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曹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曹旭发表时间:2018-12-05T11:11:16.7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作者:曹旭[导读] 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加大对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施工单位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性能与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单位还需注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裂缝、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以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水泥水化热原因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面积比较大,因此。
混凝土施工面积也会很大,有一定的厚度,而水泥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再加上混凝土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所产生的热量散热就会相对缓慢,混凝土结构下层的热度更难以释放出来,因此部分热量存留在混凝土结构中,这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热度与表面的热度出现明显的差异,温度失衡,慢慢发生裂缝情况。
1.2混凝土收缩原因混凝土收缩原因主要有三点因素,分别是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其中水泥因素发生是因为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其消耗水量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十,而其余的水分全部依靠蒸发而消失的,而水分在蒸发过程中,就会使混凝土逐渐出现自缩状态;外加剂因素的发生是因为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水泥自缩值,但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自缩值,而干缩减水剂以及膨胀减水剂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影响会比较明显。
矿物掺合料因素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掺合料对水泥产生的自缩值影响,例如:硅灰对混凝土自身的自缩值有着直接影响,并且在硅灰量增加的同时水泥自缩值也会出现增长的情况;煤灰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影响与硅灰相反,会不断降低混凝土自缩值,量越大降低的就会趱陕。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高层建筑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建筑物的体积、厚度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而这些都使得建筑物的荷载加大,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希望能为施工者提供帮助,全面提升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
标签: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
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具备极为显著的优势。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不仅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
一、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四个问题:第一,水泥水化热。
水泥水化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厚,表面系数小,水泥的热量无法快速的释放,热量被集中在混凝土内部难以扩散,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内、外”产生巨大的温差,导致裂缝出现。
第二,外界温度变化。
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会“遭遇”不同的天气情况,外界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在温度骤升或是骤降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内、外”都会产生巨大的温差,温度应力随之产生,裂缝也随之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温差与温度应力以及裂缝的大小成正比,我们也可以认为大多数裂缝的成因都是温差。
第三,混凝土自缩。
混凝土中的大多数水分都会被蒸发消耗,只有约两成的水分参与了水泥硬化的过程。
自缩伴随混凝土水分蒸发产生,与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性能有关。
第四,约束力。
约束力受整体浇筑物结构影响,而约束力的来源也是温度效应。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一)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设计原理在设计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组织采取料施工方案时,必须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控制混凝土应力以及控制混凝土自缩性方面,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结构,避免出现裂缝。
最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3篇

在当前这个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的阶段,每一项工程的质量,都会对行业整体的形象和发展产生非同凡响的影响。
尤其是其材料的选择和不同材料的施工技术的选择,已经成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广泛受到业界关注的问题。
520作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伴随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逐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性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一大关键,是确保全面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一大重点。
由此可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新型结构,通过混凝土材料与其他相关材料的密切配合而构成,常见结构形式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等。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制作工序简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高,便于操作。
混凝土结构可以基础材料作为施工原材料,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便于加强工程成本控制。
混凝土结构可利用工业废料进行制作,具有节能环保特性,性能可调节,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使用需求,且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和适应自然灾害能力。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2.1施工材料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制和搅拌施工技术,是整个施工环节的基础。
因此,在配制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材料中的成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水泥材料中添加一些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低碱外加剂等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工材料的强度。
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基础施工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根据其材料的各个方面,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并且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其检查质量合格以后,才能正式的开始施工使用。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建材发展导&士木#程建&中大)*混凝士结构的0#12赵悦(盘锦旭东实业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216)摘要:对土木工程建筑建设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仅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对项目整体质量与安全构成不小的影响。
为V通过将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述根据笔者对有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自身实践来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具备有着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厚实要求高以及建设难度高等多方面特点。
正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施工难度大的现状。
与此同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这就意味着它不仅在浇筑初期结构稳定性较差,并且还由于高现以及,重响到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和安性。
因此,广大就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工要根据的来施工,以实混凝土的施工S同时还对工的工,施工 以S且在实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要重视的量,其,有的S,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要求工、的较多 、较多的与较多的,实浇筑的与,混凝土料和以高s,在实浇筑时,昏要浇筑的方来。
,来说,混凝土度为180mm,因此大度为1+6.在具体浇筑,以泵倒退的方法来实施浇筑,有连接泵口和软管口后左右校核方法来证浇筑施工以顺利S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振捣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有证项目最终质量该施工要点有以个方面: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重 方向,务要其方向垂直。
