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05年秋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
05级试卷及答案.doc

厦门女修《撤4住沛修》裸程试是住沛修浣 京 4祇 4业主考教师: ________ 试卷类型:(A 卷/B 卷)3. 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对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形成自然限制(B )0A, 发放营业许可证B.规模经济C.实行专利制D.政府特许4.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约束线(B )A.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 围绕某一点旋转D. 不发生变动5. 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A )A.2500 单位 B.5000 单位 C.7500 单位 D.17500 单位 6. 如果X 、Y 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E XY 的值(B ) A. E XY〉。
B. E XY 〈0 C. E XY 乂。
D. ExY=° 7. 下面关于成本的阐述哪项是不对的(C )oA.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都考虑了显性成本B. 经济成本中包括计算机会成本一、 名词解释(2% X10 = 20%)1.机会成本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6.折拐的需求曲线7.纳什均衡 二、 单项选择题(2% X15 = 30%)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小于边际成本部分等于边际成本部分超过边际成本部分 超过平均成本部分当吉芬商品价格上涨时,应该有3.风险溢价 4,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5.攀比效应 8.无谓损失9.勒纳指数 10.三级价格歧视 1. A. B. C. D. 2. (C A. B. C. D. 替代效应为正值, 替代效应为正值, 替代效应为负值, 替代效应为负值, 收入效应为负值; 收入效应为负值; 收入效应为正值; 收入效应为正值; ) 且前者小于后者的绝对值且前者大于后者的绝对值且前者的绝对值小于后者 且前者的绝对值大于后者C.平均成本比边际成本要大D.平均成本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组成8.假定2人一天可生产60单位产品,3人一天可生产100单位产品,那么,(C )A.平均可变成本是下降的B.平均可变成本是上升的C.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D.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9.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变价购买我们所喜欢的任何数量的商品,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的供给曲线:.... (B )A.完全无弹性;B.完全弹性;C.富有弹性;D.单一弹性。
经济学基础2005及答案2005

北京理工大学2005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经济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为每小题选出最合适的一个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A.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B.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哪里生产C.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哪里生产D.为什么生产,生产什么,何时生产2.使用什么技术生产属于:A.生产什么的问题B.如何生产的问题C.为谁生产的问题D.谁生产的问题3.万先生辞去月薪3000元的工作,用自有资金l0万元自办企业(月息l%)。
此行为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A.3000元 B.10l,000元 C.104,000元 D.4000元4.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A.市场经济制度B.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经济制度D.无政府主义5.完全信息假定属于( )的理论假定。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规范经济学D.发展经济学6. ( )意味着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体单位都追求利己的目标。
A.抽象假定B.完全信息假定C.经济当事人理性假定D.充分就业假定7.失业问题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8.商品1价格上升导致商品2需求曲线左移。
商品1和商品2是:A.替代品B.可能是替代品或互补品C.互补品D.既不是替代品又不是互补品9.如果整个市场需求由三个家庭l、2、3组成,家庭需求函数分别为:Q1= -5P+15,Q2= -3P+17, Q3= -10P+23,则市场需求函数为:A.Q=-4P+55/3B.Q=-3P+15C.Q=-5P+23D.Q=-12P+5510.垂直于数量轴的需求曲线说明:A.需求完全缺乏弹性B.需求单位弹性C.需求完全富有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1.生产某种商品的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会导致该种商品:A.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B.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C.供给曲线左移D.供给曲线右移12.某商品价格变化4%,供给量变化3%,则:A.供给富有价格弹性B.供给缺乏价格弹性C.供给的价格弹性是单位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3.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A.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B.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C.等于均衡价格的价格D.以上说法都不对1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体现了:A.边际报酬递减规律B.产品转换率递减规律C.边际成本递减规律D.