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合集下载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中药知识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即“药对”配伍.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供读者参考.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心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1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2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3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通—竹叶、生地.4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5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6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7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黄散.8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二温心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2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3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4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5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鼻散.三补心1益气回阳药物配对:人参—附子,如参附汤;黄芪—附子,如芪附汤. 2补气养血药物配对:黄芪—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黄芪、当归,如通乳散.3益气止血药物配对:黄芪—地榆,如地榆合剂.4益气复脉药物配对:炙甘草—桂枝,如炙甘草汤.5益气止汗药物配对: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6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7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 8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9滋阴安神药物配对:生地—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五味子—苻神、远志,如养心汤.10滋阴降火药物配对:生地—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肺1清肺泻火药物配对:石膏—知母,如白虎汤;黄芩—栀子,如润肺汤.2清肺止咳药物配对:石膏—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石膏—杏仁,如麻杏石甘汤;银花—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3清肺祛痰药物配对:黄连—贝母、白矾,如白矾散;知母—贝母,如二母散. 4清肺解毒药物配对:板蓝根—马勃、玄参,如普济消毒饮;银花—连翘、大黄,如消黄清凉散;黄连—黄芩、栀子,如消黄散.5清肺解表药物配对:银花—连翘、荆芥,如银翘散;桑叶—杏仁,如桑杏汤.6清肺利咽药物配对:牛蒡子—桔梗、甘草,如银翘散.7清肺止血药物配对:知母—侧柏叶、栀子,如十黑散;黄连—白芨、阿胶,如白芨散.8清肺止痒药物配对:玄参—紫参、苦参,如五参散.9清肺排脓药物配对:苇茎—苡仁、桃仁.10泻肺行水药物配对:葶苈子—大枣.二温肺1温肺发表药物配对:细辛—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荆芥—防风,如荆防败毒散.2温肺止咳药物配对:麻黄—杏仁,如厚朴麻黄汤;杏仁—桔梗,如发表青龙汤.3温肺化痰药物配对:干姜—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紫苑—苏子.4燥湿化痰物配对:半夏—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半夏—枯矾,如半夏散. 5化痰降气药物配对: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气汤;半夏—苏子, 6如苏子降气汤;紫苑—白部、白前,如止嗽散.7宣肺利气药物配对:桔梗—帜壳,如荆防败毒散;杏仁—陈皮,如发表青龙汤.8宣肺行水药物配对:麻黄—白术;桂枝—防己.