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的一般原则
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管控要求

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管控要求一、风险辨识评估1 风险点划分原则(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2)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2 危险源及其风险类型辨识应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划分范围和对象,辨识危险源,分析和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类别,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险类别。
一种危险源可能有一种或多种风险。
例如一氧化碳气体同时具有火灾、爆炸、中毒三种风险。
不同地方的多个危险源可能具有相同种类风险。
例如不同地方、不同型号的电动机都有触电和机械伤害的风险。
为方便风险辨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功能明确、管理责任和空间界限清晰的原则,将本单位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出辨识范围和对象。
风险辨识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准确描述。
常见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见下表1。
表1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生产系统的风险辨识应覆盖企业地上和地下以及承包商占用的场所和区域的所有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人员及作业活动,充分考虑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状态、超载运行状态、紧急停止状态、维修维护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变化、地质条件变化、气象条件变化形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风险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故障类型。
风险辨识重点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2)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能量;(3)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对照安全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未遂事件等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事故原因。
常见的事故原因即隐患见下表2。
表2 常见隐患(事故原因)描述(1)人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作业过程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过程和方法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过程和方法1、评估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的内在规律性,坚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确保评估结论可靠和符合实际。
(2)合法合理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愿。
(3)科学民主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征求意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
(4)以人为本原则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群众承受能力,统筹考虑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论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公平效益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评估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713号令《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浙委办发[2019]53号关于印发《浙江省重大决定社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和《政府投资条例》和中央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庆丰村拆改地块项目”土地征收实际情况,本次评估工作按如下步骤进行:(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制定风险评估方案此阶段任务:组建工作小组,熟悉有关情况,了解土地征收拟实施的理由、依据、程序。
熟悉土地征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内容。
围绕土地征收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等方面条件是否具备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对已确定的评估事项制定评估方案,明确具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2)制定分析评估工作方案评估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召开评估研讨会,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进度、工作方法、拟征询意见的对象和方式,拟定风险评估报告大纲,明确评估组成员职责分工,组织现场踏勘,根据掌握的资料初步判断土地征收风险及相关利益群体,确定风险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确定采取何种调查方法。
项目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合同蓝本采用风险
8
合同条文苛刻程度
9
履约保证金、保修金、延期罚款等
10
设计责任风险(如有设计应为高)
11
指定分包商/材料商管理风险
12
工程变更后处理风险
13
可索赔风险,包括工期等
14
被指定分包商/分供商索赔风险
15
结算风险
16
其它风险
二、工程管理、进度、技术风险
1
对管理人员资质要求
2
对质量、安全、环保要求
15
业主对修补工作要求的风险
16
其它风险
工程是否有条件建设为精品工程
可以□
一般□
可能性小□
综合性说明:
编写
审核
批准
时间
时间
时间
风险评估原则:1、风险程度在90分以下可以接受(也可称为一般风险项目);2、风险程度在91~120时,为高风险项目应确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3、当风险程度高于120分时,为极高风险项目,企业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案,必要时应通报上级部门,进行风险防范论证。
3
工期是否合理
4
分期交工时,分段完工工期风险
5
需要特别技术的风险
6
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的风险
7
施工周边环境及布局存在的风险
8
项目验收时环境因素影响程度
9
现有地下设施的风险
10
斜坡、土壤、堤坝等风险11ຫໍສະໝຸດ 特殊建筑材料定货及规格风险
12
运输及场外制作的风险
13
施工图纸不齐引起的风险
14
工程完工交工前的成品保护风险
分管领导(签字/日期):审核人(工程部/日期):制表人:
消防工程师: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消防工程师: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消防工程师: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
