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肥胖超重与高血压的关系

肥胖超重与高血压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健康知识有限,肥胖在我国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不仅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本身也是一种疾病状态。
国内外研究表明肥胖者因肝硬化、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伤等疾病死亡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J。
此外,肥胖还是其他许多疾病的原因,尤其和各种成人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本研究在全国14省市中进行大规模人群调查,旨在了解我国目前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为肥胖的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1.对象:在进行房颤现状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全国14个省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广东、江西、天津、内蒙古、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和浙江)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各地检测区内选择人口较集中,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较有代表性的居民区、村庄、厂矿等自然人群作为抽样人群.2.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
调查包括问卷和体检部分,问卷部分主要包括:一般状况、职业、劳动强度、吸烟、饮酒状况等。
体检部分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等。
(身高的测量采用标准米尺钉在垂直墙上,受检者靠墙脱鞋站立,两眼平视前方,用直角三角板一直角边抵靠墙,另一直角边与头顶相切,在两直角边交点对应的米尺处读数,精确到0.1 cm;体重测量采用经过校正的弹簧秤,受检者脱去外衣和鞋帽,站于体重计盘中央,待指针停稳后记下读数,精确到0.1 kg)。
测量前对各个地区的调查人员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和考核,调查过程中接受统一质量控制。
所有抽样及人群调查在2个月内完成,全部调查表格由专人保管并由专人每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由各地接受过统一标准化培训的录人人员进行数据录入,不同录入员用统一编制的数据库软件录入两遍,以每100份调查表作为一个批文件,进行比较,不一致的字段根据原始表格进行修改,如此复始,直至无误,最后将所有批文件连接,作为完整数据库文件。
民航空中乘务员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研究

民航空中乘务员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民航空中乘务员超重肥胖及高血压发生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500名民航空乘人员的体检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将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制作表格,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500名空乘人员中有112名(7.5%)超重,18名(1.2%)肥胖。
超重、肥胖与年龄无明显关系;但高血压发生率与年龄有较大的相关性(P<0.05),其中以41~50岁空乘人员的患病率最高。
不同年龄组空乘人员的舒张压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收缩压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当加强年龄大空乘人员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控制高血压发生率,并通过健康指导来引导超重肥胖空乘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关键词:空乘人员;超重肥胖;高血压空乘人员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者,其肩负着保护乘客舒适性与安全性的任务,指导乘客使用机舱中的安全设备并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乘客避难的责任,但空乘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例如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高空辐射大、噪音污染等)、生活习惯不科学及饮食结构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空乘人员的健康安全[1]。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民航空中乘务员超重肥胖及高血压发生情况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500名民航空乘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41例,女性759例,年龄为20~50岁,平均为(35.4±2.6)岁。
1.2方法血压测量方法:使用汞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前进行统一矫正,检查者保持坐位选择右上肢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
高血压诊断标准[2]:收缩压<130mmHg且舒张压<85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30~139mmHg且舒张压85~89mmHg为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体重情况采用WHO推荐的BMI指数评价。
哈局机车乘务员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哈局机车乘务员健康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针对哈局机车乘务员健康体检的综合分析资料,能够了解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可以改善的方向,知道如何进一步改善或提倡健康促进活动。
结果:超重、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屈光不正、脂肪肝、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疾病的异常结果比例增高。
结论:经过面对面问诊大部分受检职工存在长期夜班,生活不规律,没时间运动,睡眠时间短且质量较差等情况。
关键词:综合分析;改善;健康促进定期健康检查对于现代的人们已备受关注,然而更重要的是体检后,完成健康促进的一级预防医学,这才是健康检查的最终目标。
一、体检对象2017年4月6日-10月9日对哈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均为男性共计1114人进行健康体检,年龄分布见附表1三、病因及预防1、超重:体重指数位于24-27.9为超重,如体重指数属超重,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和总摄入热量,适当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
2、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体检血尿酸增高,是检查痛风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应控制肉食的用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油炸食品、多饮水、少饮酒[1]。
建议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
3、屈光不正:经常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及时远眺。
4、脂肪肝:是由于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肝脏所致;脂肪肝具有可逆性,大多数经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和限制饮酒减轻;建议定期做肝功、彩色B超追踪观察[2]。
5、前列腺钙化灶:建议泌尿外科门诊进一步咨询和诊治。
6、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各种贫血。
常与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同时减低。
7、高血压:查明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服药。
:8、血糖升高:需到医院进一步复查,建议低脂肪饮食、增加运动、降低体重,必要时专科医院咨询诊治[3]。
9、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机体有感染性疾病存在可能10、谷丙转氨酶增高(1)谷丙转氨酶是测定肝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2)单项稍高可能与疲劳、饮食等有关,偶尔一次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3)建议2-3月后复查,若仍进行性增高时,请到消化内科就诊[4]。
体重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5 41 R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7 0 1 7 — 3 12 1 6 0 8 — 2 2)
表 3 体 质量 与脂肪肝检出率之间的关 系
