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3-3课《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o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过程和产物。

o了解细胞呼吸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实验和案例研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细胞呼吸和生物学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细胞呼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难点: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细胞呼吸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步骤、条件和产物。

•细胞呼吸实验材料(如有条件)。

•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一些与细胞呼吸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运动后的疲劳感、酿酒过程等,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运动后会感到疲劳吗?酿酒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2.新课讲解o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强调它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o详细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条件和产物。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示和反应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

o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总结两种呼吸方式的适用场景。

3.实验演示与观察(如有条件)o教师演示细胞呼吸实验,如利用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对比实验。

o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分析。

o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加深对细胞呼吸原理的理解。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o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酿酒、面包发酵、运动恢复等。

o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o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其他可能的细胞呼吸应用场景。

5.总结与提升o总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强调细胞呼吸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核心地位。

4.3.1《 细胞呼吸》 教案(苏教版必修1)

4.3.1《 细胞呼吸》 教案(苏教版必修1)

4.3.1 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说明细胞呼吸的本质,能对细胞呼吸与有机燃料的燃烧进行比较。

2.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3.说出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区别。

4.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5.运用实验器材进行“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6.通过对“有氧呼吸的过程、细胞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示意图”等图群学习,进一步提高图表对比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恰当的生物学知识有效地表述图表、公式等提供的信息能力。

7.参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的比较讨论,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尝试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探索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多种因素。

9.参与实验设计,懂得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之间的关系。

10.认同科学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11.认同科学、社会、技术相统一的思想(STS)。

12.通过亲历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

13.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

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本质。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4.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具准备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区别的投影片、教师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的一组有关“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信息。

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细胞呼吸产生能量与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寒冷冬季的一个夜晚,一群人围在一堆篝火旁取暖。

(2)某现代化啤酒生产企业,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大量生产啤酒。

(3)某同学因10 000米长跑以后,觉得筋疲力尽。

(4)一片果园内的果树因遭受水淹而正在慢慢萎蔫,并不断有果树死去。

(5)农民经常要锄田,因为这样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细胞呼吸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细胞呼吸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第三节 细胞呼吸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阐明细胞呼吸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领悟物质与能量观。

2.通过列表格,画图示的方法比较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3.依据教材方案,实施“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交流。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 1.细胞呼吸(1)概念⎩⎪⎨⎪⎧场所:活细胞反应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2)特点:条件温和,能量逐步释放。

(3)方式⎩⎪⎨⎪⎧有氧呼吸(主要)无氧呼吸(4)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1)条件:氧气、多种酶。

(2)过程(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5)能量释放: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6)意义: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二、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

(2)条件:无氧或缺氧、有酶的催化。

(3)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4)产物:C 2H 5OH(乙醇)和CO 2或C 3H 6O 3(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5)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少量) 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少量)(6)意义: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为生物供能。

2.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1)实验目的:说明影响细胞无氧呼吸的因素。

(2)实验原理: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CO 2,通过CO 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速度来探讨O 2的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高一物理第四章 第三节 细胞呼吸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一物理第四章 第三节 细胞呼吸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学习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

2、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各阶段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

[重点难点]1、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实质。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知识梳理]一、细胞呼吸1、反应物:等有机物。

2、场所:。

3、生成物:或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的释放。

4、特点:需要,在的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无剧烈的现象。

5、类型:包括和。

二、有氧呼吸的过程1、细胞呼吸的主要类型——。

〔1〕场所:〔2〕条件:需要的参与,多种酶催化。

〔3〕生成物:和水。

〔4〕放能:释放的能量。

〔5〕过程[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2.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乳酸和能量2和H2OC. CO2、H2O和ATP D.ATP3.以下有关呼吸作用过程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4.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5.以下各项中,属于有氧呼吸过程,并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2和[H]C.[H]传递给氧并生成水26.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是〔〕O、CO2、ATPB.H2O、丙酮酸、[H]2、ATP、[H]2、O2、ATP27.关于有氧呼吸的论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三个步骤都产生能量[巩固练习]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的( ) A.细胞核里B.细胞质基质里 C.线粒体里 D.高尔基体里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B.与[H]结合生成水C.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3.以下关于有氧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4.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5.以下图是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t1 ~t2 ~t3~t4。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

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突破策略: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制定依据:学生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不足。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糖的彻底氧化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呼吸作用的过程比较抽象,现又缺乏直观的教具,是学生对其理解困难的又一原因。

突破策略: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① 葡萄糖减少, 氧气量不变, 有 3H 标记的丙酮酸和3H 标记的[H] 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量都不变,温度不变葡萄糖和氧气的量都不变,温度不变。

