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在测量血压前,应让病人坐或卧在安静的环境下,保持
放松,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2.袖带应选择合适大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3.测量前应检查袖带及导管是否损坏,是否连接牢固。

4.测量时应注意袖带的松紧程度,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测
量结果。

5.测量时应保持袖带与肢体的位置不变,避免移动或扭曲。

6.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将袖带解除,避免长时间压迫肢体
造成不适。

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规格的袖带。

在测压时,手臂应与心脏保持平齐,而且病人在充气时应保持安静。

同时,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以免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性。

在测量体温时,体温探头应夹紧于病人腋下,若是昏迷危重者,则可用胶布将探头粘贴牢实。

夹的过松,会使测得数值偏低。

此外,外接电源和地线连接也需要
注意,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在清洁或消毒监护仪时,应先拔掉电源,并使用无侵蚀清洁剂,避免液体渗入监护仪的外壳和连接器中。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 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量充足,或者连接电源。

- 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电极是否完好,如有损坏需要更换。

-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极和皮肤接触良好,皮肤应清洁干净。

步骤二:设置参数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要设置下列参数: - 心率报警阈值: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心率报警阈值,一般为60-100次/分钟。

- 心律报警阈值: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心律报警阈值,例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的报警阈值。

- 导联方式: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一般有三导联、五导联、十二导联等。

- 滤波频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需求设置滤波频率,一般选择为0.05-100Hz。

- 压力校准:根据压力传感器的需要进行校准。

步骤三: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连接起来,并将导联电极粘贴到患者的身体上,注意导联电极的位置应该正确。

步骤四:开始监护打开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根据监护仪的提示操作,开始进行心电监护。

2.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导联电极粘贴位置•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电极应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般有四个导联电极,分别粘贴在第四肋间、第五肋间、第六肋间和左锁骨下。

•导联电极的粘贴位置应干净、肌肤应无油脂或水分,以保证导联电极与患者的皮肤有效接触。

注意事项二:导联线连接•导联线应牢固连接到心电监护仪和导联电极上,以免断开导致监护信号中断。

•导联线不得与其他电器设备或导线交叉接触,以免干扰监护信号。

注意事项三:避免干扰信号•心电监护仪应远离强磁场和其他电源设备,以免产生干扰信号。

•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触摸心电监护仪和导联线,以免产生干扰信号。

注意事项四:定期校准和维护•心电监护仪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监护信号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仪的电极和导联线应定期更换,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五:患者安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如床栏应放下、监测仪器不得遮挡视线等。

临床心电监护和呼吸机仪器使用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心电监护和呼吸机仪器使用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心电监护和呼吸机仪器使用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项心电监护使用流程1、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三导、五导)、电极片、纱布。

2、病人准备:做好解释,摆好体位,暴露操作区域。

3、定位,清洁局部皮肤,按好导联线及电极线,分别将连接红、黄、绿三条导线的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4、打开监护仪开关,设置各参数。

5、调节各报警上限,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观察记录整理用物。

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1、转移病人或移动仪器时,禁止从病人上方经过,防止意外发生。

2、正确设定报警上限。

,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3、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4、对躁动患者,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5、避开除颤部位,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及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血压监测:(1)病人在躁动、肢体痉挛时所测血压值误差大,不宜过频测量。

(2)严重休克,心率小于40次/分或大于200次/分,所测结果应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再结合临床观察。

7、血氧监测:(1)尽量测量指端,应及时更换测量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青紫、红肿现象发生。

(2)血压监测与血氧探头不在一侧肢体为佳,否则相互影响。

心电监护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按好地线。

2、胸前导联所描记的心电图不能按常规心电图的标准去分析ST-T改变和QRS波形的改变。

3、安装电极时要使皮肤脱脂干净,尽可能降低皮肤电阻,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应及时更换,为便于除颤,必须留出暴露病人的心前区除颤放置电极板的位置。

4、一旦仪器出现故障,必须与专职维修人员取得联系,切勿擅自打开机盖或机壳。

5、定时清洁仪器,擦拭仪器时防止液体渗入仪器内部造成破坏。

6、造成心电监护干扰的原因主要有:(1)交流电干扰。

(2)皮肤清洁脱脂不彻底。

(3)电极固定不良或脱落。

(4)导线断裂。

(5)导电糊干涸。

(6)严重的肌电干扰,应认真查找原因给予解决。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心电监护仪设备-心电图电极-纸张和墨盒(用于打印心电图)-电极粘贴胶布-酒精和棉签(清洁患者皮肤)2.准备患者:-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用酒精擦拭心电图电极接触地区的皮肤,确保皮肤干净。

-确保患者体态舒展,心率稳定。

-根据需要,将电极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如胸前、左右胸侧等。

3.连接设备:-将电极的连接线与心电监护仪的插座连接。

-确保连接线连接牢固,不松动。

4.开启设备:-按下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已经启动。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护模式,如12导联监护或连续记录模式。