本文内容阐述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在确定评估方法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基本流程。
一、评估目的按照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
所谓一般目的的评估是指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自身出于提高建筑消防安全程度的需要,采取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更为精细地管理建筑消防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①查找、分析和预测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源,以及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火灾风险等级;②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结合自身经济和运营等的承受能力,提出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对策与措施,为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各项火灾风险。
所谓特定目的的评估是指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根据消防法规的要求必须进行的建筑火灾险评估。
特定评估时,消防部门通常会提出一系列要求,有时也会制定参照的方法和标准。
除了包含一般目的的评估内容外,对所有者、使用者的经济和运营承受能力的判定需要与消防主管部门进行协商。
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建筑,消防主管部门有时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停产、停业、停止运营等强制措施。
二、评估原则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性。
2)系统性。
实际的分析对象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对评估对象进行详细的剖析,研究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识别被评估对象的所有风险,这样才能评估出它们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
3)综合性。
系统的安全涉及人、建筑、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分析方法既要充分反映评估对象各方面的最重要功能,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某个因素而导致系统失去平衡。
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于同类系统应采用一致的评估标准。
4)适用性。
风险评估的方法要适合被评估建筑的具体情况,并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行)》(财会〔2012〕21号)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指对学校及所属单位制定的、旨在对经济活动、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管理制度、实施措施及执行程序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形成评估意见、建议的活动。
第三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合规性。
评估工作应当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全面性原则。
评估工作应当包括经济活动决策和执行全过程,涵盖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
(三)重要性原则。
评估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关注重要经济活动的风险。
(四)适应性原则。
评估工作应当根据单位实际,随外部环境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
第四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包括对经济活动、业务活动的风险评估。
第二章工作机制第五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评估结果应作为完善学校内部控制的依据。
第六条审计处、监察处牵头负责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其中审计处负责经济活动的评价与监督,监察处负责业务活动的评价与监督。
第七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协同工作部门涉及:财务、资产、基建、采购、组织、学生管理、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科研、人力资源、国际交流、发展计划、信息、党政办、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业务部门。
第八条单位建立经济活动、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进行重估。
第三章评估内容第九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包括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评估。
第十条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包括对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管理、财务信息编报、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科研管理、发展规划管理、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外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评估。
法律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法律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在当今社会,法律风险已成为各个领域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企业经营、个人生活还是公共事务,人们都要面临各种法律风险。
为了防止法律风险对我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和应用一些基本的法律风险防范原则。
本文将介绍并论述这些原则,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法律风险。
一、合法合规原则合法合规是法律风险防范的首要原则。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开展任何活动前都需要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企业应对内部运营、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法律合规检查,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积极了解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避免触犯法律。
二、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关键。
人们应该在进行任何行动之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法律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个人在面临特殊情况时也应有意识地对可能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并咨询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三、契约精神原则契约精神是法律风险防范中一项重要的原则。
