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操作系统本科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专业版,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和 C++。

实验硬件环境为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SSD 硬盘的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的进程,并在完成任务后终止进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Process 和 TerminateProcess 来完成进程的创建和终止操作。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深入理解了进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与互斥为了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我们使用了信号量、互斥量等同步对象。

通过编写多线程程序,模拟了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和同步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的重要性,以及不正确的同步操作可能导致的死锁等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VirtualAlloc 和 VirtualFree 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操作。

通过实验,了解了内存分配的不同方式(如堆分配、栈分配等)以及内存释放的时机和方法,掌握了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内存分页与分段通过编程模拟内存的分页和分段管理机制,了解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内存分页和分段算法,对内存的地址转换和页面置换等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File、ReadFile、WriteFile 等进行文件的创建、读取和写入操作。

电大操作系统(本科)实验报告1-5

电大操作系统(本科)实验报告1-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本科)实验报告院系:______ _________班级:___ _____学生:____ _________学号: _ _____指导教师:___ __ ___完成日期 2015 年月日2.弹出个对话框选择——下一步3.之后有两个对话框,咱们这里选——自定义,下一步4.设置完向导后双击CD-ROM1(IDE1:0)选项在连接选项卡中选择使用ISO映像并找到ubuntu映像位置5.确定之后单机命令标题下的——启动此虚拟机,选项,之后虚拟机出现在安装linux界面上(开始时英文,如果英语不太好的童鞋可按F2键选择中文,例如像me),之后就开始真正装linux了6.安装7.各种同意,下一步选择语言中文简体8.这里可以更改网络配置,下一步9.设置主机10.设置完整用户名和登录口令11.进行磁盘分区12.复制安装系统文件13.安装GRUB14.结束安装15.启动系统到登录界面16.进入系统17.由于关机需要root权限,需对root设置密码,并切换到root用户18.关闭系统七、实验结果分析:成功安装ubuntu,关机需要root权限,正确关机实训2一、实验题目: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二、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要求1.登录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3.进入vi。

建立一个文件,如file.c。

进入插入方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

最后,将该文件存盘。

回到shell状态下。

4.运行gcc file.c -o myfile,编译该文件,会发现错误提示。

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3_ 进程管理实验

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3_ 进程管理实验

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3_ 进程管理实验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3 进程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进程的概念、状态转换、进程调度以及进程间的通信机制,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的整体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语言为 C 语言,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编写一个 C 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创建一个子进程。

2、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分别输出各自的进程 ID 和父进程 ID。

3、子进程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任务,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后输出结束信息。

以下是实现上述功能的 C 程序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t main(){pid_t pid;pid = fork();if (pid < 0) {printf("创建子进程失败\n");return 1;} else if (pid == 0) {printf("子进程:我的进程 ID 是%d,父进程 ID 是%d\n",getpid(), getppid());int result = 2 + 3;printf("子进程计算结果:2 + 3 =%d\n", result);exit(0);} else {printf("父进程:我的进程 ID 是%d,子进程 ID 是%d\n",getpid(), pid);wait(NULL);printf("子进程已结束\n");}return 0;}```编译并运行上述程序,可以观察到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输出信息,验证了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

(二)进程的状态转换1、编写一个 C 程序,创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进入睡眠状态一段时间,然后被唤醒并输出状态转换信息。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概述实验名称: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原理及功能;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学习;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应用;3. 实验项目:文件读写、多进程、多线程。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译器:Visual Studio语言:C/C++实验平台:Windows 10系统下的虚拟机三、实验过程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学习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以及执行各种应用程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基本概念及原理:(1)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处理的独立单位,具有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和独立性等特点。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等。

(2)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主要负责分配、回收、保护和管理内存资源。

内存管理方式有分页、分段、段页式等。

(3)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文件的机制。

文件系统主要包括目录结构、文件属性、文件操作等。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缓冲区管理等。