B 是一项 反映体重的重要指 标 , M- 1 目前国内外均应用该项 指标来进行肥胖的判定 。它的计算方法是 : 体重( g, K) 身高 2 1 。 ( 2 n) 由于体重 存在着 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 异 ,我 国根据具体 国情 及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 了我 国的肥胖标准 ( 中 国成人超重 《 和肥胖 症预防控制指南 } 04 ,即 B I2 K / ̄ 20 ) MI 4 g 为超重 , > m ≥ 2K/2 8 gm 为肥胖 。根据肥胖 的定义 , 对我院 2 0 年 1  ̄ 0 0 08 月 2 1 年 7月进行 体检 的 85例 中老年高血 压患者 进行研 究发现 , 2 肥胖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很 强的相关 性 , 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 料 与 方 法 资 1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院在 2 0 0 8年 1 2 1 月~ 0 0年 7月进行体检 的 8 5例 中老年高血压患 者 , 中男性有 5 5例 , 2 其 2 女性有 3 0 0 例, 年龄在 3 ~ 8岁之间 , 57 平均年龄 (4 1 ) 。 6 ̄. 岁 2 1 . 2方法 : 所有 患者 的体 重、 对 血脂 高低 、 是否 患有脂肪肝做 出 记录。并且 分析和了解 超重和肥胖者 占高血 压总人数 的比例 以及不是肥胖者 占总调查人数 的比例 , 通过两者之 间的对 比, 分析肥胖者与高血压之间是否存 在一 定的线性关 系。 1 高血压的标 准: - 3 经台式血压计由专业 的护士或者 医生测量 ,
铁路机车乘务员重点人群健康维护调查分析

收稿 日期 :2018 ̄1.12;修订 日期 :2叭8 3也6 作 者 简 介 :陈 新 风 (1981一 ),女 ,江 苏 沛 县 人 ,护 师 ,主 要 从 事 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健康维护。
1 调查 对 象与方 法
1.1 调 查对 象 按 照 总 公 司 和 上 海 铁 路 局 相 关 文件 精 神 和
表 2 生 活 方 式 基 本 情 况 表
现场 采用 血压 计 、体 重 秤 、肺 活量 计 ,对 调 查 人 群进行 身 高 、体 重 、血 压 、肺 活 量 等 进 行 检 测 。 对个 人近 期体 检结果 (血 生化 、彩超 、X一线 、CT、磁 共振 等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特 别 是 阳 性结 果 进 行 历 次 比较 。动 态 观察 。
摘 要 :为 掌 握 机 车 乘 务 员主 要 慢 性 病 及危 险 因 素 情 况 ,以制 定 慢 性 病 预 防 控 制 的 干 预 和 防 治 措 施 ,根 据 中 国 铁 路 总 公
司《重 点人群筛查技术规范》筛选 出铁路 机车乘务员重点人群 ,采取现场调查 、现场 快速检测指 标及近期体检 结果分析 、
风险评估 与预警等方法进行调查 和分析 。结果表 明 ,高血压 、高血脂 、肥胖仍 是健康维 护工作 中的重中之重 ,经 过风险评
估 ,得 出心肌梗死患病高风险人群 占比 24.66% 、脑卒 中患 病高风险人群 占比 67.12% 。根据 被调查者 的不同健康状况 ,
济南地区铁路乘务员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济南地区铁路乘务员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摘要】目的探讨乘务人员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方法①选择济南铁路局在职男性职工共8600人进行调查,其中的乘务人员4400人为暴露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6±13.11)岁;非乘务人员4200人为对照组,年龄21~59岁,平均(39.28±10.21)岁;②问卷调查:采用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等;③体格检查:测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等;④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SPS1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结果①在年龄、体重指数及家族史方面,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②高血压的患病率,暴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高血压患病率在所有受检人员中随年龄增加逐步增高,在30岁以上受检人员中暴露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乘务人员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
不稳定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压力,作息时间紊乱及噪音的影响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epidemiologic feature of hypertension in trainmen.Methods All trainmen were male,consecutively recruited from April to June,2006.A total of 8600 trainme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case group contained 4400 trainmen from somerailroad bureau,and another 4200 un-trainmen as contrasts.Questionary investigation(including age and family history)and blood pressure were made to gather the data.t-test and χ2 test were used.Results The age,BMI and family history of the second group was no difference.The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 was considerably high in trainmen.The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 heightened along with ageing in all trainmen,and was relatively high in trainmen after 30 years old.Conclusion The morbidity of hypertension in trainmen was relatively high,.and it had youthified trend.Precarious stewardship surroundings or compressive stress or turbulence of work and rest or noise hazard was likely to influencing factor.【Key words】Hypertention;Epidemiology为了解乘务员高血压的流行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6年4~6月对济南铁路局在职男性职工共8600人进行了调查。
民航飞行员高血压疾病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158作者简介:吴鲁卿(1982.10-),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航空医学民航飞行员高血压疾病调查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吴鲁卿.徐静.陆军.杨伟发.雷方.杜潇潇.刘云.(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保障部,广东 广州 510703)...【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民航飞行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2255例飞行员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每年度的个人飞行体检合格证体检鉴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统计高血压发病率,对比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患者的调查结果,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2255例飞行员中,检出高血压106例,患病率为4.70%;高血压组婚姻状况、饮酒、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总胆红素和糖化血红蛋白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高血压组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体育锻炼、飞行时间、常长距离飞行、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空腹血糖(FBG )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飞行员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吸烟、飞行时间>1000.h、缺乏体育锻炼、TC、LDL-C 和FPG 水平升高是飞行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高血压在民航飞行员中有一定发病率,年龄、血脂、飞行时间和距离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具备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飞行员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高血压发生。
【关键词】民航飞行员;高血压;危险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158-04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民航飞行员因长航时飞行、夜间飞行、跨昼夜飞行等因素,造成飞行员饮食不规律、无法正常作息、缺乏锻炼等,影响健康状况。