三润肺1润肺清热药物配对:知母—贝母、玄参,如知母散;沙参—麦冬、天花粉,如沙参麦冬汤.2润肺生津药物配对:麦冬—生地、知母,如清肺润肠散;麦冬—沙参、玉竹,如沙参麦冬汤.3润肺止咳药物配对:麦冬—杏仁、枇杷叶,如清燥救肺汤;款冬花—紫苑,如黄柏散.4润肺化痰药物配对:百合—贝母、麦冬,如百合固金汤;天冬—麦冬、瓜蒌壳,如理肺散.5润肺滋肾药物配对:生地—熟地、玄参,如百合固合汤.四补肺1益气敛肺药物配对:人参—五味子,如虚劳补阳散;2益气平喘药物配对:人参—麻黄、杏仁.3益气化痰药物配对:人参—贝母.4益气固表药物配对:黄芪—白术、防风.5补肺润燥药物配对:党参—沙参、制首乌,如五参散.三、用于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温脾1温中祛寒药物配对:干姜—厚朴,如健脾散;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2温中行气药物配对:厚朴—青皮、陈皮,如厚朴散;桂心—砂仁、陈皮,如桂心散.3温中止痛药物配对:丁香—吴萸,如丁萸理中汤;砂仁—木香,如香砂散.4温脾止泻药物配对: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5温脾止血药物配对:附子—白术、灶心土,如黄土汤;附子—炮姜炭. 6温脾攻下药物配对:附子—大黄,如温脾汤.7温脾助阳药物配对:干姜—草果仁、附子,如实脾汤;白术—附子,如术附汤.二清脾1清热解毒药物配对:石膏—黄连、黄芩;升麻—玄参.2清热祛湿药物配对:黄连—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栀子—藿香;黄柏—苍术,如除湿壮筋汤;石膏—苍术,如湿热吐草方.三健脾1健脾除湿药物配对:苡仁—防已、陈皮,如滋补散;茯苓—苡仁、大腹皮,如消肿利水散;白术—茯苓,如四君子汤.2燥湿健脾药物配对:苍术—厚朴、陈皮,如平胃散;槟榔—苍术,如麻3黄桂枝汤;苍术—神曲,如加味平胃散.4健脾行气药物配对:陈皮—青皮,如曲蘖散;茯苓—枳壳,如和胃消食汤. 健脾破满药物配对:白术—莪术,如导水散;白术—枳实,如枳实导滞丸. 5健脾利水药物配对:黄芪—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术—茯苓、猪苓,如五苓散.四补脾1补脾益气药物配对:党参—黄芪、白术,如扶脾散;人参—白术,如四君子汤.2补中健脾药物配对:人参—白术、陈皮,如异功散;白术—山药,如完带汤.3益气升阳药物配对:黄芪—升麻、柴胡,如补中益气汤.4益气温中药物配对:黄芪—桂枝;人参—白术、干姜,如理中汤.5补中和胃药物配对:白术—砂仁、陈皮,如香砂六君子汤.6益气涩肠药物配对:人参—肉豆蔻、诃子,如养脏汤.四、用于肝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肝1清肝泻火药物配对:黄芩—栀子,如龙胆泻肝汤;黄芩—生地、黄连,如黄芩散;大黄—菊花、黄芩,如大黄当归散;栀子—牡丹皮,如丹栀逍遥散.2清肝明目药物配对:菊花—木、车前子,如洗肝散;青葙子—草决明、石决明,如青葙子散.3清肝利湿药物配对:栀子—茵陈;龙胆草—木通、车前子.4清肝熄风药物配对:羚羊角—钩藤,如羚羊钩藤汤;全蝎—僵蚕、蝉蜕,如千金散;蝉蜕—蚯蚓.5清肝止血药物配对:黄芩—大黄、栀子,如大黄当归汤.6平肝潜阳药物配对:钩藤—石决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二温肝1温肝散寒药物配对:吴萸—生姜,如四神丸.2温肝行气药物配对:吴萸—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香附.3温肝清胃药物配对:吴萸—黄连,如木瓜散.4温肝舒筋药物配对:木瓜—苡仁、桂枝,如舒筋散.三疏肝1疏肝清热药物配对:川楝子—玄胡索.2疏肝解郁药物配对:柴胡—白芍,如逍遥散;柴胡—麦芽、陈皮,如和气饮;枳壳—郁金;柴胡—香附,如柴胡疏肝散.3疏肝行气药物配对:香附—枳壳,如柴胡疏肝散;川楝子—小茴香,如金铃散;川楝子—乌药、青皮;白芍—陈皮、青皮.4疏肝利胆药物配对:柴胡—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大黄、黄芩,如柴胡清凉汤.5疏肝理脾药物配对:柴胡—枳实、甘草,如四逆散;柴胡—木香、陈皮,如和气饮;香附—苍术.6疏肝和胃药物配对:柴胡—陈皮、半夏,如柴芍六君子汤.7疏肝养血药物配对:川楝子—地黄;柴胡—当地如逍遥散.8疏肝活血药物配对:柴胡—桃仁,如血府逐淤汤;川楝子—郁金. 四补肝1补血养肝药物配对:当归—白芍,如四物汤;当归—枸杞子,如滋肾补肝散.2滋肝明目药物配对:山茱萸—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黄丸.3养肝滋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4强筋健骨药物配对:杜仲—续断、桑寄生,如独活寄生汤.5和营缓急药物配对:白芍—甘草,如香连散.五、用于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温肾1温肾壮阳药物配对:肉桂—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补骨脂—巴戟天、葫芦巴,如血竭散.2回阳救逆药物配对:附子—干姜、炙草,如四逆汤.3温肾强腰药物配对:肉桂—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葫芦巴,如血竭散.4温肾纳气药物配对:附子—苏子,如三子下气汤.5补肾催情药物配对:菟丝子—淫羊藿、阳起石,如催情散.6温肾缩尿药物配对:益智仁—山药、乌药.7温肾利水药物配对:附子—茯苓,如真武汤;怀牛膝—车前子.8温阳发表药物配对:附子—麻黄、细辛,如麻黄附子细辛汤.9温肾暖脾药物配对:补骨脂—肉豆蔻,如四神丸.10温肾暖胃药物配对:益智仁—官桂、砂仁,如益智散.