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黄蓝
牛奶中掺假检验

牛奶中掺碱的检验1.原理生鲜牛乳中如掺有碱性物质,可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变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亦称为溴百里香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变化范围在6.0~7.6。
颜色由黄变蓝,加碱的生鲜牛乳氢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因而使溴麝香草酚蓝显示出与正常牛乳不同的颜色,同时根据颜色的不同,还可判断其加碱量的多少。
2. 试剂:0.04%溴麝香草酚蓝 [ C27H28O5Br2S ] 乙醇(95%)溶液:称取0.04g溴麝香草酚蓝溶于少量95%乙醇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用95%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3. 仪器:试管、吸管、洗瓶(内装蒸馏水)。
4. 操作:先用洗瓶冲洗试管,然后取生鲜牛乳样5mL于试管中,将试管保持倾斜位置,沿管壁小心向试管中加入0.04%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5滴,而后将试管轻轻斜转2—3回,使其更好地相互接触,但且勿使阴天相混合,然后把试管垂直放置,2min后根据环层指示剂的颜色特征判定检验结果。
同时用未掺碱的正常生鲜牛乳作空白对照。
5. 掺碱量的判定:根据环层颜色的变化判定结果如下表,对照试管中指示剂无颜色变化,生鲜牛乳中含碱量折算成NaHCO3的量。
见下表:6. 注:掺水的生牛乳、掺石灰水、洗衣粉以及乳房炎牛乳均可呈现出黄绿色至深青色的颜色变化。
牛奶中掺尿素的检测1.原理:尿素在温热的尿酶作用下生成铵离子溶于其中,并与纳氏液反应生成黄色或橙黄色沉淀物。
2.试剂:尿酶的制备——取黄豆粉5克,放入30%的酒精100ml的三角瓶中,充分的振摇溶解15分钟。
离心取上清液或过滤,置于有盖玻璃瓶中,放入冰箱内保存。
纳氏液制备——称取75g氢氧化钾加蒸馏水250ml充分溶解,称取碘化钾20.63g、碘化汞27.5g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加入上述碱液中混合均匀后定容至500ml。
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置暗处。
3.操作:吸取被检乳2ml于试管中,加尿酶液1ml,置于30—50度水浴中5—10分钟,混合均匀加2ml水,再加10滴纳氏液充分混合。
溴麝香草酚蓝检验二氧化碳颜色变化的原理_概述说明

溴麝香草酚蓝检验二氧化碳颜色变化的原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溴麝香草酚蓝检验二氧化碳颜色变化的原理。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其排放和浓度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发展一种便捷、可靠的方法用于检测和监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溴麝香草酚蓝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二氧化碳检测的指示剂,在反应中会表现出颜色变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本章)我们将概述全文内容。
第二部分将介绍溴麝香草酚蓝的特性,包括其化学成分与性质、颜色变化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然后,第三部分将详细阐述二氧化碳与溴麝香草酚蓝反应机制,包括反应原理概述、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反应示意图和方程式等内容。
接下来,第四部分将详细介绍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实验步骤概述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等。
最后,在第五部分的结论中,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讨论创新之处与局限性,同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和分析其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探讨溴麝香草酚蓝检验二氧化碳颜色变化的原理。