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5.消费者决策主要是指:A.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实现预算最大化B.在一定的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小化C.在一定的效用水平内购买最多的商品D.在一定的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16.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生产不会进入第三阶段的原因是:A.平均产量下降B.边际产量下降C.平均产量上升D.边际产量小于017.厂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叫做:A.固定成本B.自有资金C.显性成本D.隐性成本18.边际成本出现递增阶段的原因是:A.规模经济B.边际收益递增C.边际产量递减D.规模不经济19.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上,都存在着LTC曲线与一条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的(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原理(行政管理专业)2005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科目代码:328研究方向:上述专业各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48分)1.沉没成本2.纳什均衡3.囚犯困境4.最大化标准5.乘数效应6.共有地悲剧7.错觉理论8.艾伦·格林斯潘二、问答题(9、10、11每小题15分,12小题20分,共计65分)9.为什么要反垄断?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10.举例解释市场失灵的原因。
11.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持赞成的观点还是反观的观点?12.简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三、分析题(37分)13.减税和增加国债限额引发的争论(要求依据的原理正确合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2003年1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在10年内将减税674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计划,在第一年将提供1020亿美元的刺激。
这些减税包括:提前实行定于2004年和2006年生效的减税措施,确定10%至35%的所得税税率,10年内将减税540亿美元;个人的股息收入免税,10年内减税3640亿美元;加快减少对夫妇双方工作的“结婚惩罚”税收,10年减少58亿美元;把养育子女的减免税额增加到每个子女1000美元;提高小企业减免税的开支额度,10年减少160亿美元;创建“个人再就业账户”,可以在失业时使用,10年减少40亿美元。
这项计划将在2003年对9200万纳税人平均减税1083美元,结婚者平均减税1716美元,有孩子的3400万个家庭每个平均减税1473美元。
白宫经济学家说,这项计划在今后3年里将帮助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并使经济增长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004年,刚刚获得总统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于11月19日在前往智利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途中签署法案,将美国的国债限额再提高8000亿美元,以满足政府用扩大借债的方法来维持运转。
北大2005年秋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2005年秋季学期《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Good luck!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注意以下各题中出现的斜体字部分是已知条件,不用做出判断。
1.垄断厂商的定价总是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地方。
错。
垄断者选择在弹性大于1的地方生产。
参见作业第15章第13题答案。
2. 如果一个行业的企业的定价在边际成本以上,经济学家就认定存在市场势力。
小王这么说,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的成本情况都相同,且利润都等于零,那么该行业一定不存在市场势力。
请判断小王的说法。
不对,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利润等于零,但是存在市场势力(定价高于边际成本)。
3.由于存在边际产量递减,所以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最终会向上弯曲。
不对,边际产量递减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规模不经济。
4.虽然某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从D1变为D2,但是有可能该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变。
请用图形来说明你的判断(不用图形,即使判断正确也扣3分)。
正确。
如下图:5.价格歧视虽然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但是也都对经济效率带来了无谓损失。
错误,完全价格歧视就没有任何效率损失。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所有的农民采用新技术降低了小麦的生产边际成本(随着边际成本的P Q D2D1MR1MR2 MCP2P1降低,平均成本也会向下移动),结果小麦的供给上升,价格下降,由于小麦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
既然情况如此,为什么每个农民都希望发明新技术来降低边际成本呢?小王的解释是对于每个农民来讲,采用新技术是其优势战略,所以出现了斜体字部分所描述的那种“谷贱伤农”情况;小张的解释是每个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是一种纳什均衡状况,但不是优势战略均衡状况。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习题及答案1 引论一、选择正确答案1.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答案:;;;;。
二、分析讨论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ii(05春季期末2)

