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文艺复兴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在运动中产生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学,也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1. 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什么是爱情?它不在明天;/欢笑嘻游莫放过了眼前。
/将来的事谁能猜得到?/不要蹉跎了大好的年华;/来吻着我吧,你双十娇娃,/转眼青春早化成衰老。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分。
”“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
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反对蒙昧的书。
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言。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4.创造新体裁:流浪汉小说和悲喜混杂剧。
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
特点:1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2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3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地位:长篇小说, 地位:长篇小说,是塞万提 斯的代表作。 斯的代表作。 构思: 构思:据说小说是在狱中最 初构思的。 初构思的。 创作过程:1605年第一部完 创作过程:1605年第一部完 成出版,当年就再版5 成出版,当年就再版5次。 正当塞万提斯写作《 正当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 第二部时, 德》第二部时,有人化名阿 隆索费尔南德斯 隆索费尔南德斯德阿 维利亚纳达, 维利亚纳达,出版了一部伪 造的续篇,歪曲作家原意, 造的续篇,歪曲作家原意, 内容低劣荒诞。 内容低劣荒诞。塞万提斯为 了还击,于1615年出版了 了还击, 1615年出版了 堂吉诃德》第二部。 《堂吉诃德》第二部。
人文主义
核心:是与宗教神学对比意义上 : 神本主义” 的“人”。与“神本主义”针锋 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 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 的灵长”。 内涵:包括肯定个人情感、欲望 :包括肯定个人情感、 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 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这就 是说,人本首先是个人之本。 是说,人本首先是个人之本。个 体性的人之本是理解人本主义的 前提和基础。从肯定个人欲望、 前提和基础。从肯定个人欲望、 情感出发, 情感出发,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 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 大任务。 大任务。
塞万提斯的创作
田园小说《伽拉苔亚》 田园小说《伽拉苔亚》 (1584) 剧本《努曼西亚》 剧本《努曼西亚》(1584) 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 事集》 1613) 事集》(1613) 长诗《 长诗《巴尔纳索神山瞻礼 记》(1614) 剧作《 剧作《八出喜剧和八出幕 间短剧集》 间短剧集》(1615) 小说《 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 荣达历险记》 1616) 荣达历险记》(1616)
外国文学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部分地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毕代的建议下,于 1530年建立法兰西学院,以研究希腊语、拉丁语和希 伯莱语为主,并批准印行希腊文书籍。法兰西学院与 教会控制的巴黎大学呈分庭抗礼之势。 弗朗索瓦的姐姐玛格丽特•德•那伐尔(1492-1549)支 持人文主义者和胡格诺教派。著有模仿《十日谈》的 《七日谈》。她的宫苑成了受教会迫害的人文主义者 和新教徒的避难所。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
龙沙
“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 主题多写爱情 《致爱兰娜的十四行诗》
待你到垂暮之年
待你到垂暮之年,夜晚,烛光下, 坐在炉火旁,边纺纱边饶线, 你吟诵我的诗,发出感慨万千: 当年我多美,龙沙赞美过我啊。 那时候你不用女仆传语递话, 她干活儿累得半睡半醒之间, 听到我的名字仍然安稳睡眠, 即使用动听词句赞颂你也罢。 我将长眠地下,成为无骸幽灵, 在爱神木的树阴下歇息安定; 你则是一个蛰居家中的老妪, 怀念我的爱情,悔恨你的倨傲。
“一部完整的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夸张讽刺的手法;拉伯雷式的讽刺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 阶级肯定人的自我意识,在 《巨人传》中表现得最充分。 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 我,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 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 宗教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的“人”
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
蒙田(1533-1592)
• 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 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蒙田具有怀 疑论思想。阐明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各种事 物的看法。他主张“只有怀疑才能够判断 和论定”,不要说“我懂得”,而要说 “我懂得什么呢?” • “生活的哲理” • “我有何知” • 享受生活
第3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00540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00540外国文学史】1、16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小癞子》2、英国文学史上有“大学才子”之称的剧作家有:格林、李利、马洛、基德3、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宣扬“幸福在人间”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主要有:民间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封建文学5、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的出处是:《哈姆雷特》6、文艺复兴:14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希腊文化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7、人文主义:宣扬人性反对神性神权;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主张统一,反对封建格局。
8、《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乔叟9、文艺复兴时期的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10、文艺复兴的抒情诗集《歌集》的作者是:彼特拉克11、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框型结构12、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维加13、“大学才子派”中年龄最小贡献最大的剧作家是:马洛14、“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
15、《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乔叟的代表作;作品以每人讲一个故事的形式把24个故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批判了封建和教会,肯定了对世俗爱情的追求。
16、七星诗社: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由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的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强调向古希腊学习;《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代表诗人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是法国最早采用法国民族语言而非拉丁文创作诗歌的诗人。
17、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讽刺的是:骑士小说18、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同名主人公是:人文主义者形象19、埃及现代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兴起于埃及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塔哈-侯赛因是代表作家;其自传小说《日子》被誉为阿拉伯当代抒情散文和现代文学的典范。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时期。创作以悲剧为主。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奥赛罗》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其中奥赛罗、苔丝德蒙娜是人文主义者形象;伊阿古是阴谋家、野心家形象。
第二节 塞万提斯
早期作品:历史剧《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晚年作品: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是除《堂吉诃德》之外最重要的作品。
1.堂吉诃德形象: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是一个既有喜剧因素又有悲剧因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13.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模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6.西班牙文学(在诗歌、戏剧、小说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7.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