通过对溴麝香草酚蓝特性以及与二氧化碳反应机制的深入了解,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测和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此外,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总结具体结果后,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创新之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并明确其意义所在。
2. 溴麝香草酚蓝的特性:2.1 化学成分和性质: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9H10Br4O5S。
它属于存在最久远的现象色素之一,常见于溴麝香、油松香等树脂中,也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
在纯净状态下,溴麝香草酚蓝呈现为深蓝色结晶粉末。
2.2 颜色变化特点:溴麝香草酚蓝具有非常显著的颜色反应特点,可以用来检测二氧化碳的存在。
当二氧化碳接触到溴麝香草酚蓝时,会导致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原本的深蓝色会转变为黄绿色或黄棕色。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序号(No.) 名称(Name) pH 变色范围(pH transition interval) 酸色(Acid color)碱色(Base color) pKa 浓度(Concentration)1甲基紫(第一次变色) 0.13〜0.5 黄绿0.8 0.1%水溶液2甲酚红(第一次变色) 0.2〜1.8红黄-0.04%乙醇(50%)溶液 3甲基紫(第二次变色) 1.0〜1.5绿蓝-0.1%水溶液 4百里酚蓝(第一次变色)1.2〜11甲基红 4.4〜6.2红 黄 4.95 0.1%乙醇 (60%)溶液12溴百里酚蓝 6.0〜7.6黄 蓝 7.1 0.1%乙醇(20%)13 中性红 6.8〜8.0 红 黄 7.4 0.1%乙醇3.3红黄 -0.1%水溶液6 甲基 紫( 第三 二次 变 色)2.0〜3.0蓝紫 -0.1%水溶液7甲基黄2.9〜「4.0红 黄 3.30.1%乙醇(90%)溶液8溴酚蓝 3.0〜 4.6 黄 蓝 3.85 0.1%乙醇(20%)溶液9甲基橙 3.1〜 4.4 红 黄 3.40 0.1%水溶 2.8红黄1.65 0.1%乙醇(20%)溶液 5茜素黄 R (第一次变色) 1.9 黄蓝4.68 0.1%乙溴甲酚绿 3.8〜5.4(20%)溶液液10 醇(60%)溶液14酚红 6.8〜8.0黄红7.9 0.1%乙醇(20%)溶液15甲酚红(第二次变色) 7.2〜8.8黄红8.2 0.04%乙醇(50%)溶液16百里酚蓝(第二次变色) 8.0〜9.6黄蓝8.9 0.1%乙醇(20%)溶液仃酚酞8.2〜10.0无色紫红9.4 0.1%乙醇(60%)溶液18 百里酚酞9.4〜10.6 无色蓝10.0 0.1% 乙醇(90% )溶液19茜素黄R (第二次变色) 10.1〜12.1黄紫11.16 0.1%水溶液20靛胭脂红11.6〜14.0蓝黄12.2 25%乙醇(50%)溶液混合酸碱指示剂序号(No.) 指示剂名称(Indicator name)浓度(Concentration)组成(Constitution) 变色点pH(Transition point pH) 酸色(Acid color)碱色(Base color)1甲基黄0.1%乙醇溶液1:1 3.28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2甲基橙0.1%水溶液1:1 4.3紫绿苯胺蓝0.1%水溶液3溴甲酚绿0.1%乙醇溶液3:1 5.1酒红绿甲基红0.2%乙醇溶液4溴甲酚绿钠盐0.1%水溶液1:1 6.1黄绿蓝紫氯酚红钠盐0.1%水溶液5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 7.0蓝紫绿亚甲基蓝0.1%乙醇溶液6中性红0.1%乙醇溶液1:1 7.2玫瑰绿溴百里酚蓝0.1%乙醇溶液7甲酚红钠盐0.1%水溶液1:3 8.3黄紫百里酚蓝钠盐0.1%水溶液8酚酞0.1%乙醇溶液1:2 8.9绿紫甲基绿0.1%乙醇溶液9酚酞0.1%乙醇溶液1:1 9.9无色紫百里酚酞0.1%乙醇溶液10 百里酚酞0.1% 乙醇溶液2:1 10.2黄绿茜素黄0.1%乙醇溶液注:混合酸碱指示剂要保存在深色瓶中 氧化还原指示剂 序号(No.) 