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重点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1-10的数,能够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1-10的数,会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图片。

2.学生活动材料:每组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如:苹果、橘子、书本、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二)新课教学1.认识1-10的数(1)老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逐个认识并读出数字。

(2)学生跟读,老师指名学生读出数字。

(3)老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品(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图片,如:3个苹果、5个橘子、8本书等,引导学生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3.数数游戏(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如:5个玩具、7个书本等,引导学生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

(2)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一比哪个组数得快。

4.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个问题情境,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填写1-10的数、用数来描述物品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查指导。

(四)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数。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用数来描述这些物品。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老师展示实物,如一串串不同数量的葡萄,问:“谁可以告诉我这里有多少颗葡萄?”引导学生数数并回答。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生活中的数篇一教学目标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5.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第57页、第87页“生活中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学具盒中的数字、算式卡片。

教学设计导入小朋友们,在我们已经认识的数中,哪个数较小?哪个数较大?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生边拍手边说:0、1、2、3、4、5、6、7、8、9、10)再让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以师生拍手对口令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数,形式活泼。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这些数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数。

板书:我会说我会说1.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数?(让学生充分地去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说明你们平时观察得很仔细。

现在就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生活中的数。

(多媒体课件演示校内、校外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直观演示,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看完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数来和别人交流。

请学生把教科书翻到第46页“生活中的数”。

师:看看书上的几位小朋友在向我们说什么?(指导学生看书上带数的话)[尊重教材,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师:第一位小女孩正在干什么?她说了什么?(生:我7岁了。

)第二位小男孩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他说了什么?(生:我家有5口人。

)第三位小男孩正背着书包去上学,他又说了什么呀?(生:我在一年级四班。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 1一生活中的数(一)本单元知识网络:1、生活中的数(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1、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 2角:(1)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角的符号:∠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
所有知识点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北师大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生活中的数: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认识0~10各数,并建立起“物”与“数”的对应关系。

•比较:比较大小、数量、重量、高度和长度。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0~20各数,会进行加减运算,并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分类:了解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
类。

•位置和顺序:知道上下左右前后,用这些来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理解图形: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及其特
征。

•认识时钟:初步认识时钟,认识并读出时钟中的整点和
半点时间。

这些内容涉及数学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这些都是以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有点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学习必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学习必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学习必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小提示:求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 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有两种解题方法:①“一一对应”连线,然后把多的圈起来,数数圈起来的有几个就是多几个。

②数一数两种物体各有几个以后作小记号,最后用大数减小数。

如:图文讲解易错点分析同步练习一.数一数,写一写。

(12分)二.看图圈出正确的数。

(9分)三.补全下列图形。

(10分)四.下面哪种图形的数量与其他圈里的不同,请用“√”勾出啦. (8分)五.数一数,填一填。

(24分)六.填一填。

(填“多”或“少”)(10分)七.按要求画一画。

(27分)参考答案一.6,3,8,2二.(1)4 (2)7 (3)1三.四.五.(1)1,5六.(1)多(2)少七.。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感受生活中数的意义,认识数0~10,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数数阶段,对于数的大小关系、数的组成等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0~10,能够比较数的大小,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的组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10的数字,并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如2个苹果可以组成3个苹果。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数数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数数基本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数数时要避免重复和遗漏。

应用实例:比如数图中小飞机的数量,有8架小飞机就数到8,表示小飞机的总数为8。

二、数的认识1. 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如0、1、2、3、...、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如20、19、18、...、3、2、1、0。

双数 (偶数):2、4、6、8、10、12、14、16、18、20(注意: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但它是偶数)。

数的组成:了解一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15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2. 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

3. 读写数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注意:读数和写数时要对照数位进行,确保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确无误。

三、数的比较1. 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则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2.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3. 关系符号:“=”表示等于,如3=3,读作3等于3。

“>”表示大于,如3>2,读作3大于2。

“<”表示小于,如3<4,读作3小于4。

使用这些符号时,要注意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四、数的顺序与位置1. 数序:了解数的顺序,如从前往后数1、2、3、 (5)从后往前数5、4、3、 (1)2. 位置关系:上、下: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一般指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五、基础应用数的应用:能够将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数物体的数量、比较物体的大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重点汇总
认识1、2、3、4、5、6、7、8、9这9个数。

动手指一指并数一数,做到手口统一。

能用数字准确表述每种物体的个数。

一、快乐的家园:
认识物体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手口一致地数数。

理解数的数量属性和叙述属性。

能分清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玩具;
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书写1、2、3、4、5这5个数字。

三、小猫钓鱼
认识“0”,理解0的意义。

知道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尺子上的“0”和开关上的“0”)和分界点(温度计上的“0”)。

会正确的书写0 。

四、文具
正确数出6——10的物体的个数,会书写6、7、8、9、10这5个数字.
五、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

通过学习理解一一对应关系,能认清物体个数的多少,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生活中的数》相关练习
一、数一数,写一写。

(计12分)
二、数一数,连一连。

(计18分)
三、数一数,答一答。

(计16分)
⑴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动物?
⑵从左起排在第几位?
⑶从右向左排在第几位?
(4)左起,排在第几位?右向左排在第几位?
四、数一数,有几朵?(计9分)
五、多的画“√”,少的画“○”并比多少。

(计16分)
六、数一数。

(计16分)
☆○□○☆☆◇☆◇◇□☆○☆○○◇□○◇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七、数一数,填一填。

(计12分)
比(多、少) 6 ○ 4
比(多、少)4 ○
参考答案:
一、数一数,写一写。

答案略
二数一数,连一连。

(计18分)
三、数一数,答一答。

(计16分)
⑴ 7个
⑵从左起,排在第5位.
⑶从右向左排在第5位.
(4)左起,排在第4位.右向左排在第4位.。

四、数一数,有几朵?(计9分)
4 0 2
五、多的画“√”,少的画“○”并比多少答案略
六、数一数。

☆有(6 )个;○有(6 )个;◇有(5 )个;□有(3 )个。

七、数一数,填一填。

(计12分)
0-9数字描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