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超声治疗

合集下载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理疗康复科使用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的主要适应症一、脑血管病1.在脑卒中单元参与使用经颅超声溶栓治疗2.脑血管病所致偏瘫、失语等的经颅超声治疗①在超声治疗脑病变的同时,配合肢体的功能训练和作业疗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②头部超声治疗的部位在病变侧头颅的颞部(耳廓前上面),每次治疗20分钟,每天1次,连续5-7天,休息2天,再经下一小疗程。

一般可治疗5个小疗程为一大疗程。

休息10天根据病情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3.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的预防和治疗病人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血管狭窄或动脉硬化时,经颅超声治疗(治疗部位与TCD检查部位相同)可以扩张脑血管,消融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二、其它疾病1.神经痛疼: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使用手持声头在痛疼处作移动超声治疗,脉冲超声功率1W/cm2,10分钟一次,每天1次)。

2.软组织损伤:腰痛、腿痛、颈部痛、软组织扭伤、腱鞘炎、颈肌膜炎(使用手持声头在局部作小圆形移动治疗,超声功率0.5-1 W/cm2,10分钟一次)。

3.面神经麻痹:在耳后痛疼处,或下颌关节处用手持声头局部作小圆形移动治疗,每次5-10分钟,超声功率0.25-0.5 W/cm2。

4.肩关节周围炎:四肢慢性关节炎(治疗声头在局部小圆形移动,超声功率0.5-1 W/cm2,每次8~10分钟)。

5.CO中毒后脑病(在头的两颞侧交替治疗)6.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在头的两颞侧交替治疗)7.脑发育不全及脑炎后遗症的治疗(在头的两颞侧交替治疗)8.脑外伤恢复期的治疗(在外伤或手术后的颅骨切除侧的对侧颅骨放置治疗声头,每次20分钟,超声功率0.5-0.75 W/cm2)。

9.糖尿病性四肢麻木、末梢循环不良(局部超声移动治疗,超声功率0.5-1W/cm2,每次10分钟)。

10.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使用脉冲超声,功率0.5-0.75 W/cm2,移动法,作用于背部胸1—胸4脊骨旁,两侧各8分钟。

B型超声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B型超声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e e r a e2 C ssd r p a o 田l u a v c i n s a se sd a c ri t OS s, e f r3 mo t s 1 e o ee e 2 r h m rh g a e uig o rt n. ec rt e e e t e es w sa s se c od n o G P r8 a e nh : 9 rc v rd w l, e n e i i f v g _ o t l mo e aeyd sb e , e e l ia ld a d 1w su d r e e a v ae Col iin A pia o B—g io nmal v sv p rt n d rtl ia ld 1s v r yds b e n a n e v g tt e s t . l s p l t o e i t di o ci f n u d mii l i a ieo ai d yn e o
L h r—h ,T N Ha —to I u— qa g ta U C u l e A G i a ,X AO Y i ,e 1. n
( eat n o ersre , h eea o i lfD q gO l i d a ig 130 ,C ia) D p r tfN uougr T eG nrl s t a i iFe ,D qn 6 0 1 hn me y H pa o n l
A s at O jc v T i ust eae t f c f b t s : be t e ods s et r u ce et r i c h h p i o B—u rs n i m l vs eo ea o et e t y e e s e crb l l a u d m n a y i ai p r n i t a n o hp r ni e r t o i l n v i t nr m f t v e a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

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出血目的:对超声诊断方法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评估。

方法:研究人员对怀疑有颅内出血的71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且对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超声检出新生儿脑室周围以及脑室内出血的患者为108例,CT检出职位75例。

可见,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P<0.05。

超声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所有的患儿都接受了高效地治疗,病情得到好转。

结论: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以及脑室内初血的病症,采用超声检查的形式会更加简便有效,而且这种检查方式几乎没有辐射,可以进行反复地检查。

在以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可以得到高效应用。

标签:脑出血;超声检查;脑室周围;新生儿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现颅内出血的现象时比较常见的,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炉内病变。

这种病症和产伤以及围产期的直窒息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颅内出血病症的情况比较严重就会给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死亡。

在具体的诊疗工作中,需要采取超声诊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具体的诊疗资料和结果等可以从以下的报告中获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的新生患儿共712例,其中受检者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中的一项:第一,存在着高危妊娠的分娩病史。