名 称(Name) 氧化型颜 色(Oxidized color) 还原 型颜色 (Reduced color) Eind/V 浓度(Concentration) 1二苯胺紫无色+0.76 1%浓硫酸溶液 2二苯胺磺酸钠紫红无色 +0.84 0.2%水溶液3亚甲基蓝蓝无色+0.532 0.1%水溶液 4中性红红无色+0.24 0.1%乙醇溶液 5喹啉黄 无色 黄-0.1%水溶液 6淀粉蓝无色 +0.53 0.1%水溶液 7孔雀绿棕蓝-0.05%水溶液8劳氏紫紫无色+0.06 0.1%水溶液 9邻二氮菲-亚铁 浅蓝 红 +1.06 (1.485g 邻二氮菲+0.695g 硫酸亚铁)溶于100ml 水11专利蓝V 红黄+0.95 0.1%水溶液 络合指示剂名 称(Name)色 (Color of free indicator)(Color of metal ion complex)10酸性绿橘红 黄绿+0.96 0.1%水溶液In本Mln 颜色 浓 度(Concentration) 适 用 pH 范 围 (Feasible range of pH)被滴定离子 仃itrated ion) 干扰离子(Interfering ion) 铬黑T 蓝葡萄红与固体NaCI 混合物(1:100) 6.0 〜 11.0 Ca2+,Cd2+,Hg2+, Mg2+,Mn2+,Pb2+, Zn2 + AI3+,Co2+,Cu2+,Fe3+,Ga3+,ln3+, Ni2+,Ti(IV)二甲酚橙 柠檬黄 红0.5%乙醇溶液 5.0〜 6.0Cd2+,Hg2+,La3+, Pb2+,Zn2+ - 2.5 Bi3+,Th4+茜素红黄-2.8 Th4+ -物 10.5 Ba2+,Ca2+,Mg2+, Mn2+,Sr2+ Bi3+,Cd2+,Co2+,Hg2+,Pb2+,Sc3+,Th4+,Zn2+ 溴酚红红橙黄-2.0〜3.0 Bi3+ - 蓝 紫 红 7.0 8.0Cd2+,Co2+, Mg2+, Mn2+,Ni3+ 蓝红 4.0 Pb2+ -浅蓝红 4.0〜6.0 Re3+ -铝试剂酒红黄-8.5〜10.0 Ca2+,Mg2+ - 红蓝紫 4.4钙试剂亮蓝深红(1:100) >12.0 Ca2+酸性铬紫B 橙红- 甲基百里酚蓝灰蓝 与固体NaCl 混合物4.0 Fe3+ -1%与固体KNO3混合AI3+ -紫淡黄1.0〜2.0 Fe3+ -偶氮胂皿蓝红-10.0 Ca2+,Mg2+吸附指示剂序号(No.) 名称(Name) 被滴定离子仃itrated ion) 滴定剂(Titrant) 起点颜色(Jumping-off point color) 终点颜色(End point color)浓度(Concentration)1荧光黄Cl-,Br-, SCN- Ag+ 黄绿玫瑰0.1%乙醇溶液I-橙2二氯(P)荧光黄Cl-,Br- Ag+ 红紫蓝紫0.1%乙醇(60%〜70%)溶液SCN-玫瑰红紫I-黄绿橙3曙红Br-,I-,SCN- Ag+ 橙深红0.5% 水溶液Pb2+ MoO42-红紫橙4溴酚蓝Cl-,Br-,SCN- Ag+ 黄蓝0.1% 钠盐水溶液I-黄绿蓝绿TeO32-紫红蓝5溴甲酚绿Cl- Ag+紫浅蓝绿0.1%乙醇溶液(酸性)6二甲酚橙Cl- Ag+玫瑰灰蓝0.2%水溶液Br-,1-灰绿7罗丹明6G Cl-,Br- Ag+红紫橙0.1%水溶液Ag+ Br-橙红紫8品红Cl- Ag+红紫玫瑰0.1%乙醇溶Br-,1-橙SCN-浅蓝9刚果红Cl-,Br-,I- Ag+红蓝0.1%水溶液10茜素红S SO42- Ba2+黄玫瑰红0.4%水溶液[Fe(CN)6]4- Pb2+11偶氮氯膦川SO42- Ba2+红蓝绿-12甲基红F- Ce3+ 黄玫瑰红-Y(NO3)313二苯胺Zn2+ [Fe(CN)6]4-蓝黄绿1% 的硫酸(96%)溶液14邻二甲氧基联苯胺Zn2+,Pb2+ [Fe(CN)6]4-紫无色1% 的硫酸溶液15酸性玫瑰红Ag+ MoO42- 无色紫红0.1%水溶液荧光指示剂序号(No.) 名称(Name) pH 变色范围(pH transition interval) 酸色(Acid color) 碱色但ase color)浓度(Concentration)1曙红0〜3.0无荧光绿1%水溶液2水杨酸 2.5〜4.0无荧光暗蓝0.5%水杨酸钠水溶液32-萘胺2.8〜4.4无荧光紫1%乙醇溶液41-萘胺 3.4〜4.8无荧光蓝1%乙醇溶液5奎宁3.0〜5.0蓝浅紫0.1%乙醇溶液9.5〜10.0浅紫无荧光6 2-羟基-3-萘甲酸 3.0〜6.8蓝绿0.1%其钠盐水溶液7喹啉6.2〜7.2蓝无荧光饱和水溶液8 2-萘酚8.5〜9.5无荧光蓝0.1%乙醇溶9香豆素9.5〜10.5无荧光浅绿-指示剂的利弊:甲基紫(第一变色范围)0.13〜0.5黄〜绿1g L-1或0.5g L-1的水溶液苦味酸0.0〜1.3无色〜黄色1g -L-1水溶液甲基绿0.1〜2.0黄〜绿〜浅蓝0.5g L-1水溶液孔雀绿(第一变色范围)0.13〜2.0黄〜浅蓝〜绿1g L-1水溶液甲酚红(第一变色范围)0.2〜1.8红〜黄0.04g指示剂溶于100mL50 %乙醇中甲基紫(第二变色范围)1.0〜1.5绿〜蓝1g