二补肾1滋肾清热药物配对:熟地—地骨皮、柴胡,如熟地黄散.2滋肾益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 3如滋肾补肝散;熟地—生地、山萸肉;夏盆子—菟丝子、枸杞子.4补肾健骨药物配对:怀牛膝—熟地、巴戟天,如滋肾补肝散;续断—巴戟天、杜仲.5补肾涩精药物配对:菟丝子—龙骨、牡蛎;沙苑蒺藜—芡实、莲子,如金锁固精丸.6滋肾泻浊药物配对:熟地—泽泻,如六味地黄丸.7滋肾润燥药物配对:肉苁蓉—当归、麻油,如当归苁蓉汤;生地—玄参、麦冬,如增液汤.六、用于胃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胃1清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石膏—知母,如白虎汤.2清胃解毒药物配对:升麻—黄连,如普济消毒饮;大黄—黄连,如泻心汤;石膏—黄芩、黄连,如石膏竹沥汤.3清胃生津药物配对:石膏—麦冬,如竹叶石膏汤;升麻—生地.4清胃降浊药物配对:黄连—水竹茹,如连茹二陈汤;黄连—半夏,如消黄益心汤.二温胃1温胃散寒药物配对:砂仁—草豆蔻,如益胃散;桂心—砂仁,如桂心散. 2温胃行气药物配对:桂心—茴香、陈皮,如通灵散;丁香—木香,如丁香散.3温胃和中药物配对:干姜—甘草,如理中汤.4温胃止吐药物配对:陈皮—生姜,如香砂平胃散;干姜—半夏;砂仁—陈皮、半夏,如香砂六君子汤.5温胃活血药物配对:厚朴—当归,如温脾汤.6温胃攻下药物配对:桂枝—大黄,如透肠散.三和胃1和胃降逆药物配对:半夏—黄连、竹茹,如连茹二陈汤;木瓜—吴萸,如木瓜散.2消食导滞药物配对:山楂—神曲、麦芽,如曲蘖散;半夏—神曲,如保和丸;神曲—山楂、槟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大黄,如三仙汤.3和胃止吐药物配对:陈皮—半夏,如二陈汤;藿香—半夏.4和胃解表药物配对:藿香—苏叶5行气导滞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如木香槟榔丸;陈皮—厚朴,如平胃散;枳壳—神曲,如枳壳散.四补胃1益气清胃药物配对:人参—石膏、竹叶,竹叶石膏汤.2生津养胃药物配对:沙参—麦冬、玉竹,沙参麦冬汤.3益气和胃药物配对:人参—白术、砂仁,参苓白术散;人参—陈皮、半夏,如六君子汤.七、用于胆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胆1清胆泻热药物配对:柴胡—龙胆草,如龙胆泻肝汤;柴胡—黄芩、大黄,如柴胡清凉散;赤小豆—连翘.2和解少阳药物配对:柴胡—黄芩,如小柴胡汤.3和解发表药物配对:柴胡—桂枝、白芍,如柴胡桂枝汤.4和解攻下药物配对:柴胡—白芍、大黄,如大柴胡汤.5清胆退黄药物配对:茵陈—泽泻、猪苓,如茵陈五苓散;栀子—茵陈、木通.6清胆和胃药物配对:竹茹—半夏、枳实,如温胆汤;柴胡—半夏、生姜,如小柴胡汤.7利胆排石药物配对:茵陈—四川大金钱草、大黄.二温胆1温胆退黄药物配对:附子—茵陈,如茵陈四逆汤;白术—附子、茵陈,如茵陈术附汤.八、用于大肠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肠1清肠祛湿药物配对:大黄—黄连、黄芩,如芍药汤;黄连—黄芩、黄柏,如黄连解毒汤.2清肠止泻药物配对:黄连—木香,如香连散;白头翁—苦参、黄柏,如白苦汤;黄连—葛根、黄芩.3清肠行气药物配对:黄连—枳壳,如加味郁金散;大黄—木香,如通肠芍药汤.4清肠攻下药物配对:芒硝—大黄,如大承气汤.5清肠止血药物配对:黄芩—地榆、槐花,如清肠饮;槐角—生地、黄芩,如槐角丸;槐花—地榆,如槐花散.6清肠活血药物配对:黄连—当归、白芍,如芍药汤;大黄—桃仁,如通关散;地榆—赤芍,如血痢方.二温肠1温肠行气药物配对:官桂—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青皮、陈皮,如橘皮散.2涩肠止泻药物配对:罂粟壳—煨诃子,如诃子散;乌梅—煨诃子,如乌梅散.三攻下1润下滑肠药物配对:火麻仁—当归、桃仁,如通关散;火麻仁—杏仁、大黄,如麻子仁丸;郁李仁—火麻仁.2攻肠逐水药物配对:大戟—甘遂、大枣,如十枣汤;大黄—牵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营药物配对:大黄—白芍,如郁金散.3行气破满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山棱,如马价丸;厚朴—枳实,如大承气汤;乌药—大腹皮、枳实,如消胀汤.润肠祛风药物配对:火麻仁—桃仁、防风,如通关散.九、用于膀胱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热1清热利尿药物配对:竹叶—木通、生地;滑石—甘草、泽泻,如止淋通关散;栀子—大黄,如八正散.2渗湿利水药物配对:猪苓—茯苓、泽泻,如五苓散.3利水通淋药物配对:木通—车前子、滑石,如八正散;石苇—灯草心、瞿麦,如利尿散.4清热止血药物配对:栀子—小蓟、大黄;生地—炒蒲黄、栀子.5利水坚阳药物配对:滑石—知母、黄柏如猪苓散.6通淋排石药物配对:海金沙—石苇、四川大金钱草.二温补1温阳化气药物配对:桂枝—泽泻,如五苓散.2化气坚阳药物配对:肉桂—知母、黄柏.3滋肾固浮药物配对:益智仁—乌药、桑螵蛸.。