如若密度较大,则将其方向为倾斜,且要注意控制点的高度,控制其约为50cm为宜,对于混凝土边缘,则控制其高度为20cm。
弟二,当上混凝土毕后,且混凝土还未初凝时,插入棒深度控制为50cm,以在浇筑时现。
三,在实时,要求控制速度和力度,如若混凝土表面并未出现浮浆下沉的情况,则要求将振捣停止S4有效控制温度应力,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温度受到外界温度的响,如若浇筑温度上升,则直接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阚文广赵云庆郝强王立军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阚文广赵云庆郝强王立军发布时间:2023-05-29T09:40:10.732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6期作者:阚文广赵云庆郝强王立军[导读] 近年来,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已成为相关企业和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体施工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开展的关键。
当前,各个建筑单位高度重视混凝土技术施工水平,以期更好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品质。
身份证号:23010319800902xxxx身份证号:23232519840904xxxx身份证号:23022519780401xxxx身份证号:23233019751007xxxx150000摘要:近年来,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已成为相关企业和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体施工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开展的关键。
当前,各个建筑单位高度重视混凝土技术施工水平,以期更好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品质。
因此,只有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施工管理能力,才可以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更加科学。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应用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土木工程的整体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工程当中混凝土的使用都将是主要选择,混凝土的稳定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在土木工程当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从混凝土材料以及结构入手,不断提高混凝土的稳固性,以高质量的应用体现在工程当中。
1 混凝土施工简述若要有效使用混凝土技术,土木工程建筑企业需要对其加以深入了解。
混凝土材料需要应用更为专业的胶凝材料,才可以将颗粒状的集料聚合起来,施工中将水泥与砂石融合后逐步加入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和掺和料,并结合相对应的比例进行调和,最后展开机械搅拌工作,施行风干硬化处理。
为了保障混凝土有效发挥出其作用,建筑行业可以运用新型技术手段提高管控力度,如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搅拌过程中适当的添加辅料,正确计算出原材料的配比,选择合适的搅拌工艺等。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张云健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张云健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也在飞速发展,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成为了现代人们新的挑战。
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土木工程建筑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控制好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也变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文章从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几个常见因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物的体积、厚度以及承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材料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城市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如何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一、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水泥、砂、石、水为主要材料,再辅以其他类型的材料而制成的结构。
它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人工材料,由于结构本身组成成分及承载受力特点,在周围环境中水及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将出现裂缝、破碎、酥裂、磨损、溶蚀等现象。
2、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行业运用较广泛的建筑材料,其自身很有特点。
优点:制作生产混凝土结构的工序较简单,对技术要求相对低,易操作。
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丰富,但基本为基础材料,渐趋商品化且价格较低廉,性价比高。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强。
与砖瓦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适应自然灾害能力强,抗震和抵制风暴性能好。
使用方便,整体浇灌的混凝土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可模性。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高立勇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高立勇摘要:随着现代智能楼宇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土木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应用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抗倒塌能力、抗震能力等等,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施工体验。
同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成本比较低,灵活性比较高,施工质量非常好。
基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引言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结构特点。
因此,在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建筑部门应该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认识,按照明确性的施工依据,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以及施工技术的完善等,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1.1混凝土裂缝结合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特点,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这种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无法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其作为混合型的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材料会受到自缩因素的影响,当施工结构的应力发生转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无法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
其次,在土木工程的建筑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掺杂着较多的添加剂以及矿渣,这些材料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约束,长期使用中会引发工程裂缝,降低土木工程的施工效果。
1.2温度因素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第一,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较大。
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时,初期会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水热化状态,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无法挥发,使温度不断上升,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其所配置的钢筋往往没有深入到内部,导致结构内外温差大,严重的会引发结构裂缝。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
下面将以2000字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等。
通常情况下,优质的混凝土应采用水泥的标号不低于PO 42.5的水泥,细度模数为2.6~3.2的砂,砂粒强度高于1.0N/mm²的骨料,并且掺合料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水、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三、混凝土搅拌和浇筑1.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应保证均匀混合,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
搅拌机可以采用手动搅拌或机械搅拌两种方式。
2.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和均匀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堆积和渗漏等现象。
还要避免混凝土的振捣带来的空气孔洞和板块省略等问题。
四、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1. 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振捣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其过早干燥和开裂。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养护方式可以采用覆盖保湿和定期浇水两种方式。
