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理综模拟试题汇总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和化学试卷..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 •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
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0-16 S-32、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A •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B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7C .氯原子核内有两个电子D •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1 •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2 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B •烧杯C .量筒3 下列物质中, 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 •一氧化碳B . 二氧化硫C . 二氧化碳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每小题 2分,共20分)4•右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D • 二氧化碳D .漏斗D •二氧化氮F 列说法正确的是Fe-56Cu-64B C D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 .向硝酸钾溶液中加水稀释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 •图片中的科学家在化学上的贡献是pH 试纸点燃酒精灯测溶液的pHC D 「A •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C •研究得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侯德榜D •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8 •右图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氨水呈酸性B .两烧杯中的溶液都变红C .氨气分子从 A 烧杯中运动到B 烧杯中D •本实验可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性质浓氨水滴有酚酞试 我液的蒸馏水选项 物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A 二氧化碳气体(氯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装有试剂的洗气瓶,收集 B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 锌粉 加过量试剂,充分反应,过滤 C 氯化钠溶液(硫酸铜) 氢氧化钡溶液加过量试剂,充分反应,过滤 D二氧化锰固体(氯化钾)水加足量试剂,溶解、过滤、洗涤干燥9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设计,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溶液的总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涪质蜃量分數*固体物质的总物理部分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 题卡上将该选项字母涂黑。
2017中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B.
形影不离 --- 光的直线传播
D.
水中倒影 --- 光的折射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只灯泡 L1、L2,现要使两只灯泡并联连接,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 S1、S3,断开 S2 C. 闭合 S2、S3,断开 S1
B. 闭合 S1、S2,断开 D. 闭合 S2,断开 S1
5. 下列图中所示的实例,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12.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 R1 为 40Ω,在闭合开关 S 的情况下,断开开关 S1 时电压表的读数是
2.0V ;闭合开关 S1 时电压表的读数是 8.0V ,通过 R1的电流为 ______ A ,通电 1 分钟, R1上
产生的热量为 ______ J ;电阻 R2 为 ______ Ω .
13.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撑着太阳伞走在大路上(如图所示) ,一阵强风水平吹过来,伞面会
望谟县 2017 年中考模拟试卷
理科综合
考生注意:
1. 一律用黑色笔获 2B铅笔将答案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2. 本试卷共页,物理满分 90 分,化学满分 60 分,共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材料导电性考虑的是(
)
A. 用铁制成煎锅 C. 用钢丝制作弹簧
B. 用铜丝做导线
D.
用铝合金制作飞机的外壳
2. 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
() A. 水的凝固
B. 水蒸气的凝华 C.水蒸气的液化 D.小冰晶的熔化
3.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2017年邢台中考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

图1 2017年邢台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理 科 综 合 试 卷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植物油C. 纯碱D. 牛奶2.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 A .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 .取消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C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D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的液体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B .实验中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 .把98%的浓硫酸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稀释D .测试某溶液的pH 时,先用水润湿pH 试纸,再将待测液滴到pH 试纸上4.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某品牌黄金饰品中掺杂金属铱。
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铱的化学性质应该稳定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相对原子质量192.2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5.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图2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④酸性溶液的pH 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 一定小于7⑤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A .③⑤B .①②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⑤6. 在由CuSO 4、H 2SO 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滤液中舍有Cu 2+B .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C .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 .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7.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曲线描述的是序号 甲 乙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B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 稀盐酸C 氯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 碳酸钠溶液D 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用铅锑合金作保险丝B .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保存C .用生石灰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D .白炽灯泡里涂上红磷作脱氧剂9.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食盐是非晶体B .石墨是绝缘体C .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D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10.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2017中考二模理综试题

2017.5二模理综考试第1卷(选择题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1081.下列厨房里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土豆切片 B.食物腐烂 C.煤气燃烧 D.铁锅生锈2.下列人类活动一般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利用风能发电 C.工厂排放烟尘 D.汽车排放尾气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4.右图是某原予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该腺于有3个电子层C.该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铁在干燥环境中比在潮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锈蚀B.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C.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D.“低碳生活”倡导禁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将一种碱溶液和一种盐溶液混合,它们可能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沉淀。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薅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纯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zH4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改变C.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l:48.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
2017年河北中考理综模拟卷

2017年河北中考理综模拟试卷三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卷Ⅰ(选择题,共4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1-19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20-22为多选,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47分)1.蛋白质可以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B.豆制品C.花生油D.矿泉水2.空气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B.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相同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蒸发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5.在AgNO3、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MgB.滤渣中可能有Ag、Cu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Mg(NO3)2D.滤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6.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向溶液中分别通入CO2,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B.用稀硫酸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C.将碳酸钠与稀硫酸在烧杯内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 B C DA.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NaOH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8.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物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对校园生活中物理量的估计,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B.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0s C.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W 2.如图1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图1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不同的属性选择材料,下面属于主要从弹性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B.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D.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4.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B.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C.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霾颗粒物的运动就是分子运动B.0℃的冰也具有内能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若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一定会存在引力6.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杯中,待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小球的位置如图2所示。
则()A.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较大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小球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图7.为响应国家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其原理电路如图3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流表示数减小至某一值时,装置报警。
S闭合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 A.R0两端电压增大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C.电压表及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增大D.增大R0的阻值,可使装置在更高浓度烟雾下才报警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每小题3分,共21分)图38.吉他的琴声是由_________产生的;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按粗细不同的琴弦又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9.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移动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改变,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km/s;使用手机时,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017年中考理综模拟试卷

