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脑膜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膜瘤PPT课件

相关医学知识介绍
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 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 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 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 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 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 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护理诊断
• 术后的护理诊断: • P1PC脑疝 • P2PC继发性出血 • P3有颅内感染的危险:与留置颅内引流管有关 • P4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 P5自理能力缺陷:与术后留置颅内引流管、卧
床有关 • P6PC应激性溃疡:与手术应激有关 • P7PC: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P8有脱管的危险:与留置颅内引流管等有关
病例介绍
• 门诊资料:头部CT示:左侧额叶占位性 病变。入院诊断:左侧额叶占位病变:脑 膜瘤?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 能均正常,胸片,心电图正常。
病例介绍
•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于5月16日在 气管插管下行左侧额叶肿瘤切除术。术毕带硬 膜外引流管、导尿管于麻醉复苏室返病房,神 志清楚,双侧瞳孔3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 灵敏,四肢自主活动,予下病重,上氧,心电 监护,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予脱水、抗 炎、止血、护胃、护脑、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 5月17日查MRI示左侧额叶占位病变已完全切除, 局部水肿,予拔除硬膜外引流管。5月20日医生 行腰穿放出清亮脑积液,5月26日头部伤口拆线 愈合良好,于6月2日出院。
侧 脑 室 脑 膜 瘤
左侧脑桥小脑脚脑膜瘤
治疗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 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 骨质,以期根治。
脑膜瘤PPT课件

辅助检查
3-10 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2期),糜烂性胃炎。
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 退行性变,EF 67.6%。颈动脉彩超未见异常。
3-12
头部MRI平扫并增强示右枕部异常信号影,性质
考虑为脑膜瘤,右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陈 旧性),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灶,考虑右枕叶小
脑膜瘤
脑科一区
1 2
相关知识
病例讨论 相关护理问题
健康宣教
3
4
相关知识
• • • •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脑膜瘤
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
儿童少见。 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 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 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
康复指导
适当休息 1——3 个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
动。
坚持体能锻炼(如散步、太极拳 等) ,劳逸结合,应避免过度劳累。 指导家属经常鼓励病人树立 信心,保持情绪稳定;鼓励适
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思想顾
虑 。
功能锻炼
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 防止足下垂 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 运动,以患者不劳累 为宜 (或每日 3—4 次,每次 练习行走,以减轻功能障 碍,防止肌肉萎 缩
பைடு நூலகம்
2012年8月曾因“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中山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
体查:
T36.8℃,R20次/分,P68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 醒,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均灵敏。颈部 见一长约6cm手术瘢痕,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双肺 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相
脑膜瘤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ppt课件
12
脑膜瘤治疗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降低病残率,保持及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并不单纯追求脑瘤全切除。
ppt课件
13
预后
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 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在复发,但 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 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 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全切除后多数会不复发而获痊愈,但部分仍有复发, 良性脑膜瘤全切除后10年内复发率5-15%。不典型 脑膜瘤5年复发率38%。恶性脑膜瘤78%,恶性程