5.记录心电图:-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确保患者保持静止,不要说话或大幅度运动。

-根据需要,记录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取准确的心电图。

6.保存和打印心电图:-当所需的心电图记录完成后,按下“保存”按钮,将心电图保存到设备的内存中。

-取下电极并清洁患者皮肤。

-根据需要,将保存的心电图打印出来,并在上面标注患者姓名、日期和相关的信息。

二、注意事项:1.电极的选择和使用:-选择适合的电极尺寸和形状,以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良好接触。

-在贴附电极时,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的区域完整,无空隙或松动。

2.患者舒适性:-在安装过程中,确保患者的舒适和隐私受到尊重。

-尽量减少电极与患者皮肤的摩擦,以避免不必要的不适。

3.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根据需要更换纸张和墨盒,并且及时清理打印机的进纸机构。

4.记录和解读心电图:-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不能自行诊断。

5.操作的安全性:-心电监护仪与其他医疗设备一同使用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6.电源和充电:-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池电量充足或及时充电,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遵循设备制造商的充电和用电指南,以确保正确的操作和充电过程。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初始设置
当启动心电监护仪时,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参数和设置,让心
电监护仪准备护理。

2、采样信号
调节心电监护仪,打开心电模拟器,护士需要选择采样频率,并将心电模拟器调节到
正确的电平。

确保监护仪正确接收信号,确定心电图质量,然后可以开始监护病人。

3、心电图打印
打开心电监护仪的打印设置,打印心电图,护士需要选择打印的要求,如尺寸和其他
参数,确保护士能正确打印病人的心电图。

4、记录病史和打印报告
护士需要将病人的心电图记录在电子病历中,护士需要输入病史信息,填写监护报告。

1、护士在操作心电监护仪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能正确操作心电监护仪。

2、护士还必须确保监护仪的设备安装正确,并随时检查它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它能
正常工作。

3、心电监护仪在使用时,护士应熟悉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并正确解读及识别正常及
异常心电图,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备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4、护士还必须将心电图记录在病人的电子病历中,并详细填写监护报告,以便及时
识别异常,做出正确的决策。

5、心电监护仪操作时须注意维护,定期检查电器、电缆、电源等,以确保心电监护
仪工作正常,确保病人及时护理安全。

总之,心电监护仪操作需要护士严格根据操作指南、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正确解读心
电图,正确记录病史信息,并经常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以确保监护仪的正常工作及出色
的护理效果。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和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

它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车和家庭护理中,以提供准确的心脏健康数据。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具备以下条件:1. 设备完好无损,电源充足;2. 连接线和电极贴片清洁无损,确保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3. 心电图纸或电子显示屏的正常工作。

二、使用步骤1. 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姿势,一般建议患者平躺在床上,身体舒适放松。

2. 插入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开启。

若使用电池供电,请确认电池电量充足。

3.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联方式,常见的导联方式包括三导联、五导联、十二导联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导联方式。

4. 使用清洁湿布或消毒纱布清洁患者皮肤,以保证电极贴片的黏附性能。

5. 将电极贴片正确粘贴在患者的胸部、肢体等适当部位。

注意保持电极与皮肤的紧密接触,避免贴片脱落影响监护效果。

6. 调节心电监护仪的控制面板,选择合适的增益和滤波器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心电信号。

7. 按下记录按钮开始心电监护,持续记录所需时间,记录过程中保持监护仪的稳定性。

8. 心电监护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并将电极贴片清理干净,做好下次使用的准备工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每项功能及操作要领。

2. 心电监护仪属于专用医疗设备,非专业人士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使用。

3. 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应保持平静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异常呼吸等行为,以免干扰心电信号的采集。

4. 心电监护仪的接线和电极贴片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应检查导线是否有损坏,电极贴片是否黏附良好。

5. 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处理。

6. 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注意设备的散热和电量消耗情况,避免设备过热或电量不足导致监护中断。

四、心电监护数据的解读心电监护仪记录的心电图是医生判断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心电波形及其含义:1. P波:代表心房收缩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正常形态和时间间隔。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设备,常用于医院、急救车和心脏监护中心等地方。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保障患者安全和获得准确的心电图结果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平稳的表面,插上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确认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显示屏幕是否能正常显示。

2. 准备患者:为患者脱去衣物,将胸部清洁,并确保胸部无水分、油脂和汗液。

若患者有胸毛较多,可以先将其修剪或用电解刮刀剃掉一部分。

3. 安装电极:根据心电导联的不同要求,选择相应数量的电极。

将电极粘贴在指定的位置上,如标识V1至V6的导联应贴在胸部前侧,手腕导联应贴在手腕部位,胫前导联应贴在脚踝部位。

4. 连接导线:将电极与心电监护仪的导线连接插头相匹配的插口上,插头插入时要确保插接牢固,尽量减少导线上的松脱和抖动。

5. 设置仪器:根据需要选择心电图的记录方式,常见的有实时检测、自动记录和事件记录等模式。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嘱设置导联种类和导联选择。

