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炎护理

合集下载

1慢性胃炎健康宣教

1慢性胃炎健康宣教

1慢性胃炎健康宣教:1。

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请勿紧张。

病情缓解后,可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保持口腔清洁,綺日晨起,睡前,进食前后刷牙或漱口,可增加病人食欲。

3.饮食可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变换食物的色,香,味,可剌激病入食欲。

4o避免摄入过甜、过羚、过咸、过辣的刺激性食物和饮浓茶、咖啡、酒。

5.避免服用大量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药物,它们对胃黏膜有刺激,6.果胶铤为常用制剂,因其在酸性环境下方起作用,宜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其副作用可岀现便秘和大便呈黑色,停药后自行消失。

了•岀尿后,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钦食习惯,遵医嘱服药症期复査.2慢性胃炎一般知识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较多,常见的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事物过冷或过热、过于粗糙坚硕,过度嗜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有些药物也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或加重胃炎.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粘膜受到幽门撼杆茵的感染引起的慢性冒炎很常见。

慢性胃炎的定文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层〈不超过三分之一)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炳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皀腺体萎缩者贝肪慢性萎缩性胃炎。

疾炳佶号慢性胃炎临床症状:暧气、呃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

少数病人还可伴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措神紧张、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心悸、健忘等。

就医须知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合理调养,适当药物治疗可改善乃至消除症状, 愈后良好,但易反复。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査有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需要定期隨诊,徴胃镜复查。

特别医嘱1、棍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必需由消化科医师确定并处方:2、对症治疗为主,疼痛明显若可服用抑酸药;饱胀、啜气、恶心等为主者可用促胃动力药物;3、伴有贫血、呕血、黑便、黄疸和消瘦者,或长期反复消化不良症表现者,若近期症状较以往明显加重者,或以往有效的治疗药物不能改善症状时,必需到医院就医.肝碩化—、何谓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8二、症畑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肓期则岀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吝压和肝功能障碍,宜至出现上常化道岀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慢性胃炎的护理范文

慢性胃炎的护理范文

慢性胃炎的护理范文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持续或反复发生炎症的一种胃病。

慢性胃炎的护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心理支持等。

一、饮食指导1.少食多餐:患者可以每天分成5-6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2.细嚼慢咽:吃饭时要充分咀嚼食物,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减轻胃的消化负担。

3.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焦炸等刺激性食物,以温度适中、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4.避免刺激性饮料:患者应尽量避免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5.低脂饮食: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脂肪的食物。

6.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7.合理饮水:保持适量的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饮水过多或过少。

二、药物治疗1.抗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2.抗菌药物: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慢性胃炎,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保护胃黏膜药物:可促进胃黏膜修复,缓解胃炎症状。

如胃黏膜保护剂、胃药等。

4.中药调理:可以选择一些有护胃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如黄连、甘草、陈皮等。

三、生活习惯调整1.戒烟限酒:烟酒是胃黏膜的刺激物,容易导致胃黏膜炎症加重,患者应坚决戒烟限酒。

2.定期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3.合理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胃部的供血量,促进胃黏膜修复。

4.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加重炎症病情。

四、心理支持慢性胃炎属于慢性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患者应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兴趣爱好等方式,减轻因病情带来的心理负担。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主要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3.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4.心理护理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点,、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酒史及用药史。

2、评估患者的年龄、月经史,有无妊娠早期的表现。

3、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及耐受程度。

4、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的次数、量、性质。

5、观察有无呕血、黑便。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活动。

对急性应激所致或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或解除其紧张情绪,保证身、心两方面得以充分的休息。

3、饮食护理:饮食应定时,有规律,少量多餐,避免辛辣、生硬刺激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酒等。

4、疼痛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呕吐物与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指导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采用转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水袋热敷胃部,以解除痉挛,减轻腹痛。

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要时应用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1、休息与活动:生活要有规律,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酒精损伤胃黏膜。

3、用药指导:合理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化钾口服液等,使用时应同时服用制酸剂。

四、注意事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病因,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2、若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象时,及时就诊。

3、如患者为孕期育龄妇女,应详细询问月经史,以免误诊。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5.服饰:(1)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

(2)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

内科护理学-胃炎

内科护理学-胃炎

项目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任务一胃炎患者的护理胃炎是指由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分类: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1.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胃粘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是最常引起胃黏膜炎症的药物。

3.急性应激严重脏器病变、大面积烧伤等应激状态下,生理性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胃粘膜的微循环正常运行,造成胃黏膜缺血缺氧、黏液分泌减少等,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引起胃黏膜糜烂和出血。

