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8 去年的树 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内容】《去年的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日本著名童话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广为流传的作品。
它讲述了一个凄美的友情故事:树和鸟是好朋友,临别时鸟承诺明年春天还要回来为树唱歌,可是第二年春天,树却不见了,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鸟儿唱起了去年的歌。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文中角色鲜活感人;质朴的语言耐人寻味,平淡中透着深挚透明的美。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方法上,他们能边读文章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童话这种文体,学生并不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读过童话、听过童话,有的还讲过童话,而且在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纸船和风筝》、二下《枫树上的喜鹊》《我是一只小虫子》等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也已与童话亲密接触,对童话有一定的感知。
加上本课生字词不多,因此,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应该都比较容易,那么重点就放在了怎样抓住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朗读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上。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抓住鸟儿和树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出它们是真正的好朋友,体会出鸟儿珍惜友情、信守诺言的品质是学习的重点。
特别是鸟儿找树时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伤心,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整体把握鸟儿的情感变化,感悟生死不渝的友情。
【教学难点】通过写鸟儿两次“看”灯火而引发的补白,进一步体会鸟儿对树的无比深情和留恋、对砍伐树木的无可奈何,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日本著名童话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关于诚信的感人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
冬天来临前,鸟儿要去南方过冬,鸟儿答应明年春天回来还要给树唱歌。
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她四处寻访,问了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
最后找到被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对着灯火深情地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守诺言,重情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
文中角色鲜活感人,语言质朴,耐人寻味,平淡中透者深挚透明的美。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鸟儿在想些什么?3.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以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深刻的认识。
2.难点:分角色对话,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课前预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生字和词语。
2.找出鸟儿找树时的三次对话内容,体会鸟儿的心情变化是如何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分组认读词语。
2、出示导学案: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第一小题练习。
(1)《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属于()。
A神话故事、 B童话故事、C民间传说(2)、课文中写了四次对话。
依次写了鸟儿与的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A、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B、树根、大树、小女孩、大门C、大门、大树、树根、小女孩3、老师小结: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去年的树》,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美好。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学习,品读对话。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至5自然段,找出第一组对话。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23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13个字,掌握多音字“切”,积累“寒冷、
离开、原野”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在朗读
中感受鸟儿的心情变化。
3.感受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
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在朗读中
感受鸟儿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
特点。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5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在“天天唱歌”“彼此约定”“一路追寻”中,层层深入地感悟到“好朋友”的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2.体会文本的特点:在浅显的语言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引人遐想,表达出深厚的情感。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
【教学重点】1.在“天天唱歌”“彼此约定”“一路追寻”中,层层深入地感悟到“好朋友”的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获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特点:在浅显的语言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引人遐想,表达出深厚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直入重点,聚焦“好朋友”《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开头这样说(出示第一句):谁来读读?用朗读告诉我们,谁和谁是好朋友?(贴图,板书:好朋友)二、细读文本,在浅显的语言中,感悟“好朋友”的深厚情感统领问题:到课文中找找,从哪儿可以看出它们是好朋友?找到一处就画下一处。
1.在“天天”中——感受“好朋友”的相依相伴结合“天”字的含义,再想想鸟儿会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早上——“早上”也可以说是“太阳升起时”晚上——那“晚上”还可以说是——“月亮挂在树梢时”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如果学生说到冬天——“冬天”,你们同意吗?看看课文(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说服他)——回到文本“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天气晴天、雨天(2)就是这样——(注意朗读中要突出“天天”)无论早晚——指名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无论春夏——指名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无论风雨——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无论什么时候,鸟都陪着树,树呢——也伴着鸟,它们这是(相依相伴)(陪伴)的“好朋友”(指板书)(3)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到鸟和树是“好朋友”的?(由“天天”想到的)这样简简单单,一读就懂的语言,用一个词语来说,就叫语言浅显(板书:浅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优秀8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去年的树》公开课教案

《去年的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可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去年的树》讲述了一棵大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互动。
2. 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文章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季节的作文,描绘出那个季节的美好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故事,并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去年的树》原文。
2. 图片素材:大自然的美景、树木的生长过程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4. 作业模板:用于学生完成作文和课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3.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23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读准文中的儿化音。
2.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指导分角色朗读,尝试读出
角色的心情,语气。
3.初步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的友情,懂得做人要信守承诺。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富有个性的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树与鸟”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是啊,我们都是从童话的王国里
长大的,并在童话故事里结识了很多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18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去年的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11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8 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挚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
3、要懂得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读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角色的心理。
难点:
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信守承诺,珍惜友情。
并且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201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08 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的一篇课文。
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它和该单元其它三篇课文一样,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读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懂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朗读体会领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感受童话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二、说教材处理1、学情状况分析《去年的树》在本单元是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加上以前的经验,学生对童话这种体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这篇课文和前两篇课文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加上从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
另外我班的学生是由各个村小集中上来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