6. 开始监测:确认所有设定都已经完成后,开始心电监护仪的运行。

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记录心电图信号的方式可以是连续记录或手动记录,根据需要进行记录。

7. 结束监测:记录完心电图的时间后,可以停止监测。

先拔掉导联的插头,然后将电极从患者身上取下。

将电极清洗干净,备用。

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洗手,并戴好洁净的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2. 在贴电极前,要先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有伤口和过敏等情况,确保电极粘贴的位置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

3. 电极贴在患者身上时,要确保贴紧、平整且没有皱褶,以保证心电图的准确性。

4. 仪器操作时,要注意观察仪器的显示屏和指示灯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报修。

5. 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尽量让患者保持身体放松、呼吸平稳。

避免因患者移动导致心电图信号不稳定或产生干扰。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心电活动的重要医疗设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且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监护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电极是否干净,连接线是否完好等。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安装电极。

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极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

一般来说,电极应该安装在胸部的特定位置,以确保监测到准确的心电信号。

在安装电极时要注意电极的粘贴是否牢固,是否与皮肤接触良好,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3. 连接设备。

将心电监护仪与电源连接,并确保连接线没有损坏。

在连接设备时要注意线路的整齐和安全,避免出现杂乱的线路,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4. 启动设备。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启动心电监护仪。

在启动设备时要注意设备显示屏的信息是否正常,设备是否发出异常声音等,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监测心电信号。

启动设备后,可以开始监测心电信号。

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显示屏上的波形图和数据信息,确保监测到准确的心电信号。

注意事项:1. 保持设备清洁。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和之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设备的清洁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定期校准设备。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精密的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定期校准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注意电极的更换。

电极是心电监护仪的重要部件,需要定期更换。

使用过期或损坏的电极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

4. 注意设备的安全。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要注意设备的安全问题,避免设备受潮、受热或受到机械损坏,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5. 观察患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监护仪以其准确性高、方便、实用日益受到医护人员及其患者、亲属的喜爱、依赖。

日常应用中注意正确操作,细微方面的保养、使用、爱护,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吏多的方便,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给予很好的帮助。

一、心电监护仪的厂家型号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步骤大致为:1、接电源开机2、接心电监护,通常使用模拟肢导(红黄蓝黑即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也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心导连,在各接头上都标有相应的英文字母。

3、接血氧探头,注意红色发光面和指甲紧贴4、接袖带,调整测血压时间二、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2.心电导联线带有5个电极头的另一端与被测人体进行连接,正确连接的步骤:a.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b.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5个电极片上电极扣扣好。

c.乙醇挥发干净后,将5个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上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

d.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

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3、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时连接地线的注意事项:地线连接时应把带有铜片套的一端,接在主机后面板的接地端子上。

(方法是旋开接地端子旋钮帽,把铜片套套上,然后旋紧钮帽)。

地线另一端带有夹子,请夹在建筑设施的公共接地端(自来水管、暖气片上等与大地直接相通的地方)。

切不可随随便便地把地线夹在与接地无关的病床或其他金属上,那样如同没有连接地线。

如果不接地线或地线连接不好可能会造成心电波形干扰较大,同时可能对仪器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伤害。

四、心电监护仪使用中易忽略的问题●血压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1.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

做到专人专用。

即使仪器不足,相邻床位之间共用一台监护仪,袖带也需固定应用,测量时更换袖带接头部分即可。

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且防止由此给患者及其亲属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

2. 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

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3. 连续使用3,天以上的病人,注意袖带的更换、清洁、消毒。

既可防止异味又可增加舒适度。

4.袖带尼龙扣松懈时,应及时更换、补修。

以防增加误差。

5. 成人、儿童测量时,注意袖带、压力值的选择调节,避免混淆。

6.病人在躁动、肢体痉挛时所测值有很大误差勿过频测量。

严重休克、心率小于每分40次;大于每分200次时;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结合临床观察。

●血氧饱和度、心率测量中易忽略的方面1. 尽可能专人专用,每班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一次;每1-2h 更换一次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青紫、红肿现象发生。

尽量测量指端,病情不允许时测趾端。

血压监测与探头不在一侧肢体为佳,否则互有影响。

2.注意爱护探头;用胶布固定;以免碰撞、脱落、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体温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1. 肛温探头应用时病人颇感不适;非必须时可用水银体温计。