第二,早产的胎儿,其胎龄小于37周,地中低于2250g。

第三,患儿的凝血机制出现了严重地异常现象。

第四,患儿接受了呼吸机制等特殊的治疗方式。

第五,患者出生后就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

从所有的患儿中可以看出,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数量分别为386例和326例。

其年龄在1天到28天不等,胎龄为27周到42周不等。

患儿出现的体重低于4400g。

1.2检查方式第一,超声检查。

在采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其探头为C8-5,新生儿颅脑的专用探头的频率为7MHz。

患儿处于仰卧状态,待其静息或者是睡眠的时候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检查。

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压变化研究

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压变化研究

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压变化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估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60例脑出血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测定记录患者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评估其反映颅内压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经统计表明,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搏动指数与颅内压呈正相关关系(P<0.05);心率、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流速度与颅内压无相关性,P>0.05。

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搏动指数的变化,可以粗略评估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出血;颅内压脑出血是指原发性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占全部卒中的25%左右[1]。

脑出血发生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病例生理变化,严重者将危及生命,监测脑出血患者病程中的病理生理信息,对于提高治疗与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

总结60例脑出血患者,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评估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60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60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5-81岁,均值年龄(59.51±1.65)岁;其中高血压者45例,糖尿病者38例,病灶位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叶者分别31例、19例、10例,血肿体积32-85ml,平均(58.48±6.35)ml。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脑出血患者;行颅内压监测者;有较好TCD检测透声窗者。

排除标准:不能取得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的TCD数据者;脑血管畸形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者。

1.2方法患者脑实质处安放颅内压的监测探头,并连好颅内压监测仪,进行床旁持续监测。

超声脑血管病治疗仪(SUT)治疗轻、中型脑出血疗效观察

超声脑血管病治疗仪(SUT)治疗轻、中型脑出血疗效观察
软件处理 。 。 建里 ‘ ‘ 脑 出血患者用 S T超声治疗疗效 : U 见表 1 。 表 1 脑 出血患者用 S T超声治疗前后 U
F A 评 定 结果 (- , ) M x ±s分
脑 出血 ( tcr r e o hg ) ir ee a hm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 实 na b l 质 出血 , 每年发病率 6 0 1 , 我 国约 占全部 脑卒 中的 0—8/ 0万 在 2 ~3 %。脑 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 , 0 0 本文探讨用超声 脑 血管治疗仪( u ) 疗脑 出血患者 , sT 治 观察 患者早 期康 复 , 以及 减少致残率等方面的价值。
a r kfc o o t k n ad o 8cd rmo t i i h l el  ̄)re . i a t rfr s o e a d c r iv s La s r rl a t nt e ed r h e tn y y
[] 5邹操 , 刘志华 , 平 , . h 宋建 等 2 平稳 降压对高血 压靶器 官保护 的临 4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P< .5 0 0
3 讨 论
脑 出血患者早期康 复治疗 对患者 肢体 运动 功能 、 日常生 活能力的恢复非常重要_ 。超声脑血 管病治疗 仪整合 了平 行 3 J 发射 的低能量超声 、 导体激光 (S 和 N E生物 电反馈 三种 半 r) B I 物理 因子的综合效 应。激光照 射血液 , 明显提 高红 细胞 的 可

经验 交流 ・
超 声脑 血 管病 治疗 仪 (U ) 疗轻 、 S T治 中型 脑 出血疗 效 观察
秦 秀凤 , 国萍 , 国建 傅 鲁
( 绍兴第二 医院神经 内科 , 浙江 绍兴 320 ) 100

