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_基本路线_统一战线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 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 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 要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 《<共产党人>发刊词》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 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 了全部中国革命。 —— 《<共产党人>发刊词》
古田会议决议案。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 唯一宗旨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 本质的集中体现。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 本质的集中体现。 人民军队宗旨具体体现在其基本任务上
▲自力更生,以我为主,兼学外军的 长处和经验。
邓小平强调:
从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 设的轨道。
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 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江泽民强调: 政治合格
作风优良 军事过硬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二、武装斗争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
优点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三)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二、武装斗争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
优点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三)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三)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毛泽东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创立 了完整的人民战争理论。
(三)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1、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是为人民的 根本利益而战,这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党建三大法宝

党建三大法宝一、共产党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新时代三大法宝:新思想、新党章、新集体。
新思想是新党章和新集体的思想集中体现和一切行动的指南;新党章是对新思想和新集体的成果成文巩固和基本行为的规范;新集体是新思想和新党章的政治思想载体和践行的主导力量。
扩展资料:三大法宝具体内涵:统一战线: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他们代表的生产关系不同,对革命所持有的态度也不同。
武装斗争: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具有和资本主义各国不同的情况。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党的建设:毛泽东认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纲领和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行动的总方向,决定着党的建设。
要把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就必须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 参考资料:人民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 人民网-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二、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三大法宝”: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之路,这三项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程中统揽全局,是其他政策和战略的基础、手段和目标.这三项重大战略理论创新应会像“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一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重要法宝作者:李文张吉明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03期摘要:统一战线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我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仍然需要拿起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
关键词: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3-0068-02一、统一战线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巨大的不竭动力源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成功,而统一战线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空间,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统一战线能够充分调动新的社会阶层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主体,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力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要深刻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
统一战线,还可以通过工商联等群众团体的工作,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多做贡献。
(二)统一战线能够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
•在中国革命初期,国共两党共同发起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吸收了广大农民、工人、学生、资产阶级以及其他革命力量参与革命斗争。
•统一战线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体制,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武装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依靠武装斗争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武装斗争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势力的对抗手段,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南京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都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的重要胜利。
3.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确保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上的建设、组织上的建设以及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党的建设确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有效运行。
以上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
这三大法宝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统一战线为革命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实现革命目标的手段,党的建设则是保证整个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统一战线具有政治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能够凝聚起不同阶级、不同政党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力量,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统一战线能够融合各个阶级的各种矛盾和不同利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增强革命的合力。
•统一战线有利于避免革命力量的分散,将各个进步力量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阵营。
武装斗争的特点•武装斗争是一种强迫性手段,是通过使用武器和武力来实现革命目标的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需要有一个有组织的力量来组织和指导,也需要有相应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战术来应对敌人。
•武装斗争是一种强大的革命手段,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消灭反动势力和建立革命政权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党的统一战线思想

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范文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渐趋完善的,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体系化的过程。
它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国实践中,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思想理论、政策策略。
重新回顾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也大有裨益,而且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同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独创性的统一战线理论。
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在漫长曲折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实践的发展,也反映了党对统一战线认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提高。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从党的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是第一个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主革命认识不深,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特点:
“两头小中间大”
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
3)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
二、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三大 法宝
能性
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 为中 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 发展统一战 线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具有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社会基 础。
4)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二、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三大 法宝
正确区分统一战线的两个不同的同盟,对资产阶 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无产阶级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 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和总方针。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同盟及其关系:
1、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 思想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 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发展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取得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改 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 由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扫清了障碍, 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取得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力地 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 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 的力量
3)人民战争
二、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三大 法宝
人民战争的思想
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战争。 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以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基地。 开展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 量体制。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三大 法宝
核心——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和运动战。 作战基本方针——战役战斗上集中 兵力打歼灭战。
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①首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其次,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的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党的建设,是指培养骨干党员,发展大批普通党员,强调党的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都得听党的指挥。
武装斗争,是指枪杆子里出政权是颠扑不破的经由实践得出的绝对真理,要广泛发动群众,拿起武器,推翻 ... 反动派的统治;并且还要注意战略战术,力求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
统一战线,是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 ... 上层人物,孤立极少数的 ... 顽固派;做统战工作,还得有的放矢,既讲原则又要灵活,一切为了推翻 ... 反动统治为终极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党的理论创新长河中,“法宝”主要是指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三大法宝”学说,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开创了用“法宝”来概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先河,使党的重要理论既生动鲜活,又浅显易懂、深入人心。
搞革命,有三大法宝,人们耳熟能详。
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法宝呢?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总结,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仍然有“三大法宝”,即:解放思想、基本路线、统一战线。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反对思想凝固僵化,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解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的核心和实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破除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大胆吸收并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有生机与活力。
解放思想使我们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扫清了思想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解放思想为突出标志,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程。
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曲解、误解和教条化理解,加深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正是解放思想,才扫清了思想障碍、统一了思想认识,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解放思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了思想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理论成果,又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新起点。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党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精神支柱,这个党、国家和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打破常规,突破前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准则,不断解放思想进行理论创新。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创新思想,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弊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2]。
党的基本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全部实践的指南和依据。
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党在社解放思想、基本路线、统一战线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大法宝●黄友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5达州新论2009年第1期(总第83期)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七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再次肯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执政兴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4];“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而创立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深刻总结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确立的基本路线。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最根本的就是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
人民的实践创造了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并且取得成功的一个真理。
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是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强大生命力之奥秘。
只有坚持基本路线,才能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30年来,我们坚持基本路线,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但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还任重道远。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6]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科学地阐述了统一战线的地位与作用:“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7]这是理论上的又一次升华,突出了统一战线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的作用,增添了统一战线新的社会职能,使统一战线成为共产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发展、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成功地解决民族关系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通过确立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效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认真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促进了两岸和平关系的发展。
党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都凝聚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了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局面,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的历史看,统一战线始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实现党和国家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以前,统一战线主要是我们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又成为我们党夺取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法宝。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8]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不仅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方略,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保证。
16统一战线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世纪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这一理想和目标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区域、不同阅历、不同阶层的基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