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课程设计
区间信号自动的控制课程设计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1日1 设计目的根据本学期所学习的理论基础,从实践上进一步深入了解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熟悉掌握地面信号、机车信号的显示情况和移频柜的配置原则以及ZPW-2000A发送器、接收器及端子板的配线原则。
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使我们综合能力、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区间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设计内容及要求2.1 设计内容根据指导老师的布置要求以及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区间信号平面布置图、区间移频柜设备布置图、区间移频柜柜内零层配线表、接收器双机并联运用原理接线图和设计报告。
2.2 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1) 学生所在班级的尾数作为区间车站中心所对应公里标的百位数,学号后两位分别作为公里标的十位和个位,百米数及车站名自定。
(2) 区间的长度控制在1~1.5km内,并注明区间的长度。
(3) 根据(2)的要求划分闭塞分区后并设置通过信号机,并且注明信号机的坐标(公里标加百米数)以及对区间轨道命名。
轨道命名与对应信号命名一致。
(4) 正确为区间配置载频,下行方向配置1700、2300(-1、-2)Hz载频,上行方向配置2000、2600(-1、-2)Hz载频。
(5) 通过信号机按四显示配置,在第一离去区段设置反向进站信号机。
(6) 以车站为中心,闭塞区间配置为左三右三,在离车站最远的两端闭塞区间设置站间分界点,画出站间分界符,并向另一车站延伸一个闭塞区间。
(交通运输)教案(兰州交通大学)精编

(交通运输)教案(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教案(兰州交通大学)第壹章电气集中概述车站联锁设备是保证站内运输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的铁路信号设备,它的控制对象是道岔、进路和信号机。
将道岔、进路和信号机用电气方式集中控制和监督,且实现它们之间联锁关系的技术方法和设备称为电气集中联锁,用继电器实现联锁关系的称为继电式电气集中联锁(以下简称电气集中)。
6502电气集中是我国目前应用最普通的壹种继电式电气集中联锁。
6502电气集中具有电路定型化程度高、逻辑性强,操作方法简便灵活、不易出错,维修、施工比较方便,符合故障—安全原则,易和区间闭塞设备及其他信号设备结合等优点;又是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的基础设备。
因此,在我国铁路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壹节电气集中的组成电气集中分为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俩大部分。
P1图1-1室内设有控制台、区段人工解锁按钮盘、继电器组合及组合架、电源屏、分线盘等设备。
室外设有色灯信号机、电动转辙机、轨道电路、电缆线路及电缆连接箱盒等设备。
第二节继电器组合及组合架壹、继电器组合类型采用继电器定型组合的形式设计电路,不仅简化了设计,加快了设计过程,而且组合可在工厂预制,这就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6502电气集中的定型组合共有12种。
(壹)信号组合类型LXZ、1LXF、2LXF、YX、DX、DXF(二)道岔组合类型DD、SDZ、SDF(三)区段组合类型Q(四)其他组合类型F、DY二、继电器组合的选用(壹)进站信号机选用的组合1.在双线单向运行区段,每架进站信号机相应选用YX和LXZ俩个组合。
2.在单线双向运行区段和双线双向运行区段,每架进站信号机应选择1LXF、YX、和LXZ三个组合。
3.当进站信号机内方有壹无岔区段和同方向的调车信号机时,因为进站和调车信号机之间没有道岔,可作为壹个信号点见待,壹般称为进站内方带调车,可不设DX组合,仅选用1LXF、YX和LXZ三个定型组合,再增选壹个零散组合(所谓零散组合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的非定型组合)。
兰州交通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评语:考勤(10)守纪(10)设计过程(40)设计报告(30)小组答辩(10)总成绩(10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姓名:阮学刚学号: 201009307指导教师:任丽苗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8日1 设计原始材料1.1 具体题目某牵引变电所甲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三相Y/ 接线。
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下表1所示。
表1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有效电流A短路电流A甲24.6 β182 263 923 20.4 α140 219 774对该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本设计要完成的内容有:对变压器进行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选择;根据给定的资料对所选择的保护进行整定及计算。
使之最终达到变压器在任何故障下都能迅速的切断故障,快速恢复运行。
2 设计的课题内容2.1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2.1.1 主保护配置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通常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和纵差动保护构成双重化快速保护。
(1) 瓦斯保护电力变压器通常是利用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
当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在故障电流和故障点电弧的作用下,变压器油和其他绝缘材料会因受热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
