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三章第三节.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三章第三节.pptx

(1)酸性
RCOOH
RCOO-+H+
羧酸都是较弱的酸,但不同的羧酸酸性也不相 同.
(2)酯化反应 C—O
—OH
O—H H 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C_H_3_C_O_O_H_+__C_2_H_5O_H____浓_H△_2S_O4___C_H_3_C_O_O_C_2_H_5_+_H_2_O_.
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及物理性质 1.组成和结构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羟基的活性比较
探究导引1 化合物跟足量的哪种物质的溶液 反应可得到钠盐C7H5O3Na? 提示:NaHCO3.
要点归纳 醇、酚、羧酸的结构中均有—OH,由于这些 —OH所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 影响就不同.故羟基上的氢原子的活性也就 不同,表现在性质上也相差较大,其比较如 下:
即时应用 1.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 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 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
解析:选C.A水解成醇,没有酸性.B、D水解 成酚,酸性比H2CO3弱不能和NaHCO3反应.C 水 解 得 羧 酸 , 酸 性 大 于 H2CO3, 能 和 NaHCO3 反应.
【解析】 本题所给条件很少,所以应充分 领会题意,使用好有限的条件.由酯的分子式 可知为不饱和酯,又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 色可知为芳香酯.醇B氧化后可得酸C,说明 B、C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相等.酯A中有14个C 原子,则B和C中各有7个C原子,
从而可判断B是苯甲醇,C是苯甲酸,A是苯甲 酸苯甲酯.苯甲醇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三种 甲基苯酚,它们都能与NaOH反应.本题的创 新之处是题中隐含了B和C的碳原子个数相 等.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第3章第3节第3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3章第3节第3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3课时(能力课时) 水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图像
返回目录 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文本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CONTENTS
01 关 键 能 力 提 升 02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回目录 2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A.由图可推测,H2X为弱酸 B.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2X+OH-═══HX-+H2O,HX-+OH-═══X2- +H2O C.水的电离程度:a点与b点大致相等 D . 若 常 温 下 Ka(HY) = 1.1×10 - 2 , HY 与 少 量 Na2X 发 生 的 反 应 是 2HY + X2 - ═══H2X+2Y-
返回目录 1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A.X 曲线代表草酸,Y 曲线代表醋酸,c1<c2 B.醋酸在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n(CH3COOH)=0.02c1+n(OH-)+n(Na+)-n(H+) C.若 b 点时 c(H+)=Ka(CH3COOH),则 b 点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 >c(Na+) D.若 a 点 V[NaOH(aq)]=7.95 mL,则 a 点有 c(C2O24- )+2c(OH-)=c(HC2O- 4 ) +2c(H+)+c(H2C2O4)
点,判断是哪种溶质的等量 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A-)>c(Na+)>c(HA)>c(H+)
混合
>c(OH-)

高中化学课件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

高中化学课件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

催化剂
2CH3CHO + 2H2O

乙醛
CH3CH2OH+CuO→△ CH3CHO+Cu+H2O
结论:乙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 生氧化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还原性
[练习1] 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下图所示,试填 写下列空格 A.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断键 ____①____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断键 __①__和__③____
实验1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实验仪器: 小试管 药匙 实验药品: 无水硫酸铜 乙醇 实验步骤: 分别将少量乙醇加到盛有无
水硫酸铜粉末的小试管中,振荡,观察 现象。
若变蓝,则其中含水。
如何除去酒精中的水?
加入过量的生石灰然后蒸馏
实验2 观察乙醇,并闻其气味,描述 其物理性质
注意方法: 远离瓶口轻扇动 微量气体入鼻孔
Na O H + H 2
Na+ C2H5—O—H

实验3
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
钠与乙醇的反应
实验仪器: 试管 镊子 实验药品: 金属钠 乙醇
实验步骤: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将表面的煤
油吸干净,然后投入盛有约5mL乙醇的 试管中,观察现象。
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
问题:如何设计实验确认?
类比Na与水的反应:
Na+ H—O—H = Na O H + H 2
Na+ C2H5—O—H

演示:钠与无水乙醇的反应
现象:试管中有气体生成,可以燃烧.
结论:气体是氢气
-H -H H--C--C-O-H
HH
实验4
探究乙醇分子的结构
钠与乙醇的反应 (定量实验)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2.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 NaCl NH4Cl AlCl3 Na2CO3 CH3COONa
酸碱性 中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碱性
3.盐溶液酸、碱性的理论分析
(1)NH4Cl 溶液:
①电离过程:NH4Cl=== NH+ 4 +Cl-,
H2O
H++OH- 。
②水的电离平衡移动:
NH+ 4 与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NH3·H2O ,使水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溶 液中 c(H+) > c(OH-),溶液显 酸 性。
(2)多元强酸的酸式盐: 多元强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只电离不水 解,溶液显酸性。如 NaHSO4===Na++SO24-+H+。
[例2] 下列溶液中,因为电离产生的离子发生
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
A.NaHCO3 C.CuSO4
B.NaHSO4 D.Ca(NO3)2
[解析] A 项,HCO-3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
式不正确,由于 Na2CO3 是分步水解的,不能一步写彻底;
④Al3 + 与
CO
2- 3
