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的 初始 阶 段 ,强 回声程 度 较 低而 淡 薄 , 尤其 在 血块 边 缘部 位 。 ②
颅 内出血 是新生 儿期 的常见 疾病 ,也可 发生于 宫内 ,严 重时 可 危 及生命 , 影响预 后 。 文通过 对 4 l 高危 新生儿进 行颅脑 超声检 本 3例 查 , 析颅 内 出血 患儿 的超声表 现 , 分 旨在 探讨颅脑 超 声在新生 儿颅 内 出血 中 的应 用价 值 。 1对 象与 方法 1 1对象 . 20 5 5 00 年 月至 20 年5 间在丹 东市妇 女儿童 医院新生 儿科 住 06 月 院的生 后 3 d内的 4 1 3 例患 儿 。
创、 价廉 、 用方便 及对颅 脑 中央部位 病变 的高 分辨率 等优 点 , 应 可作为 常规筛 查高 危新生 儿早 期有无颅 内出血 的首选方法 。
【 关键 词 l超 声 新 生 儿颅 内出血
中图分 类号 :R 4 . 45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8 (0 8 g 1一O 6 1 14 2 0 )0 一18 2 9
2 结 果
2 1 两组 临床疗 效 比较 ( 2 . 表 )
表 2 两组病 疗 效比较 ( %)
组高 于 非 DM 组 ( 5 0 3 x .8 ,尸< 0 0 ) .5 ,心 衰 发生率 D 组 高 M 于非 D 组 ( 4 60 尸< 00 )造成 上述 的原 因, D 患者 冠 M x - .9 , .5 , 与 M 状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重 , 管腔狭窄较明显 , 且多支冠脉常受累 , 梗死范 围较大有 关 , M患者广泛性心 肌微血管 病变有 关 , 与D 致使 冠状 动脉再 通 率 低 , 接 影响梗死 部 位血 供 的改善 , 直 影响 梗死 , 面积 的缩小 , 最终 导致 心功能下降 , 与D 亦 M患 者常伴有高脂血症 , 肥胖 高血糖 , 多脏器损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在婴儿出生后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或其他原因导致颅脑内出血的一种疾病。

这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情况,可能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准确和及时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采取合理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进行概述说明及解释。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特定内容。

首先,引言触及了文章所讨论的主题,并提供了背景知识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的定义、检查方法和步骤以及其起源和演变过程。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解读和分析颅内出血超声检查结果的显示模式、图像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颅内出血的表现与鉴别诊断。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讨论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的优点、临床应用意义,以及其局限性和误诊情况。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主要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概述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的相关知识,并解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探讨超声检查结果的解读方法、不同类型颅内出血的鉴别诊断,以及该标准在临床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通过该文章,读者将更好地了解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从而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

2.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诊断标准2.1 定义和背景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在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发生的颅内出血病变。

由于新生儿头骨未完全骨化、大脑组织松软且容积较大等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头部外伤或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颅内出血。

超声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2 检查方法和流程颅内出血超声检查通常采用经Fontanelle、经囟门或经枕骨穹隆等途径进行。