常用中兽药配方汇总

常用中兽药配方汇总

常用中兽药配方汇总常用中兽药配方汇总一、加味麻杏石甘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麻黄、大青叶、石膏、姜半夏、连翘、前胡、浙贝、橘红、黄连、银花、公英、黄芩、杏仁、桑白皮、菊花、桔梗和甘草。

使用时,可用1%拌料,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二、清肺止咳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桑白皮、知母、杏仁、前胡、金银花、连翘、桔梗、甘草、橘红、黄芩、琵琶叶、麻黄和石膏。

治疗时1%~2%添加,预防0.5%,使用7~10天。

三、清瘟败毒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地龙、细辛、干姜、板蓝根和青黛。

使用时0.5%~1%拌料。

四、肝病消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大青叶、茵陈、柴胡、大黄、益母草、虎杖、菊花、草决明、栀子和甘草。

使用时用1%拌料即可。

五、大承气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大黄、厚朴、枳实和玄明粉。

猪羊60~150g克。

主治干粪球,需要注意的是孕畜慎用。

六、荆防败毒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川芎、甘草和薄荷。

羊猪40~80g或者1%拌料,孕畜慎用。

七、保胎无忧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当归、川芎、熟地、白芍、黄芪、党参、白术、枳壳、陈皮、黄芩、紫苏梗、艾叶和甘草。

主治胎动不安,马牛200~300g,养猪一次30~60g,连用3~5天,一天一次。

八、清热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大青叶、荷叶、板蓝根、石膏、菊花粉、大黄、玄明粉和甘草。

主治发热粪干,猪30~60g,一天一次,连用3~5天,孕畜慎用。

九、清热散本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包括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甘草、竹叶、桔梗、前胡、荆芥、防风和枳壳。

使用时用1%拌料即可。

以下为养猪常用中药配方:一、复方健胃散山楂5000克,5000克,麦芽5000克,党参3000克(麸炒),白术3000克(麸炒),茯苓2000克,白豆蔻500克,陈皮3000克,枳实1500克,槟榔1000克。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本经》云:“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又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而视之。

”此皆古人遣药配方之大法,几千年来为医家之所重视。

盖药各有其特殊性能,如何发挥其性能,使其有利于病情,除选择适当之单味药物外,还必须配偶相关作用之药物,使其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适应病情,提高疗效,此乃医师之良者。

余在数十年临床摸索中,结合前人固有经验,提出以下药物配偶运用心得,分别论述于下。

1人参配苏木人参补气,众所周知。

凡一切气虚、阳气虚脱为必不可少之要药。

然临床常见气虚而兼有血瘀证者不少,盖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液瘀滞之候,此乃虚中挟实之证。

当此之时,徒补其气而不顾其瘀,非其治也。

如产后气虚,喘息而面青黑者,为气虚血瘀之危候,前人用参苏饮(即人参与苏木二味)为急救之剂。

余承此法,用于冠心病之气虚血瘀者往往可生良效,久久已成必用配偶之剂。

盖冠心病患者,多为年老气虚之体,而出现胸闷、胸痛、舌质瘀紫等症。

用人参配偶苏木益气行瘀,双管齐下,乃为对证之治。

如无人参,用太子参加大剂量亦可生效。

2苏木配降香苏木出自古苏方国,故亦名苏方木;降香主产于印度,均为晋唐以后南方进口药材。

二者均为木类,色赤微有香气,能入血分,行气活血,祛瘀定痛。

今人研究得知降香含有黄檀素等成分,有抗血凝作用,能使冠脉血流量、心跳振幅显著增加。

因此,二者配偶合用,对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对肝郁血滞、胃痛挟瘀,以及妇科血瘀气滞诸疾、亦有良效,不可忽之。

3香附配郁金香附性味辛香,能通十二经,行血中之气,为调气解郁之要药。

然香附行气有余,而活血之力不足,必得郁金之性味辛香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以为助,则作用更为显著。

盖香附行气以活血,郁金则活血以行气,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大能舒肝解郁,活血理气。

余常用于肝病、胃病、胁痛、心下痞痛、少腹疼痛,以及妇科血气诸病,均有良效。

中药药对速记

中药药对速记

中药药对速记
1.柴胡+黄芩则寒
2.附子+干姜则热
3.黄芩+连翘则解毒
4.半夏+姜汁则回痰
5.干姜+半夏则止呕
6.白术+黄芩则安胎
7.豆鼓+山栀则懊浓
8.陈皮+白术则补脾
9.干姜+天花粉则消渴
10.桑白皮+苏子则止喘
11.杏仁+五味子则止嗽
12.防风+羌活则管诸风
13.苍术+羌活则止诸痛
14.贝母+瓜蒌则开结痰
15.羌活+川芎则止头痛
16.川芎+天麻则止头眩
17.香蔫+白扁豆则消暑
18.丁香+柿蒂干姜则止呃
19.枳实+黄连则能消心下痞
20.枳壳+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21.知母黄柏+山栀子则降火
呦呦爱健康
22.乌梅+干葛则消酒
23.木香+姜汁则散气
24.乌梅+香附则顺气
25.砂仁+枳壳则宽中
26.当归+生地则生血
27.姜汁+京墨则止血
28.红花+当归则管血
29.归尾+桃仁则破血
30.黄芪+附子则补阳
31.草果+山楂则消肉食
32.神曲+麦芽则能消食
33.芍药+甘草则管腹痛
34.泽泻+白术则能收湿
35.桔梗+升麻则开提血
36.乳香+没药则止诸痛
37.芥子+青皮则管胁痛
38.附子+苍术则开郁结
39.知母黄柏+当归则补阴
40.人参+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41.泽泻+猪苓则能利水渗泻
42.吴茱萸+则亦止除痢。