拉伯雷《巨人传》 • • • • • • •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 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 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 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 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 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看似荒诞离奇,却蕴含了严肃深邃的主题: • 首先,小说以“巨人”为线索,歌颂了人的力量。 • 其次,《巨人传》对封建教会作了无情的嘲讽, 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 还有,《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 • 另外,《巨人传》还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它是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2、思想文化的动因 ①中世纪世俗性、人民性的文化 价值体系 ②新兴的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处于地中海沿岸 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和沿海 一些城市已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 达的商业贸易。欧洲的初期城市中也出现这 种情况。
《十日谈》 Decameron
第二节
• • • • • • • •
薄伽丘
主要作品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 1336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1338 《苔塞伊达》 1340-1341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1342-1343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 《异教诸神谱系》和《但丁传》诗体传记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
洛卜·德·维加 (Wegee,1562— 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 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奠者。维加的代表 作品《羊泉村》,鲜 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 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后悔曾高傲的蔑视了我的爱。——听信我:生活吧, 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蒙田
蒙田
蒙田故居
拉伯雷
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
代表作 《巨人传》作为法国早 期讽刺小说的名作。
《巨人传》1532-1564
由五部组成 三代巨人: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大)
庞大古埃
• 长诗描写了十字军将士唐 克雷蒂与教女战士克洛琳 达的爱情幸福与悲剧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插图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自终存 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 的贵族倾向;
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他的《随笔集》 是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 表,其代表作是《巨人传》。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二、繁荣时期的文学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1、乔叟
1340-1400
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之父 成名作《悼念公爵夫人》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1385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
《坎特伯雷故事集》特点:
作品的思想精神和生活内容是英国社会的缩影 香客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体裁、样式丰富多样。共收入故事24篇,其中22 个诗体,2个散文体,每个故事有“ 小引”、 “ 开场白”和“ 收场语”串线组成
流浪汉的形象
《 小 癞 子 》 插 图
维加(1562—1635)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被 称为“ 西班牙戏剧之父” , 写过1800多部戏剧,流传下 来的完整剧本有400多部,内 容可分为袍剑剧、宗教剧、牧 歌剧、历史剧等。 代表作:《羊泉村》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一:文艺复兴(2)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以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开端。
二: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1)社会历史原因:①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开始,处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②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
使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天地,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要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必然要与阻碍其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
而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体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维护着封建的生产关系。
所以,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要用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求得自身的发展,而且还要求用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的和宗教的精神禁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文化原因:①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更独特和直接的原因。
②首先,在中世纪,虽然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③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它反映的是中世纪独特阶层的城市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味。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开端是()。
A.浪漫主义文学B.人文主义文学C.古典主义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2.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基督教精神B.理性主义C.对“人”的肯定D.平等、博爱思想3.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
A.歌颂现世生活B.讲究理性、学习知识C.追求爱情幸福D.反封建反教会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先驱是()。
A.彼特拉克B.但丁C.薄伽丘D.拉伯雷5.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是()。
A.拉伯雷B.斯宾塞C.蒙田D.龙沙6.蒙田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
A.短篇小说集B.抒情诗集C.散文集D.文学评论集7.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
A.斯宾塞B.维伽C.马洛D.本·琼生8.薄伽丘在其《十日谈》等作品中宣扬的是()。
A.大自然的奇迹B.幸福在人间C.人权高于一切D.科学、理性9.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是()。
A.托马斯·莫尔B.斯宾塞C.乔叟D.莎士比亚10.标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高峰的是()。
A.《仙后》B.《乌托邦》C.《坎特伯雷故事集》D.《随笔集》11.塞万提斯的“在监狱里诞生的孩子”指的是()。
A.《伽拉苔亚》B.《奴曼西亚》C.《惩恶扬善故事集》D.《堂·吉诃德》12.维伽的《羊泉村》直接描写的是()。
A.男女间的爱情B.农民对领主的反抗C.婚姻和家庭问题D.对开明君主的歌颂1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是()。
A.封建文学B.教会文学C.民间文学D.人文主义文学14.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
A.英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法国15.彼特拉克《歌集》的主要形式是()。
A.十四行诗B.抒情诗C.温柔的新体诗D.无韵诗16.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
A.民间故事集B.长篇传奇C.框架结构的短篇小说集D.抒情诗集17.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18.被塞万提斯称为“自然的奇迹”的是()。
A.乔叟B.托马斯·莫尔C.斯宾塞D.维伽19.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一部()。
A.写实小说B.幻想小说C.田园小说D.流浪汉小说20.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出()。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理想破灭的悲剧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21.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是一出()。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悲剧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22.西方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的剧作是()。