L-1水溶液百里酚蓝(麝香草酚蓝)(第一变色范围)1.2〜2.8红〜黄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甲基紫(第三变色范围)2.0〜3.0蓝〜紫1g L-1水溶液茜素黄R(第一变色范围)1.9〜3.3红〜黄1g L-1水溶二甲基黄2.9〜4.0红〜黄0.1g 或0.01g 指示剂溶于100mL90 %乙醇中甲基橙3.1〜4.4红〜橙黄1g L-1水溶液溴酚蓝3.0〜4.6黄〜蓝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刚果红3.0〜5.2蓝紫〜红1g・L-1水溶液茜素红S(第一变色范围)3.7〜5.2黄〜紫1g L-1水溶液溴甲酚绿3.8〜5.4黄〜蓝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甲基红4.4〜6.2红〜黄0.1g或0.2g指示剂溶于100mL60 %乙醇中溴酚红5.0〜6.8黄〜红0.1g或0.04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溴甲酚紫5.2〜6.8黄〜紫红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溴百里酚蓝6.0〜7.6黄〜蓝0.05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中性红6.8〜8.0红〜亮黄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 %乙醇中酚红6.8〜8.0黄〜红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甲酚红7.2〜8.8亮黄〜紫红0.1g指示剂溶于100mL50 %乙醇中百里酚蓝(麝香草酚蓝)(第二变色范围)8.0〜9.0黄〜蓝参看第一变色范围酚酞8.2〜10.0无色〜紫红(1)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 %乙醇中⑵1g酚酞溶于100mL90 %乙醇中百里酚酞9.4〜10.6无色〜蓝0.1g指示剂溶于100mL90 %乙醇中茜素红S(第二变色范围)10.0〜12.0紫〜淡黄参看第一变色范围茜素黄R(第二变色范围)10.1〜12.1黄〜淡紫1g L-1水溶液孔雀绿(第二变色范围)11.5〜13.2蓝绿〜无色参看第一变色范围达旦黄12.0〜13.0黄〜红1g -L-1水溶液。
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表

常用的指示剂变色范围1. 指示剂名称配置方法 PH变色范围2. 甲基紫溶于100ml水。
(GB 603--88 溶于100ml水) 黄蓝3. 间甲酚紫溶于 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
红黄4. 对--二甲苯酚蓝溶于250ml乙醇。
红黄5 百里香酚蓝(麝香草酚蓝)溶于乙醇(95%)中,稀释至100ml。
红黄6. 二苯胺橙(桔黄IV)溶于100ml水。
红黄7. 茜素黄R 溶于100ml温水。
红黄08. 2,6-二硝基酚溶于20ml乙醇中。
稀释至100ml。
无色黄9. 饱和2,4-二硝基酚饱和水溶液。
稀释至100ml。
无色黄10.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二甲基黄)溶于200ml乙醇。
红黄11. 溴酚蓝溶于 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
(GB 603-88 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黄紫12. 刚果红溶于100ml水。
蓝紫红13. 树脂质酸(玫红酸)溶于100ml乙醇(50%V/V)中。
黄红14. 喹啉蓝溶于100ml乙醇。
无色紫蓝15. 甲酚红溶于 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
黄紫红16. 1-萘酚酞溶于100ml乙醇(50%V/V)中。
粉红蓝绿17. 间中酚紫溶于 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
黄紫18. 酚酞 1g溶于100ml乙醇中,稀释至100ml。
(GB603-88 溶于6100ml乙醇中) 无色红19. 邻甲苯酚酞溶于100ml乙醇。
无色红20. 1-萘酚苯溶于100ml乙醇。
黄绿21. 百里香酚酞(麝香草酚酞)溶于100ml乙醇。
无色蓝22. 茜素黄GG 溶于100ml乙醇(50%V/V)中。
黄棕黄23. 甲基橙溶于70℃的水中,冷却,稀释至100mL。
红黄24. 溴氯酚蓝溶于 L氢氧化钠溶液中,稀释至250ml。
黄紫 25. 茜素磺酸钠溶于100ml水。
黄紫26. 2,5--二硝基酚溶于20ml乙醇中。
稀释至100ml。