经济学原理(2005年春季学期)期末测验(A卷)(2005-06-08)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试题纸和答题册一并上交。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
每题判断正确得2分,理由充分得3分。
)1、如果高的失业率使得工人放弃寻找工作,那么将失业率作为劳动市场状况的指标就不够准确。
这时还需要同时考察劳动力参工率。
正确。
工人放弃寻找工作后,不再记入失业者而成为非劳动力,这导致测量到的失业率低估了实际的失业状况(1.5分)。
而这些放弃工作的工人体现在更低的劳动力参工率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失业的状况(1.5分)。
2、消费者增加储蓄的企图无论在短期还是中期都会引起储蓄的上升。
错误。
消费者增加储蓄的企图减少了消费和总需求,短期内引起产出下降,利率下降,这使得投资的变化不确定,而投资永远等于储蓄,因此储蓄的变化不确定。
(1.5分)中期内,产出回到自然产出水平,利率下降,因此投资和储蓄都确定无疑地上升了。
(1.5分)3、短期内,政府同等数量地增加支出(G)和税收(T)不会引起产出的增加。
错误。
同等数量的G和T的增加会增加自主性支出,这是因为T的增加只以c1<1的比例减少自主性支出,而G的增加一对一的增加自主性支出(注意二者以G - c1T的形式出现在自主性支出中)。
而自主性支出的增加(以乘数效应)导致短期内产出的增加。
4、失业保险的增加使得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但在劳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假定预期价格等于实际价格),他们获得的实际工资没有改变,而失业率上升了。
正确。
失业保险增加提高了工资设定关系W/P = F(u, z)中的z值,使得工资设定关系的曲线上移。
但由于价格设定关系W/P=1/(1+µ)不变,因此只能导致(自然)失业率下降,而实际工资不变。
(画图说明也可)。
5、总需求曲线意味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产出的减少;总供给曲线意味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产出的增加。
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经济学试题

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经济学试题2007-6-1215:42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政治经济学(74分)1.论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就是资本增殖的过程。
2.社会总资本流通和增殖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为什么?3.运用所学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平均分配”的正确性。
4.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阐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
微观经济学(38分)一、辨析(判断命题正误并说明理由)1.(略)2.某厂商产量正处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的水平,而其长期平均成本正处于上升阶段,这是因为短期边际成本高于短期平均成本。
3.垄断厂商串谋,是因为可以控制产量水平牟取高额利润。
二、两个厂商博弈,勃特兰模型,一个单方降价则获得全部垄断利润∏,另一家利润为零,反之亦然。
若串谋制定一个垄断价格,则各自获得利润∏/2.1.画出该囚徒困境博弈的矩阵图,求纳什均衡解;2.若两厂商进行T次有限无重复博弈,求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3.两个厂商若要都获得垄断利润,应该怎么做?采取什么策略?三、解释“搭便车”的含义,它对公共产品生产有什么影响?对于社会上的搭便车现象你怎么看?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宏观经济学(38分)一、节俭悖论三部门封闭经济,用收入支出的I-S模型分析凯恩斯“节俭的悖论”思想,对于不同情形用几何图形表示。
二、预期方式写出适应性预期的定义式,根据定义式分析适应性预期的优缺点。
三、生产函数(1)求人均生产函数;(2)忽视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求稳态经济下人均资本水平,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3)求黄金律经济时期人均资本存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 考研 经济学原理2005(试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科目代码:328研究方向:上述专业各方向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48分)1.沉没成本2.纳什均衡3.囚犯困境4.最大化标准5.乘数效应6.共有地悲剧7.错觉理论8.艾伦·格林斯潘二、问答题(9、10、11每小题15分,12小题20分,共计65分)9.为什么要反垄断?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10.举例解释市场失灵的原因。
11.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持赞成的观点还是反观的观点?12.简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 A SEN)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三、分析题(37分)13.减税和增加国债限额引发的争论(要求依据的原理正确合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2003年1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在10年内将减税674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计划,在第一年将提供1020亿美元的刺激。
这些减税包括:提前实行定于2004年和2006年生效的减税措施,确定10%至35%的所得税税率,10年内将减税540亿美元;个人的股息收入免税,10年内减税3640亿美元;加快减少对夫妇双方工作的“结婚惩罚”税收,10年减少58亿美元;把养育子女的减免税额增加到每个子女1000美元;提高小企业减免税的开支额度,10年减少160亿美元;创建“个人再就业账户”,可以在失业时使用,10年减少40亿美元。
这项计划将在2003年对9200万纳税人平均减税1083美元,结婚者平均减税1716美元,有孩子的3400万个家庭每个平均减税1473美元。