气体排出的多少以及排出速度,与变压器故障的严重程度有关。
利用这种气体来实现保护的装置,称为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是气体继电器,它安装在油箱和油枕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气体继电器有两个输出触点:一个反应变压器内部的不正常情况或轻微故障,称为轻瓦斯;另一个反应变压器的严重故障,称为重瓦斯。
轻瓦斯动作于信号,使运行人员跳开电压器各侧断路器。
气体继电器的大致原理如下:变压器发生轻微故障时,油箱内产生的气体较少且速度慢,由于油枕处在油箱的上方,气体沿管道上升,使气体继电器内的油面下降,当下降到动作门槛时,轻瓦斯动作,发出警告信号。
兰州交通大学课程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课程设计中文题目:基于CWDM的城域网设计方案英文题目: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Design Scheme Based on CWDM课程: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零一四年七月摘要粗波分复用系统(CWDM)能有效节省光纤资源和组网成本,它解决了光纤短缺和多业务透明传输两个问题,主要应用在城域网汇聚和接入层,且可在短时间内建设网络及开展业务。
CWDM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城域网传输中已经有大量应用。
运用于G.652、G.653、G.655光纤的EXP系列CWDM设备,给各大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了一套低价格、高性能的传输解决方案,是日益增长的城域网组网的理想选择。
CWDM系统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组成点对点、星形、链形、环形等各种拓扑结构,对于竞争区域的运营商有着比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CWDM在行业市场上已经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应用。
关键词:CWDM系统;城域网;组网Abstract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CWDM)can save the cost of fiber resources and networking, it addresses the shortage of fiber and multi-service transparent transmission of two issues, mainly used in metro aggregation and access layer, and in short time network and conduct business within the building. CWDM low cost, low power consumption, small size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s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s.Shenzhen, Hong Yang Shun Technology Co, Ltd. Branch of market requirements, develop applied G.652, G.653, G.655 fiber EXP series CWDM equipment, to the major operators and system integrators to provide a low price , high-performance transmission solutions, is growing ideal for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CWDM system, flexible networking mode, you can form point to point, star, chain, ring topology, etc, for the regional competition with larger operators in the appeal. CWDM in the industry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Keywords: CWDM system;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Networking目录1. 绪言 (1)2. CWDM技术特点与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2)2.1CWDM技术特点 (2)2.2CWDM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3)3. 设计方案 (4)3.1案例说明 (4)3.2方案简单说明 (4)3.2.1 典型的点对点传输方案 (4)3.2.2 某视频传输网扩容应用 (5)4. 需求分析 (6)4.1方案图 (6)4.2方案说明 (7)5. CWDM在某研究所实验网中的应用 (8)5.1项目需求 (9)5.2需求分析 (10)总结 (13)参考文献 (14)1.绪言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很多学校校区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多的要求。
隧道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一基本资料 (2)二曲线隧道净加宽值 (2)2.1.加宽原因 (2)2.2.加宽值的计算 (3)三双线曲墙式衬砌的内轮廓线 (4)四. 衬砌结构的设计及检算 (4)4.1 衬砌结构的设计 (4)4.1.1 一般规定 (4)4.1.2 衬砌设计 (5)4.2 衬砌结构的检算 (5)4.2.1 衬砌结构的设计 (5)4.2.2 结构的理想化 (7)4.2.3 衬砌内力的计算 (9)4.2.4 衬砌截面的强度检算 (12)一基本资料计算以下条件的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值,并画出双线曲墙式衬砌的内轮廓线,标注详细尺寸。
设计该隧道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支护参数,并采用弹性链杆法检算支护强度是否满足隧道设计规范的要求。
