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纪念园的全讲

合集下载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焦裕禄纪念馆!今天咱们要一边走一边聊,走进这位感动了无数人的伟大人物——焦裕禄的故事。

说实话,这个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焦裕禄一生事迹的地方,更像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触动的地方。

你看啊,这个小小的馆子,仿佛承载了整个时代的精神,走进来就像是走进了一段历史,一个人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和责任感,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焦裕禄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那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兰考县委领导的好领导,那个被老百姓称为“焦铁人”的人。

他那种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真不是随便哪一个人能做得到的。

说到这里,有时候你也会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焦裕禄一样,活得更有意义点。

其实焦裕禄最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心底的善良和对人民的真心付出。

在纪念馆里,你会看到许多珍贵的照片、历史资料,还有他曾经用过的物品。

比如说,焦裕禄生前用的那些工作笔记本、还有他那个已经泛黄的烟斗,光是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那种朴实无华的作风。

你要知道,那时候可不像现在,什么都能随手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

焦裕禄同志可是时时刻刻都在忙着为人民干实事。

他的工作虽然艰苦,但是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奉献,哪怕自己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他还是咬牙坚持。

记得当年,焦裕禄同志为了解决兰考的风沙问题,亲自带领大家查找水源,种植树木。

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背后可费了他不少心血。

想想看,他不是靠嘴巴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用行动去改变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带领着老百姓一步步走向希望。

他自己也病得很重,眼看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从没有给自己找借口,他说过一句话:“我活着,就应该为人民活。

”这话说得真是直击人心。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焦裕禄是不是做事太拼了,弄得身体都垮了?其实呢,他自己也知道过度劳累的后果,只不过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责任,那就是人民的期盼。

对于焦裕禄来说,自己的健康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能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焦裕禄纪念园导游词
大家好!
焦裕禄纪念园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面积91.7亩,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园内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和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纪念园自兴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该纪念馆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也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个人革命烈士纪念馆。

目前,焦裕禄纪念园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焦裕禄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在新时期、新阶段正在发挥着更大的育人作用,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焦裕禄墓碑传奇

焦裕禄墓碑传奇

焦裕禄墓碑传奇作者焦令国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辛劳过度,病逝于郑州,当年才42岁,正式年富力强的年龄。

按照焦裕禄的平生经历和对兰考所做出的贡献,他完全可以享受到烈士待遇。

然而,作为一心为民的他在临终遗言中这样交代:“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请组织把自己葬于兰考沙丘地上”。

字字句句坦露着亲民爱民的情怀。

焦裕禄生前极为低调和简朴,虽然自己有照相机,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多少休闲、观光的照片。

在他逝世后,大家在给他立碑树传时,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还是他大女儿焦守凤说出了实情:家里没有照片,父亲也不喜欢拍照!大家还真不敢相信这种事实。

最后还是某个办公室人员在他人事档案里找到了一张一寸的“大头照”片,几经冲洗,才有了墓碑上的照片。

焦裕禄纪念园是为了纪念“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而于1966年年建成开放的,1983年旧墓迁建入陵园。

焦裕禄墓碑坐北朝南位于堤顶中间,坟冢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宽0.6米、长4.9米,厚0.18米,墓碑用汉白玉刻成,上面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烈士的瓷像镶嵌在碑首,碑阴上记载了烈士的生平。

墓后屏风纪念壁上面镶有毛主席题词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金色大字。

但是,焦裕禄墓碑上的“焦裕禄烈士之墓”这几个字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碑文背后隐藏着带有几分传奇的故事。

为了表达民众和国家对焦裕禄的敬仰,主办人员们在雕刻墓碑时优显严肃、虔诚。

庄重威严,浑厚大气是碑文的主体要求。

碑文由河南开封“魏碑第一人”张本训老先生书写。

这位老先生的书法在当时的中国很是了不起,开封著名景点的门头都以他撰写为荣。

开封“龙亭公园”这几个书体大字就出自他手。

碑文和雕刻是一件作品的两极,缺一不可!在开封,现代史上,开碑名望最响亮的要数陈朝荣老先生,“龙亭”门口的那对狮子就是他生前的作品之一。

在雕刻焦裕禄烈士之墓的时候,人们最早想到的自然是他。

可惜的是,当时他老人家已经作古好几年了!后来工作人想到了他的儿子——陈廷栋先生,因为那是老先生生前的跟班,也是嫡传弟子,继承了他的衣钵,雕刻技艺非常精湛。

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第一部分青少年时代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同志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爷爷焦念礼特地请人给他起了“裕禄”这么一个名字,期盼将来不受苦,不受罪,过上太平、富裕的日子,但在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焦裕禄一家没有过上一天舒坦的日子。

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焦裕禄断断续续地上了5年小学,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文化基础。