Al2(CO3)3。
[答案] D
书写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1)错把酸式酸根电离方程式当作酸式酸根离子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把单离子水解生成的难溶物加“↓”号或把生成 的挥发性物质加“↑”号。 (3)把多元弱酸酸根的水解一步写完。
二、盐类的水解 1.实质 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H+ 或 OH- 结合生成了 弱电解质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2.条件 (1)盐必须溶于水中。 (2)盐中必须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有弱才水 解,都强不水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三章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三章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练习 (含答案)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常见硅酸盐产品的比较aCO3SiO21.为什么碱性试剂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提示:因为碱性试剂能与玻璃塞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具有黏合性,将瓶塞和试剂瓶黏结在一起。

2.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提示: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物质。

这种物质不是晶体,称作玻璃态物质。

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可以被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3.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提示:由于水泥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故储存和运输水泥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综合拓展一、几种玻璃的特性和用途二、水泥1.石膏的作用:调节水泥硬化时间。

2.用途。

(1)制成水泥砂浆: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2)制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

3.水泥易被酸腐蚀。

由于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水泥中还含有少量的碳酸盐,所以水泥和水泥制品易被酸(如HCl、HNO3、H2SO4、CH3COOH等)腐蚀。

因此,水泥制品也要防止酸的腐蚀。

4.水泥的质量指标:我国的三个强度等级(42.5、52.5和62.5)表示常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等级越高,水泥的性能越好。

►尝试应用1.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A.防止铁生锈且美观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增大硬度防止撞坏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解析: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能够隔绝空气和水,不但能防止铁生锈,而且美观,A项正确;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大硬度,不能防止磨损,也不能杀菌消毒,B、C、D三项错误。

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1.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1)成分:SiO2(石英玻璃)。

(2)用途:制作光缆,还用于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和照明等方面。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辨识常见的金属晶体,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推导晶体类型,从而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理解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并能用均摊法分析其晶胞结构。

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1)概念: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实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特征: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1)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1)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3)金属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导电过程中不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后者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因而,二者导电的本质不同。

例1以下关于金属键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考点]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题点] 金属键的理解答案 B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如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做鱼时放些酒和 醋,鱼就能去除腥味, 香味四溢,那是为什 么呢?
CH3—C—OH 醋 O
C2H5—OH 酒
2、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O
O
浓H2SO4
CH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H+H—O—C2H5
CH3—C—O—C2H5 + H2O
乙酸乙酯 油状物,有香味
注意: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不料,二旬后黄昏时,他经过此缸时,忽然闻到一 股香甘酸醇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他好奇地走进小缸, 伸手指沾指一尝,虽然不是一般的酒味,但给人另外一 种鲜美爽口的特殊感觉。心想,这东西喝是不成的,但 用来拌菜和煮汤如何,很值得一试。于是就唤来徒儿们 ,用它干拌了一盆黄瓜又煮了一盆鲫鱼汤来试试。弄好 后大家一尝,无不拍手,齐声叫好。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NaHCO3 反应的是( B )
A. —OH
B. CH3COOH
C.CH3CHO
D.CH3CH2OH
讨论:喝醋能解酒吗?
有人说:人是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总和.其实,人是一个整体.他的整个生理过 程是不能简单的用化学和物理来衡量.同样,对于醋能否解酒,也是不能单 纯的用乙酸和乙醇的化学反应来解释.毕竟,它也是人的一种生理过程.
药品:镁粉、NaOH溶液、CuSO4溶液、Na2CO3粉末、
Na2S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讨论:
1、乙酸具有酸的哪些通性?(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2、乙酸的酸性与碳酸和亚硫酸比较, 酸性谁强谁弱? 酸性:H2SO3 >CH3COOH>H2CO3
这能行 吗?
● 2CH3COOH + CaCO3=(CH3COO)2Ca + H2O + CO2↑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三节第3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三节第3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第3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一、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即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

(1)解题方法①分析溶液中所有的阴、阳离子。

②阴、阳离子浓度乘以自身所带的电荷数建立等式。

(2)举例如:Na2CO3溶液中①Na+、H+、CO2-3、HCO-3、OH-。

②1×c(Na+)+1×c(H+)=2×c(CO2-3)+1×c(HCO-3)+1×c(OH-)。

化简得:c(Na+)+c(H+)=2c(CO2-3)+c(HCO-3)+c(OH-)。

2.元素质量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就该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来说,其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即元素质量守恒。

(1)解题方法①分析溶质中的特定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定量关系(特定元素除H、O元素外)。

②找出特征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2)举例如:Na2CO3溶液中①n(Na+)n(CO2-3)=21,即n(Na+)=2c(CO2-3),CO2-3在水中部分会水解成HCO-3、H2CO3,共三种含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②c(Na+)=2[c(CO2-3)+c(HCO-3)+c(H2CO3)]。

