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回顾整理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重点回顾
生 0~10各数的认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

几和第几
习了哪些内容?


比较大小
重点回顾
生 0~10各数的认识

有关0~10各数,你都

几和第几
学习了哪些内容?


比较大小
第二部分 PART 02
新课导入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第三部分 PART 03
新知讲解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喜欢 喜欢 喜欢
的有 8 人。 的有 6 人。 的有 5 人。
喜欢哪种食物的人最多? 喜欢哪种食物的人最少?
4.数一数,连一连。
5. 和 哪个多?先圈一圈,再数一数,填一填。
有12个。 > <
5. 和 哪个多?先圈一圈,再数一数,填一填。
有12个。 有11个。 12 > 11 11 < 12
第四部分 PART 04
数的意义
数量是1~10的物体,可以用1~10各数来表示。
1
23
4
5
按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是 几,这种物体的数量就用数字几表示。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2、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1、学会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2、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亲爱的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知识了,这节课我们把所学的内容回顾复习一下。

希望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中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设计意图】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去学习。

二、整理与复习师:回忆在这两个单元中学习了哪些知识?(1)让学生自由说。

(2)同位之间互相说。

(3)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网络结构图。

数一数(形成网络图后,根据相关内容,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也可以举例说明)【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目的性的形成网络结构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综合练习1.看数连一连。

6 4 32.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

和比把多的一行涂上红色【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使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化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愉快、激励、主动、自豪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基数和序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地方吗?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师:你从这幅图上可以知道哪些数学知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放松心情,感受图画与生活之美,同时随着画面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认识图形(二)
1.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3、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注意: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整理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整理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一、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题是“数的认识与运算”,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等基本数学运算方法;2. 理解“单位换算”、“补数”等重要数学概念;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结账等。

二、知识点总结本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1. 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数位对齐”、“个位加起”、“进位加”、“退位减”等。

2. 乘除法: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乘法口诀”、“除法竖式”等。

3. 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

4. 单位换算:理解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方法,如“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等。

5. 补数:理解补数的概念和方法,如“凑十法”中使用的补数等。

三、重要数学概念与原理回顾本单元中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包括:1. 单位换算: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方法。

2. 补数:理解补数的概念和方法,如“凑十法”中使用的补数等。

3. 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4. 乘除法: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5. 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学习问题与挑战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应用时出现错误;2. 对某些运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思考和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 加强对概念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2. 加强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方法;3. 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整理和复习整体回顾综合运用课后作业知识梳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整理和复习整体回顾综合运用课后作业知识梳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返回
年 脑

是 轻
里经常

时 蹦出

有 种不
一 电
同 的需
当 求。
个 比


想 想安

法 下来

就 2小
我 时的
是 书,

如 :
脑会


罗 出口

拍 我
想喝 水
告 ,然


诉 水的

你 候自

完 怎
的打
“ 开
么 电视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一上 第一单元 整理和复习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一上 第一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1.系统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2.在整理加、减法算式表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发展有序思维,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整理加、减法算式表。

多媒体课件。

知识回顾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知识,进行复习。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的收获。

学生会说到数数、比大小、加、减法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若干卡片:“5以内数的认识”“比大小”“第几”“分与合”“加、减法”等,散乱地贴在黑板上或用课件展示。

师:大家真了不起,掌握了这么多知识。

再仔细想想,这些知识中,我们最先学习的是什么?预设:数数、认数是基础,因为比大小、分与合以及计算都是在认识了数之后才学习的。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追问:认识了1~5这些数,然后我们学习了什么?预设:学习了比大小、第几、分与合,认识了0、加、减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这些知识点,完成知识整理图。

师:我们把这个单元学习的知识按照先后的顺序整理形成了一棵知识树,在解决下面问题的过程中,看看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二、重点复习,沟通联系1.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读写、顺序、基数与序数)。

课件出示:师:仔细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图中有2只熊猫,2个苹果,2个水杯,它们都可以用2表示。

