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计算NS

合集下载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一、需要系数法(二)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2.单组设备计算负荷当分组后同一组中设备台数>3台时,计算负荷应考虑其需要系数。

∑==ni Ni d c P K P 1φtg P Q c c =3.多组设备计算负荷∑=∑=mj cj P c P K P 1∑=∑=mj cj Q c Q K Q 122c c c Q P S += rc c U S I 3=二、二项式法1.单组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台数≥3时的计算负荷x ni Ni c cP P b P +=∑=1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m ax 11)()(x m j ni Nij j c cP P b P +=∑∑==φφtg cP tg P b Q x j m j ni Nij j c m ax 11)()(+=∑∑==三、利用系数法四、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适合于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时所作的负荷计算。

1.负荷密度法 S P c ρ= 2.单位指标法 N P c α= 3.住宅用电指标法 N K P c β∑=五、各种负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指标法中除了住宅用电量指标法外的其他方法一般只用作供配电系统的前期负荷估算。

2、需要系数法计算简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适合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且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

3、二项式法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大容量设备的作用,因此,当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使用二项式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4、利用系数法是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沦与数理统计,因此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及方法,简明扼要,建议收藏!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及方法,简明扼要,建议收藏!
为了在小区供电中节省能源需要掌握小区各区域用电量和系统运行负荷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当前情况优化供电配置避免电能浪费为小区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转及运维管理奠定基础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及方法,简明扼要,建议收藏!
提起用电负荷计算方法,想必大部分电气设计人员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电气设计初学者对用电负荷计算方法还是一知半解的。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小区供电需要不断调整结构,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在小区供电中节省能源,需要掌握小区各区域用电量和系统运行负荷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当前情况优化供电配置,避免电能浪费,为小区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转及运维管理奠定基础。因此住宅小区的电气负荷计算,影响着小区各种配电设施的合理选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与电气设备可靠运行。根据现行国家规范所推荐的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的准确合理关键在于住宅的计算负荷与需要系数的合理选取。下面本文就给大家简明扼要地讲一讲: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及方法,希望对初学电气设计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2)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3)负荷计算方法一般可按下列原则选取: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电力负荷计算是供电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计算,它将长期稳定状态下电力系统的发电波动性综合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则计算出电力系统的负荷量。

电力负荷计算是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在运作电力系统时,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容量预测、电力供需平衡分析、负荷分配和发电计划。

电力系统的容量预测是基于当前和未来的电力供需状况,依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预测模型、统计分析模型以及计算机模型等多种方法,对电力系统的容量进行长期和短期预测。

电力供需平衡分析旨在确保电力系统的较长期和短期的可靠性,确保系统发电安全和稳定,以及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这一过程是从电力系统的总体角度出发,预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电力供需的平衡状况,然后按照系统的安全标准和运行原则,经过概率分析和最优选择,最终达到电力供需的平衡。

负荷分配是在供电企业优化电力负荷分配和使用时,根据用户的用电特性、电力供需状况、价格变动以及调度等多种因素,采用特定的方式对电力负荷进行分配,以避免电力系统的短负荷或超负荷情况的发生。

发电计划是在电力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运行状况、负荷分配情况以及发电费用,制定发电方案,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同时保证系统发电安全和经济性。

电力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手段,也是高效管理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它的结果不仅可以为各类消费者提供质量良好的电力服务,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发电和供电企业的营运效率,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面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挑战时,必须更加注重对电力负荷计算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实现高效和稳定的电力系统管理。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和环保性都与电力负荷计算密切相关,因此,在电力负荷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标准和运行原则,以及用户的电力需求情况,采取科学准确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并针对电力负荷变化作出实时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高效经济运行。

用电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

用电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

用电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电,就像一个神秘的精灵,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用电负荷的计算就像是摸清这个精灵的脾气,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力气,需要多少“食物”。

这事儿啊,可得好好唠唠。

咱先从用电设备说起。

家里的那些电器,像冰箱、电视、空调啥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功率。

功率就好比这个电器干活的能力,单位是瓦特,这就像一个人能搬多重的东西一样。

比如说,一个100瓦的灯泡,那就是说这个灯泡以100瓦的能力在发光发热呢。

那要是想知道一堆电器加起来的用电负荷,就得把它们各自的功率都加起来。

这就像是一群人一起干活,把每个人能搬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这群人总共能搬多重的东西了。

