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速滑课教案

初中速滑课教案

初中速滑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滑冰技能。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起跑、起滑、滑行、冲刺和转弯。

2. 速度滑冰的安全知识:冰面安全、滑冰器材安全、滑行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起滑、滑行和转弯技术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1.2 教师讲解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要领,让学生对速度滑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2.1 起跑:教师示范起跑技术,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起跑时的身体姿势和用力顺序。

2.2 起滑:教师示范起滑技术,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起滑时的脚位和身体协调。

2.3 滑行:教师示范滑行技术,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滑行时的身体姿势和用力方式。

2.4 冲刺:教师示范冲刺技术,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冲刺时的身体姿势和用力顺序。

2.5 转弯:教师示范转弯技术,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转弯时的身体姿势和用力顺序。

3. 实践训练(15分钟)3.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3.2 学生进行短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体会速度滑冰的乐趣。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4.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学生能在冰面上安全、熟练地进行速度滑冰。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身心健康得到增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和监管。

2.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3. 鼓励学生参加速度滑冰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体育课速滑教案.doc

体育课速滑教案.doc

体育课教案NO:1教学内容:1、冰上课的组织形式、要求、安全措施、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管理制度2、速滑的教学内容,考核项目、标准。

3、速度滑冰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的: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冰上各项活动;2、了解课的组织形式,课堂常规和冰上一切措施等为上好冰上课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程序:一、讲解冰上课的组织形式、要求、安全措施、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管理制度(略)二、速滑的教学内容,考核项目、标准。

(略)三、速滑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一)准备活动:活动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一般以身体微微出汗和自我感觉已具备了应有的灵活性、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时为止。

但应注意准备活动和即将开始的学习的间隔不能太长,要循序渐进,以便达到逐步过渡的目的。

(二)整理活动:滑跑到终点以后采用继续慢滑的方式,作为整理活动。

(三)服装、器材:运动前穿好服装(力求简便),磨好冰刀。

(四)练习中应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五)运动后要注意保暖。

(六)运动后不应立即进食。

(七)饭后不要立即进行运动。

(八)平时要按照速度滑冰规则的要求,一比不苟地进行练习,对一些可能发生冲撞的情况,都应予以注意。

四、速滑运动防冻常识1、原因:在低温下练习时,容易使局部组织发生血液循环或代谢障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冻伤。

2、诱因:潮湿、烈风、疲劳、长久静站、穿着窄小的衣鞋、保温不好,都可促使冻伤发生。

3、症状:冻伤开始时,仅是皮肤发红,渐渐肿痛,发痒。

再隔些时,就出现水泡。

到后来,皮肤就溃烂,甚至坏死。

这种症状,可以分为四度。

4、处置:一度冻伤:手、足、耳、鼻或颜面等处的冻伤,可用手掌或软棉花、毛巾等软物质轻缓地按摩,也可用烧酒、醋或渐加温热的水、盐水磨擦,最好涂樟脑酒,使血液循环旺盛,渐渐恢复。

也可用艾蒿、茄杆水浸泡手、脚。

二度冻伤:将水泡消毒后刺破吸干,涂上油膏,无菌包扎,注意保温。

三、四度冻伤在运动损伤中是最少见的,如生,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速度滑冰运动教学设计方案

速度滑冰运动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了解速度滑冰的基本知识、规则及运动原理。

2. 技能目标:掌握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提高滑冰速度和稳定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速度滑冰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滑冰的基本知识:速度滑冰的起源、发展、规则等。

2. 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起跑、滑行、弯道滑行、冲刺等。

3. 速度滑冰的器材:冰刀、冰鞋、头盔、护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课堂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速度滑冰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实践阶段(1)教授起跑技术:讲解起跑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2)教授滑行技术:讲解滑行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3)教授弯道滑行技术:讲解弯道滑行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4)教授冲刺技术:讲解冲刺姿势、动作要领,示范并让学生练习。

3. 综合练习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滑行,提高滑冰速度和稳定性。

(2)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阶段(1)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效果等。

2. 结果评价:通过比赛、测验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滑冰速度、稳定性等。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用于课堂导入和示范。

2. 冰刀、冰鞋等器材:用于实践阶段。

3. 比赛场地:用于综合练习阶段。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速度滑冰教案中班

速度滑冰教案中班

速度滑冰教案中班教案标题:速度滑冰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了解速度滑冰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培养学生对速度滑冰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感和体能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速度滑冰比赛的视频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对速度滑冰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速度滑冰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一:速度滑冰基本知识介绍1. 向学生简要介绍速度滑冰的起源、发展历史和比赛项目。

2. 介绍速度滑冰比赛的规则和计时方法,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基本要求。

3. 展示速度滑冰比赛的装备和器材,让学生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工具。

活动二:速度滑冰技术要点讲解1. 介绍速度滑冰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推动、滑行和转弯等。

2. 分别对每个动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并示范给学生观看。

3. 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姿势、动作和呼吸等要点。

活动三:速度滑冰技能训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扮演教练,其他学生则扮演运动员。

2. 教练向运动员传授速度滑冰的技术要领,并带领他们进行基本动作的模仿练习。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训练,教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整。

活动四:速度滑冰比赛模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参加速度滑冰比赛模拟。

2. 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指定区域,让代表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滑行和转弯等动作。

3. 比赛结束后,根据完成动作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胜小组,并进行颁奖仪式。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速度滑冰的理解和感受。

2. 强调速度滑冰的重要性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继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3. 鼓励学生参与速度滑冰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速度滑冰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速度滑冰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的喜好程度。