病理分型:
内皮型成纤维型 、血管型 、砂粒型、 混合型或移行型 、 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
ppt课件
9
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三联征:
头痛常为渐进性并逐步加重,到晚期则为持续性剧烈性头痛,甚至头 痛如裂,用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 恶心:常为喷射状呕吐,与进食无关,严重者不能进食,食后即吐, 这是肿瘤压迫呕吐神经中枢所致。 视觉障碍:查看眼底,常见视乳头水肿。 上述症状是颅内肿瘤占位,压迫静脉及脑脊髓循环通道,使脑液、血 管、神经循环传导受阻,造成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严重者还可 引起外展神经麻痹、复视、失明、头晕、猝倒、抽搐或意识障碍等。
若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部分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一定言语,但词 汇贫乏,言语缓慢,语法错误,常说错话。甚至出现完全运动性失语。
当肿瘤位于或靠近额底部,可压迫嗅神经,从而导致嗅觉丧失。亦可出 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视乳头水肿、双侧视乳头水肿,病侧视力可迅速 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当肿瘤位于额叶内侧时,可出现尿失禁或排尿紧迫感。
脑膜瘤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为脑膜瘤的诊断带来了 极大的帮助。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 racton angiography DSA)曾是诊断脑膜瘤的 重要手段,近年随着CT、MRI的发展,单 纯以定位、定性诊断为目的脑血管造影已 较少用,但是随着造影设备、造影剂、导 管材料等的不断改进,及诊断性脑血管造 影与血管内治疗相结合的介入放射学的发 展,DSA仍在分析脑膜瘤的血管结构、指导 术前栓塞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手术是治疗脑膜瘤最直接、最有效 的方法
尽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进 展,但因脑膜瘤的原发部位不同,所累积 的不仅有硬脑膜,还有颅骨、硬膜窦、颅 神经、脑组织和临近的血管等,所以仍有 许多部位的肿瘤只能行次全切除甚至部分 切除。
Simpson 手术分级
1级 肿瘤完全切除,包括受累硬膜与颅骨 2级 肿瘤完全切除,电凝烧灼附着的硬膜 3级 肿瘤肉眼完全切除,但未切除或电凝烧
手术是治疗脑膜瘤最直接、最有效 的方法
近30年来,随着显微手术、手术器械、现代麻 醉技术、颅底入路技术及术中监测技术的快速 发展,颅底脑膜瘤(尤其斜坡、岩尖脑膜瘤) 的手术死亡率已显著降低,同时肿瘤的全切率 大大提高,手术效果也明显改善。如斜坡脑膜 瘤在1967年以前被认为是无法手术的,近年报 道手术全切率可达到26℅~85℅,目前手术死亡 率已降至9℅。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 (近46℅),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颅神经损伤, 其次为脑脊液漏、脑积水和假性脑膜膨出等。
临床表现
颅内压正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 人。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 者仅有轻微的头疼,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 现为脑膜瘤。
脑膜瘤对颅骨的影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 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表现为骨板受压变 薄,或骨板被破坏,甚至穿破骨板侵蚀帽 状腱膜下,头皮局部可见隆起。也可使内 扳增厚,增厚的颅骨内可含肿瘤组织。
脑膜瘤ppt课件

精选ppt
12
(2)术前准备
影像学资料,除了一般的CT扫描,对颅底脑膜瘤做 MRI +C扫描,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估 计术后可能发生的神经功能损害。
血供丰富的脑膜瘤,DSA是必不可少的,或 MRA/MRV,了解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术前可栓塞 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出血。确定能否结扎或切除主 要静脉窦。
4
许多病人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 肿瘤因部位不同,可以有视力、视野、嗅觉、言语、 听觉、肢体运动等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等不同的表 现。
凸面脑膜瘤常以癫痫和进行偏瘫为首发表现。额部 或顶部脑膜瘤可多见局限性癫痫,临近颅骨脑膜瘤 常可造成颅骨受压变薄,或者骨质破坏。而颅底脑 膜瘤典型表现为颅神经功能障碍。
精选ppt
10
Simpson分级 I级切除:肿瘤全切,受累硬脑膜、颅骨切除。 II级切除:肿瘤全切,受累硬脑膜电灼处理。 III级切除:肿瘤近全切,受累硬脑膜、颅骨未处理。 IV级切除:部分切除。 V级切除:活检。
精选ppt
11
(1)手术适应症 局限性生长的肿瘤,病人情况允许手术者; 复发肿瘤,病人情况允许手术; 有神经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者; 合并颅高压者; 合并脑积水者; 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相关检查】
1.影像学检查
精选ppt
5
(1)头颅X线平片:①肿瘤区颅骨增生变厚,或骨质破坏;
②颅骨的血管压迹增多,脑膜动脉沟迂曲增宽。
(2)脑血管造影:在CT应用之前,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膜瘤 的传统重要手段。随着今年DSA和超选择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对证实肿瘤的血管结构、肿瘤富裕血管的程度、主要血管的移 位、及肿瘤与静脉窦的关系、静脉窦的开放程度(决定术中是 否可以结扎)提供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同时也术前栓塞供血 动脉,减少术中出血。
脑膜脑膜瘤 ppt课件

11
CT表现
