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考试题例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简介及习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简介及习题

( BC)13. 吸收线的轮廓,用以下哪些参数来表征?
A. 波长
B. 谱线半宽度
C. 中心频率
D. 吸收系数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光源
原子化系统 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分类
单光束 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
可以削除光源不稳定产 生的测量误差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一、光 源
1. 作用: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光谱。 2. 种类: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蒸气放电灯。
A. 透射光强度I有线性关系 B. 基态原子数N0成正比 C. 激发态原子数Nj成正比 D. 被测物质Nj/N0成正比
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 B)8. 多普勒变宽产生的原因是 A. 被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相互碰撞 B. 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 被测元素的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 D. 外部电场的影响
棱镜、光栅(最常用)
四、检测系统
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读数显示装置。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1. 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只有10%左右。
( ✓)2. 石墨炉原子法中,选择灰化温度的原则是:在
保证被测元素不损失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高的灰化 温度以减少灰化时间。
( ✓)3. 在原子化阶段时,常将管内氩气暂停,以提高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在原子化系统之
前。
(×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的作用是产生
180~375nm的连续光谱。
( ✓)3.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
基态原子蒸气。
(× )4.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751型分光光度计一样,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P2-O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化学试题09 分光光度法简介

化学试题09 分光光度法简介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简介例1 将精制的纯品氯霉素(M r=323.15)配成2.00⨯10-2g ⋅L -1的溶液,在波长278nm 处,用1.00cm 吸收池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 =0.614,试求氯霉素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 bcA εεbcA =∴=)nm 278( 将有关数据代入 114121092.915.3231000.200.1614.0)278(----⋅⋅⨯=⋅⨯⨯=cm mol L g/molcm nm L g ε 例2. 某遵守Lambert-Beer 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c 1时,透光率为T 1,当浓度为0.5 c 1、2 c 1时,在液层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透光率分别为多少?何者最大?解 根据Beer 定律 A = -lg T = kc当浓度为c 1时 -lg T 1= k c 1当浓度为0.5 c 1时 -lg T 2= k c 2 = k ⨯(0.5 c 1) = 0.5(-lg T 1)∴ -lg T 2= -lg (T 1)1/2 T 2= T 11/2当浓度为2 c 1时 -lg T 3= k c 3 = 2⨯(k c 1) = 2⨯(-lg T 1)∴ T 3= T 120<T <1 ∴ T 2为最大例3 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M r =125,摩尔吸光系数ε = 2.5⨯105L ⋅mol -1⋅cm -1,今欲准确配制该化合物溶液1 L ,使其在稀释200倍后,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A = 0.600,问应称取该化合物多少克?解 设应称取该化合物x 克A = εbc∴0.600=2.50⨯105L ⋅mol -1⋅cm -1cm 00.1200L 1mol g 125/x 1⨯⨯⋅- x = 0.0600g例4 为测定某试液铁含量,称0.4320g (NH 4) Fe (SO 4)2⋅12H 2O 溶于水配成50.00ml 标准铁溶液,吸取此溶液4.00ml ,加磺基水杨酸显色后,稀释成50.00ml ,测得A = 0.408。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 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 不变、增加
(B) 不变、减小
(C) 向长波移动、不变
(D) 向短波移动、不变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SCN-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B)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C) 溶液的吸光度与透射率线性相关
(D) 溶液的条件摩尔吸光度系数随着波长变化
(5) 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
(A) 20%
(B) 40%
(C) 50%
(D) 80%
(7) 以KmnO4溶液滴定Fe2+,在MnO4-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得光度滴
定曲线………( )
(A) (B)
(C) (D)
(8) 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
(A) 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
(B) 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 吸收波长选择不当
(D)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二、计算题
作业说明:
课后习题与平时成绩及期末考核密切相关,请大家重视哈!此次作业中12300740022陈敏轩与12300740053胡可欣同学,作业认真严谨,值得表扬。

知道大家这学期课程较多,辛苦了。

望大家对大学生活早作规划,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一起加油!
马洪影
2013年10月16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

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

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分光光度法 例题

分光光度法 例题

1、在吸收光度法中,It /I0定义为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A 吸光度B 透光率C 百分透光率D 消光度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1cm厚度的比色皿,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浓度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0.260,乙0.390,若甲的浓度为4.40×10-3mol/L,则乙的浓度为()A 2.20×10-3mol/LB 3.30×10-3mol/LC 4.40×10-3mol/LD 6.60×10-3mol/L3.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比色皿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比色皿的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D.用卫生棉擦去比色皿外壁的水珠E.待测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4.标准曲线法在应用过程中,应保证的条件有()A.至少有5~7个点;B.所有的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C.待测样品浓度应包括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之内;D.待测样品必须在与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并使用相同的溶剂和显色系统E.测定条件变化时,要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将下列各百分透光率(T%)换算成吸光度(A)(1)38%(2)7.8% (3)67%(4)55% (5)0.01% 6.取1.000g钢样溶解于HNO3,其中的Mn用KIO3氧化成KMnO4并稀释至100mL,用1.0cm吸收池在波长545nm测得此溶液的吸光度为0.720。

用1.64×10-4 mol/L KMnO4作为标准,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为0.360,计算钢样中Mn (55)的百分含量。