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用以下基本操作:(1)进程管理: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进程。

(2)内存管理:分配、回收、保护和管理内存资源。

(3)文件系统:创建、删除、读写文件,实现目录结构的管理。

(4)设备管理:分配、回收、控制和管理设备。

3. 实验项目:文件读写、多进程、多线程(1)文件读写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

实验步骤:① 创建一个文件,命名为“test.txt”。

② 打开文件,以读写模式。

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

电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
电大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日期
成绩
学生姓名
姜凤丽
学号
1023001254147
班级
10秋计算机本科
分组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Linux系统安装实验
实பைடு நூலகம்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学会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
2、实验要求:
为虚拟机下的Linux系统安装划分磁盘空间;
正确建立Linux分区
正确安装、启动和关闭Linux系统。
五、实验体会
由于试验时间的紧迫,通过这次试验使我只是初步的学会了,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系统的过程,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感觉学习的内容不足以能让我较好地使用Linux系统,感觉对他的了解还是那么少,会在以后的时间内多学习一些关于Linux系统方面的内容,努力做好和学习好Linux系统。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要求:针对实验案例的每项工作,完成实验,并分别撰写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正确安装、启动和关闭Linux系统
实验步骤:
1.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1.开始安装
2.选择安装的位置
3.安装组件
4.安装完成
2.在Vmware中安装Linux
1.新建虚拟机
2.我的虚拟机的内存是2G,我现在选择的是1024MB
安装成功进行抓图结果
四、实验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在安装的时候为系统建立分区,平时用惯了windows操作系统,在分区的时候分配一个适合的可以供Linux系统运行的空间,在开始的时候分配空间不足,导致在安装的时候一直无法安装在老师的提示下,才得以解决。
2、在虚拟机下进行安装Linux操作系统使得安装更简单方便,便于安装,但是在Linux系统从光盘安装的哪些步骤不能一一体验,比如如何划分Linux系统下的五个分区和从硬盘安装Linux系统的以下命令,这些老师都进行了讲解,如果有较好的实验条件是去安装一次真正的SuSE Linux系统。

电大课程实验报告(3篇)

电大课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数字电路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四、实验地点电大实验室五、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万用表3. 指示灯4. 电阻5. 电容6. 逻辑门芯片六、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逻辑门的功能、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等内容。

七、实验内容1. 基本逻辑门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基本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的功能和符号表示。

(2)实验步骤:①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测试各个逻辑门的功能。

③ 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① 与门:只有当所有输入信号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才为高电平。

② 或门:只要有一个输入信号为高电平,输出信号就为高电平。

③ 非门: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④ 异或门:当两个输入信号相同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当两个输入信号不同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学会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验证其功能。

(2)实验步骤:①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例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③ 测试电路的功能。

④ 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① 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地实现加法运算。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使用触发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设计一个时序逻辑电路,例如:计数器。

③ 测试电路的功能。

④ 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① 设计的计数器能够正确地计数。

八、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我学会了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电大本科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文件管理

【电大本科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文件管理

实验步骤:
用ls,ls-a命令显示目录和文件名内容Tree命令显示“树”
建立四个目录,用tree表示
Ps到abc目录下
用cp命令复制ps.txt到ps1.txt 连同目录一起复制到ABC目录
用mv命令改名
用mv命令移动文件
用rm命令删除文件删除目录
用cd命令到etc文件夹下创建几个文档
用ls命令查看
编译,创建文档
编译,查看文档
创建text.txt文档
三、实验成果提交
如上述各图所示
四、实验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使用系统调用对文件进行操作,编程实现对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和写
五、实验体会
由于试验时间的紧迫,通过这次试验使我只是初步的学会了, Linux系统的文件管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感觉学习的内容不足以能让我较好地使用Linux系统,感觉对他的了解还是那么少,会在以后的时间内多学习一些关于Linux系统方面的内容,努力做好和学习好Linux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本科)
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完成日期2015年月日
一、实验题目:
Linux应用及shell编程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要求
1.登录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3.进入vi。