黄紫27. 溴甲酚绿溶于乙醇(95%),稀释至100ml。
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

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1.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 NaOH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变色范围:PH4.2—6.3(红—黄)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 NaOH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3.硝酸(稀硝酸):浓硝酸105ml,加水定容1000ml。
含硝酸9.5—10.5%。
4.硝酸银试液: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1.75gAgNO3溶于100ml水中,棕色瓶中贮存。
5.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的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水中,即得。
6.草酸胺试液:草酸胺3.5g,加水溶解成100ml.7.10%KCL溶液:10gKCL溶于90ml水中。
8.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的浓硫酸溶液。
9.标准硝酸盐溶液:KNO30.163g→100ml(0.10g/100ml)10ml→100ml(1ug/ml)10.无硝酸盐的水(无亚硝酸盐的水无氨水):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
11.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的稀盐酸溶液:1%的稀盐酸溶液。
12.稀盐酸:取浓HCL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
HCL:9.5%—10.5%。
13.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的水溶液。
14.标准亚硝酸盐溶液:亚硝酸钠0.750g(干燥后)→100ml(0.50g/100ml) 1ml→100ml 1ml →50ml(1ug/ml)。
15.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g二氯化汞溶于13.5ml水中)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水稀释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清液使用。
16.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
酸碱指示剂 有机指示剂

乳糖胆盐培养基中用的是溴甲酚紫作指示剂,该指示剂中性时呈蓝紫色,酸性时呈黄色,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因此培养基变成黄色和产生气泡。
甲基紫0.1~1.5~3.2黄蓝紫对二甲苯酚蓝1.2~2.8红黄百里香酚蓝(麝香草酚蓝)1.2~2.8红黄溴百里香酚蓝(溴麝香草酚蓝)6.0~7.6黄蓝8.0~9.6黄蓝二苯胺橙(橘黄IV)1.3~3.0红黄茜素黄R 1.9~3.3红黄2,6-二硝基酚2.4~4.0无黄2,4-二硝基酚2.4~4.4无黄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二甲基黄)2.9~4.0红黄溴酚蓝3.0~4.6黄紫刚果红3.0~5.2蓝紫红甲基橙3.0~4.4红黄溴氯酚蓝3.2~4.8黄紫茜素黄酸钠3.7~5.2黄紫溴甲酚绿3.8~5.4黄蓝2,5-二硝基酚4.0~5.8无黄甲基红4.2~6.2红黄氯酚红5.0~6.6黄玫瑰红溴甲酚紫5.2~6.8黄紫对硝基酚5.6~7.4无黄姜黄6.0~8.0黄棕红中性红6.8~8.0红黄玫红酸(树脂质酸)6.8~8.2黄红喹啉蓝7.0~8.0无蓝紫1-萘酚酞7.0~8.6粉红蓝绿间甲酚紫7.4~9.0黄紫酚酞8.0~10.0无红对二甲苯酚蓝8.0~9.6黄蓝邻甲酚酞8.2~9.8无红1-酚酞苯8.5~9.8黄绿百里香酚酞(麝香草酚酞)9.0~10.2无蓝茜素黄GG 10.0~12.0黄棕黄泡依蓝G4B 11.0~13.0蓝红硝胺11.0~13.0黄橙棕1,3,5-三硝基苯11.5~14.0无橙甲基红-溴甲酚绿pH 5.0 以下为暗红色,pH 5.1 为灰绿色,pH 5.2 以上为绿色。