(0.18%)7.某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000 L/mol·cm,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在1.0cm吸收池中的吸光度为0.425,试计算此溶液的浓度。

(3.27×10-5)8.已知某溶液中Fe2+ 浓度为150g/100mL,用邻菲罗啉显色测定Fe2+,比色皿厚度为1.0cm,在波长508处测得吸光度A =0.297,计算Fe2+—邻菲罗啉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吸光度: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透光率: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吸光系数: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mol/L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百分吸光系数:一定波长下C为1%(w/v) ,l为1cm时的吸光度值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含有非键轨道和n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π→π*跃迁和n→ π*跃迁,助色团: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3、-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

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n电子相互作用,使π→π*跃迁跃迁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考试题例艾科锐公司化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分光光度法科室姓名成绩时间一、单项选择题(20分)1、一束___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 B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2、________互为补色。

( A )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_____( C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4、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

( C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5、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____缓冲溶液较合适。

( D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C、NaHCO3—Na2CO3D、HAc—NaAc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_______。

( C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_____。

( B )A、溶液参比;B、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8、722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________。

( A )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都适用9、722型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________。

( C )A、单组分溶液B、多组分溶液C、吸收光波长>800nm的溶液D、较浓的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B )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11、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 C )A、调整称样量B、控制溶液的浓度C、改变光源D、改变定容体积1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1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B )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1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15.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6.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B )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 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7、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D )。

A、 A是B的1/2;B、 A等于B;C、 B是A的4倍;D、 B是A的1/218、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B )。

A、mol·cm/L B、 L / (mol·cm) C、 mol /(L·cm) D、 cm/ (mol·L)19、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______。

( D )A、1%B、 2%C、 0.1%D、 0.5%20、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________。

( A )A、0.188/1.125B、0.108/1.105C、0.088/1.025D、0.180/1.120二、多项选择题(20分)1、影响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BD)A、比色皿厚度B、入射光波长C、有色物质的浓度D、溶液温度2、有色溶液稀释时,对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BD)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全部无变化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CD)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高4、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方法(ABD)A、工作曲线法B、直接比较法C、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5、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当试液和显色剂均有颜色时,不可用作的参比溶液应当是(ABC)A、蒸馏水B、不加显色剂的试液C、只加显色剂的试液D、先用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以免与显色剂作用,再按试液测定方法加入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后所得试液6、下列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ACD)A、手捏比色皿毛面B、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开机后马上就进行测量C、测定蒽醌含量时,必须打开分光光度计的氘灯D、测定液体化学品的色度时,沿比色管轴线方向比较颜色的深浅7、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CD)等。

A、峰的形状B、曲线坐标C、峰的数目D、峰的位置8、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ABCD)等。

A、波长的校正B、吸光度的校正C、杂散光的校正D、吸收池的校正9.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BC)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0.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CD)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三、判断题(30分)1、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

(×)2、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仅与物质对光的吸收有关。

(×)3、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波长准确度是采用苯蒸气的吸收光谱曲线检查。

(×)4、绿色玻璃是基于吸收了紫色光而透过了绿色光。

(√)5、目视比色法必须在符合光吸收定律情况下才能使用。

(×)6、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7、单色器是一种能从复合光中分出一种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的光学装置。

(√)8、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四分之三高度处。

(√)9、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碘钨灯。

(×)10、截距反映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则反映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11.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则表明该物质的浓度越大。

(×)12.在紫外光谱中,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同一浓度,不同物质,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

(√)13.朗伯特 比耳定律中,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14.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15.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可以用手捏吸收池的任何面。

(×)四、填空题(20分)1.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其吸光度随浓度增大而____增大;,但最大吸收波长不变_。

2.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溶液浓度增大时,它的最大吸收峰位置不变____,摩尔吸光系数____不变____。

3.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0.2~0.8范围内,可采取措施有____改变溶液浓度;和_____改变比色皿厚度_____。

4.各种物质都有特征的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这种特性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同种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任一波长处的吸光度随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物质____定量分析______的依据。

5.朗伯特 比耳定律表达式中的吸光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常数,它与___溶液浓度_、光程长度及____入射光的强度___无关。

6.在分光光度法中,入射光波一般以选择___最大吸收_______波长为宜,这是因为___最大吸收波长与物质的结构相关_______。

7.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对测量波长也有一些吸收,应选___显色剂_______为参比溶液;如试样中其他组分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则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_____试样_空白____作参比溶液。

8.在光度分析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吸收池。

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___玻璃______吸收池;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石英__吸收池。

9.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 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10.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____溶液浓度______和_____吸光度_____之间的关系曲线。

当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时,此关系曲线应为吸收曲线。

五、计算题(10分)1、现取某含铁试液2.00ml定容至100ml,从中吸取2.00ml显色定容至50ml,用1cm 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39.8%,已知显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mol-1·cm-1。

求某含铁试液中铁的含量(以g·L-1计)(Fe的摩尔质量为55.85)解:K= 1.1×104/55.85 =1.97×102(L·g-1·cm-1)A== -lgT== -lg0.398=0.40.4= 1.97×102 ×1×C/1250 C=2.54 ( g·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