在商业合作、贸易往来和劳动关系等方面,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对于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各方应该遵守契约精神,诚实守信地履行各自的承诺和义务。
同时,在签订契约之前,各方应慎重考虑契约内容,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明确性。
四、风险分散原则风险分散是降低法律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
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应避免过度依赖某个关键资源或合作伙伴,而是采取多元化的运营策略,降低因单一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
对于个人来说,也应尽量分散投资、减少对某种单一投资品种的依赖,以防止不可预见的法律风险导致的损失。
五、合理合规原则合理合规是在法律风险防范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则。
企业和个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管理各项活动。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流程,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合理合规。
个人在生活中也应合理规划自己的行为,警惕违法行为对自身利益和社会秩序带来的风险。
风险评估实施指南

风险评估实施指南本文将从风险的定义、风险的分类、风险评估的发展历史、风险评估的分类、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风险的处理、整改措施的分类、措施的执行。
一、风险的定义风险是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偏离的程度。
二、风险的三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1、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影响损失程度的条件。
风险因素越多,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就越大。
(1)物质风险因素(2)道德风险因素(3)心理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发生的偶发事件,又称风险事件。
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
3、损失是指由于风险事故的发生或风险因素的存在所导致的经济价值的意外丧失或减少。
(1)损失是意外发生的,排除故意的、有计划的、预期的情况;(2)损失是经济价值的丧失或减少。
三、风险的分类1、按损失对象分类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2、按风险性质分类纯粹风险、投机风险3、按风险的来源分类基本风险、特定风险4、按生产风险的原因分类静态风险、动态风险5、按损失产生的原因自然风险、人为风险(行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6、按风险控制的程度分类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
四、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1、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德国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为重建提出了风险管理。
其强调风险的控制、分散、补偿、转嫁、防止、回避、抵消、比较完善。
美国开始对风险管理理解比较狭窄,他们是从费用管理为出发点,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合理化的手段提出。
二战后,才过度到全面的风险管理。
法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直到70年代中期才接受这一概念发展较晚。
日本的风险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研究的比较透彻和深入,基本继承了德国风险管理理论和观念。
五、风险评估的概念风险评估也称危险度评价或安全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的一项工程。
风险评估的原则

风险评估的原则风险评估是指对某个行为、系统或活动等进行分析、评判、判断,并确定其潜在风险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风险评估已经成为维护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风险评估的原则,包括客观性、科学性、透明度、可比性和综合性。
第一原则:客观性客观性是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
评估过程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而非个人喜好、经验或偏见。
评估人员应该尽可能去寻找、收集、分析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而不是凭空猜测或自以为是的主观评估。
评估结果应该是客观、可验证的,不能被某些利益团体所操纵或干扰。
第二原则:科学性科学性是风险评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评估必须基于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的最新发展,并遵循科学方法和程序。
评估过程应该包括假设、模型、数据收集和分析、模拟等环节,并根据标准化的方法和指南进行操作。
评估结果应该是有科学可信度的,能够被科学界和社会广泛认可。
第三原则:透明度透明度是风险评估的另一重要原则。
评估过程应该是开放、透明、公正的,评估过程和结果应该对外公布,让公众和利益相关方了解风险的性质、程度、影响和控制措施。
因此,评估工作应该具有首要的公众意识,遵循信息公开、参与和透明的原则。
第四原则:可比性可比性是风险评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评估过程和结果应该具有可比性,这意味着在不同地区、领域和时间范围内进行的评估,应该要采用相同的方法、工具和标准。
评估结果应该具有可比性,这意味着通过不同时间段等方式比较不同评估结果时,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参照基准,确保不同时间、地点、领域的可比性。
第五原则:综合性综合性是风险评估的最后一个原则,它要求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包括潜在危险、频率、影响等因素。
评估需要准确、全面地描述和估算风险的作用程度、图表和最后结论等,这样才能够为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信的结果,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有必要的决策。
总结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
虽然每种评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权重,但上述五个原则是不变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zards and risks 危险与风险
• In industry in general...
• Hazards related to EQUIPMENT和设备有关的危险
• Rotating machinery旋转机械 • Electricity电流 • Radiation, EM waves辐射线、波
• The existence of an allowable maximum probability, decreasing function
of severity 容许出现事故的最大可能性,,逐渐减少严重度的作用 • The curve separates two zones..曲线分开了两个区域.
