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5月21日上午,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的主控室启动,通过主控室可以监测核电站区域内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

A.麒麟一号B.华龙一号C.玲龙一号D.捷龙一号【答案】:C2.2024年1月11日,全球海拔最高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雅砻江道孚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项目场址海拔4300米,设计年发电量约30亿千瓦时。

建成后,每天可存储电量1260万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A.四川甘孜B.青海玉树C.青海果洛D.四川凉山【答案】:A3.2023年,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比上年()。

A.增长7.85%B.增长8.2%C.增长7.2%D.增长6.28%【答案】:B4.2024年1月11日11时5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天问一号03星B.天链一号04星1/ 14C.天行一号02星D.天和一号05星【答案】:C5.国家发改委消息,我国将从()三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A.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B.加大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C.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效率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D.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答案】:A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价值B.必要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价值C.社会分工的出现D.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答案】:C7.“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

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A.郭沫若B.董作宾C.罗振玉D.王国维【答案】:C8.在我国,保险代理人()。

A.代理人身保险事故的只能是个人B.只能是单位C.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D.只能是个人【答案】:C9.公共政策主体系统中的核心是()。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商务部消息,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4351.5亿元,同比()。

A.增长8.3%B.增长7.58%C.增长6.3%D.增长7.3%【答案】:A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供应增速明显加快。

A.102.1%B.101.1%C.102.5%D.101.8%【答案】:B3.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年,至少()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A.203530%B.203050%C.203550%D.203030%【答案】:D4.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以下表述与该计划内容相符的是()。

A.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分工B.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主线C.到2025年,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1/ 15D.重点区域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答案】:A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新画卷。

A.丰衣足食美好乡村B.宜室宜家美丽乡村C.安居乐业幸福乡村D.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答案】:D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B.莫里哀——《李尔王》——德国C.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D.司汤达——《红与黑》——法国【答案】:B7.“立足本职,干一行,专一行”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服务群众B.爱岗敬业C.诚实守信D.奉献社会【答案】:B8.我国最早成功培育“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科学家是()。

上海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上海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上海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匈牙利总统府网站3月5日发布消息说,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当天签署批准()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

A.意大利B.芬兰C.丹麦D.瑞典【答案】:D2.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月26日在北京举行。

A.数字时代的国际城市创新传播B.新城市叙事,提升国传效能C.推动国际传播,提升城市形象D.互通互融互鉴传播提质增效【答案】:D3.2024年1月30日,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深远海大功率多功能综合救助船“()”轮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正式投入使用。

A.南海救110B.南海救119C.南海救131D.南海救103【答案】:D4.北京中关村综保区4月26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具备开关运作条件,是全国首个以"()"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A.研发创新B.科技创新C.新型工业化D.外资投入1/ 14【答案】:A5.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

A.87%B.92.65%C.98.3%D.96.3%【答案】:C6.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一般用橙色表示()。

A.三级B.一级C.四级D.二级【答案】:D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A.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B8.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答案】:B9.现代生活中,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手机时也需要注意安全。

以下安全问题不是由于手机无线通讯引起的是()。

,2/ 14A.在加油站不能打手机B.驾驶机动车时不能打手机C.在使用医疗器械的病区不能打手机D.坐飞机时不能打手机【答案】:B10.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公文的力度与思想的深度有关,离不开语言的“加持”。

劲道的公文语言紧凑凝练.一语中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风格因人而异,都应起到触动人心.震撼人心.激励人心的效果。

A .既,又,不是,就是,但B.既,也,或,或,但C.因为,所以,既,又,但是D.不但,而且,无论,还是,然而2 必须承认,我们在给年轻人贴上“个性”标签的同时,其实多少也暗含着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主观评价。

问题是,哪一代人不都是从的青年时代,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都需要经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这种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的。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稀里糊涂蜕变顺顺当当B.稀里糊涂改变风平浪静C.懵懵懂懂改变风平浪静D.懵懵懂懂蜕变顺顺当当3 根据上海市统一规划,新扬子江码头将洗去征尘,转换角色,一改昔日军港码头的,嬗变成黄浦江45公里美丽岸线中一段特别风景。