中考理综(物理、化学)模拟试卷I.选择部分(1-14题为化学部分;15-27题为物理部分)注意事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a-137 Cl-35.3 S-32 H-1 O-16请从下面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字母序号回答1-4题。
A.金刚石B.一氧化碳C.石灰石D.碳酸氢钠1.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的是2.可用于制玻璃刀的材料是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4.炼铁时做还原剂的是5.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是()A.B.C.D.屠呦呦张青莲侯德榜居里夫人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B. 矿石粉碎C. 木材燃烧D. 干冰升华7.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Fe B.Zn C.Na D.C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D. 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9.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醋B.烧碱 C.草木灰D.生石灰10.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是:()①研发易降解生物化肥②限制生产含磷的洗衣粉③田间焚烧秸秆④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⑤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与使用.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11.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13.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 .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14.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5.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汽油和盐水B.黄铜和石墨C.人体和大地D.塑料和陶瓷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望、闻、问、切”中的“闻”是说明声音能够传播能量B.“请勿高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7.“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2017届中考物理模拟联考试题

2017届中考物理模拟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6m B.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家用电饭煲的额定功率约为800W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3.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铜丝做保险丝B.远离高压装置C.雷雨天用手机通话D.用湿布擦拭开关4.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C.滑步推铅球D.远距离投篮5.今年春季持续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 )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6.为了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自行车的刹车是费力杠杆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7.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8.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
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9.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天平B.镊子C.扳手D.钢丝钳10.如图1,导线ab 放在磁场中,接通电源后,ab 向右运动,如要使其向左运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增大电路中的电流B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C .将电源正负极对调D .同时对调磁铁两极和电源正负极11.玩“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D 上升到最高点A ,时而从最高点A 飞驰而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单位:李店初级中学命题人:王新广赵望审题人:罗正宏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Zn:65 S:32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1—7题为生物题,共14分;8—15题为化学题,共16分;19—26题为物理题,共30分)1、对右边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是④→②→①→③→⑤B、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③C、①是胃,能初步消化淀粉D、③是消化系统,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不具有消化功能2、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千骨经常受伤应该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B.植物可以通过控制叶中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D.如果父母都是某遗传病患者,他们的后代一定患有此遗传病3、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室内一直放置很多花卉,可以产生氧气,对人体健康有益B.晒干后的种子不会进行呼吸作用C.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是利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D.植物呼吸作用与无机盐的吸收无关4、观察并分析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如右上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时,肋间肌舒张B.吸气时,胸廓容积缩小C.呼气时膈肌舒张D.呼气时肺扩张5、右图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
请根据图判断选项中叙述有错误的是( )A、血流经B段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分子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成动脉血B、假若B段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小静脉C、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A段血管则为肺动脉D、假若B段血管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时,C段血管则为肺静脉6、右图是肾脏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管①流动脉血,血管②流静脉血B、图中的结构③④⑤构成一个肾单位,C、⑥中的血液与①中的血液比较,⑥中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正常情况下,①中的液体与⑦中的液体比较,⑦中液体不含葡萄糖、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7、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③→⑤→④→②B.吃梅止渴为简单反射,谈虎色变是复杂反射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水蒸发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自行车胎充气过多爆炸D.节日燃放烟花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C .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D .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1.小鸿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 g B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 g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21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其体积也相同。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 赤热的炭层后。
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 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 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 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 、H 2B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和COC .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 2和CO 2,可能含有COD .反应结束后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H 21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5.下图中“→”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下表的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要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C. “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是王睿卓的歌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1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B、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光导纤维传递信息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太阳利用的是核聚变18、以下表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一项是()A、法拉第进行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沈括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C、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
D、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由牛顿从实验直接得到1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B、C、D、20、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2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22、“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都有着用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吃了还能防治头晕、头疼。
下列关于煮鸡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煮鸡蛋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鸡蛋的内能在增大B、在煮开以后,将大火换成小火维持沸腾能节约能源,但煮熟鸡蛋需要的时间更长C、煮好的鸡蛋在冷水中浸过更好剥开,因为鸡蛋各部分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D、吃鸡蛋时有荠菜的香味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3、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C.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2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装置的机械效率为()A.40% B.50%C.80% D.100%25、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将试电笔笔尖与火线(220V)接触,手抵金属帽,氖管发光,若笔内电阻为一百万欧姆,尽管其余电阻未知,也可以判断出流经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2.2×10﹣4 AB.设人体电阻约为104Ω,当人的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1.5V)两极时,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 A,人体没有危险C.(图乙)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三孔插座,其中“①”孔应与火线相连;(图丙)为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若不小心将“①”脚折断丢失,用电器仍能工作D.(图丁)在正常情况下电流经“火线→电灯→零线”处处相等,若某人不小心触碰到火线裸露处,导致I1>I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两线”电流不等时会自动切断线路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物理部分二、简答题(4分)26.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物理,例如我们人体中就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三条。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计9分)27、如图甲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28、在图乙中,闭合开关S后,磁感线形状如图所示,在图中用箭头标明磁感线的方向,并用“+”、“-”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29、如图丙所示,为鹿晗观察到的向右前进的汽车车厢顶蓬上用细绳悬挂着的重物所处的情形,试画出此时站在车厢底板上的鹿晗受力的示意图。
甲乙丙四、实验探究题:(4分+3分+4分=11分)30、A.王俊凯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⑴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矫正近视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⑵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
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靠镜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B.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第30题图第31题图(1)根据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内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t2时刻该处于状态.(2)已知0~t1与t5~t6加热时间相等,分析图像得出:这种固态时热容比液态1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c.如图丙,将蜡块拉出水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2)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32、易烊千玺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为了测定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1)请你帮助易烊千玺依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乙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如下图丙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__W.(3)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电流表A1与R串联起来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