不过呢,这还只是个简单的开始。

在实际的情况里,不是所有的电器都会同时工作的。

像冰箱,它是一会儿工作一会儿休息的。

这时候,咱们就得考虑一个叫需要系数的东西。

需要系数就像是一个折扣,反映了这些电器实际同时工作的可能性。

比如说,家里有一堆电器,加起来功率是5000瓦,但是根据经验,它们同时工作的可能性大概是0.6,那这时候的计算负荷就是5000乘以0.6等于3000瓦。

这就好比一群人虽然都有干活的能力,但是真正同时干活的只有一部分人,得打个折。

再说说工业用电的情况。

工厂里的设备那可就复杂多了。

有些大型设备启动的时候,电流会突然变得很大,这就像一个大力士刚开始发力的时候会特别猛。

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启动电流对用电负荷的影响。

有一种计算方法是按照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启动倍数来算。

比如说,一个电机的额定电流是10安,启动倍数是6,那启动电流就是10乘以6等于60安。

这在计算整个工厂的用电负荷的时候可不能忽视,就像在算一群人搬东西的时候,有个超级大力士,他刚开始发力的那一下得单独考虑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季节性或者时段性的用电差异。

像夏天的时候,空调就会开得比较多,用电负荷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像到了农忙季节,需要更多的人力一样。

所以在计算用电负荷的时候,还得考虑到这些特殊的时间段。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一、计算负荷的概念在供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

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

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荷”。

在设计计算中,通常将“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用Pc(Qc、Sc或Ic)表示。

计算负荷、年最大负荷、30 min平均最大负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c =P30 =P maxQc =Q30 =Q maxSc =S30 =S max二、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按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基本过程是,先确定计算范围(如某低压干线上的所有设备),然后将不同工作制下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 换算到同一工作制下,经换算后的额定功率也称为设备容量Pe。

再将工艺性质相同的并有相近需要系数的用电设备合并成组,考虑到需要系数,算出每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最后汇总各级计算负荷得到总的计算负荷。

1.设备容量的确定由前述可知,进行负荷计算时,应首先确定设备容量Pe。

确定各种用电设备容量Pe的方法如下:(1)长期工作制、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P e等于其铭牌功率P N 。

(2)断续周期工作制,如起重机用的电动机有功功率P N 应该统一换算到暂载率ε N =25%时的有功功率。

对于电焊机,则应统一换算到暂载率ε N =100%时的有功功率。

(3) 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白炽灯、卤钨灯设备容量就是灯泡上标出的额定功率。