肿瘤以宽基地贴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可出现临近颅 骨增厚、破坏或变薄;
平扫——大部分为略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低密 度和混杂密度少见;
多数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部分肿瘤有瘤周 脑水肿;
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囊变少见; 增强扫描——均匀一致强化。
12
13
MRI
脑外肿瘤的征象,如白质塌陷征、邻近蛛网膜下腔 增宽、脑沟内占位等
5
临床表现
1)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有报告认为, 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2.5年,少数病人可长达6年之 久。
2)局外性症状,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 和躯痈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还可以出现视 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 病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
7
大脑凸面脑膜瘤
病史长,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及 视力视野改变,多数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部分出现癫痫,大发作不常见。
8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按肿瘤与矢状窦或大脑镰附着部位分为前,中,后1/3肿 瘤,它们症状各不相同:
前1/3肿瘤:头痛,视力减退,颅压增高症状,后期有强 握反射和摸索动作,额叶精神症状
6
临床表现
3)不同部位脑膜瘤因压迫临近脑组织及结构不同而引起的相 应神经症状与体征也不相同。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 其在高龄病人。值得注意的是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而脑组 织已无法代偿时,病人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情会突 然恶化,甚至在短期内出现脑疝。
4)脑膜瘸对颅骨的影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 变化。可表现为骨板受压变薄,或骨板被破坏,甚至穿破骨 板侵蚀至帽状腔膜下,头皮局部可见隆起.也可使骨内板增 厚。增厚的颅骨内可含肿瘤组织。
CT表现
肿瘤以宽基地贴近颅骨或者硬脑膜,可出现临近颅 骨增厚、破坏或变薄;
平扫——大部分为略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低密 度和混杂密度少见;
多数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部分肿瘤有瘤周 脑水肿;
钙化占10%-20%,出血、坏死、囊变少见; 增强扫描——均匀一致强化。
12
13
MRI
脑外肿瘤的征象,如白质塌陷征、邻近蛛网膜下腔 增宽、脑沟内占位等
5
临床表现
1)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有报告认为, 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2.5年,少数病人可长达6年之 久。
2)局外性症状,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 和躯痈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还可以出现视 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 病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
7
大脑凸面脑膜瘤
病史长,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及 视力视野改变,多数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部分出现癫痫,大发作不常见。
8
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
按肿瘤与矢状窦或大脑镰附着部位分为前,中,后1/3肿 瘤,它们症状各不相同:
前1/3肿瘤:头痛,视力减退,颅压增高症状,后期有强 握反射和摸索动作,额叶精神症状
6
临床表现
3)不同部位脑膜瘤因压迫临近脑组织及结构不同而引起的相 应神经症状与体征也不相同。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 其在高龄病人。值得注意的是哑区的肿瘤长得很大,而脑组 织已无法代偿时,病人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病情会突 然恶化,甚至在短期内出现脑疝。
4)脑膜瘸对颅骨的影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 变化。可表现为骨板受压变薄,或骨板被破坏,甚至穿破骨 板侵蚀至帽状腔膜下,头皮局部可见隆起.也可使骨内板增 厚。增厚的颅骨内可含肿瘤组织。
脑膜瘤的护理查房PPT演示幻灯片

9
病例介绍
床 号:1119床 姓 名:周正宽 职 业:农民 性 别:男 年 龄:68岁 主 诉:1月前出现右手阵发性麻木 诊 断:左额部脑膜瘤
枕大孔前缘脑膜瘤术后复发
10
四史
现病史:
患者7年前因右手麻木,四肢无力,在外院诊断枕大 孔前缘脑膜瘤,给予右侧枕外侧入路脑膜瘤切除术, 术后给予抗炎,止血,脱水,神经营养剂等治疗,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四肢肌力正常,1月前出现右 手阵发性麻木,行头颅MRI平扫示枕大孔前缘脑膜 瘤术后复发,现为进一步检查治疗,门诊拟以“枕 大孔前缘脑膜瘤术后复发、左额部脑膜瘤”收住入 院。病程中无昏迷史,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 促,无呼吸困难,无腹痛,无呕吐,无声嘶及吞咽 困难,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自发病来,无消 瘦,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15
体格检查