1942年秋,焦裕禄同志20岁那年被日伪抓去关进博山监狱,受尽毒打和折磨。

(画)后来,焦裕禄同志被押送到东北抚顺大山坑煤矿做苦工。

焦裕禄同志在阴暗的矿井下终日忍受饥饿,终日不停的挖煤,稍有怠慢就遭到毒打和工头的喝斥和辱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与焦裕禄同住一个工棚的23人中,就有17人被活活地折磨而死。

(画)焦裕禄同志亲眼目睹一个个同胞残死、饿死在井下。

他再也不能忍受这非人折磨,与工友们团结起来和日寇进行勇敢、巧妙的抗争。

1943年秋天,终于逃出虎口。

焦裕禄同志历尽艰难,逃回家乡。

在家也没法呆,焦裕禄同志只好又南逃安徽,来到宿迁县园上村,给一家胡姓地主家当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了家乡。

他积极要求参加民兵,保卫家乡、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画)焦裕禄同志和民兵一起苦炼杀敌本领,并多次带领民兵参加战斗。

在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中、他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立功受奖。

焦裕禄同志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育下,于1946年1月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画)第二部分走上工作岗位1947年春,由于焦裕禄同志团结群众、工作积极,党安排他在博山县人民武装部担任副大队长、干事。

(画)1948年冬,焦裕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乡、随军南下、参加淮海战役。

因条件艰苦,他曾赤脚行军100多里。

他发动群众组成运粮队、担架队支援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春,焦裕禄同志在杞县、尉氏县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这是焦裕禄同志当时在尉氏县贫苦农民家中调查研究宣传党的土改政策。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感悟走进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那庄重而肃穆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

看着那一幅幅焦裕禄同志的照片,一件件他用过的物品,我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焦裕禄啊,他就像是一棵屹立在风沙中的白杨,坚韧而挺拔。

他面对兰考那漫天的黄沙,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战斗中去。

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可我们有时候还不珍惜,想想焦裕禄同志,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在纪念馆里慢慢走着,我仿佛能看到焦裕禄同志忙碌的身影。

他走村串户,了解百姓的疾苦;他在风沙中艰难前行,寻找治理的办法。

他的心里只有百姓,只有兰考的未来。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这难道不像是我们身边那些一心为了我们好的长辈吗?再看看那些关于焦裕禄同志事迹的介绍,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我的心上。

他为了工作,身患重病却依然坚守岗位,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他对兰考的那份热爱,那份执着,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我们平时工作学习中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和焦裕禄同志比起来,我们那点困难算什么呀!纪念馆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都在诉说着焦裕禄同志的伟大。

他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兰考人民前进的道路;他又像是一团火焰,温暖了每一个兰考百姓的心。

他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焦裕禄同志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的事迹让我明白,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对人民的热爱,就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更应该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的地方,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努力拼搏,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让我们带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敬意,带着他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方案及流程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方案及流程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方案及流程【导语】焦裕禄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优秀,他在扶贫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纪念他的事迹,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的参观方案及流程,详细描绘每一个环节,让您全面了解这位伟人的生平事迹。

【一、预约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对外开放时间一般为上午9:00-12:00,下午2:30-5:30(具体时间以实际公告为准)。

由于参观人数有限,建议提前进行预约,以免错过参观时机。

您可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冠方全球信息站或拨打预约通联方式进行预约,注意及时了解参观所需唯一识别信息件等相关证明文件。

【二、到达纪念馆】当天请提前到达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并找到指定的入口处。

在进入纪念馆之前,工作人员会对您的预约信息进行核实,确保您能顺利参观。

【三、参观流程】1. 接待大厅:一进入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您会先来到接待大厅。

在这里,您可以领取参观指南或者购物相关纪念品。

工作人员会对参观规定进行简单说明,以及提醒您关于馆内秩序的注意事项。

2. 展览区域: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的展览区域通常分为主题展厅、图片展厅、实物展厅等部分。

您将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扶贫工作经验等。

3. 纪念区域:在参观结束后,您还可以前往焦裕禄同志的纪念墓园等区域进行缅怀和思考。

【四、总结回顾】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展示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通过参观,我们对焦裕禄同志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在参观纪念馆时能够细细品味,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情操和精神。

【个人观点】焦裕禄同志是我国光荣的,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通过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我深刻地感受到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更坚定了我在扶贫工作中的信念和方向。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承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思想精神,让他的光辉事迹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7佳作连连看·我心向党颂百年·●李和广假期里,我和家人来到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缅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员。

焦裕禄192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抗战时期,焦裕禄多次被日军抓去毒打、坐牢,后来又被送到煤矿做苦工。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团,参加了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后来,他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和平年代,他为政一方,亲民爱民,为了使百姓过上好日子,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焦裕禄的雕像。

我举起手,郑重地向雕像敬礼。

往里走,我看见了一面墙,墙上写着“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纪念馆里有很多焦裕禄工作和生活的图片,也有不少带着岁月痕迹的实物。

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焦裕禄为县里修建公路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多次修改施工方案,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的史实。