在检查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并确定适当的探头频率和增益设置。

经颅超声疗法

经颅超声疗法
2、超声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甲皱微循环是人体血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任何器官当然包括脑组织都有丰富的微循环。它是维持脑功能的重要基础。当脑血栓形成时微循环必然受到破坏。而微循环的改善可以使脑细胞获得氧和糖的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维持细胞功能。
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学者郎鸿志等对32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了超声照射对人手甲皱微循环的影响观察。观察部位为右手无名指。超声照射右手无名指指纹侧皮肤,用显微镜观察甲皱微循环情况,并摄影留作对比观察。(超声频率800KHZ/秒,功率0.75W/cm2,照射时间10分钟)。
四、超声治疗的机理研究:
1、超声对血栓(血块)的影响观察。
1976年学者郎鸿志作了超声对血凝块影响的体外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各放2/3杯的生理盐水(28℃),杯中放入同一病人重量相同的1cm长的血凝块(1cm注射器内的自然血凝块)两杯在距血凝块4cm上方放有声头,其中一杯的声头发射超声(强度为1.25W/cm2)。另一杯无超声发射。观察两杯血凝块的变化。结果20分钟后,有超声发射的杯中血块周围有可见的血红色。1小时后,生理盐水的颜色变红,血凝块颜色变浅,体积变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取实验组液体离心沉淀后,作电镜检查为红细胞及细胞的碎片。这一实验表明超声可以使血栓变小。
二、动物实验:
(一)急性实验组:
1、不同声强的超声照射家兔、狗和猴的头颅部位,对脑细胞的形态学影响观察。
(1)取家兔25只,分为5组,每组5只,剪去头部毛发,涂抹液体石蜡,将超声治疗机的声头放在家兔头部,打开超声治疗机,并将超声声强调到一定的部位,用计时仪计时。
超声的频率为800千赫,超声照射时间为20分钟,超声辐射方式均为脉冲超声,脉冲通断比为1:2 ,超声的声强每组不同,五组分别为0..25W/cm2、0.5 W /cm2、0.75 W/cm2、 1W/cm2、 1.25W/c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功能评价
采用SSS评分 评价标准: 基本痊愈:SSS评分减少90%以上; 显著进步:SSS评分减少46%-89%; 进步:SSS评分减少18%-45%; 无变化:SSS评分减少或增多在18%以内; 恶化:SSS评分增加18%以上
SSS评分
意识 提问内容 两项提问两项正确 两项题问一项正确 两项均不正确做以下检查 两项指令均完成 两项指令完成一项 均不完成做以下检查 强烈局部刺激肢体躲避或防御动作 肢体回缩 肢体伸直 无反应 正常 侧视动作受限 眼球侧凝视 正常 轻瘫,可动 全瘫 正常 基本可交谈,但表达有困难 简单交谈 几个单字式的联系借助表情动作 不能言语达意 正常五级 四级 三级抬臂高于肩 二级 一级 零级 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0.949 0.842 0.095 0.713 0.292
脑超声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SSS评分)
P=0.026
超声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进步 恶化 合计
5 37 18 5 0 65
1 15 18 21 0 55
SOD检测结果nu/ml
患者 治疗组 差值 (3)=(2)-(1) 33.7 11 85.6 5.7 27.6 0.3 39.1 15.9 12.8 8.4 21.9 2.4 9.1 35.6 8.1 12.8 16.5 19.1 5.7 19.3 对照组 差值 序号 治疗前(1) 治疗后(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3 0.4 5.7 11.4 2.5 5.7 12.5 6.5 31.4 4.2 6.5 17.8 2.3 36.8 19.7 8.8 33.4 31.6 8.5 41.5 p<0.01 40 11.4 91.3 17.1 30.1 6 51.6 22.4 44.2 12.6 28.4 20.2 11.4 72.4 27.8 21.6 49.9 50.7 14.2 60.8 治疗前(5) 治疗后(6) (7)=(6)-(5) 0.5 0.2 11.4 22.8 34.2 18.8 23.4 7.4 15.4 38.8 11.4 31.2 12.1 26.4 2.5 17.7 25.5 21.4 11.8 31.4 2.6 0.5 20.2 30.6 40.6 22.8 31.2 16.3 13.2 40.2 20.2 38.8 19.8 32.3 10.6 21.5 37.8 33.8 20.6 41.6 2.1 0.3 8.8 7.8 6.4 4 7.8 8.9 -2.2 1.4 8.8 7.6 7.7 5.9 8.1 3.8 12.3 12.4 8.8 10.2
颅骨穿透率(%) 14 12.5 10
脑超声治疗机理
改善微循环
改善血管弹性,溶解栓子
预防和解除小动脉痉挛 促进侧枝循环建立 提高毛细血管网开放程度 促进血肿吸收
超声促进犬脑出血后血肿吸收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5天 30天
总体效应:使创伤后 处于“休眠期”的神经元激 活
小结
治疗剂量超声波作用于脑组织, 以其三大生物学效应为基础,通 过改善局部脑微循环和脑组织血 供,调节吞噬细胞功能,激活 “休眠期”神经元,促进损伤后 脑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超声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附 120 例报告
脑出血
高发病率(自发性占中风8-14%) 高致死率(约45%)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慢而不全 术后并发症多见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是关键
病例选择标准
脑出血30毫升以上(基底节区或脑皮层出血) 高血压病史 手术后或经保守治疗10天后患者 GCS大于8分 无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 无严重全身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
治疗方法
治疗组 SUT-100超声治疗仪,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疗程10天,声强0.75-1.25w/cm2
对照组 常规治疗
研究目的
目的