中药药对大全

中药药对大全

[转] 中药药对大全,大家好好瞧瞧,以后好好掌握运用!一、相须药对1、麻黄桂枝2、荆芥防风3、辛夷苍耳子4、葱白豆豉5、菊花桑叶6、大黄芒硝7、石膏知母8、代赭石石膏9、鲜芦根鲜竹叶10、甘草桔梗11、金银花连翘12、田基黄垂盆草13、天癸子土贝母14、鱼腥草野养麦根15、虎杖红藤16、黄连黄芩17、黄连山栀18、黄柏知母19、鲜石斛鲜生地20、鲜茅根茅花21、赤芍丹皮22、皂荚明矾23、藿香佩兰24、藿香猪胆汁25、生姜枳实26、制半夏干姜27、石菖蒲远志28、石菖蒲制南星29、制半夏获苓30、浮萍木贼草31、蝼蛄蟋蟀32、茯苓猪苓33、路路通地龙34、马鞭草王不留行35、石打穿刘寄奴36、槟榔获苓皮37、娱蚣白花蛇38、威灵仙葛根39、海桐皮 ?莶草40、秦艽晚蚕沙41、附子肉桂42、附子干姜43、桂枝附子44、枣仁柏子仁45、龙骨牡蛎46、磁石珍珠母47、旋复花代赭石48、全蝎蜈蚣49、地龙僵蚕50、川芎露蜂房51、全蝎露蜂房52、僵蚕蝉衣53、代赭石牛膝54、陈皮青皮55、枳实厚朴56、香附川楝子57、延胡索川楝子58、柴胡郁金59、川楝子路路通60、槟榔沉香61、小茴香沉香62、莪术三棱63、鸡内金三棱64、桃仁红花65、五灵脂蒲黄66、泽兰益母草67、乳香没药68、三七血竭69、水蛭虻虫70、麦芽谷芽71、款冬紫菀72、牡蛎玄参73、威灵仙制半夏74、党参黄芪75、桂枝黄芪76、桂枝人参77、生姜大枣78、熟地当归79、熟地白芍80、当归丹参81、鸡内金白术82、蜈蚣当归83、附子人参84、玉竹生地85、麦冬天冬86、何首乌仙灵脾87、益智仁补骨脂88、蛤蚧紫河车89、菟丝子杞子90、山茱萸山药91、仙灵脾仙茅92、蛇床子石楠叶93、肉苁蓉巴戟天94、覆盆子紫石英95、鹿角巴戟天96、紫河车鹿角97、赤石脂禹余粮98 木蝴蝶凤凰衣99、硼砂乌梅100、柴胡升麻101、槟榔常山102、槟榔南瓜子103、葛花枳?子104、威灵仙金钱草105 黄芩白术二、相反药对(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106、桂枝白芍107、黄芪防风108、附子麻黄109、薄荷玉竹110、人参石膏111、五味子制大黄112、生地黄柏113、当归大黄114、黄芪葶苈子115、白术泽泻116、牡蛎椿根皮117、山药牡蛎118、山茱萸石韦119、黄芪防己120、白术枳实121、白术槟榔122、党参石菖蒲123、太子参合欢皮124、鸡血藤海风藤125、益智仁萆?126、黄芪槟榔127、白术莪术128、人参莱菔子129、白芍赤芍130、楮实丹参131、生地地骨皮132、锁阳忍冬藤133、龟版铁扫帚134、鹿角霜地鳖虫135、鳖甲穿山甲136、续断川牛膝137、桑寄生丝瓜络138、阿胶黄连139、川贝母浙贝母140、阿胶石膏(二)寒热相反药对141、石膏麻黄142、石膏桂枝143、羚羊角桂枝144、大黄附子145、黄连吴萸146龟版鹿角147、瓜蒌薤白148、黄连干姜149、黄芩制半夏150、黄连制半夏(三)升降相反药对151、肉桂黄连152、柴胡黄芩153、柴胡制半夏154、佩兰钩藤155、白蒺藜骨碎补156、桔梗槟榔157、葛根槟榔158、荆芥大黄159、夏枯草牡蛎160、麻黄地龙(四)润燥相反药对161、杏仁制半夏162、玄参苍术163、生地苍术164、麦冬制半夏(五)散敛相反药对165、细辛五味子166、干姜五味子(六)其她相反药对167、桂枝炙甘草168白芍炙甘草169、槟榔丹参170、桂枝当归171、蜈蚣白芥子172、威灵仙地龙173、黄连木香三、相使药对174、附子磁石175、获苓桂枝176、饴糖桂枝177、石菖蒲郁金178、石菖蒲川贝母179、吴萸槟榔180、鸡内金槟榔181、大黄桃仁182、栀子豆鼓183、鸡内金柴胡184、代赭石党参185、黄芪获苓皮186、石膏牛膝187、石膏升麻四、十八反、十九畏药对188、海藻甘草189、甘遂甘草190人参五灵脂。