建立一个文件,如。

进入插入方式,输入一个C语言程序的各行内容,故意制造几处错误。

最后,将该文件存盘。

回到shell状态下。

4.运行,编译该文件,会发现错误提示。

理解其含义。

5.利用vi建立一个脚本文件,其中包括date,cal,pwd,ls等常用命令。

然后以不同方式执行该脚本。

6.对主教材第2章中的适当例题进行编辑,然后执行。

从而体会通配符、引号、输入输出重定向符、成组命令的作用;能正确使用自定义变量、位置参数、环境变量、输入/输出命令;能利用if语句、while语句、for语句和函数编写简单的脚本。

三、实验内容:
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ls,cp,cat,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

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5.建立简单shell脚本并执行它。

四、实验技术和方法:
Linux中各种脚本语言
五、实验环境:
虚拟机,ubuntuserver版,shell
六、实验步骤和结果:
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使用exit命令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cat,cd,cp,ls,mor,rm,vi,who等常用命令。

2.使用vi编写
按:wq存储,并退出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使用VI创建ex1文件,内容含三条命令date/pwd/cd..
七、实验结果分析:

实训3
一、实验题目:
进程管理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与程序的区别,突出理解其动态性特征。

2.学会使用ps命令观察进程的状态,并分析进程族系关系。

3.学会使用系统调用对进程进行控制。

要求
1.使用ps命令,列出与当前shell有关进程的基本信息。

2.执行ps–ef命令,显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全面信息。

3.执行ps–la命令,显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全面信息,并分析进程族系关系。

4.编写一个C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利用getpid()和getppid()分别获得进程的PID和父进程PID,使用sleep()将相关进程挂起给定时间。

5.编写一个C程序,完成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运行中显示当前系统的记录时钟;父进程将数字1~100循环显示到标准输出上;另外,应控制子进程先运行,然后父进程运行。

三、实验内容:
1.使用ps命令查看系统中运行进程的信息。

2.利用系统调用实现进程的创建、终止、等待、睡眠等操作。

四、实验技术和方法:
Pscatlscc-o文件名.o文件名.c等命令
五、实验环境:
putty
六、实验步骤和结果:
用ps命令
Ps-l命令,以长格式显示
Ps-e显示所有进程
Ps-f以完整格式显示
Ps-la
Ls-l以长格式显示用户权限
使用&,jobs,bg,at等命令控制进程的运行
a 使用kill命令终止进程
七、实验结果分析:

实训4
一、实验题目:
存储管理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加深对存储管理技术有关概念的理解。

2.学习使用系统管理命令监视内存的性能。

三、实验技术和方法:
用程序和linux命令查看内存占用
四、实验环境:
putty
五、实验步骤和结果:
用free今天查看内存,5秒钟刷新一次p
5秒刷新虚拟内存统计
六、实验结果分析:

实训5
一、实验题目:
文件管理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加深对文件/目录/文件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3.掌握有关linux文件系统操作的常用命令.
4.了解有关文件安全性方面的知识.
要求:
1.正确使用文件管理命令,能熟练地对文件进行浏览/拷贝/移动和删除.2.能熟练地确定和更改工作目录/查看内容和文件属性/创建和删除目录.3.正确地理解文件的权限,并能进行相应更改.
4.理解文件的类型及其表示形式.
5.理解文件名的表示形式,在模式匹配中能正确使用通配符.
三、实验技术和方法:
Linux命令
四、实验环境:
putty
五、实验步骤和结果:
运行pwd命令查看当前目录
用ls-l,ls-ai命令显示目录和文件名内容
浏览文件系统相关命令
查看文件
文件查找和模式匹配
修改文件存取权限
七、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指导南48页
原命令‘f*’-print
实际执行find..-name‘f*’-pr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