①双线隧道;②电力牵引;③行车速度V=150km/h;④曲线半径为学号最后三位数的100倍,即R=2400m。
⑤围岩级别为Ⅴ级二曲线隧道净加宽值2.1.加宽原因①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而车辆本身却不能随线路弯曲仍保持其矩形形状。
故其两端向曲线外侧偏移(d外),中间向曲线内侧偏移(d内1)。
②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使车辆限界上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一个距离(d内2)。
2.2.加宽值的计算(1)双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①车辆中间部分向曲线内侧的偏移d内1= l2/8R②车辆两端向曲线外侧的偏移d外=(L2- l2) /8R③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侧倾移d内2= HE/150=2.7E =0.76*150*150/2400=7.125㎝式中l—车辆转向架中心距,可取18m;L——标准车辆长度,我国为26m;R——曲线半径(m);H——隧道限界控制点自轨面起的高度;E——曲线外轨超高值,其最大值不超过15㎝。
(2)双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双线曲线隧道的内侧加宽值W1及外侧加宽值W2与单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相同。
即内侧加宽W1= d内1+ d内2= 4050/R+2.7E=4050/240+2.7*7.125=20.93(㎝)外侧加宽W2= d外= 4400/ R=4400/2400=1.83(㎝)内外侧线路中线间的加宽值W3按以下两种情况计算:当外侧线路的外轨超高大于内侧线路的外轨超W3=8450/ R+ 1.2E=8450/2400+1.2*7.125=12.07(㎝)总加宽W= W1+ W2+ W3 =20.93+1.83+12.07=34.83(㎝)(3)曲线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离曲线隧道内外侧加宽值不同(内侧加宽大于外侧加宽),断面加宽后,双线曲线隧道内侧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d1=200-(W1-W2-W3)/2=200-(20.93-1.83-12.07)/2=196.485(㎝),双线曲线隧道外侧线路中线至隧道中线的距离d2=200+(W1-W2+ W3)/2=200+(20.93-1.83+12.07)/2=215.585(㎝)三双线曲墙式衬砌的内轮廓线见附录T-1四. 衬砌结构的设计及检算4.1 衬砌结构的设计隧道在一般情况下应做衬砌,其结构的型式及尺寸,可根据围岩级别、水文地质条件、埋置深度、结构工作特点,结合施工条件等,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确定,必要时,还应经过试验论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3115=ϕE kV ,Ω=151G X 、Ω=102G X 、Ω=103G X ,6021==L L km 、403=L km ,50=-C B L km 、30=-D C L km 、30=-E D L km ,线路阻抗/4.0Ωkm ,2.1=Ⅰrel K 、15.1K ==ⅢⅡrel rel K ,300max =-C B I A 、200max =-D C I A 、150max =-E C I A ,5.1=ss K ,85.0=re K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和计算原则的简述,并对线路各参数进行分析及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具体整定计算并注意有关细节。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2 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2.1 设计规程根据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所担负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有四条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几个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原件的继电保护。
充分发挥和利用继电保护的科学性、工程技术性,使继电保护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发挥最大效能。
(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
为保证可靠性,宜选用性能满足要求、原理尽可能简单的保护方案。
(2)选择性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起动与跳闸元件、闭锁与动作元件),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
兰州交大程序设计

兰州交大程序设计兰州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学术传统的高等学府,其程序设计课程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程序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更要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课程概述兰州交大的程序设计课程通常分为几个阶段,从基础的编程语言学习,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应用,再到软件工程的实践,每个阶段都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础编程语言课程的开始通常以一种或几种编程语言的介绍,如C语言、Java或Python。
学生将学习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编程语言,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
数据结构与算法随着学习的深入,课程将引入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概念。