白宫经济学家说,这项计划在今后3年里将帮助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并使经济增长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004年,刚刚获得总统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于11月19日在前往智利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的途中签署法案,将美国的国债限额再提高8000亿美元,以满足政府用扩大借债的方法来维持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秋季学期《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
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Good luck!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
每题5分,共40分)注意以下各题中出现的斜体字部分是已知条件,不用做出判断。
1.垄断厂商的定价总是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地方。
错。
垄断者选择在弹性大于1的地方生产。
参见作业第15章第13题答案。
2. 如果一个行业的企业的定价在边际成本以上,经济学家就认定存在市场势力。
小王这么说,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的成本情况都相同,且利润都等于零,那么该行业一定不存在市场势力。
请判断小王的说法。
不对,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利润等于零,但是存在市场势力(定价高于边际成本)。
3.由于存在边际产量递减,所以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最终会向上弯曲。
不对,边际产量递减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规模不经济。
4.虽然某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从D1变为D2,但是有可能该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变。
请用图形来说明你的判断(不用图形,即使判断正确也扣3分)。
正确。
如下图:5.价格歧视虽然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但是也都对经济效率带来了无谓损失。
错误,完全价格歧视就没有任何效率损失。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所有的农民采用新技术降低了小麦的生产边际成本(随着边际成本的P Q D2D1MR1MR2 MCP2P1降低,平均成本也会向下移动),结果小麦的供给上升,价格下降,由于小麦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
既然情况如此,为什么每个农民都希望发明新技术来降低边际成本呢?小王的解释是对于每个农民来讲,采用新技术是其优势战略,所以出现了斜体字部分所描述的那种“谷贱伤农”情况;小张的解释是每个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是一种纳什均衡状况,但不是优势战略均衡状况。
小张的说法正确,小王的说法错误。
错误。
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知道采用新技术是每个农民的优势战略。
理由是当其他农民都不采用新技术时,采用新技术(正利润)要好于不采用新技术(利润为零);当其他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时,采用新技术(利润为零)也要好于不采用新技术(亏本)。
7. 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然后政府决定对于该行业的每个企业(注意只要进入该行业即可获得补贴)给予一次性的补贴(即补贴与产量无关)。
给予补贴后,该行业再一次达到长期均衡。
小王认为,补贴并达到长期均衡后,补贴前就已经在该行业的边际企业的产量将下降。
正确,因为补贴使得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不会变化),每个原有企业获得正利润,吸引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价格下降,原有的边际企业就会沿着边际成本减少产量。
8.当对一个完全竞争行业进行价格上限管制(该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达到长期均衡后,该价格上限等于边际企业的边际成本,同时也等于该企业的最低平均总成本。
正确。
限制性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使得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
达到长期均衡后,边际企业的经济利润等于零。
即限制性价格上限等于边际成本,也等于最低平均成本。
二、选择题(每题3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30分)1.Accounting profit is equal to(i) total revenue – implicit costs.(ii) total revenue – opportunity costs.(iii) economic profit + implicit costs.A. (i) onlyB. (iii) onlyC. (i) and (ii)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2. Because each oligopolist cares about its own profit rather than the collective profit of all the oligopolists together,A. they a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same degree of monopoly power enjoyed by a monopolist.B. each firm’s profit always ends up being zero.C. society is worse off as a result.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3. As new firms enter a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 profits of existing firmsA. ris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increases.B. ris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decreases.C. declin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increases.D. declin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decreases.4.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C=8,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P=40-Q,其中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