T:36.0 ℃ P:80 次/分 R:15次/分 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步入病房,自主 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黄染及 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端正无畸 形,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存在。颈软、无 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语颤 对称、无增强,无胸膜磨擦感,无皮下捻发感,两 肺叩诊呈清音,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不亢进。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引出。
5
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 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 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 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 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 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 恶性者可辅以放疗。脑膜瘤术后复发 率
病例介绍
床 号:1119床 姓 名:周正宽 职 业:农民 性 别:男 年 龄:68岁 主 诉:1月前出现右手阵发性麻木 诊 断:左额部脑膜瘤
枕大孔前缘脑膜瘤术后复发
10
四史
现病史:
患者7年前因右手麻木,四肢无力,在外院诊断枕大 孔前缘脑膜瘤,给予右侧枕外侧入路脑膜瘤切除术, 术后给予抗炎,止血,脱水,神经营养剂等治疗,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四肢肌力正常,1月前出现右 手阵发性麻木,行头颅MRI平扫示枕大孔前缘脑膜 瘤术后复发,现为进一步检查治疗,门诊拟以“枕 大孔前缘脑膜瘤术后复发、左额部脑膜瘤”收住入 院。病程中无昏迷史,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 促,无呼吸困难,无腹痛,无呕吐,无声嘶及吞咽 困难,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自发病来,无消 瘦,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15
体格检查
T:36.0 ℃ P:80 次/分 R:15次/分 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步入病房,自主 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黄染及 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端正无畸 形,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角膜反射存在。颈软、无 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双肺语颤 对称、无增强,无胸膜磨擦感,无皮下捻发感,两 肺叩诊呈清音,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不亢进。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引出。
5
宜限于肿瘤次全切除,缩小肿瘤体积, 辅以减压性手术,以减少肿瘤对脑的 压迫作用,缓解颅内压力,保护视力。 或以分期手术的方法处理。对确属无 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行瘤组织活 检后,仅作减压性手术,以延长生命。 恶性者可辅以放疗。脑膜瘤术后复发 率
脑膜瘤 PPT课件

治疗
1、手术 主要手段,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 肿瘤,外科手术可治愈大多数脑膜瘤。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3、栓塞疗法 4、放射治疗
病例导入
姓名:朱粉娣
职业:无
性别:女
年
民族:汉族
入院时间:2013-08-19
入院诊断:右额部脑膜瘤
病例导入
• 主诉:头昏伴呕吐四天 •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四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昏不适感,伴恶心、
8月23日
• 护理诊断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术后担心伤口, 缺乏活动,以及知识 缺乏有关
• 护理目标 患者皮肤完整 • 护理措施
1、术后麻醉作用消退后,与其交谈,告知手术情况 2、按时协助其在床上更换体位,头部轻动,并嘱咐其自 行臀部和下肢活动。 3、进行必要的宣教,减少其对伤口过度担心。加强观察 皮肤。 • 护理评价 患者至24日可以自行翻身,更换体位,皮肤完 整
8月19日知识缺乏
与缺乏病情相关知识有关
术后 8月23日有再出血的危险 与手术有关
8月23日有窒息的危险 与呕吐有关
8月23日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切口,脑引流管,留置尿 管有关
8月23日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术后担心伤口,知识 缺乏有关
8月23日有受伤的危险 与术后头昏有关 8月24日电解质紊乱
1、加强观察,告知想吐时,头偏向一侧,准备好弯盘 2、发现病人呕吐,立即到病人身边,嘱咐其头偏向一侧, 安慰她不要紧张,是正常反应。平稳后更换中单,帮病人 清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并记录 3、手术后遵医嘱进行止吐药物的应用 • 护理评价 患者没有窒息,生命体征正常
8月23日
• 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切口,脑引流管,留 置尿管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脑膜瘤
5
❖ 硬脑膜一方面承受和分散对颅骨所施加的压 力,另一方面对脑又起到支持的作用。与此 相适应的结构就是在一定部位褶叠形成隔幕 并突入脑的裂隙中。其中主要隔幕有以下4个:
大脑镰(cerebral falx)
小脑幕(tentorium of cerebellum)
小脑镰(cerebellar falx)
鞍膈(diaphragma sellae)
脑膜脑膜瘤
6
脑膜脑膜瘤
7
❖ 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腔隙,内面 衬有内皮细胞,无瓣膜,为颅内静脉血的血 流管道,称为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 mater)。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海绵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岩上窦