今后,当我们流连忘返,徜徉其间,享受习习江风,观赏浦江两岸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海军扬子江码头这朵昔日洁白无比的海上珊瑚花,曾带给我们这座城市的 . 与美好。

A .肃穆,宁静,光荣B.宁静,安宁,光荣C.肃静,安宁,荣耀D.安宁,宁静,荣耀4 因为资金迟迟未能到位,发电站的工程一直不前。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水力停止B.水利停止C.水力停滞D.水利停滞5 图灵在密码方面取得的成就。

他发明了“图灵机”。

虽然这个机器当时是为战争服务的,不过,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却是的一个事件。

A .可望而不可即,开天辟地B.可望而不可及,开天辟地C.可望而不可及,开天劈地D.可望而不可即,开天劈地6 下列语句中,不能契合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一项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2020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2020

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201: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单项选择题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2: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社会交往活动的过程。

依据上述定义。

下列不属于社会互动的现象是:单项选择题A、在2022年的元旦晚会上,北大校长许智宏为同学们演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

歌声响起。

北高校子们掌声相和,歌声相和B、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C、张三和他的邻居常常相互赠送自己做的小点心D、在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

中外学者相互沟通学术观点3: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地方采富弃贫、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现象较为普遍。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大中型矿山中,几乎没有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43%。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进一步加大,矿山环境爱护与恢复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

这段话主要强调我国矿产资源应()。

单项选择题A、加快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B、加强矿山环境爱护和恢复治理C、下大力气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强度D、严峻制止矿产开发中的铺张行为4:从长远来看,要维持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富强,就必需注意提高一般市民的生活质量,这最终打算了一个城市真正的______,打算了一个城市是不是______长期居住,是不是值得在闲暇之时走进______,去发觉和体验每个人各具特色的生活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内涵值得千家万户B、品位相宜大街小巷C、地位便利街头巷尾D、价值能够寻常巷陌5: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B、一般分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6: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必需正确处理经济进展与()的关系。

2020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0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0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真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1.【参考答案】B.跻身固然反衬衍生【解析】“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为常用固定搭配,排除A、D。

“一花独放、单峰耸峙”与“低迷”意思相对,是从反面来衬托出国内科幻小说界的不景气,应选择“反衬”。

故答案选B。

2.【参考答案】C。

明媚不可否认寻求【解析】“明艳”与“娇艳”语义有重复,“明朗”不能用来形容季节,排除A、D。

由“但如果人人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知,前面的句子应是在肯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打算”存在的普遍性及合理性,选“不可否认”更贴合文意。

故答案选C。

3.【参考答案】D。

脍炙人口荒诞不经瞠目结舌光怪陆离4.【参考答案】C。

唯无以【解析】由“才”“才能”可知,“洞明文字生成中所蕴自然山川之地脉……深谙文字指文化含量”是“有底气”“生发出意象、意念、意蕴、意境”的必要条件,需填入“只有”,“唯”表“只有”,故答案选C。

5.【参考答案】D。

喟叹养成须何尝【解析】题干强调的是读书对人修养的重要作用,表“必定、一定要”的“须”更能体现对读书重视,故排除B、C;“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尾句为问句,填入第四空恰当,故答案为D。

6.【参考答案】D。

报刊评论政府报告宣传海报【解析】“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这句话,简洁有力、目的明确,具有明显的倡导、倡议意味,适合出现在宣传、倡议类的宣传海报。

(1)(2)两句出现在报刊评论、政府报告中也恰当,故答案为D。

7.【参考答案】C。

但愿L市水危机事件能够成为一面镜鉴,警醒各地加强水质监管及其信息发布,确保饮用水安全。

【解析】A项“昨晚”与“将提前上演”已然、未然时态不一致;B项“前两天”歧义,可理解为清明小长假之前的两天,也可理解为清明小长假假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结合外资、国企“爆棚”的场面分析,D项“供大于求”应修改为“供不应求”。

8.【参考答案】D。

据了解,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葡萄植物园”,吐鲁番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达到550种。

2020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A类)

2020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A类)

2020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A类)第一部分言语理解1.公文的力度_______与思想的深度有关,_______离不开语言的“加持”。