一段时间 后③细胞质基质提取液线 粒 体 提取液②装置6 12 6 2 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探究点一:有氧呼吸将酵母菌破碎获得细胞匀浆,并把部分细胞匀浆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由此获得三种物质:细胞匀浆、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

实验 1:探究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用 3H 标记葡萄糖即 C 3H O ,18O 标记氧气即 18O ),酸和氧气的量都减 O 2 和 3H 218O 生成, 度显著升高。

(参考课本 94 页第 酸和氧气的量都不变。

段内容) 3 4 3高。

小组合作探究:(1) 比较 组自变量是?结果是?能得出什么结论? (2) 比较 组自变量是?结果是?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尝试写出有氧呼吸第一步的反应过程+ 反应物条件产物能量场所实验 2: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用 3H 标记葡萄糖即 C 3H O ,18O 标记氧气即 18O 2)补充资料 二、三自然小组讨论:(1) 这两组实验比较,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呼吸场所角度思考)?线粒体提取液丙酮 少, 有C 同时 温丙酮 变,温 度不(2)根据补充资料,尝试写出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反应过程+反应物条件产物能量场所+反应物条件产物能量场所探究点二:自主构建有氧呼吸过程模型。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过程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过程教案设计

南师大附校教案学科生物学生高一一、基本信息二、学习过程本课程使用的学案: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过程【学习目标】1.说明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实质;2.说出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

【学习过程】1.【学生活动一】合作讨论比较物质燃烧与细胞呼吸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物质的___________过程,都有___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的释放。

不同点:燃烧比较______;而细胞呼吸是在______条件下进行的______释放能量的过程。

2.自主学习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概念:__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的过程。

4.【学生活动三】构建模型小组合作构建有氧呼吸中各阶段反应物、生成物与反应场所的模型。

5.书写反应式(1)尝试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丙酮酸的化学式为C3H4O3。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尝试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请配平)。

总反应方程:6. 【学生活动四】本课知识抢答环节7.【学习反馈】(1)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消耗氧气的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和第二阶段(2)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最终()A.参与氧化有机物B.直接参与ATP的形成C.参与水的生成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3)有氧呼吸的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A.[H]与O2反应生成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 C.丙酮酸分解成[H]和CO2D.ADP与Pi反应生成ATP教学过程0、课前分组,全班共分6组,提前摆好桌椅,交代今天课程将按照小组计分制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3.2细胞呼吸的过程-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3.2细胞呼吸的过程-苏教版

第3节 细胞呼吸学习目标1.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

2.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3.呼吸原理的应用。

学习提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在这些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化学能并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它们必须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先把释放出的能量转移给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储存到ATP 的高能磷酸键中,然后,通过ATP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 2和H 2O 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我们了解到,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 2和H 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 2。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一)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 2和H 2O 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其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第一阶段:一分子C 6H 12O 6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另一部分则贮存在ATP 中。

C 6H 12O 6−→−酶2C 3H 4O 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经过一系列反应,分解成CO 2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些能量也是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形成ATP ,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2C 3H 4O 3+6H 2O −→−酶6CO 2+20[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24个[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形成34个ATP 。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三 新课标 苏教版必修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三 新课标 苏教版必修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三新课标苏教版必修教学目标:了解: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细胞呼吸和发酵技术;理解: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义);应用: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过程教学过程:引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了有机物,能量也储存在有机物中,但这个能量还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要将它用于生命活动,必须要经过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细胞呼吸。

(出示ATP 形成图解,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新课教学:什么是细胞呼吸呢?引导学生看书,归纳细胞呼吸的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概念: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从概念入手,分析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生物氧化)。

想一想: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归纳: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能释放出能量。

不同点:燃烧在体外,速度快;细胞呼吸在细胞内,速度慢。

进而总结出细胞呼吸的特点: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在温和的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

过渡:那细胞呼吸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二、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自主构建:有氧呼吸的场所是什么?有氧呼吸分为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生化反应发生在什么部位?哪个阶段会产生[H]?[H]的去向如何?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各阶段释放能量的量有何不同?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去向如何?(自学5分钟)请同学解答以上问题。

出示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

(分步展示,带领学生构建有氧呼吸过程知识网络)列表归纳有氧呼吸过程。

请同学上黑板书写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提问:反应式两边的水能否约去?为什么?提问:反应产物中各原子的来源,各产物的产生阶段与场所。

分析: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的去路及对生物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3-3课《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进行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

过程与方法:
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

探讨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了的光合作用和三大营养物质细胞内代谢的知识,奠定了是学习细胞呼吸的基础;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阶段向抽象阶段转变,逻辑推理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能用推理、归纳及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概括能力。

3重点难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分析装置图:
(一)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思考: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
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这一原理是否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3、设计并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