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中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而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有序步骤。
学生将学习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数据结构,以及排序、搜索、图遍历等算法。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范式,它强调数据和功能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学生将学习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和实现程序。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工程实践在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技能和理论知识后,学生将参与到软件工程的实践中。
这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特色兰州交大的程序设计课程具有以下特色:- 实践导向:课程注重实践,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 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等多个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创新驱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专业课程设计,4位与非门的电路设计,2位数值比较器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题一:4位与非门的电路设计课题二:2位数值比较器设计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1001班学号姓名一、Hspice简介Hspice线路模拟软件在早期是美国Meta-Software公司根据Berkeley SPICE26G .6、SPICE3及其他线路模拟软件所发展的工业级线路分析软件。
Hspice 在基本功能部分和其他SPICE软件相似,可应用于下列领域的电子电路研究,即稳态(直流分析)。
暂态(时间分析)及频率(交流分析)等领域。
由于Meta-Software公司在集成电路制程技术持续进步与元件尺寸缩小下,对于MOSFET模型的适用性与精确性的不断耕耘,以及该公司对元件与电路最优化、罗特卡罗与最坏状况分析等进阶段的应用亦有自我突破,使得Hspice逐渐脱颖而出,超过PSPICE、IsSPICE等软件,成为在集成电路设计上最普遍及最佳的晶体管层次线路模拟软件。
1997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厂Avant!公司购并了Meta-Software公司,Hspice也成为Avant!公司众多设计软件之一,并改称为STAR-Hspice。
2002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厂Synopsys公司并购了Avant!公司。
SPICE是“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l”之意,原先的目的是为电子系统中集成电路的模拟与设计而发展的软件。
然而,随着电子领域应用面的扩大,Hspice也因为Synopsys公司的持续研发,而具有其特色与功能。
因此,Hspice已成功地用在直流到高频操作的电子电路设计。
二、Tanner Tools Pro简介Tanner Tools Pro是一套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包括S-Edit、T-Spice、W-Edit、L-Edit与LVS,各软件的主要功能整理如表1.1所示:编辑出电路图,再将该电路图输出成SPICE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交通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设计一个只流稳压电源
要求:
1:输出直流电压V0=12V+2V(10V~14V连续可调)误差≤0.1V
2:输出直流电流I0=200mA
3:环境温度100C~350C
4:交流电网220V+10%50HZ
内容摘要:
直流稳压电源即开关电源.电源作为电气、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部件,需求日益增加,而且对电源的功能、稳定性等各项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具有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工业仪表,交通运输,通讯设备.工控机等大型设备及科研与实验.用作直流供电电源.要在纹波和使用率上,有所效果。
本设计采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通过相关知识计算出各电路中各个器件的参数,使电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中的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电压等各项指标。
关键字:电源电路参数
Abstract:
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 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Power as the electrical,electronic equipment,essential components of energy supply, increasing demand,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power and stability of the