五、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施工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起支撑和成型作用的重要构件。
模板施工的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和表面光洁度有着重要影响。
模板的搭设和拆除要合理、稳固,并且要检查和修复模板的缺陷和损伤,确保其力学性能和表面平整度。
六、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采用预先施加的张拉力来抵消混凝土受力引起的裂缝和变形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
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美感和安全性。
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其综合性能
优于大多数其他建筑材料。
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或多
或少的问题。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对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相
应的探讨,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土木工程与混凝土进行概述,并分析土木工
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提出几
点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顾名思义,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再辅以其他类型的材料
而制成的结构。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作为一种被大量运用于建筑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具有良好的可被运输的能力;第二,良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一般环
境下不易被腐蚀和非人为的破坏;第三,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因为混
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第四,可塑性好,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
被模板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第五,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内部钢筋等材料从而
拥有良好的整体性,可用于抗震、抗爆等用途。
第六,组成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
材料都为砂石,产地广泛,便于制作。
2、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
2.1.1配制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把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水等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
该比例通常称为混合比。
为了满足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混合比必须通过试验、改造和其他程序进行测试,不应单纯凭借经验制定混合比。
如果有实际含水
量与砂石混合比例之间的差异,应在混凝土搅拌前测量,以达到最佳混合比。
2.1.2搅拌
首先,要确定搅拌制度,对于一次性的投料量、搅拌时间以及投料顺序经过
事先的确定,方能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
同时,对于搅拌机的合理选择、一次
投料量不宜过多也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必要前提。
另外,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
应该满足规定。
在进行第一次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砂浆的流失,对于搅拌好的混
凝土要尽量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除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料。
要严格掌握配
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均质性。
2.1.3控制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裂缝问题中,温度应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为了有效控制温度应力,
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和内部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首先,加强浇注温度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
这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
土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以避免高温作业。
同时,在混凝
土浇筑的情况下,如果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应采用相应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并应及时降低原料的温度。
如有必要,可对混凝土进行强制冷却。
这需要做
好适当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的构造之前时,应当在混凝土内部先架设好相
应的水管,利用向水管中释放冷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这种方法就
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2.2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最大
限度的融合。
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行的时候要非常的注重相应原材
料的搭配使用。
2.2.1添加相应的增强材料
这种材料在市场上的形式,主要是金属纤维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
在土木工
程施工中使用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
土抗裂性。
其次,调整混凝土相关材料的比例,将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
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科学配套试验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制定相应的比例
比例。
使用这种验证后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就能够达到工程设计中所
应有的强度。
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搅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规章程
序进行,确保搅拌工作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现象。
2.2.2掺加添加剂
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程度。
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混凝土膨胀率实验,对膨胀率限制的额度进行有效的分析。
通过实验中对相
关添加剂的选择,寻找出最适合降低混凝土膨胀率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
抗裂性能。
2.2.3适当的添加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在钢筋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对直径较小和分部间
距也较小的配筋,可以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抗裂的效果。
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
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就缺乏相应的配筋,其间的薄弱部分无
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而在这个部分相应的添加一些温度筋,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
这一部分的管理,实现整体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增强。
3、土木工程中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搅拌后应当控制好入模时的温度。
施工单位可以避
开夏季温度较高的时段或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应当尽
量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厚度。
混凝土浇注厚度减少有利于浇注面的散热。
在混凝土
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在其内部添加冷却循环水。
3.2 材料合适的选择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施工
过程中的水化热,进而有效控制收缩和水分分泌。
同时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的过
程中可以选择低碱和无碱的材料。
选择这样材料有助于骨科反应裂缝的发生。
材
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产
生的也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对比,使得使用的
材料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另外,混凝土结构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选择地热
水泥的品种。
搅拌水泥的水源必须清洁。
同时在此过程中骨科含泥量通常控制在1%以内。
海沙对建筑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容易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供
有利条件。
结语
在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就需要建筑
施工人员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止因为裂缝问题导致建筑质量的降低。
参考文献:
[1]陈荣华,肖天祥,邓淇文,方萌,余方.装配式再生混凝土结构在实体项目中的施工效益分析[J].居舍,2018(34):26-27.
[2]武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34):81.
[3]周亚东.试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8(13):148-149.
[4]王军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居舍,2018(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