脑超声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 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脑超声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 脊液中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入选病例均为1999年7月—2001年12月期间经西 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对入选病历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
对照、双盲临床实验
选择
SOD、MDA测定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 基减作用,为体内抗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 MDA:丙二醛,为氧自由基代谢终产物,与体 内自由基损伤程度程正相关 联合检测SOD和MDA可反映体内自由基损伤 程度
SOD、MDA测定
测定时间
治疗开始前1天和疗程结束当天
测定方法
腰穿取脑脊液5毫升,分光比色测定法
手肌力
水平 凝视 功能 面瘫
下肢肌力
语言
上肢 肩关 节肌 力
步行能力
提问内容 正常五级 四级 三级握屈拳,能伸开 三级能屈指,不能伸 二级屈指不能几掌 一级微动 零级 正常五级 四级 三级抬腿 45 度以上,踝或趾可动 三级抬腿 45 度以上,踝或趾不可动 二级腿抬离床,不足 45 度 一级水平移动,不能抬 零级 正常步行 独立行走 5 米以上,跛行 独立行走,需扶仗 有人扶持下可行走 自己站立,不能走 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 卧床
脑出血超声治疗
附临床研究报告
超声治疗原理
超声生物学效应
当作用于人体的超声能量达到一定 剂量时,通过超声波与组织之间的作用 使组织器官产生结构、功能、生化及免 疫改变,产生生物学效应。
超声作用机制
机械机制 一阶应力:声压 二阶应力:声辐射力 温热机制 声能被组织吸收后自身温度升高
超声作用机制
空化机制 人体内存在微小气泡,在低声强下, 气泡震荡受声压控制,称稳态空化,它 可使其周围的细胞产生局部应力,从而 导致细胞质运动。
MDA检测结果(umol/mol)
患者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0.01 治疗组 差值 对照组 差值 治疗前(1) 治疗后(2) (3)=(1)-(2) 1.27 2.25 1.1 2.12 0.85 1.53 0.42 0.42 0.64 1.66 3.34 2.86 0.76 3.32 1.37 0.58 3.69 2.52 0.85 3.69 0.03 0.05 0.01 0.01 0.59 0.02 0.02 0.42 0.31 1.02 2.25 1.94 0.24 0.04 0.05 0.48 1.72 1.04 0.78 3.08 1.24 2.2 1.09 2.11 0.26 1.51 0.4 0 0.33 0.64 1.09 0.92 0.52 3.28 1.32 0.1 1.97 1.48 0.07 0.61 治疗前(5) 治疗后(6) (7)=(5)-(6) 0.42 0.05 3.38 1 0.25 1.27 3.8 3.32 2.64 3.64 1.76 1.44 2.25 3.44 1.58 3.76 0.58 1.97 2.54 3.56 0.4 0.01 3.24 0.81 0.19 1.18 3.5 2.92 2.52 3.45 1.24 0.98 1.05 3.22 1.32 3.42 0.51 0.68 1.08 3.52 0.02 0.04 0.14 0.19 0.06 0.09 0.3 0.4 0.12 0.19 0.52 0.46 1.2 0.22 0.26 0.34 0.07 1.29 1.46 0.04
结 论
结论
脑超声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 经功能
脑超声治疗可减轻脑出血后的自由基损 伤
谢谢
讨 论
脑出血超声治疗适应症
脑出血亚急性期患者的治疗
脑出血手术后患者(10天)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脑出血超声治疗相对禁忌症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 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伴严重全身并发症
超声治疗脑出血机制探讨
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脑脊液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含量,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其含量可反应机 体受过氧化损害的程度;SOD是体内对抗氧自由基反应的主要酶, 对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起致关重要的作用,SOD能清除超氧阴 离子,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因此,通过检测体内SOD水平,可反应 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研究发现,超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脑脊液中SOD水平均增高, MDA水平均下降,但超声治疗组SOD升高幅度及MDA下降幅度均高于 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故可认为,超声治疗可以促进 内源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合成,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 轻自由基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一般临床资料
治疗组
病例数 男 女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平均年龄 平均血肿量 平均GCS评分 65 41 24 53 12 59.65±9.70 46.60±19 88 10.85± 3.16
对照组
55 35 20 45 10 62.51±8.75. 45.43±15.09 9.36± 2.17
脑超声治疗
超声作用特点
脑组织对超声波敏感,大剂量超声能量产生损 害和抑制作用,小剂量产生调节和治疗作用 由于头皮和颅骨的存在,超声波在应用于头颅 时,大部分能量被衰减 实验证实,0.75-1.25W/CM2为脑部超声最佳剂 量
超声透颅实验结果
颅骨厚度(mm) 3.0 5.2 5.5 6.0 6.3 7.0 7.5 6.0 <3.0
治疗组 对照组
脑超声治疗机理
改善吞噬细胞功能,促进血管再生和组织修复 激活神经元:超声的空化效应使细胞内产生原 浆微流,刺激神经元引起如下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