劲道的公文语言_______紧凑凝练、一语中的,_______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风格因人而异,_______都应起到触动人心、震撼人心、激励人心的效果。

A.既,又,不是,就是,但B.既,也,或,或,但C.因为,所以,既,又,但是D.不但,而且,无论,还是,然而2.必须承认,我们在给年轻人贴上“个性”标签的同时,其实多少也暗含着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主观评价。

问题是,哪一代人不都是从_______的青年时代,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都需要经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_______,这种转变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_______的。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稀里糊涂蜕变顺顺当当B.稀里糊涂改变风平浪静C.懵懵懂懂改变风平浪静D.懵懵懂懂蜕变顺顺当当3.根据上海市统一规划,新扬子江码头将洗去征尘,转换角色,一改昔日军港码头的_______,嬗变成黄浦江45公里美丽岸线中一段特别风景。

今后,当我们流连忘返,徜徉其间,享受习习江风,观赏浦江两岸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海军扬子江码头——这朵昔日洁白无比的海上珊瑚花,曾带给我们这座城市的_______、_______与美好。

A.肃穆,宁静,光荣B.宁静,安宁,光荣C.肃静,安宁,荣耀D.安宁,宁静,荣耀4.因为资金迟迟未能到位,_______发电站的工程一直_______不前。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水力停止B.水利停止C.水力停滞D.水利停滞5.图灵在密码方面取得的成就_______。

他发明了“图灵机”。

虽然这个机器当时是为战争服务的,不过,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中,却是_______的一个事件。

A.可望而不可即,并天辟地B.可望而不可及,开天辟地C.可望而不可及,开天劈地D.可望而不可即,开天劈地6.下列语句中,不能契合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一项是_______。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 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

乙担心会损坏房屋,多次找甲协商,要求甲将树枝砍去一些,被甲拒绝。

某日,暴风雨即将来临,乙再次找甲协商却没找到,情急之下自己砍去了一些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

甲回家后要求乙赔偿500元,乙不同意,甲将乙起诉至法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乙砍掉一些树枝来避免自己房屋的损害属于紧张避险,因而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B.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因此,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C. 虽然这棵树属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顶,这棵树在乙房屋界内的部分应当属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树枝是合法的,不应承担民事责任D.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

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无法告知甲,因此可割免其部分责任2.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A. 鹏程万里B. 苞丁解牛C. 庄生梦蝶D. 刻舟求剑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区矫正不适用犯罪分子B. 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C. 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D.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日光灯通过电流加热钨丝产生热量,继而产生光辐射来发光B. 数码相机利用电子传感器技术,与普通相同记录图像的原理基本相同C. 等离子电视显示采用荧光粉显示屏幕,因而明亮度高于液晶电视D. 激光打印机是把射到感光器的图像传印到打印板(或复印纸)上,其原理与复印机不同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一、最能产生“自豪感”的题目
【试题】抗日战争中,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也成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战役。

这次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
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不但吹响了华夏子孙全面抗战的嘹亮号角,还
向全世界显示了同仇敌忾、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之魂。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参考答案】D。

【解析】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
军进攻上海的战役,被称为中日淞沪会战。

此战中,作为抗日战争
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少数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中日双方
参战兵员总数近百万。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海陆空立体协同
作战,也被认为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

故本题答案选D。

【盘点】本题的考点在于对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主要战役的认识与了解程度。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上
海军民在凇沪会战中顽强抵抗,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坚守上海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其可歌可泣的壮烈事
迹值得全上海人民和全中国人民自豪。

二、最迷惑人的题目
【试题】
文化广场上从左到右一共有5面旗子,分别代表中国、德国、美国、英国和韩国。

如果将5面旗子从左到右分别记作A、B、C、D、E,那么从中国的旗子开始,按照ABCDEDCBABCDEDCBA……的顺序数,数到第313个字母时,是代表________的旗子。

A.英国
B.德国
C.中国
D.韩国
【参考答案】C。

【解析】数的顺序是以ABCDEDCB,共8个字母为一个循环,313÷8=39……1,可知第313个字母时A,代表的是中国的旗子,C 正确。

【盘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周期问题。

题中的字母顺序让人眼花缭乱,稍不留神就会错将周期判断为5或者8,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莫要在简单的问题上失分。