研究指出,高脂血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是飞行员常见易患疾病[1]。
某民航空中乘务员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调查研究

I 关键词】 空中乘 务员 ; 重、 超 肥胖 ;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 15 R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7 5 2 1 )3— 20一 3 10 22 (0 0 o 0 6 o
1 h ul .T eP b c i
Ivs g t nO vr e h ,b sya dh pre s n o ecv v t nt ̄ t t n a t Z A G L IO Y n et ai R oew i to ei n y etni f h iia ii i t d n H N i A i i o g t o t l ao l ae X
elota s bs a bs,a dwt P S6 0s i c f a r a ascl a s .R sl : eoe e taeadte e f r t et lha t ae n i S S 1. t s a s t r f t s t ta a l i eut T vr i t n s w eo ai d a h m tl owe od a t i y s i i n sh w g r h h o syrt w r r pcvl 7 8 ,12 ;h ie n g rus f vre ta n bsyr e e oc a ieec. epea e t a ee b i e e setey . % .% ted r t egop e i t ado ei t w r n l r f r e T r - i f e a o o w g re h t a e e d n h v
i i t dn.Meh d : hs a ea iao pr f 26cv v t n gt tn atn20 e aiiayaa s il x f nngt t nat o h ae to sP yi l xmnt nr ot o 9 il ii h t dn 09w r s tt l l e wt E - c i e s 1 ia a o n i ae i e t sc l n yd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07T14:35:42.7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丁乃成[导读] 因此,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是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哈尔滨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探讨机车乘务员职工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
方法:对笔者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体检,对体重正常2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进行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女职工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职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
结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对超
重、肥胖的职工要加强宣传,加强体育锻炼等有效措施控制体重,减少超重、肥胖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血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力劳动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多于消耗,致多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存于体内,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肥胖率为7.1%,估计肥胖人数6000 多万[2]。
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肥胖不仅影响人们体型的美观,更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病,它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2006年美国15.5%的儿童和成年人被诊断为肥胖症,这个数据较30年前增加了3倍多[3]。
肥胖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压的异常,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
由于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对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体重正常200人(随机选取男100人,女100人)和超重、肥胖的200人(随机选取男100人,女100人);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5±3.2岁;测量身高体重测量身高时要求脱鞋。
测量血压(Bp)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在静息15min后测量右臂肱动脉压;测量体重前排空大小便及脱鞋和外套;两组人群在年龄、身高、工作时间、学历、工作岗位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判断标准①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标准,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其<18.5为偏瘦,18.5~23.9 为正常,24.0~27.9 为超重,≥28 为肥胖;②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体重正常组男性高血压发病率5%,女性高血压发病率8%;超重、肥胖组的女性肥胖率38%高于男性肥胖率27%;男性超重人群高血压发病率1
2.3%(9/73),女性为17.7%(11/62);男性肥胖人群高血压发病率29.6%(8/27),女性为36.8%(14/3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车乘务员的BMI和高血压的比较
3讨论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
体重指数异常与遗传因素、饮食与体力劳动、年龄与性别、吸烟与饮酒、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及睡眠时间等息息相关。
机车乘务员体检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性别上也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
其原因可能为: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脂肪的合成,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体重更易增长;女性的妊娠过程和更年期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因此,研究不同人群的血压水平及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超重和肥胖在内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本区目前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可导致心脏肥大,心输出量、心搏出量和心肌负担增高。
近10年来我国人民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危险5年内增加9%[5]。
本研究也显示,在男性组和女性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提示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因此,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是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如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充分意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自觉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合理营养,健康饮食,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少吃动物内脏,少饮酒,多吃蔬菜水果,多做有氧运动。
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超重人群,对BMI≥24Kg/m2的人群进行干预并检测相关疾病,特别是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体重、血压、血糖等监测,预防体重过度增长,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庆昆,黄晓波,曾伟,等.成都市中老年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824.
[2]中国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
[3]OOGDEN C L,CARROLL M D,CURTIN L R,et al.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99-2004 [J].JAMA,2006,295(13):1549-1555.
[4]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3.
[5]王吉耀.内科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