2.4二硝基苯酚·外观为浅黄色单斜结晶,熔点113℃,相对密度1.683,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酮、甲苯、苯、氯仿和吡啶,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气挥发,加热升华。
吸入后可引起多汗、虚脱、粒状白血球减少等症状。
有较强的毒性,其稀的水溶液在酸性时无色,碱性时为黄色,可用作单色指示剂,并用于制备染料、药物和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各种指示剂和指示液的配制

各种指示剂与指示液的配制1.乙氧基黄叱精指示液取乙氧基黄叱精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 pH3.5~5.5(红→黄)。
2.二甲基黄指示液取二甲基黄0.1g。
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2.9~4.0(红→黄)。
3.二甲基黄-亚甲蓝混合指示液取二甲基黄与亚甲蓝各15mg,加氯仿100ml,振摇使溶解(必要时微温),滤过,即得。
4.二甲基黄-溶剂蓝19混合指示液取二甲基黄与溶剂蓝19各15mg,加氯仿100ml使溶解,即得。
5.二甲酚橙指示液取二甲酚橙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6.二苯偕肼指示液取二苯偕肼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7.儿茶酚紫指示液取儿茶酚紫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6.0~7.0~9.0(黄→紫→紫红)。
8.中性红指示液取中性红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滤过,即得。
变色范围pH6.8~8.0(红→黄)。
9.孔雀绿指示液取孔雀绿0.3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0.0~2.0(黄→绿);11.0~13.5(绿→无色)10.石蕊指示液取石蕊粉末10g,加乙醇40ml,回流煮沸1小时,静置,倾去上层清液,再用同一方法处理2次,每次用乙醇30ml,残渣用水10ml洗涤,倾去洗液,再加水50ml煮沸,放冷,滤过,即得。
变色范围pH4.5~8.0(红→蓝)。
11.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pH4.2~6.3(红→黄)。
12.甲基红-亚甲蓝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亚甲蓝溶液8ml,摇匀,即得。
1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即得。
14.甲基橙指示液取甲基橙0.1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浅谈溴麝香草酚蓝

[ 1 ] 周学 良, 王
琪, 陶洛 彬. 2 0 0 3 . 精细 化工产 品手册 : 常用试剂 与
高纯物. 北京 : 化 学工业 出版社 , 4 O O [ 2 ] 张志 良, 瞿伟菁, 李小方. 2 0 0 9 . 植物 生理学 实验指导 ( 第 4版 ) .
呈黄色或淡黄色 , 中性偏 碱性时呈蓝 色或淡蓝 色, 中间 经过绿色 ( 变色点为 p H 7 . 1 ) _ l 4 j 。在 “ 探究酵母菌细胞
简要介绍 。
1 溴麝香草酚蓝的结构及性质 溴麝香 草酚蓝 , 别名 溴百里 酚蓝 或二溴 百里 酚磺 酞, 英文名 B r o m o t h y m o l B l u e , 简称 B T B 。分 子式 C 2 7 H 2 8 O 5 B r 2 S ( 分 子结构见 图 1 ) , 相对分 子质量 6 2 4 . 3 9 。 该物质 为近似藕荷色或红色结 晶粉末 , 易 溶于乙醇 、 甲
社。 2 4
[ 2 ] 周德庆. 1 9 9 3 .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7 7- 7 8
图 4 逆转录病毒的增殖
呼吸 的方 式 ” 实验中, 产生 的 C O 2溶 于溶 液 中成 为
一
H 2 C O 3 , 进一步解离成 H 和 H C O 3 一, 使 得溶液 的酸度
增加 , 由于 H 2 C O 3 是弱 酸 , 因此 p H不会 降太 多 , 可用 溴麝香草 酚 蓝法 ( B T B法 ) 来 测定 酸度 的改 变。B T B 水溶 液色泽差异 较显著 , 容易观 察到 由蓝变 绿再变黄 的过程 , 所 以是一种理想 的检测 C O 2 产生的试剂 。 4 溴麝香草酚蓝的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