A.《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B.《辛白林》C.《冬天的故事》D.《暴风雨》23.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喜剧的思想特征是()。
A.明朗乐观B.宽恕与和解C.野心与贪婪D.邪恶与善良24.《威尼斯商人》的基本主题是()。
A.表现野心、贪婪的丑恶性B.用宽恕与和解来调和矛盾C.争取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婚姻D.对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揭露与批判25.《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是一个()。
A.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典型B.酷爱自由、纯洁善良的女性C.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D.人文主义的新女性二、多项选择题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
A.用人权反对神权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E.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文学有()。
A.英雄戏剧B.封建文学C.市民戏剧D.民间文学E.人文主义文学3.莎士比亚重要的喜剧作品有()。
A.《威尼斯商人》B.《仲夏夜之梦》C.《皆大欢喜》D.《冬天的故事》E.《第十二夜》4.莎士比亚中期创作的重要悲剧有()。
A.《罗密欧与朱丽叶》B.《哈姆莱特》C.《奥赛罗》D.《李尔王》E.《麦克白》A.《暴风雨》B.《亨利八世》C.《辛白林》D.《冬天的故事》E.《无事生非》6.莎士比亚戏剧中著名的三大典型人物是()。
A.罗密欧B.哈姆莱特C.福斯塔夫D.夏洛克E.泰门7.拉伯雷《巨人传》中塑造的巨人形象是()。
A.格郎古杰B.若望修士C.卡冈都亚D.庞大固埃E.巴汝奇8.《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的性格特点有()。
A.贪婪B.吝啬C.狡猾D.残酷E.好色9.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讽刺艺术,其采用的主要手法有()。
A.象征B.对比C.幽默D.嘲讽E.夸张10.为莎士比亚创作和演出活动奠定基础的“大学才子”主要有()。
A.李利B.基德C.龙沙D.格林E.马洛三、专用术语解释1.文艺复兴2.福士塔夫式背景3.流浪汉小说4.大学才子派四、理解简答题1.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进步意义?2.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3.《十日谈》的艺术特色。
4.《巨人传》的主要思想内容。
5.《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6.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7.桑丘·潘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8.《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9.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10.如何理解夏洛克这一形象?五、综合论述题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第三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A 5.D 6.C 7.B 8.B 9.C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C 17.B 18.D 19.B 20.A 21.C 22.D 23.B 24.C 25.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DE 3.ABCE 4.BCDE 5.ACD6.BCD 7.ACD 8.ABCD 9.BCDE 10.ABDE三、专用术语解释1.文艺复兴是14世纪是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产物,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现世思想,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
这一运动猛烈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统治,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科学领域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
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3.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
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大学才子派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作家。
他们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
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其代表人物是马洛。
四、理解简答题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格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主宰宇宙的是人而不是神;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现实幸福反对来世思想,认为人人可以追求财富和幸福,提倡爱情、婚姻自由;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发展人的聪明才智;以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希望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它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猛烈冲击了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教会神学,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教会神学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还对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哲学、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后世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2.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
它的特点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摹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
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3.《十日谈》运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它第一次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广泛地反映了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生活。
作品以故事的生动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征服了读者。
它在现实主义形象的画廊中较早的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作者还运用了讽刺、幽默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文字,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十日谈》采用了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精练生动,俏皮通俗,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4.拉伯雷的《巨人传》作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讽刺小说的名作,其主要思想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广泛抨击了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对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表示深切同情。
作品揭露了封建贵族的剥削、司法机构的腐败、教会和教士们的贪婪、封建裁判所的残酷,表现了下层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痛苦生活。
其次,小说抒写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赞美人的巨大力量,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热情洋溢、积极进取和自信乐观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政治、社会、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思想。
5.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家对骑士文学的讽刺。
小说全面真实的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生动描绘了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的人物及生活遭遇,有力地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他必然衰落的趋势。
它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小说中主仆二人的游侠活动是荒诞不经的,但活动环境是真实的。
从贫穷的山村到杂乱的城镇,从偏僻的小客店到豪华的公爵城堡,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通过对贵族、僧侣、地主、农民、演员、商人、理发师、牧羊人、苦役犯、妓女、强盗等近700个不同阶层人物的描写,接触到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习尚等方面,构成一幅完整的社会画卷,反映了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