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掌握对话蕴含的道理对理解课文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欲望,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主题。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我今天说的内容就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法学法1、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以我采用了读和入的方式。
读: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感觉,真正做到以读激情。
入: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会怎么样?以此来体验小鸟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去年的树文本简析:《去年的树》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郑重承诺明年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她的朋友树却不见了。
鸟儿在树根、大门和小女孩的指引下,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的却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她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童话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读过之后,我们会为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纯真友谊而感动,会赞赏鸟儿信守诺言的品质,会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学情简析:对于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
在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根、大门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到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设计说明:“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拟人化的表现方式”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除此之外,本篇童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丰富的对话描写。
基于这样的文体特征,本课适合运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来教学。
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倡导的。
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里的想法,设身处地,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
学生在想象与朗读中与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体会乐趣,明白道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字。
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体验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4、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和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课件出示文本插图】同学们,你们看,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树唱歌呢!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然而当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这美好的情景不在了。
这是为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同学们,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字词会读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词语:融化伐木斧子锯木头煤油灯点燃鸟儿这儿哪儿一会儿细条条】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提示:“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音的读法。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快乐写字的时间又到了。
【课件出示会写字】同学们,请独立观察,看看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冷”左边是“冫”,不要写成“氵”,右边是“令”,不是“今”。
“离”下部不要写成“肉”。
“等”下部的第二横要写得最长。
“柴”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些,这样才会美观。
“剩”要注意左半部分的笔顺。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了范写这几个字,你们跟着书空。
【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练习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同学们,你能给这几个字分别组组词吗?同学们,请再读课文,按照“相处——相约——寻觅——相见”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课件出示: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鸟儿要离开树了,他们相约明年再相见。
第三段(第6至16自然段):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树。
第四段(第17至19自然段):树被做成火柴,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鸟儿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
】同学们,请挑选自己最想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正音。
同学们,谁能尝试运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飞回南方前,鸟儿答应树______________。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
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_。
于是,鸟儿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童话,有着较为生动的故事情节,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很好的载体。
教学中先是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再利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段意综合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相处”,感受友情【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同学们,你从这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课件圈出:鸟儿树好朋友】【课件出示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同学们,小鸟天天唱,大树天天听,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课件出示:春天,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酷暑难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秋天,秋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小鸟和树之间的深厚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天天”一词体会树和鸟儿之间的深厚感情,并适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发展言语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巩固字词1、抄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适当、适量的巩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要的,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课件出示词语:融化伐木斧子锯木头煤油灯点燃鸟儿这儿哪儿一会儿细条条】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意在检验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回顾课文内容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品读“相约”,感受友情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他们是怎样相约的?【课件出示:树________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________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同学们,树会怎样对鸟儿说话?鸟儿又是怎样答应的?同学们,请默读课文,把体会到的心情概括成一个词。
同学们,请同桌自由练读组对话。
同学们,请找好朋友展示你的精彩朗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男女生分角色PK读,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抓“好朋友”这一主线,自读感悟重点词句。
深刻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情感。
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训练、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三、品读“寻觅”,“对话”感悟同学们,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同学们,请读第7至16自然段,看看鸟儿回到这里,她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预设:发现树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树。
同学们,她是怎么寻找的?【课件出示对话:鸟儿(奇怪/着急)地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难过/伤感)地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焦急/无奈)地问:“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平静/不以为然)地回答:“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急切/哀伤)地问:“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天真/可爱)地回答:“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同学们,请小组合作,揣摩角色心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交流朗读第一次对话。
同学们,谁来说说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同学们,请找好朋友读读,在读中体会鸟儿与树根的心情,体会好朋友不见时的伤心。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小组PK读,在读中体会鸟儿与树根的心情,体会好朋友不见时的伤心。
同学们,当得知树已经被砍掉的消息后,鸟儿又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朗读第二次对话。
同学们,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同学们,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她的好朋友,她的心情怎么样?(伤心、焦急)请再读体会。
同学们,大门的回答令人多么的伤心哪!往日的参天大树,变成了细条条,再变成一根根火柴。
【课件播放火柴生产流水线的实拍】这还是鸟儿的朋友吗?假如你是鸟儿,你还愿意去找他吗?3、交流朗读第三次对话。
同学们,括号里可以选择哪个词语?同学们,火柴已经被用光了,这意味着树已经没有了,如果你是鸟儿,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6至16自然段,感受感受鸟儿和大树的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以对话为主线,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边读边揣摩童话角色说话时的心情,并辅助以老师的适度追问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急切不安的心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揭示道理,引导想象同学们,面对已经不在的树,鸟儿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谁来读读?同学们,第一次“盯着灯火看”时,鸟儿可能在想什么?鸟儿唱完了歌,为什么又看了一会儿灯火才飞走呢?这时鸟儿又在想什么?请拿起你灵动的笔写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写写她内心的真情告白。
【课件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小结:同学们,多么守信用的鸟儿啊!大树有这样的一位朋友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