indicator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It has high reliability,power density,anti-jamming ability,and is widely used in digital circuits, industrial instrumentation,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PC,such as large-scale equip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 as a DC power supply.And utilization in the ripple, the effect has been.The design uses a series DC circuit.Calculated through the knowledge of the various devices in the circuit parameters, The circuit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voltage regulation,current regulation,load regulation,ripple voltage indicators. Keywords:power circuit parameters
方案比较与论证:
直流稳压电源功能方框图
方案一:串联式直流稳压电源
方案二: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论证:方案一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方案二结构可靠,但其价格较贵。
根据实际需要及条件,我们选择第一方案进行设计。
各单元参数计算:
1:电源变压器次边电流I2V2及功率P
V1=2*V1*sin2π*50HZ*t
V2=2*V2*sin2π*50HZ*t
V1有效值V2有效值V I符
当V1为有效值时V1=220V V2V I
当V1波动为+10%V1(max)=1.1V1V2(max)=1.1V2V I(max)=1.1V I 当V1波动为-10%V1(min)=0.9V1V2(min)=0.9V2V I(min)=0.9V I 由要求的V0→确定V I→确定V2I2(V CES=1V)
保证T1不进入截止区和饱和区
V CE1>(1.5~2)V CES(一定不进入饱和区)
即V I(min)-V0(max)>2V CES
0.9V I-14=2*1
V I=17.8V
确定V2
由式V I=(1.1~1.2)V2
V2=V I/1.2=15V
一般来说:I2=1.2*I I I I=1.5*I0(max)
所以I2=1.2*1.5*I0(max)=360mA
P=V2*I2=5.4W
选定功率为15W次边有抽头18V电源变压器
2:计算整流滤波电路参数
选4支整流2极管
I D>1/2I I(max)=1/2*1.5*200=150mA(I I(max)=V2/R L′)
截止时:V RM>V2(max)=√2*1.1*15=23.3V(反向电压)
选4支2DP4C(I D=500mA V RM=60V)或者桥堆(I D=1A V RM=50V)选定电容:
由式R L′*C>>(3~5)T/2
R L′=R i=V2/I I(max)=17.8/1.5*I0(max)=60Ω
C=[5.4*(1/2*50)]/R L′=833*10-6F
耐压V2(max)=√2*1.1*15=23.3V
选1000μF/30V的电解电容
3:确定整流管T1T1′
对T1V(BR)CEO>V I(max)-V0(min)=1.1V I=9.4V
I CM>I2(max)=1.5*I0(max)=1.5*200=300mA
P CM>9.4*300*10-3=2.8W
=100V I CM=1A 选定3DD0IB大功率(加散热片)(V
(BR)CEO
P CM=15W)
对T1′V(BR)CEO′>9.4W
I CM′>I CM/β=6mA
P CM′>9.4*6*10-3=56mW
=20V I CM=20mA P CM=300mW)
选定3DG4E(V
(BR)CEO
4:确定基准电源D Z1R Z1
一般取n=R2′/R1′+R2′=0.5~0.8
取n=0.5
V Z=n*V0=0.5*12=6V
选定D Z12CW7C(V Z=5V~6.5V I CM=38mA I Z=10mA)
工作中最小电流>I Z
V0(min)-V Z/R Z>I Z10-6/R Z>10*10-3
→
V0(max)-V Z/R Z<I CM14-6/R Z<38*10-3
求得(210<R Z<410)
选R Z的标称值R Z=3.0*102=300Ω
5:选定取样电路R1R W R2
设取I=10mA
R1+R2+R W=V0/I R1+R2+R W=12/10=1.2KΩV0(max)=(R1+R2+R W/R2)*V Z→14=(1.2/R2)*6
V0(min)=(R1+R2+R W/R2+R W)*V Z10=(1.2/R2+R W)*6
解得R
=514ΩR W=172ΩR2=514Ω
1
所以取R1=520ΩR2=520ΩR W=180Ω
6:确定起动电路
D Z2R Z2T R C2
确定D Z2R Z2
V I(max)=1.1*V2=19.5V
V I(min)=0.9*V2=16V
选定D Z22CW7C
V I(min)-V Z/R Z2>I Z
V I(max)-V Z/R Z2<I ZM
解得R Z2<900ΩR Z2>326Ω
所以选R Z2=560Ω
选定放大器CF702
设计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0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0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集—射极间的电压,补偿V0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其中:(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
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4)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该电路的优点和缺点
该电路属于串联直流电路,所以该电路的优点是稳定性好,精度高,噪声小。
缺点是效率低,体积大。
元件清单:功率15W,次边有抽头18V电源变压器一只
二极管2DP4C四只
1000μ/30V的电解电容一只
三极管3DD01B(加散热片)一只
三极管3DG4E一只
二极管2CW7C两只
300Ω、560Ω电阻器各一只,510Ω电阻器两只
180Ω电位器一只
其他电阻导线若干
参考文献
[1]曲学基,王增福.稳定电源电路设计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杜,2003.
[2]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贵栓、董民政编著:《电子技术工艺与设计基础》,兰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