尔·盖茨的幸福?你认为幸福是什么?三、学习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1、默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诗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宝藏颠簸帐篷露宿芬芳3、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4、读诗歌,交流对下面这些诗句的理解。
(1)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2)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
(3)去以心发现心。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第二节后面接着写几句诗。
(1)朗读第二节,说说主要写了什么?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激发人们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之中。
(2)练习写几句诗例:去海流世界潜水,去郊外踏青,去落日的余晖中拍照。
6、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反复、首尾照应)7、朗读这首诗。
四、作业:1了解何其芳的其他诗歌2朗读《生活是多么广阔》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借你一个微笑。
2、中华第一龙教学目标:1、了解老师向李俊每天借一个微笑的原因。
2、了解李俊借给老师微笑后发生的变化。
3、了解“龙”这一艺术形象形成过程和象征意义。
4、感受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难点:目标1、3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学习《借你一个微笑》1、阅读故事《借你一个微笑》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说,进行概括。
3、浏览课文,想想老师为什么要向李俊每天借一个微笑呢?(在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4、默读课文,思考:李俊借给老师微笑后发生的变化5、说说从《借你一个微笑》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实践体验:233页始终做一个微笑的人,把微笑带给他人。
三、学习《中华第一龙》1、2、认读下列词语濮阳市粗犷蜥蜴图腾解释游弋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腾云驾雾龙腾虎跃房椽举世瞩目拐杖龙凤呈祥望子成龙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默读课文,理出顺序课文分为三部分:一(1)距今历史二(2—5)龙的由来三(6)地位5、“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学生汇报,朗读课文第一段。
6、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7、朗读课文8、积累文中带“龙”的词语,再写几个带“龙”的词语例:虎踞龙盘龙马精神龙飞凤舞车水马龙四、作业:1积累带“龙”的词语。
2实践:始终做一个微笑的人板书设计:用贝壳砌成距今五千多年中华第一龙龙的由来龙的地位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曹操割发代首2、狱中联欢教学目标:1、会用一句话概括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2、知道曹操割发代首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知道狱中联欢的过程。
4、谈谈自己对《狱中联欢》一文的体会。
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曹操割发代首》1、指名读故事导读。
2、默读全文,边读边想:曹操割发代首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3、指名学生说、补充。
4、请用一句话概括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5、再读课文,思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6、齐读一课一诵。
三、学习《狱中联欢》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
唱歌→()→()→()2、指名说一说3、边读边画出文中的对联,再认真读一读,选出一两副说说对联的意思。
4、将画出的对联读一读。
5、学习了课文,你体会了什么?五、小结本节课。
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名碑荟萃。
教学目标:1、知道斯巴达生气时为什么绕着房子和土地跑。
2、“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句话有什么道理?3、《名碑荟萃》介绍的几位书法家,他么的书法艺术有什么特点。
4、会介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斯巴达生气时为什么绕着房子和土地跑?2、讨论解答。
3、在读课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有什么道理?4、读课文后实践体验,小组讨论解决课后问题。
5、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互相说一说。
6、读背236页一读一诵。
三、学习《名碑荟萃》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哪几位书法家?按顺序写出他们的名字。
2、读165页2、3题。
3、根据问题在文中划出答案进行讨论交流。
4、齐声朗读全文。
四、小结。
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不要被暂时的挫折击倒2琥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后知道“为什么说挫折离成功仅一步之遥”2、“我”最终成为一位令人羡慕的空中小姐,是靠什么成功的。
3、知道琥珀的特点,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不要被暂时的挫折击倒》1、自由读故事导读。
2、默读课文,完成241页讨论明理、实践体验的相关问题。
(1)边读边思考,勾画(2)在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3、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4、指名学生说,补充。
5、241页一读一诵,读一读,背一背。
三、学习《琥珀》1、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写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将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2)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的?2、读完后组内交流。
3、指名学生回答。
4、看167页第3题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5、将琥珀的特点,形成过程的部分齐读一遍。
四、小结。
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做人就要有责任感。
2、智慧之花。
教学目标: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责任感”是什么意思?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做人就要有责任感》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2、讨论解答。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4、指明读课文。
5、小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6、把自己的体会在全班交流。
三、学习《智慧之花》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划出课文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读一读。
3、提出质疑。
4、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5、齐读课文。
四、小结。
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细节决定成败。
2、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教学目标:1、故事中的和尚为什么被将军看重选在自己的帐下,最终成为一代名将?2、你从故事中了解到小朱为什么能被那家大公司录用?3、我们要注重的“细节”指的是什么样的细节?结合实际谈体会。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学习任务二、学习《细节决定成败》1、阅读故事。
思考:、故事中的和尚为什么被将军看重选在自己的帐下,最终成为一代名将?2、讨论解答3、再读课文,想一想小朱为什么能被那家大公司录用?4、小组合作交流5、全班反馈6、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是哪些?三、学习《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画出制作“小台灯”方法的句子,读一读。
3、对照做法,看一看哪一步没有做对?把说明中没有做对的那一步画下来。
四、小结精选资料教学内容:1、每个人都有两扇窗。
2、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教学目标:1、夏查·范洛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2、通过学习从夏查·范洛的转变让你收获了什么?3、学习了课文,你能正视你自己吗?能认清你自己?4、用书信的方法,告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学习身体情况。
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每个人都有两扇窗》1、默读课文,思考夏查·范洛转变的句子。
读一读,他的转变让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组讨论。
3、再读课文,同桌互相说说,从夏查·范洛转变中,你的收获是什么?4、指明读课文。
5、小组内说说,你平时能正视自己吗?能认清自己吗?三、学习《给外地亲友写封信》1、课文中的要求。
2、回顾写信的格式。
3、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把握重点部分要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