师:有几个就用几表示。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除了认识2这个数,还认识了哪些数?预设:还认识了0、1、3、4、5。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把0、1、2、3、4、5这几个数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空白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能写一个数而且不能重复,听明白了吗?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并对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同学进行指导。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卡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排成一排,开始!学生可能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放,也可能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摆放。

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

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几减1几减2
……
几减10
(2)整理减法算式表。
斜着看:从左上(右下)
到右下(左上),减号前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1)整理加法算式表。
1+1 2+1 3+14+1 5+1 6+1 7+18+1 9+1
1+2 2+2 3+2 4+2 5+2 6+2 7+28+2
1+3 2+3 3+3 4+3 5+3 6+3 7+3
1+4 2+4 3+4 4+4 5+4 6+4
1+5 2+5 3+5 4+5 5+5
1+6 2+6 3+6 4+6
(2)整理减法算式表。
竖着看:减号前面的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数依次多(少)1,减 号后面的数不变,得 数依次多(少)1。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6-6
7-1 7-2 7-3 7-4 7-5 7-6 7-7
7-1 7-2 7-3 7-4 7-5 7-6 7-7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110-210-3 10-4 10-510-6 10-7 10-810-910-10
几减1几减2
……
几减10
8-5= 3 10 - 6 = 4 6 + 3= 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

本单元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但程度参差不齐。

他们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2.教学难点: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练习巩固: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数学年级一主备人年月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型
复习
课时
2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加减法,体会进
位制的概念。
2、以多种练习形式使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加减法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技能,重视学生的思考、分析、交流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内减运算
难点:能又快又对地进行计算。
教学预设
个案修改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结合实际问题练习。
1、我有15个苹果,给了同学6个,老师还剩几个?列算式。
生:15-6=()个
师:如何计算呢?
生:将6拆成5和1,15先减去5,再减去1。
引导学生计算。
2、老师再问,某同学有12支铅笔,借给其他同学5支,还剩几支?
生; 12-5=()支
12先减去2,再减去3.
师:说的好。咱们大家能不能看着图提两个问题,列出算式,一会我找同学回答。
生(1):…
生(2):…
师:同学们提的很好。咱们能不能根据咱班里的情况提几个问题呢?
生:……
师:很好。同学们想的都很不错。咱们学习了方法后就得学会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作业
回家或者在上学的路上,根据所学的知识提三个问题,列算式。下节课学习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预设
个案修改
一、复习减法的含义
1、在黑板上列出例题,学生爬黑板。
师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题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做要爬黑板的同学请举手,用简单方法做。
学生爬黑板。教师巡回检查。
2、讲解黑板例题,回顾所学知识。(简单计算和竖式运算)
师生一起解读。
二、
1、师:接下来咱们翻开课本,一起学习回顾整理。
首先看第一位小朋友说的话。大家一起读。找找13
于集镇联合校集备活页
科目:数学年级一主备人年月
课题
回顾整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通过实际问题,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整理20以内的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20以内的减法计算。
难点:在表中寻找出规律,学习简单计算方法。
减几的算式。举手回答。
生:13-8、13-5、13-7…
2、师:咱们再看看第二个小朋友说的什么话?
教学预设
生:写得数都是9的算式。
师:那咱们大家一起写一写。
生:14-5、18-9、12-3…
3、师:那咱们大家能不能提些问题?
生:得数是7的算式、17减几的算式…
4、师:咱们看看最后一位同学说的并仔细看课本,自己把空着的列编填上。
整理减法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师问: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斜着看呢?
生: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减法表里的排列规律。
三、
1、生: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
生:20以内减法列表。
教师小结。
四、作业
14页、15页、16页做完。将16页8、9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于集镇联合校集备活页
师:那咱们大家能不能自己提个问题呢?举手回答
生:……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课本17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预设
个案修改
二、
1、师:大家一起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说了什么?
生:有兔子、羊、苹果、小朋友及收获的人们。
师:看第一题,灰兔有几只?举手回答。
生:16-9=7(只)
将9分成6和3,16-6=10,10-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