速度滑冰教案

速度滑冰教案

速度滑冰教案教案标题:速度滑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速度滑冰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2. 培养学生的速度滑冰技能,提高其速度滑冰水平;3.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速度滑冰场地;2. 速度滑冰装备(滑冰鞋、头盔、护具等);3. 讲解板、示范板;4. 速度滑冰规则和技术要点的教材资料;5. 计时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速度滑冰的概念和历史,并激发学生对速度滑冰的兴趣。

技术讲解:2. 解释速度滑冰的基本规则,包括起跑、转弯、冲刺等;3. 讲解速度滑冰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如弯腰、膝盖微曲、手臂平衡等;4. 通过示范板和讲解板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速度滑冰技术动作。

实践训练:5. 分组进行速度滑冰练习,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队长;6.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速度滑冰项目进行训练,如100米、500米等;7. 学生按照规定的起跑方式进行练习,并在终点处记录时间;8. 学生进行多次练习,逐渐提高速度滑冰水平。

技术指导:9. 教师对学生的速度滑冰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改进技术;10. 强调学生在速度滑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平衡、控制速度等。

比赛活动:11. 组织速度滑冰比赛,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进行比赛;12. 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排名。

总结回顾:13. 分享学生的速度滑冰经验和感受;14.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拓展活动:15. 鼓励学生参加速度滑冰俱乐部或比赛,提高自己的速度滑冰水平。

教案评估:1. 学生对速度滑冰规则和技术要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和进步;3. 学生在比赛中的成绩和排名。

教案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速度滑冰教案小班

速度滑冰教案小班

速度滑冰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小班速度滑冰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速度滑冰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案内容: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如慢跑、摇臂等,以准备身体。

2. 进行一些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转身等,以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二、基本知识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速度滑冰的基本知识,包括比赛场地、比赛规则等。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对速度滑冰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技能训练(25分钟)1. 基础滑行练习:让学生穿上滑冰鞋,在冰面上进行基础滑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滑行姿势和动作。

2. 转弯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滑行过程中进行转弯,包括内转弯和外转弯。

3. 起步练习:教授学生正确的起步姿势和动作,让他们能够迅速起步并保持平衡。

四、团队合作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速度滑冰接力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接力比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支持。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速度滑冰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滑行过程中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教案扩展:1. 继续进行滑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滑行速度和灵活性。

2.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速度滑冰的比赛规则和技巧,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穿戴合适的滑冰装备,并在安全的冰面上进行教学活动。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速度滑冰教案

速度滑冰教案

速度滑冰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速度滑冰运动发展动态、基本技术及健身的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速度滑冰的欣赏能力。

二.通过实践课教学,在了解及掌握速度滑冰的技术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术语。

三.冰上课教学本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为出发点,掌握冬季科学锻炼方法。

提高学生参加冬季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充分的利用地域特色自觉参加冬季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教材纲要与学时分配
一.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体现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评价标准。

教学要求
一.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采用分解和诱导练习等手段和方法,学习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直道、弯道、起跑等技术,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教学。

二.通过教学向学生简介滑跑技、战术及运用,培养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欣赏水平。

三.通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血管机能,发展学生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学生的机能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自备冰刀。

小学体育教案之极速滑冰挑战速度与平衡

小学体育教案之极速滑冰挑战速度与平衡

小学体育教案之极速滑冰挑战速度与平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极速滑冰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挑战,提高自己的滑冰速度和平衡能力。

教学准备:1. 极速滑冰赛道2. 滑冰鞋和保护装备3. 计时器4. 学生的体育服装和运动鞋教学内容:一、引入活动在开始正式教学前,可以通过一段小视频或者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极速滑冰比赛的场景,让他们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和挑战。

二、讲解规则和技术要求1. 规则介绍:极速滑冰是一项速度与平衡并重的体育项目,比赛时选手需要迅速滑过长赛道,完成指定的圈数或者时间。

选手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包括起跑、转弯和加速等方面的要求。

2. 技术要求:(1)姿势稳定:滑冰时身体要保持稳定,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背部挺直,双臂微微向前伸直,保持流线型。

(2)转弯技巧:通过倾斜身体,利用滑冰刀的刀锋抓地,实现高速的转弯。

(3)加速技巧:通过迅速连续地蹬腿,用力推动身体向前加速。

(4)平衡掌握:滑冰时保持平衡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练习单脚滑冰等动作来提高平衡能力。

三、示范和练习1.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穿上滑冰鞋在赛道上示范滑冰的动作和技术要领,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2. 学生练习: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示范一起在赛道上进行练习,重点训练姿势稳定、转弯和加速等技术要求,并逐渐提高滑冰的速度。

四、挑战活动1. 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设定一个赛程和计时器,比赛时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或者完成规定圈数内尽快滑过赛道。

2. 计时比赛:每个学生可以分别进行计时比赛,记录下自己滑冰的时间。

学生可以不断挑战自己,争取在每次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速度。

五、总结和反思在挑战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观点,并针对滑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和解决。

六、拓展活动对于对极速滑冰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城市或学校举办的滑冰比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滑冰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速度滑冰运动发展动态、基本技术及健身的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速度滑冰的欣赏能力。

二.通过实践课教学,在了解及掌握速度滑冰的技术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术语。

三.冰上课教学本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为出发点,掌握冬季科学锻炼方法。

提高学生参加冬季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充分的利用地域特色自觉参加冬季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教材纲要与学时分配
一.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体现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评价标准。

教学要求
一.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采用分解和诱导练习等手段和方法,学习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直道、弯道、起跑等技术,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教学。

二.通过教学向学生简介滑跑技、战术及运用,培养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欣赏水平。

三.通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血管机能,发展学生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学生的机能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自备冰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