三、与本地结合最紧密的常识题目
【试题】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型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地理南极相当于条形磁铁的N级,地理北级相当于条形磁铁的S极,那么上海上空的磁场方向是:
A.由南至北斜向下沉
B.由南至北斜向上升
C.由北至南斜向下沉
D.由北至南斜向上升
【参考答案】A。

【解析】由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故地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则地球的磁感线由地理南极指向地理北极,最高点位于赤道上空。

上海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所有地点上空磁感线方向均为由南至北斜向下沉。

故答案选A。

【盘点】科学推理题目终于把学科综合程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本题告诉大家,学习上偏科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四、最“符合国情”的题目
【试题】
某国人口统计机构预测,到2031年,该国人口将降到1.27亿以下,在今后40年内人口将减少2400万,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趋于稳定,截至2014年6月1日,人口数量为1.46亿,2014年1至5月人口增长量为
5.91万,增长率为0.04%。

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的是:
A.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儿童人口总数会持续下降
B.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
C.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D.该国政府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
【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数据得出“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一结论。

A项从反面说明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能够加强题干结论;B、D两项为无关项;C项与题干中的“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趋于稳定”的现状不符,排除。

故答案选A。

五、最“光怪陆离”的题目
【试题】
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中国自古便有奇书《山海经》。

作为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________的奇书,《山海经》在现代学者的眼中________,“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悠悠千载的历史造就了令人________的想象力。

而现在,书中那些________的世界经由影视转码,频繁登上大银幕、小荧屏。

这个暑假,无论是在院线里刷新票房数据的《捉妖记》,还是在网络视频累计超百亿次点击量的《花千骨》,其源头设定都与《山海经》不无关联。

A.荒诞不经脍炙人口膛目结舌千奇百怪
B.脍炙人口光怪陆离荒诞不经膛目结舌
C.光怪陆离脍炙人口耳晕目眩荒诞不经
【解析】先看第三空,“荒诞不经”与“令人”搭配不当,排除B项。

再看第一空,“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不能用来修饰“奇书”,排除C项。

最后,第二空,“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荒诞不经”形容荒谬离奇,不合情理。

《山海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称赞是确定的事实,而非仅仅在在“现代学者的眼中”受人欢迎,填入“脍炙人口”不合逻辑,排除A项。

故答案选D。

【盘点】如今神话传说类作品在荧屏大热,获得众多粉丝狂热追捧。

只知道《花千骨》《捉妖记》你就out啦!作为智慧的看官,不了解《山海经》还行?它可是神话传说类小说的开山鼻祖,光怪陆离的故事除了你想不到,就是你更想不到,古人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六、最“醍醐灌顶”的题目
【试题】
当所有人浏览同一则新闻,当朋友圈都在刷同一条信息上,当地铁上彼此陌生的人盯住各自的手机却在分享同样的素材,当整天大家讨论的话题早已被规设好了,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量是减少了还是增多了呢?我们所关注的视野领域是缩减了还是拓展了呢?我们讨论的公共话题价值是更局限了还是更有普遍性了呢?常识告诉我们: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同样的问题,这个如此丰富的社会所提供的那么多问题就可能会被屏蔽,而它们同样是这个社会存在的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部分。

作者通过这段话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当今社会“低头一族”已成为社会性问题
B.“朋友圈”的信息误人子弟
C.网络信息量有待增加
D.现有的网络信息供给模式损害了信息的多样性
【解析】文段通过人们浏览同一则新闻、朋友圈信息等现象,提出来了一系列疑问,最后通过“常识”给出答案:目光投向同一问题可能忽视其他问题,甚至是重要问题。

故文段强调的是现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人们目光投向同一问题而忽视其他问题,即损害了信息的多样性。

A项为文段部分内容。

B项“误人弟子”无中生有。

文段说的是信息多样性问题,而不是信息数量问题,排除C项。

故本题答案为D。

【盘点】我们每天接触到大量信息,却不曾想过这些信息是被筛选编辑过的,而我们却还在自以为博闻,殊不知已经快成为井底之蛙也。

此材料视角新颖,可谓一句点醒梦中人,让人醍醐灌顶,不觉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