3.质子守恒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与元素质量守恒推导出来。

如Na2CO3中将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中的金属阳离子消去得c(OH-)=c(H+)+c(HCO-3)+2c(H2CO3)。

方法二: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

如:Na2CO3溶液中即c(OH-)=2c(H2CO3)+c(HCO-3)+c(H3O+)或c(OH-)=2c(H2CO3)+c(HCO-3)+c(H+)。

二、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的四种类型1.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④(NH4)2SO4,⑤(NH4)2CO3,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④>⑤>③>①>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合金的形成条件 (1)金属与金属形成合金时:合金是金属在熔化状态时相互混合形成的,熔化时的温 度需达到成分金属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的熔点,但又不能超出成分金属中沸点最低的 金属的沸点。一种金属的熔点高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时则不能形成合金。 (2)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合金时:部分不活泼非金属与金属可形成合金,活泼非金属与 活泼金属则不能形成合金。
【点拨提升】 1.合金的组成及性质
(1)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2)合金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3)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电、传热等。 (4)合金形成后会影响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而 硬度、机械强度一般比成分金属高;但一般来说各成分金属均保持了其原有的化学 性质。
解析 因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而铜不能与碱、非氧化性酸反应,所以 A和B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时,都与铝反应,故A正确;又因测固体质量比测气体 体积易进行,故D正确;Cu和Al均可以与稀HNO3反应,最后无固体剩余,故B错; 溶液B是浓硝酸时铝钝化,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加,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C正确。 答案 B
[效 果 自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合金一定是不同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 (2)生铁的熔点比铁低,但机械强度和硬度比铁高。( ) (3)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 (4)生铁中的铁与纯铁的化学性质不同。( ) (5)金与黄铜的颜色很相近,可以用稀H2SO4鉴别。( ) (6)对于废旧金属,我们应该加以回收利用。( ) 答案 (1)× (2)√ (3)× (4)× (5)√ (6)√
2.常见的合金 (1)铜合金
黄铜
青铜
白铜
(2)钢
0.3% 0.3%~0.6%
0.6%
【自主思考】 1.合金一定是多种金属的混合物吗?碳素钢和纯铁,哪种物质的熔点高?
提示 不一定。①合金也可能含有非金属。②合金不是多种金属的简单混合,它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碳素 钢属于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铁,故纯铁熔点高。
2.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 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充―量分―溶―反液―应A→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充―量分―溶―反液―应B→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3.碲锌镉(Te-Zn-Cd)晶体是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的基础材料,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它是由Te、Zn、Cd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无固定的熔沸点 B.它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C.它的熔、沸点比Zn的低 D.它的硬度和强度比Cd的大 解析 碲锌镉是晶体,而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 答案 A
探究一、合金的组成、性质及作用 【探究讨论】 1.合金的性质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吗?
提示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在物理性质、机械性能方 面优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地加合;但一般认为在化学性质上,合金体现的是各 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 2.已知铜的熔点为1 083 ℃,钠的沸点为883 ℃,试问铜与钠能否形成合金? 提示 不能。当铜开始熔化时,钠已经气化,所以二者不能形成合金。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分类
按组成分①②_合__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金__属____
金属材料
按特性点能分②①合_黑_有金_色_色_金_金_属_属_:__包:括除_黑_铁_色_、_金_铬_属_、_以_锰_外__的以其及他它金们属的及_合__金____
2.金属材料的正确选用 选择金属材料时,一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①__主__要__用__途___;②__外__观___;③物理性 质;④化学性质;⑤价格;⑥加工难度;⑦日常维护;⑧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4.请用连线把Ⅰ、Ⅱ中对应的两项连在一起:
Ⅰ项 质量组成75% Au,12.5% Ag,12.5% Cu 装饰用的“金粉”、“金箔” 司母戊方鼎 人造骨 质量组成75% Au,3.5% Cu,16.5% Ni,5% Zn 家用不锈钢餐具
Ⅱ项 黄铜 18K白金 合金钢 18K黄金 青铜 钛合金
答案
【典题例证1】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镁铝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都高 C.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的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 D.青铜、硬铝、钢都是合金
解析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物质,故A正确;镁铝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都低,故B错误;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 金属或稀土金属的化合物,就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故C正确;青铜、硬铝、钢 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物质,属于合金,故D正确。 答案 B
【自主思考】 2.列举生活中的合金材料,并简述选择该材料时利用了该合金的哪些优异性能?而金
属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腐蚀或损坏,对于废旧金属,我们应如何处理?
提示 ①铝合金门窗:质轻、耐腐蚀;②黄金首饰:贵重、色泽艳丽;③易拉罐: 质轻、易回收利用。(合理即可) 废旧金属虽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应把废旧 金属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可以防止污染,又可以缓解资源短 缺的矛盾。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了解合金的含义及特性。 2.认识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3.认识如何正确选用合金材料及 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知 识 梳 理]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金__属___与__金__属___ (或__非__金__属____)熔合而成的具有 __金__属__特__性_____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 金属。 ①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__大__于___成分金属。 ②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__低__于___成分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