岩下窦
脑膜脑膜瘤
乙状窦
颈内静脉
脑膜脑膜瘤
2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ter)
❖ 硬脑膜是包被脑的坚固并有光泽的纤维膜 ❖ 外层——骨膜层,富于血管和神经,实际上
是颅骨的骨内膜; ❖ 内层——脑膜层,较薄,朝向蛛网膜的面衬
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 ❖ 两层除在硬脑膜窦处相分离外,其余各部均
紧密连接成一层,不易分离 。
脑膜脑膜瘤
15
脑膜脑膜瘤
16
脑膜肿瘤(tumors of the meninges)
❖ 脑膜内皮细胞肿瘤 Tumours of meningothelial cells(16 个组织学类型)
❖ 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Mesenchymal tumours(23) ❖ 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 Primary melanocytic lesions(4) ❖ 其他脑膜相关性肿瘤 Other neoplasms related to the
网膜下隙呈网眼状。在脑底或较大的沟裂附近,蛛
网膜下隙比较宽阔,形成脑池。主要的脑池有小脑
延髓池、脚间池、视交叉池、大脑外侧窝池和桥池 等。
脑膜脑膜瘤
11
❖ 某些部位蛛网膜的间皮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微小绒毛状突起, 突入硬脑膜窦内,称为蛛网膜绒毛(arachnoid villi )。绒 毛过度增生形成“菜花状”的小结节,深入硬脑膜,或穿经 硬脑膜孔突入硬脑膜窦内,这些小结节称为蛛网膜颗粒 (arachnoid granulations) 。蛛网膜颗粒是人类脑脊液回 流入血液的主要通道(脑脊液最后通过蛛网膜粒渗透入静脉 窦内)。
脑膜脑膜瘤
13
❖ 软脑膜在大脑表面围绕小血管形成血管鞘, 并与血管伴行进入脑实质内一段距离,形成 脑内血管的鞘即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 ,作为脑的淋巴回流通 路,VR间隙的横径一般不大于5mm。
❖ 在脑室壁的某些部位,软脑膜与血管、室管 膜上皮共同突向脑室,形成脉络丛。
meninges(血管母细胞瘤)
❖ The 2007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脑膜脑膜瘤
17
脑膜瘤(meningiomas)
❖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仅次于神经上皮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 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脑膜脑膜瘤
14
❖ 硬脑膜富含血管且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缺乏紧密连接,不形成 血脑屏障,静脉注射GD-DTPA后扫描可强化,通常见于硬 脑膜返折处如海绵窦、麦克尔腔、大脑镰、天幕、矢状窦旁 脑凸面的硬脑膜,表现为薄而不连续的线状强化,有研究认 为正常人的硬脑膜强化长度应小于3cm,强化范围应小于 50%。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表面,随脑回伸入脑沟 裂内,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故存在血脑屏障。 蛛网膜薄而透明,缺乏血管,所以正常柔脑膜不强化 。
8
脑膜脑膜瘤
9
脑蛛网膜(cer是一层薄而有光泽 的半透明的纤维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 少量弹力纤维构成,界于硬膜与软膜之间, 缺乏血管和神经。该膜包绕整个脑,除大脑 纵裂和横裂之外,一般不进入脑的沟和裂 。
脑膜脑膜瘤
10
❖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有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 space ),容纳脑脊液和行于脑表面的血管。蛛网膜 通过结缔组织小梁与硬脑膜、软脑膜相连结,故蛛
脑膜脑膜瘤
3
❖ 硬脑膜在颅底处与颅骨结合紧密,颅底骨折 时,容易将硬脑膜与蛛网膜一起撕裂,使脑 脊液外漏,如颅前窝中部骨折或颅中窝蝶窦 发生骨折时,脑脊液就能流入鼻腔而形成脑 脊液鼻漏。硬脑膜与颅盖诸骨连接疏松,易 于从颅盖上分离,当颅顶部骨质损伤时,可 形成硬膜外血肿。
脑膜脑膜瘤
4
❖ 脑神经穿经颅底孔、管、裂时也将硬脑膜带出,与 神经外膜接续,甚至还将蛛网膜、软脑膜也带出颅 外,如视神经的外膜由硬脑膜延续而成,至眼球则 接续巩膜,视神经的中膜为蛛网膜延伸的部分,内 膜由软脑膜延伸,紧贴视神经。中、内膜之间的腔 隙连通蛛网膜下隙,含脑脊液,当颅内压增高时, 此隙内压力也随之增高,视神经盘受压,出现水肿。
脑膜 脑膜瘤
脑膜脑膜瘤
1
脑膜(the meninges)
❖ 脑的被膜有三层,由外向内依次是 硬脑膜(cerebral dura matter) 脑蛛网膜(cerebral arachnoid mater) 软脑膜(cerebral pia matter)
蛛网膜、软脑膜及两者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称为柔脑 膜(leptomeninges) 。
脑膜脑膜瘤
12
软脑膜(cerebral pia mater)
❖ 软脑膜是紧贴脑表面的结缔组织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并 深入脑表面的沟裂内,与脑的实质不易分离。
❖ 软脑膜有内、外两层,内层由纤细的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组 成,紧贴在神经组织表面,实际上是脑和脊髓实质的外界膜。 外层是胶原纤维束形成的网络 ,其表面覆有一层间皮细胞, 经蛛网膜小梁与蛛网膜相连。
❖ 脑膜瘤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生可能与一 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 成。
❖ 如:1.头部外伤 ❖ 2.放射损伤 ❖ 3.性激素及其受体
脑膜脑膜瘤
18
❖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的帽细胞,好发部 位与蛛网膜颗粒分布部位一致(矢状窦旁、 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 桥小脑角、小脑幕)。还可发生于脑室、脑 实质内。颅骨外、筛窦、上颌窦内也可见脑 膜瘤,由异位的蛛网膜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