中药名对

中药名对

中药名对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长寿金盏草蝴蝶花木贼草慈姑花半夏玉簪花蜜蜂草水仙花妒妇草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甘草),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

联意:生地人生,父子当归熟地;找人难找,毋如打马回乡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

村前木贼夜牵牛,连翘怎过;路中槟榔朝贝母,滑石难行。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画;自运云贵川广南北道地药材。

纪昀。

清北京街市招牌对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

梁章钜天设奇方,曰雪曰霰曰霜,合来共成三白散;地生良药,名芩名连名柏,煎去都是大黄汤。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穿胸;木贼身披地骨皮,何愁巴戟。

周庚对张适半夏当归,生地何如熟地好;千年独活,红参自比白参差。

今人赵恭沛对古联知母当归,大腹子穿山去接;梹榔泽泻,刘寄奴熟地来医。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史君子知母多病,常愁没药可医;密陀僧大腹游方,不畏常山难过。

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完整word版)中药药对190种

(完整word版)中药药对190种

中药药对190 种中药配对用法虽然是转贴但是觉得很好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尤其是最后的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用药方法值得思考一、相须药对A药对名称剂量适应症其他麻黄桂枝5~10 g 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防风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辛夷苍耳子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豆豉3~7 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菊花桑叶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知母30~60g 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石膏30~45g 先煎;15~30g 先煎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鲜竹叶60g;30g 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桔梗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连翘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垂盆草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土贝母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 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野荞麦根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 R: d0 ` y" ~' d% @ 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红藤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黄芩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山栀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知母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鲜生地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丹皮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

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汇总对照表1、丁香:公丁香2、儿茶:还儿茶3、三七: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田七、滇七、金不换4、姜炭:炮姜炭、干姜炭5、土鳖虫:地鳖虫、地鳖6、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7、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8、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9、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枣皮10、山药:怀山药、淮山药、淮山11、千金子:续随子12、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13、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14、天冬:天门冬、明门冬15、天花粉:瓜蒌根、栝楼、花粉16、木瓜:宣木瓜17、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故纸18、五味子:辽五味子、北五味子、五梅子19、牛蒡子:大力子、鼠黏子、牛子、恶实20、竹茹:淡竹茹、细竹茹、青竹茹、竹二青21、延胡索:元胡、玄胡索22、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23、防己:粉防己、汉防己24、红花:草红花、红蓝花25、麦冬:麦门冬、杭寸冬、杭麦冬、寸冬、大麦冬26、赤小豆:红小豆、红豆27、苍术:茅苍术28、杜仲:川杜仲、木棉29、牡丹皮:粉丹皮、丹皮、牡丹根皮30、牡蛎:左牡蛎31、佛手:川佛手、广佛手、佛手柑、佛手片32、辛夷:木笔花、辛夷花、毛辛夷33、羌活:川羌活、西羌活34、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35、诃子:诃子肉、诃黎勒36、补骨脂:破故纸37、牛膝:怀牛膝、川牛膝38、升麻:绿升麻、周升麻39、丹参:紫丹参、赤参40、乌药:台乌药41、功劳叶:十大功劳叶43、艾叶:祁艾、炙草、冰台44、龙眼肉:桂圆肉、益智45、北沙参:辽沙参、东沙参、莱阳沙参46、白芍:杭白芍、亳白芍47、白芷:杭白芷、香白芷48、白果:银杏49、梅花:绿萼梅、绿梅花50、瓜蒌:全瓜蒌、栝楼、药瓜51、芒硝:马牙硝、英硝、金硝、牙硝52、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53、西河柳:怪柳、山川柳、观音柳、赤怪柳54、百部:百部草、肥百部、野天门冬55、当归:秦当归、云当归、川当归56、肉苁蓉:淡大芸57、肉豆蔻:肉果、玉果58、朱砂:丹砂、辰砂、镜面砂、朱宝砂59、香附:香附子、莎草根60、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61、前胡:信前胡、岩风62、首乌藤:夜交藤63、穿山甲:山甲珠、炮山珠、鲮鲤64、秦艽:左秦艽65、莱菔子:萝卜子66、附子:川附子、淡附片、炮附子67、青皮:小青皮、青橘皮68、青蒿:嫩青蒿69、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70、油松节:松节71、郁金:黄郁金、黑郁金、玉金72、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73、佩兰:佩兰叶、省头草、醒头草74、泽泻:建泽泻、福泽泻75、细辛:北细辛、辽细辛、小辛76、珍珠:真珠77、茜草:红茜草、茜草根、茜根、活血丹、血见愁、地血78、茵陈:面茵陈、茵陈蒿79、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80、南沙参:炮沙参、空沙参、白沙参、白参81、栀子:山栀82、枸杞子:甘枸杞、枸杞、枸杞果83、厚朴:川厚朴、紫油厚朴、川朴、赤朴、烈朴84、砂仁:缩砂仁、春砂仁、缩砂密85、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黑白丑86、香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皮87、黄连:川连、雅连、云连、味连、鸡爪连88、蛇蜕:龙衣89、淫羊藿:仙灵脾90、续断:川续断、川断、接骨草、六汗91、葛根:甘葛根、干葛92、蛤壳:海蛤壳93、蒺藜:刺蒺藜、白蒺藜94、桂枝:桂枝尖、嫩桂枝、柳桂95、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玉桔梗96、柴胡: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97、党参:台党参、防参、潞参98、拳参:紫参99、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100、浙贝母:象贝母、大贝母101、海螵蛸:乌贼骨102、浮萍:紫背浮萍、浮萍草、水萍、田萍103、通草:通脱木104、桑叶:霜桑叶、冬桑叶105、桑白皮:桑皮、桑根白皮106、椿皮:椿根皮、臭椿皮107、槟榔: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108、磁石:灵磁石、活磁石、生磁石、慈石109、蝉蜕:蝉衣、蝉退110、奇树异草:米壳‘’御米‘111、赭石:代赭石112、墨旱莲:旱莲草113、僵蚕:白僵蚕114、娑罗子:梭罗子115、独活:川独活、香独活116、肉桂:紫油肉桂117、黄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以上是常见117味中药,正名与别名对照汇总!建议你收藏!常用中医药并开药名二门冬:天冬,麦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
中药知识
数以万计的方剂,其中均包涵着药物配伍的妙用,配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方剂,故精用于方,必精用于药物的配伍。