荧光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2~1.3倍。

高压汞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自镇式高压汞灯设备容量与灯泡额定功率相等。

高压钠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金属卤化物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2.需要系数K d 的含义考察车间的一组用电设备,设该组负荷共有n台电动机,其设备容量的总和为Pe∑ ,由于Pe∑ 是指设备的最大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存在一个效率η,考虑到这些电动机不可能同时运行,因此引入一个同时系数K∑ ,又因为那些电动机即使运行,也不太可能都满负荷出力,因此引入一个负荷系数KL ;再者,用电设备在运行时线路还有功耗,因此引入网络供电效率ηW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日负荷曲线
负荷曲线可测量运行中用电设备的负荷值来绘制。电力用户 有功日负荷曲线可根据有功功率表每隔半小时的读数而绘成。 如图2-1所示,是一班制工厂的日有功负荷曲线,其中图2 -a是逐点描绘的负荷曲线,图2-b是阶梯形的负荷曲线。 为便于计算,负荷曲线多绘成梯形,横坐标一般按半小时分 格,以便确定“半小时最大负荷”。
方法二:本节所讲的方法——计算负荷法
讨论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有关 电力负荷的一些基本概念。
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通常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即电能用户,也可以
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消耗电能的功率或电流值的大小。
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 电的特点和规律。负荷曲线绘制在直角坐标上,纵坐标表示负荷,横坐 标表示对应的时间。
1.计算流过总降压变电 站的变压器和车 间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 为选择这两级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2.计算流过变电站主要电器设备(如断 路器、 隔离开关、母线、 熔断器) 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这些设备的依 据。
车间配电站 6
高、低压配电线路)的负荷电流, 作为选择这些导线和电缆截面的依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
是为下列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 正确选择各级变电所的 变压器容量 •正确选择各种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 •正确选择供电网络所用导线 某企业供电系统如下图:必须计算下列各部分的电 力负荷。
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
35~110KV 电源进线 企业总降压 变电站 6~10KV 高压配电线
Wa PmaxTmax (kWh)或Tmax
Wa ( h) Pmax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反映电力负荷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电能 用户的生产运行性质有明显的关系。例如: 一班制生产运行,Tmax≈1800~3000h; 两班制生产运行,Tmax≈3500~4800h; 三班制生产运行,Tmax≈5000~7000h。
图2-1日有功负荷曲线 a) 逐点描绘的负荷曲线 b) 阶梯形的负荷曲线
• ⑴ 年负荷曲线:根据一年中典型夏、冬日负荷曲线绘制。 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反映全年负荷变动与负荷持续时间 的关系,称年负荷曲线。 在我国北方,可近似地认为夏日152天,冬日213天; 在我国南方,则可近似地认为夏日200天,冬日165天。
10台10KW电动机
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
根据实际经验,实际的干线负荷(电流,功率)比此
计算值小,分析表明: 第一:这些设备可能不会同时运行; 第二:这些电动机不可能都同时满载运行; 第三:额定容量相同,但性质不同的用电设备,其 运行特征各不相同,实际负荷大小也各不相同。 因此,不能采用此种方法的负荷值选择设备与电缆, 否则将增加投资。
据。
NO.1用电设备组
电力负荷计算的主要目的
•问题:怎样确定该车间的负荷电流? 电渣车间低压电力线路如左图所示。 一回路电压为380V低压线 一回路进线电源 路为10台额定容量为10KW I 380V 电动机供电。 已知每台电机参数:
求:干线电流 I 的大小 方法一:简单的求和计算 I=10×20.4=204A KW 10 (实际输入有功功率)P=10 0.88 =10 × 11.36=113.6KW
图2-3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二、与负荷曲线和负荷计算有关的几个物理量
• (一)年平均负荷、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图2-4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1.年平均负荷Pav( Qav、Sav、Iav ) 定义: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平均值为年平均负荷Pav。即: 年平均负荷Pav运行8760小时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 际消耗的电能Wa: (2-1)
图2-4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又称年最大负荷使用时间Tmax,是一个假 想时间,此时间内,电力负荷年最大负荷Pmax(或P30)持续运 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如图 2-4所示: Pmax延伸到Tmax 的横线与两坐标轴所包围的矩 形面积,恰好等于年负荷曲线与两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即全 年实际消耗的电能Wa。即
I. 分类: ① 按负荷的功率性质:可分为有功负荷曲线和无功负荷曲线。 ② 按取用的时间区间:可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日负荷 曲线是表示一昼夜24小时内负荷变化的曲线,而年负荷曲线 则表示一年中的负荷变化情况。 ③ 按负荷的范围:可分为工厂(企业)、车间或某类用电设备的 负荷曲线。
负荷曲线
Ⅱ. 意义: ① 可以直观地了解负荷变动的情况。通过对负荷曲线的综合 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掌握负荷变动的规律,并可从中获得 一些对设计和运行有用的资料。 ② 对运行人员来说,可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用户、车间、 班次或大容量设备的用电时间,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 低谷,这种“削峰填谷”的办法可使负荷曲线比较平坦, 从而达到节电效果。 ③ 分析各类型电力用户的负荷曲线,可以发现同一类型工厂、 车间或用电设备组的负荷曲线均具有大致相似的形状。因 此,在进行新建工程的电气设计时,可以从已有同类电力 用户负荷曲线获得的有关参数为依据,进行负荷计算。
Wa 8760P av (kWh)或P av Wa / 8760(kW )
2.年最大负荷Pmax ( Pmax、Qmax、Smax及Imax )
定义:年负荷时间曲线最大值为年最大负荷Pmax。 年最大负荷是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一年中至少出现 过2~3次的工作班的最大负荷)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 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2.年负荷曲线
a)夏日负荷曲线 b)冬日负荷曲线 c)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如绘制南方某厂的年负荷曲线: P1在年负荷曲线上所占的时间T1=200(t1+t´1), P2在年负荷曲线上所占的时间T2=200t2+165t2,……其余类推。
2.年负荷曲线
• ⑵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① 按全年每日的最大负荷(通常取每日最大负荷的半小时平 均值)绘制。 ② 主要用于对拥有多台电力变压器的用户变电所进行经济运 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