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题型:1.填空(15分)2.名词解释(4/20分)3.简答(3/30分4.赏析(15分)5.论述(1/20分)二:知识点:1.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的标志---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0年代三大规模文艺批判运动是---《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胜利者的政治抒情诗创作,成了唯一高昂的声音。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政治抒情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新政权及其领袖人物的直接歌颂上,这也是在“五四”新文学传统中所没有的因素,大约先是抗战环境促使一部分诗人对灾难中的祖国的颂扬,进而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间文艺中出现了对地方政权和领袖人物的颂扬;4. 把这种政治抒情诗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胡风创作于1949年底到1951年初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始了》。

5.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是一篇奇异的手记式的散文。

6.1954年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被看作是新的战争文化规范下当代战争小说的一个重要收获。

7. 茹志娟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

她对战争的关怀和理解都别具一格,她的独特的视角: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专注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

8.旧时代的民间生活浮世绘:《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9.“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10.《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创作背景:“双百方针”提出后,它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达叙述人的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主人公是林震。

11. 老舍从60年代初开始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正红旗下》属于其最为成熟的作品。

在艺术造诣上几乎超过了他以前任何小说。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期末考试试卷《中国当代文学》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以下不属于学衡派成员的是( ) .A.吴宓B.章士钊C.梅光迪D.胡先骕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沈雁冰、周作人、朱自清、郑振铎B.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郭沫若C.沈雁冰、叶绍钧、冰心、梁实秋D.沈雁冰、叶绍钧、冰心、郑伯奇3.属于“九叶”诗派的诗人是( )A.绿原B.曾卓C.辛笛D.鲁藜4.收入了《理水》、《铸剑》的作品集是(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5.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A.《女神》、《前茅》、《瓶》、《红烛》B.《女神》、《前茅》、《瓶》、《恢复》C.《女神》、《前茅》、《恢复》、《猛虎集》D.《女神》、《瓶》、《恢复》、《黎明的通知》6.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A.郭沫若B.冯至C.徐志摩D.刘半农7.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A.叶绍钧B.王统照C.王鲁彦D.许地山8.新月派闻一多的诗论的核心内容是“三美”,包括( )A.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B.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C.韵律美、格律美、音乐美D.格律美、建筑美、绘画美9.茅盾小说中暴露、抨击国民党特务黑暗统治的长篇小说是( )A.《腐蚀》B.《虹》C.《蚀》三部曲D.《林家铺子》10.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 .A.《惶惑》B.《偷生》C.《反抗》D.《饥荒》11.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小说是( )A.《灭亡》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火》12.巴金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第一部小说是( )A.《家》B.《寒夜》C.《灭亡》D.《雾》13.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是( )A.表现社会主义的理想B.表现农民的命运与前途C.表现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D.表现理想的“人性”14.下列曹禺剧作中,作品与人物形象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原野》—仇虎B.《日出》—陈白露C.《雷雨》—鲁大海D.《北京人》—潘月亭15.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有( )A.沈从文、废名、萧乾等B.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C.刘呐鸥、穆时英等D.蒋光慈、叶紫、殷夫等16.诗集《孩儿塔》的作者是( )A.蒋光慈B.殷夫C.柔石D.胡也频。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 )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 )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3. 50年代中期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说中,发表得最晚的是( )。

A.《爱情》 B.《达吉和她的父亲》C.《美丽》 D.《西苑草》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

A.谢小山 B.叶和甫C.杨显之 D.王和卿5.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

A.《光的赞歌》 B.《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C.《在智利海岬上》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B.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7.“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 )。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

A.舒婷 B.顾城C.江河 D.昌耀9. 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题(一)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题(一)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题(一)一、填空题说明:要求答案准确,书写规范,不能出现错别字。

1.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年7月在北京召开。

3.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4.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的方针,即“双百”方针。

5.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6.“反右运动”是-----------年夏季开始的。

在这场运动中,“双百”方针被曲解为“-------------,----------------”的政治斗争手段。

7.1953年,青年作家----------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8.赵树理的《--------------》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

9.在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

10.在5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凖与被称为“神童”的----------,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

11.李凖的《李双双小传》与--------《“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

12.60年代,相继问世了------------的《高粱红了》(三部)、-----------的《逐鹿中原》等描写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长篇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考试及答案第一部分:鲁迅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离婚---》。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旧事重提---》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