方剂学虽然是专门讨论用药配伍规律的,但要短时记忆也难得要领,如何应用,甚是茫然,笔者初步尝试,将脏腑治法及选药配方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即
(一)清心
1
2
3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
通—竹叶、生地。

4 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5 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6 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7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
黄散。

8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
1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1补气养血药
6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7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

8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

9滋阴安神药物配对:生地—酸枣仁、麦冬,如天王补心丹;五味子—苻神、远志,
如养心汤。

10滋阴降火药物配对:生地—熟地、黄连,如当归六黄汤。

二、用于肺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肺
1 清肺泻火药物配对:石膏—知母,如白虎汤;黄芩—栀子,如润肺汤。

2清肺止咳药物配对:石膏—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石膏—杏仁,如麻杏石甘汤;银花—款冬花、桔梗,如款冬花散;前胡—紫苑,如滋阴定喘汤。

3
4
5
7
(二)温肺
1 温肺发表药物配对:细辛—麻黄、干姜,如麻黄桂枝汤;荆芥—防风,如荆防败毒
散。

2温肺止咳药物配对:麻黄—杏仁,如厚朴麻黄汤;杏仁—桔梗,如发表青龙汤。

3温肺化痰药物配对:干姜—细辛、半夏,如小青龙汤;紫苑—苏子。

4燥湿化痰物配对:半夏—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半夏—枯矾,如半夏散。

5化痰降气药物配对: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如三子下气汤;半夏—苏子,6如苏子降气汤;紫苑—白部、白前,如止嗽散。

7宣肺利气药物配对:桔梗—帜壳,如荆防败毒散;杏仁—陈皮,如发表青龙汤。

8宣肺行水药物配对:麻黄—白术;桂枝—防己。

1
2
3
4
(四)补肺
1 益气敛肺药物配对:人参—五味子,如虚劳补阳散;
2益气平喘药物配对:人参—麻黄、杏仁。

3益气化痰药物配对:人参—贝母。

4益气固表药物配对:黄芪—白术、防风。

5补肺润燥药物配对:党参—沙参、制首乌,如五参散。

三、用于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脾
1 温中祛寒药物配对:干姜—厚朴,如健脾散;官桂—砂仁,如益智散。