下面哪个产量使得该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A 32B 16C 64D 725.最近纽约公交地铁系统工会组织大罢工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现已结束),很多经济学家在罢工还没结束时就相信劳动方(即工会)的要求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经济学家的理由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个?A 罢工会对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劳资双方出于社会财产的关心达成妥协B 政府施加压力使得资方不得不满足劳方部分要求C 工会是劳动力供给的垄断者,它们对劳动力的价格有较强的控制能力D 工会的谈判技巧高超6.北京的手机资费往往比外地(包括上海等高收入城市)高出许多(假设每个城市主要的手机营运商都只有两家:当地的中国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
以下是一些基本事实,你认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原因?A 北京市电信管理部门起到了一个更加协调两个公司定价行为的作用B 北京市的居民收入稍高C 北京市的需求略高D 北京市的语音信号更清晰7. 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变(假设固定成本为零)。
当边际成本为C1,垄断者的定价和产量分别为P1和Q1;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税收)垄断者的边际成本上升为C2,此时垄断者的定价变为P2和Q2,那么A P1*Q1-C1*Q1≧P2*Q2-C1*Q2B P2*Q2-C2*Q2≧P1*Q1-C2*Q1C P1*Q1-C1*Q1≧P2*Q2-C2*Q2D 以上各式都成立8. 关于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以下说法那个不对:A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总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总成本B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平均成本都小于或等于短期平均成本C 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短期平均成本都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短期的最低点上D 存在一个短期规模,其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相切在两者的最低点上9.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有人列出了三种的原因:(1)由于生产的投入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生产者数目的增加,这些投入资源的价格上涨,导致所有生产者的成本上升。
(2)行业中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向上倾斜的(3)企业(包括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不同。
哪个或哪些不是真正的原因?A (1)和(2)B (3)和(2)C (1)和(3)D 只有(2)10.小王主修经济学,但是希望加强数学基础,他有两种选择:第一是旁听数学系的课程,第二是辅修数学系(假设辅修课的成绩会计入平均绩点)。
一般说来,第二种选择可以更好的达到加强数学基础的目的。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合理?A 第二种选择的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好于旁听B 两种选择的激励不一样C 辅修课的学生有答疑时间,而旁听没有D 辅修是一种理性选择,而旁听不是三、问答与计算题(共35分)(一)、某大学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对该学校经济学院的学生来说是任选课,但是经济学院规定只要该院的同学想修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就只能修本院的经原课,即对于经院学生来说,经济学院是经原课程的唯一供给者。
(以上所有条件在下列问题中都适用)1.D是本院同学的需求曲线,请在下图中描绘出经济学院的课程收费(即价格)是多少?有多少个学生选修该课?无谓损失是多少?(2分)答案如图。
2.假设该校有很多其他系(比如经济中心、管理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等)也纷纷开设同样的课程(不同系开设的经原课相互之间完全替代),外系也有很多学生想修经济学原理课程,即经济学院在本院外是一个完全竞争者的地位,它所面临的外系同学的需求曲线d是水平的(为简单起见,假设d曲线经过MC和D的交点)。
经济学院是一个利润最大化者,其经济学原理的课程面向本院和外系同学。
那么请仍然利用下图回答:(a)经济学院对本院学生的收费是多少?有多少学生选修?相比第1问来讲收费是变得更低还是更高?(3分)对经济学院的学生收费是P1,有Q1个学生选修。
相对于第一问来说收费变得更高了。
(b)经济学院对外系学生的收费是多少?招收多少外系学生选修?(2分)对外系学生收费是P2,招收Q2-Q1个外系学生。
(c)根据前面的回答,请说明是否发生了价格歧视,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无谓损失是多少?和第1问中的无谓损失相比是更大、更小还是不确定?(3分)经济学院以不同的收费来招收学生,这就是价格歧视(1分)。
图中三角形A就是无谓损失,A的面积和第一问中的无谓损失相比关系不确定。
(d)根据本题的回答。
你能否解释一个贸易小国唯一的汽车制造商在国际贸易放开之前的汽车的国内售价低于采用单方面贸易政策后(其含义是指该小国的贸易政策是可以出口汽车但是不对他国开放本国汽车市场)的国内售价?(2分)根据前面的回答易知该贸易小国单方面贸易政策后的国内售价将上涨。
d(二)某个滑雪场只有两家餐馆(A 和B ),在每个滑雪季节两家的营业利润各是4百万。
直到有一天两家的CEO 决定组成行动一致的卡特尔。
1.请问形成卡特尔后,他们如何制定价格和总产量?(2分)形成卡特尔后他们就完全按垄断者来定价,并且两家的总产量等于垄断产量。
2.假设两家餐馆都遵守卡特尔协议,那么每家的利润各是1千2百万。
如果某家不遵守协议暗中降价,那么其利润达到一千八百万,使得另外一家遵守协议的餐馆只有2百万利润。
如果都不遵守协议,两家的利润又回复到各4百万。
请用一个矩形状表格标明两家餐馆的战略和对应的利润。
(2分)AB3.利用前面矩形表格简单说明为什么这个卡特尔协议较难维持。
(2分)根据上述矩形,给定对手遵守协议,那么本餐馆遵守协议的利润小于不遵守协议的利润,故每家都有偏离协议的激励,所以较难维持卡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