他说:“这一改,省下来的就是几个县农民的公粮钱啊。

”我又瞻仰了焦裕禄生前的生活、学习用品——打着补丁的衣服,露出棉花的棉鞋,批阅文件的毛笔,还有他随身携带的《毛泽东选集》等。

睹物思人,这位为人民勤恳工作一生的好公仆仿佛站在了我面前。

我还看到了一根看似普通却极不普通的竹竿,那是焦裕禄用来察探水深的。

那时候兰考县遭受着严重的风沙、内涝、盐碱三种灾害。

为了治理“三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作文·小学中高年级8·我心向党颂百年·害”,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探风口;下大雨时,他蹚着很深的水去查看洪水流势……在田间地头长期巡查求证后,焦裕禄了解到这种盐碱地只能种泡桐树。

他亲自进行防沙和改良盐碱地的实验,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树的办法。

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现在被用来制作乐器、家具等,成为兰考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他在自己亲手种的一棵泡桐树下拍过一张照片,那是他最有名的照片。

那棵泡桐树被人们称为“焦桐”,现在还高高耸立在兰考,见证着兰考日新月异的变化。

焦裕禄纪念园介绍

焦裕禄纪念园介绍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2月,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200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1962年12月出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

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内涝进行顽强斗争,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

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是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

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1993年5月建成。

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访贫问苦”、“查三害”,背面为碑记。

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

墓碑位于纪念碑北侧墓区最高处,由大理石雕砌而成。

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阴为烈士生平简介。

墓盖由汉白玉外镶。

墓后屏风墙纪念壁上,镶嵌着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墓区广场2100平方米,平整开阔。

墓前两侧树立了两座题词牌,分别刻有董必武、郭沫若撰写的长诗。

整个墓区松柏参天,庄严肃穆。

纪念馆位于墓区西侧,为现代化新式建筑,1994年4月建成,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

馆内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

序厅正面立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像后墙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七个大字,金光闪闪。

展厅1300平方米。

展出内容为五个部分:“青少年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干部楷模”、“人民公仆”、“焦裕禄精神常青”。

计版面、照片260块,遗物89件,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光辉一生。

馆内珍藏有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宋任穷、刘华清、薄一波、李岚清、李铁映、温家宝、陈云、宋健等中央领导题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裕禄纪念园的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河南阳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是此次旅程的导游员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也可以亲切的叫我小陈。

坐在我身旁的这位先生呢,就是我们的安全护航大使——安师傅。

安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巧,我们的车由安师傅来驾驶,大家对咱们的安全问题尽可放心。

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只要合情合理,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大家。

在这里,我预祝咱们的此次旅程充满温馨和快乐。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坐稳扶好!现在我们的车正在驶向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途中,距离景区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简称豫,素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据大量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渑池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八千多年前的文字契刻符号和乐器都足以震烁古今。

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立之后,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胜古迹,堪称“国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6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馆”。

同时,中国八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安阳、郑州都在河南。

光给大家说是不行的,大家只有在河南亲身体验一下才能够真正领略到它的风采与神韵。

现在我们已进入开封市境内了,开封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七朝都会之称,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代景帝(公元前156年)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

(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北宋时期,开封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

好了,游客朋友们,咱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务必记清我们的车牌号和停车位置,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A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
123456789。

下车前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焦裕禄纪念园的景点介绍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兰考观光旅游,到焦裕禄纪念园瞻仰学习。

在这里安息着一位让人民群众无限敬仰,一位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位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共产党人,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人民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明末清初黄河故堤的沙丘上,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面积91.7亩,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和焦裕禄纪念馆。

我首先为大家介绍纪念碑的含义,它建成于1993年5月,占地400平方米,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

纪念碑由碑体和碑座两部分组成。

碑体正面刻有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正面三块浮雕分别刻有“解放兰考”、“访贫问苦”和“查三害”的画面,背面为碑文。

碑体与碑座连接处是一双手捧着泡桐花与松柏枝叶编织的花环的造型,寓意焦裕禄精神像松柏一样常青,像泡桐花一样永远开在兰考人民心中。

整个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碑体洁净无暇。

焦裕禄虽然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他却带病带领兰考人民根治了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

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病故,时年仅四十二岁。

由于当时天气炎热,最初将焦裕禄的遗体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

196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焦裕禄生前的“活着我没有把沙丘治好,死后也要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的遗愿及兰考人民的迫切要求,于2月26日用专列将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运回兰考,安葬在县城北的一个大沙丘上,现在陵墓经过两次重修已经初具规模。

焦裕禄烈士墓汉白玉结构,占地200平方米,有墓碑、墓周护栏和墓后屏风墙三部分组成。

墓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阴为烈士生平简介,墓后屏风墙上镶嵌有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区广场2000平方米,平整开阔。

墓前两侧树立着两座题词牌,分别刻有董必
武和郭沫若撰写的歌颂焦裕禄的长诗,整个墓区松柏参天,庄严肃穆。

(后面
还有一段自己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