2温中行气药物配对:厚朴—青皮、陈皮,如厚朴散;桂心—砂仁、陈皮,如桂心散。

3温中止痛药物配对:丁香—吴萸,如丁萸理中汤;砂仁—木香,如香砂散。

5温脾攻下药7
2—苍
1
利水散;白术—茯苓,如四君子汤。

2 燥湿健脾药物配对:苍术—厚朴、陈皮,如平胃散;槟榔—苍术,如麻3黄桂枝汤;
苍术—神曲,如加味平胃散。

4 健脾行气药物配对:陈皮—青皮,如曲蘖散;茯苓—枳壳,如和胃消食汤。

健脾破
满药物配对:白术—莪术,如导水散;白术—枳实,如枳实导滞丸。

5健脾利水药物配对:黄芪—茯苓、防己,如防己散;白术—茯苓、猪苓,如五苓散。

(四)补脾
1 补脾益气药物配对:党参—黄芪、白术,如扶脾散;人参—白术,如四君子汤。

2 补中健脾药物配对:人参—白术、陈皮,如异功散;白术—山药,如完带汤。

3益气升阳药物配对:黄芪—升麻、柴胡,如补中益气汤。

4益气温中药物配对:黄芪—桂枝;人参—白术、干姜,如理中汤。

1
2
4
蝉蜕—蚯蚓。

5清肝止血药物配对:黄芩—大黄、栀子,如大黄当归汤。

6平肝潜阳药物配对:钩藤—石决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

(二)温肝
1 温肝散寒药物配对:吴萸—生姜,如四神丸。

2 温肝行气药物配对:吴萸—小茴香,如木瓜散;高良姜—香附。

3温肝清胃药物配对:吴萸—黄连,如木瓜散。

4温肝舒筋药物配对:木瓜—苡仁、桂枝,如舒筋散。

(三)疏肝
1 疏肝清热药物配对:川楝子—玄胡索。

2枳壳— 3
4
5
8疏肝活血药物配对:柴胡—桃仁,如血府逐淤汤;川楝子—郁金。

(四)补肝1补血养肝药物配对:当归—白芍,如四物汤;当归—枸杞子,如滋肾补肝散。

2滋肝明目药物配对:山茱萸—枸杞子、菊花,如枸菊地黄丸。

3养肝滋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如滋肾补肝散。

4强筋健骨药物配对:杜仲—续断、桑寄生,如独活寄生汤。

5和营缓急药物配对:白芍—甘草,如香连散。

五、用于肾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温肾
1温肾壮阳药物配对:肉桂—附子、熟地,如桂附八味散;补骨脂—巴戟天、葫芦巴,
如血竭散。

2回阳救逆药物配对:附子—干姜、炙草,如四逆汤。

3
2滋肾益精药物配对:枸杞子—生地、菟丝子,
3如滋肾补肝散;熟地—生地、山萸肉;夏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4补肾健骨药物配对:怀牛膝—熟地、巴戟天,如滋肾补肝散;续断—巴戟天、杜仲。

5补肾涩精药物配对:菟丝子—龙骨、牡蛎;沙苑蒺藜—芡实、莲子,如金锁固精丸。

6滋肾泻浊药物配对:熟地—泽泻,如六味地黄丸。

7 滋肾润燥药物配对:肉苁蓉—当归、麻油,如当归苁蓉汤;生地—玄参、麦冬,如
增液汤。

六、用于胃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胃
1清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石膏—知母,如白虎汤。

2— 4
1
2
4—陈皮、半
5 温胃活血药物配对:厚朴—当归,如温脾汤。

6温胃攻下药物配对:桂枝—大黄,如透肠散。

(三)和胃
1和胃降逆药物配对:半夏—黄连、竹茹,如连茹二陈汤;木瓜—吴萸,如木瓜散。

2消食导滞药物配对:山楂—神曲、麦芽,如曲蘖散;半夏—神曲,如保和丸;神曲—山楂、槟榔,如和胃消食散;神曲—大黄,如三仙汤。

3和胃止吐药物配对:陈皮—半夏,如二陈汤;藿香—半夏。

4和胃解表药物配对:藿香—苏叶
5行气导滞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如木香槟榔丸;陈皮—厚朴,如平胃散;枳壳—
神曲,如枳壳散。

(四)补胃
3
1
4 和解攻下药物配对:柴胡—白芍、大黄,如大柴胡汤。

5 清胆退黄药物配对:茵陈—泽泻、猪苓,如茵陈五苓散;栀子—茵陈、木通。

6清胆和胃药物配对:竹茹—半夏、枳实,如温胆汤;柴胡—半夏、生姜,如小柴胡
汤。

7利胆排石药物配对:茵陈—四川大金钱草、大黄。

(二)温胆
1温胆退黄药物配对:附子—茵陈,如茵陈四逆汤;白术—附子、茵陈,如茵陈术附
汤。

八、用于大肠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肠
1清肠祛湿药物配对:大黄—黄连、黄芩,如芍药汤;黄连—黄芩、黄柏,如黄连解
2
3
5
6地榆—
1温肠行气药物配对:官桂—木香、砂仁,如香砂散;小茴香—青皮、陈皮,如橘皮散。

2涩肠止泻药物配对:罂粟壳—煨诃子,如诃子散;乌梅—煨诃子,如乌梅散。

(三)攻下
1 润下滑肠药物配对:火麻仁—当归、桃仁,如通关散;火麻仁—杏仁、大黄,如麻子
仁丸;郁李仁—火麻仁。

2攻肠逐水药物配对:大戟—甘遂、大枣,如十枣汤;大黄—牵牛子,如大戟散。

攻下和营药物配对:大黄—白芍,如郁金散。

3行气破满药物配对:木香—槟榔、山棱,如马价丸;厚朴—枳实,如大承气汤;乌
药—大腹皮、枳实,如消胀汤。

润肠祛风药物配对:火麻仁—桃仁、防风,如通关散。

1—3
(二)温补
1 温阳化气药物配对:桂枝—泽泻,如五苓散。

2 化气坚阳药物配对:肉桂—知母、黄柏。

3滋肾固浮药物配对:益智仁—乌药、桑螵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