• Example of a person walking along a cliff举一个走
在悬崖边的人的例子
• Hazard危险 = the cliff悬崖 • Risk风险 = person falling off the cliff人掉下悬崖 The hazard is always present, but the risk of falling appears only when
the severity of its consequences = preventive or protective safeguards通过降低发 生事件的可能性或降低事件的严重度控制风险=预防性或保护性安全装置 • Used one after another as an accident (scenario) unfolds, hence the term ‘layers‘ 对于某个事故的假设采取一个安全措施再加另一个安全措施的方法,强化”保 护层”的条件
• Independence 独立性
• A layer that fails must not cause the others to fail
一个保护层的失效一定不能导致另一个失效
• Reliability可靠性
• The more a safeguard is reliable, the more the level of risk is low安全装置越可靠,风险水平越低 • The reliability of a safeguard is expressed by its PFD 安全装置的可靠性是由它的PFD表示的 • Probability of failure on demand of a safeguard安全装置失效的可能性 = number failures
situations in the acceptable risk zone把所有潜在的事故状况 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区内
• By eliminating a hazard (the cliff!)通过排除危险(悬崖) = intrinsic safety原
有安全度 • By lowering the probability and / or severitypreventive and / or protective safeguards通过降低可能性或严重性 =预防性或 保护性的安全装置
CHALLENGING BOUNDARIES
Safety and risks 安全与风险
• Our glossary definitions of ‘hazard’ and ‘risk’我们
关于危险和风险的解释
• Hazard危险 = a situation with a certain inherent potential to cause harm to
•
Layers of protection保护的层次
• Design: equipment, lines, materials adapted to substance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设计:设备、管线、材料适合于物料和操作条件 • Control system: maintains the process in its normal operating range控制系统:能 够使工艺在正常操作范围 • Safety systems: safeguards 安全系统:安全措施
岩石圈
• Hazards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Y和人员活动有关的危险
• Nearby industrial site在工厂附近 • Transport (railways, highways, airports, etc.)运输(公路、高速路,机场等) • People (terrorist attacks, etc.) 人(恐怖分子袭击等)
P
Unacceptable risk zone 不可接受的风险 区域
Acceptable risk zone 可接受的风险区域
S
CHALLENGING BOUNDARIES
Risks and risk reduction 风险和减少风险
• Risk control 风险控制= all potential accident所有潜在的事故
people, the environment and property客观存在的可损害人,环境和财产的因素 • Risk风险 = the assessment of a hazard associating the probability P of an unwanted event occurring and the severity S of its consequences 风险是对引起不期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的严重度的危险的评估
Mechanical injury机械伤害 Electrocution触电事故 Injury伤害
• Hazards related to a facility‘s environment与装置环境有关的危险
• Nature-related hazards涉及自然的危险: atmosphere大气圈, lithosphere
• Performing a risk analysis风险分析的实施
CHALLENGING BOUNDARIES
Safety and risks 安全与风险
• What is safety
什么是安全?
Ability of a system to operate without harming people or the environment or damaging property 是一种在运行中不对人员或环境构成伤害或对财产造成损害的 系统能力
CHALLENGING BOUNDARIES
外部应急计划 内部 应急计划 收集系统
保护层
压力释放装置 仪表安全连锁
控制系统连锁 临界点 报警+员工介入
控制系统
工艺报警 员工监督 工艺设计
CHALLENGING BOUNDARIES
保护层Layers of protection
• Main characteristics主要特征
Safety and risks 安全与风险
“零风险不存在”
危险
•
危险:客观上会对人员及财 产产生 危险的状态。 风险:结合可能发生事件的 概率及其严重性而对危险进 行的评估。
•
风险
CHALLENGING BOUNDARIES
Safety and risks 安全与风险
• •
不可接受的
危险
预防 / 保护 可接受的
• Opening remarks
• • • •
注释
• Safety is a subjective concept 安全是主观概念 • Don‘t wait for an accident to occur to draw lessons from i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should be made at the design stage不要等到事故后再从中吸取 教训:在设计阶段就应做初评 Minimising risks makes for costly improvements最小化风险有利于重要的改 进: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if the savings justify the cost involved重要的是知道 节约是否值得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is essential定量的方法必要的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zero risk不存在零风险 Which begs the question about the acceptability of a risk关于风险的可接受性 要问哪些问题
风险
•
预防
保护
CHALLENGING BOUNDARIES
Hazards and risks 危险与风险
• In industry in general.在一般工业里.. • Hazards related to SUBSTANCES和化学物质有关的危险
• • • •
Toxicity, ecotoxicity毒性,生态毒性 Poisoning, pollution中毒,污染 Corrosiveness腐蚀性 Leaks, Burns, 泄漏,烧伤 Biological agent 生物的 Illness疾病 Flammability可燃 F, EG, PS (DD possible)火,可燃气体, 可燃固体(可能的尘爆炸) • Instability, reactivity稳定性,反应性 ET, DD 热爆炸,(可能的尘爆炸)
someone is exposed to the hazard. In other words, when the person ventures along the edge of the cliff 危险总是存在的,但风险只是在有人暴露在危险中、冒险沿着悬崖边走时才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