二、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D)。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B)。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B)。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D)。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B)。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在鲁迅的前期创作中,他的杂文集主要有(BC)A、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感情和对人生进行哲理思考的《野草》B、包括27篇“随感录”在内的风格热烈的《热风》C、收有早期在日本写作的长篇论文的思想深刻的《坟》D、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特点又包蕴着中年人思考的《朝花夕拾》2、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2.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蒋光慈(赤)的《》。

4.《寒夜》是___ 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后期代表作。

5.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叶紫的《丰收》一起,由__ 作序并编为《奴隶丛书》。

6.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7.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____ ,是五四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学社团。

8.在《》中,静女士投身革命后,爱上了北伐军一个温雅的连长强唯力。

9.在《》中,当奉行“破缸哲学”的祁老太爷被逼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10.在《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____ 。

11.《日出》共分四幕,其时间分别是 __ 、黄昏、午夜和凌晨。

12. 的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桥》等。

13.《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作者“迅雨”,就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 __ 。

14. 在《现代》杂志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15.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 ___ 、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他早期的抒情散文。

18.五四作家都有自己的“彷徨”期,也在他的“彷徨”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等散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202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的小说的是()。

A.赵树理《“锻炼锻炼”》B.周立波《山乡巨变》C.柳青〈创业史》(第一部)D.吴强《红日》2.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登记》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D.《山那边人家》3.“双百”方针期间出现的有益的文学探索不包括()A.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B.诗歌《草木篇》C.小说《红豆》D.小说《青春之歌》4.50年代中期活跃在诗坛的诗人不包括()。

A.郭小川B.贺敬之C.闻捷D.绿原5.老舍的剧作中,以表现北京市民对人民政府的感激之情为主题的是()。

A.《龙须沟》B.《胆剑篇》C.《茶馆》D.《明朗的天》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赵振开的()等。

A.《九级浪》B.《第二次握手》C.《波动》D.《火神交响曲》7.古华的《芙蓉镇》对当代文学的贡献之一是塑造了“运动根子”()的形象。

A.黎桂桂B.胡玉音C.秦书田D.王秋赦8.中国“西部文学"中的代表诗人是()。

A.舒婷B.顾城C.江河D.昌耀9.1985年,()发表《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A.阿城B.韩少功C.张承志D.贾平凹10.“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不包括()。

A.《狗日的粮食》B.《一地鸡毛〉C.《烦恼人生》D.《现实一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其作者是俞平伯。

12.赵树理的《登记》完全可以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

13.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7、
以《荔枝蜜》为例,简析杨朔散文的诗化特色
(1)善于从平凡事物中选择诗意形象,运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深邃隽永的思想意境。

(2)追求散文的结构艺术,善于运用转弯艺术。

他的文章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含蓄止笔;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

(3)重视散文的语言锤炼,选词造句精炼传神,色彩运用清新淡雅。

(可能为分析题的知识点)
8、分析刘世吾形象的思想性格特点
具有在现实生活中被扭曲和分裂的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

(1)少共出身,经验丰富,精明能干,能真诚地关怀下属,勇于解剖自己;
(2)生活意志衰退,成为政治人,“可怕的冷漠”,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
(3)有一套官场哲学:成绩基本论、条件不成熟论,由此体现出政治对人性的磨损或异化。

典型意义在于揭示出官僚主义对党和人民的危害,以及传统文化特别是旧官场的陋习对新政权腐蚀。

9、郭小川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创作有何区别
(1)贺敬之的诗善于及时捕捉和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以此来传达自己的人生感受和哲理思考,而郭小川则更多地从眼前景物、普通事物中去发掘发人深思的哲理命题。

(2)表现现实生活方面,贺敬之注重表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郭小川尽管也出自一片真情的歌颂社会现实,但在诗歌中更多地留下了个人真实思想矛盾的痕迹。

(3)诗歌形式方面,两人都注意广泛地学习和多样地探索,相对来说,郭小川更注意全面的尝试,贺敬之更注意中西方诗艺的结合。

郭小川给当代诗坛在诗体上的主要贡献是新辞赋体,而贺敬之则是凹凸体。

(可能作为论述题的知识点)
论述:联系作品实际,谈谈如何评价《创业史》的艺术成就(答题框架)
1、概述地位:
2、成就分析:
(1)艺术构图的宏伟广阔:
①整体构思;②艺术结构;③典型概括
(2)艺术形象的真实典型:
梁生宝、梁三老汉
(3)艺术表现的细腻深沉:
①环境描写;②心理描写;③精辟议论
3、评价反思
(1)标准:
政治标准、生活标准、艺术标准
(2)不足:
夸大了农村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简单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

把一般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

正面形象过于理想化;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另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