2. 不用时,与监护仪及时分离。

严格清洁消毒。

●心电导联监测中易忽略的方面1. 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

3-4d更换一次;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2.监护中发现严重异常时,最好请专业心电图室人员复查、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做好患者、亲属的解释工作1. 大部分患者、亲属对监护仪均会有很大程度的好奇心、神秘感、依赖感。

监护仪的丝毫变化都会引起其不安、惊诧、恐慌。

重症病人更是如此。

在应用之始最好就做好充分、必要的解释。

避免引发纠纷,干扰紧张、有序的护理工作,影响护患关系。

专业性强,又很难解释清的,不妨婉转拒绝,有问必答并不适合此时;2. 嘱咐患者、亲属不应擅自应用、调节监护仪,造成仪器的损坏项目操作要求达标目的对危重患者实施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能正确说出使用心电图机的目的使用对象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能正确说出使用对象仪表仪表端庄整洁,洗手,戴口罩仪表符合要求操作步骤接到收病号通知,行心电监护,洗手正确洗手或手消毒准备用物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血压袖带,电极片3个,纱布2块用物准备准确无缺失携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进入监护界面操作正确监护仪进行初步设置菜单→个人设定 1、心律不齐:各项报警设为开2、生命体征报警:设各参数的上下限能正确熟练设置各参数的报警限连接各部件及导线连接好导线,接电极片;连接好袖带;检查SPO2指套的红灯亮;调整各导线,保留适当长度,挂于监护仪旁的固定架上各部件性能良好,导线长度适宜患者入室解释XX你好,由于病情需要给你行心电监测,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请您把上衣脱下来,以防监护受干扰。

正确解释患者能顺利配合放置电极片纱布清洁皮肤,放置电极片,位置:红―右锁骨中点下第二肋间,黄―左锁骨中点下第二肋间,绿―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充分暴露安置电极的部位并保护患者隐私,清洁皮肤戴SPO2指套将SPO2指套安放在末梢循环好、指甲正常的手指末梢循环好,没有灰指甲,没有染指甲油量血压血压袖带系于肘窝上2-3cm处,松紧以伸入1指为宜,避开输液和放置SPO2指套侧的上臂,按“无创血压”键测血压袖带位置正确,松紧度适宜观察观察各监测数据及波形,根据病情调报警限和血压测量方式波形清楚,正确调整报警限输入患者信息病人信息栏输入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病人信息正确整理床单位协助盖好被子,摆舒适体位,放好呼叫器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交代注意事项叔叔,您配合得很好,谢谢您的合作,呼叫器放您枕边了,有事请呼叫我,我也会随时巡视病房的。

交代清楚,谢谢患者的配合整理用物洗手,整理用物,垃圾分类正确洗手,垃圾分类正确做记录洗手,做记录记录正确及时注意事项1、连电极前皮肤清洁彻底2、确保戴SPO2指套的手指没有灰指甲和涂指甲油,要4小时更换手指,水肿者2小时更换3、血压袖带系于肘窝上2-3cm处,松紧以伸入1指为宜,避开输液和放置SPO2指套侧的上臂,根据病情设定测量血压的时间4、各导线留出适当长度,确保患者翻身时不受牵拉能正确说出各注意事项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2.心电导联线带有5个电极头的另一端与被测人体进行连接,正确连接的步骤有:a.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b.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5个电极片上电极扣扣好。

c.乙醇挥发干净后,将5个电极片贴到清洁后的具体位置上使其接触可靠,不致脱落。

d.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

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3、请务必连接好地线,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

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三、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血压袖带与病人的连接,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这里仅以成人为例。

1.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

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

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2.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或乱动。

3.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

4.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5.不应打点滴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6.一般而言,第一次测压值只做为参考四、体温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体温探头正常情况是夹紧于病人腋下,若是昏迷危重者,则可用胶布将探头粘贴牢实。

夹的过松,会使测得数值偏低。

2.因为体温传感器通过金属表面的热传导实现体表温度测量,所以一定要使探头的金属面与皮肤接触良好,且在五分钟之后可得到稳定的体表温度。

五、外接电源的注意事项:1.配电盒质地应优良可靠,插接应牢靠。

以免会出现插头接触不良,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主机电源损坏。

2.供电线路要求:交流电220V±10%(不能把380V接入配电盒)。

以电源供应不间断、稳定为原则。

六、地线连接的注意事项:地线连接时应把带有铜片套的一端,接在主机后面板的接地端子上。

(方法是旋开接地端子旋钮帽,把铜片套套上,然后旋紧钮帽)。

地线另一端带有夹子,请夹在建筑设施的公共接地端(自来水管、暖气片上等与大地直接相通的地方)。

切不可随随便便地把地线夹在与接地无关的病床或其他金属上,那样如同没有连接地线。

如果不接地线或地线连接不好可能会造成心电波形干扰较大,同时可能对仪器操作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