3.乙醇乙醇具有亲脂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乙醇能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

【分类】1.幽门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2.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3.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此类型临床最常见,本节重点讨论。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有症状者常有下列表现;1.上腹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2.上消化道出血是该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常以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而就诊,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10%-30%,仅次于消化性溃疡。

【诊断要点】1.近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某些抗肿瘤药、铁剂和氯化钾等药物;2.严重疾病状态或大量饮酒者;3.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的;4.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的,具有确诊价值。

【治疗】治疗原则:针对病因和原发疾病采取防治措施。

处于急性应激状态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由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同时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保护药物。

【护理】1.护理评估1)病史有服用非甾体药物和其它对胃黏膜在有损伤的药物,严重应激状态等。

2)身体评估有上腹痛和饱胀不适,严重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2)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镜下可见到胃黏膜多发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

慢性胃炎护理要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

针对慢性胃炎,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和日常管理。

下面是慢性胃炎护理的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1. 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饱和暴饮暴食。

每天3餐,定时吃饭,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和消化功能。

2. 忌嘴辣食物: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炎症。

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少食高脂食物:油腻食物容易诱发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

适量减少摄入油脂,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忌烟酒刺激:烟草和酒精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加重胃炎症状。

要戒烟限酒,尽量远离二手烟。

5. 多食纤维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胃炎的康复。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

6. 避免饮食过敏:清楚了解自身的过敏食物,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二、生活习惯调整:1. 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易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症状。

要保持心情愉快,尽量减少压力。

2.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时作息有利于胃部的消化和修复。

3.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使胃炎反复发作。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避免使用NSAIDs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有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作用,要避免滥用。

5. 温水泡脚: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20分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胃部血液供应。

三、药物治疗:1.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2. 应用胃粘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三维硅胶等,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黏膜受损。

3. 调整胃肠功能药物:如胃动力药、胃肠黏膜保护剂等,可以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症状。

四、遵循医嘱:1. 定期复诊:慢性胃炎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定期复诊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

胃炎患者的护理胃炎(gas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

一、急性胃炎患者护理急性胃炎(acutegastriti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弥漫分布于全胃。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理化因素以药物造成的胃黏膜炎症常见,最常引起胃炎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机制可能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后者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其他如乙醇、铁剂、氯化钾口服液、抗肿瘤药等均引起黏膜浅表损伤。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内源性化学性炎症,胆汁和胰液中的胆盐和磷脂酶A及其他胰酶可破坏残胃黏膜,产生多发性糜烂。

(二)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脑出血、休克等引起。

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但多数认为在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缺血、缺氧导致胃黏膜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减弱等改变,胃黏膜屏障破坏和H+反弥散进入黏膜是主要的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不同原因所致者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

轻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的呕血和黑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

严重者伴头昏、乏力、晕厥等。

体检:轻者上腹部可有压痛;重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脉搏细速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粪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阴性。

(2)纤维胃镜检查:一般应在急性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诊断要点】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应激史、饮酒史;病人有呕血及黑便应考虑本病,但确诊依据是纤维胃镜检查。

【治疗要点】主要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有严重的原发病而又高度疑有急性胃黏膜损害者,可预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胃炎病人护理常规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按临床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型。

急性胃炎,常见者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以前者为多见。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轻者卧床1~2天,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护理:应定时、有规律性,不可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易消化富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轻者给予流质饮食,禁油腻,重者禁食,遵医嘱补液。

强酸中毒性胃炎给予蛋白牛奶,强碱中毒给予柠檬汁起中和作用。

(四)病情观察:
1、观察呕吐物与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必要时留标本送验。

2、观察血压、脉搏及皮肤颜色、有无脱水,酸中毒。

如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应绝对卧床休息,测血压脉搏,作好护理记录。

3、观察腹痛性质,出现腹痛可热敷或给予解痉剂。

(1)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为避免脱水每日补液量3000~40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

(2)腐蚀剂中毒引起的胃炎,禁忌洗胃,防胃穿孔。

(3)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

三、主要护理问题
(一)疼痛:腹痛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关。

(二)恐惧消化道出血及病情改变有关。

(三)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四)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病因和预防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胃粘膜:
抑制胃酸分泌:雷尼替丁,奥美拉唑 粘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硫糖铝
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 的药物。
精选课件
30
护理措施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 冷盐水洗胃
• 冷盐水150ml+去甲肾上腺素1—8mg洗胃
• 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 胃镜直视下用电凝、激光、冷凝、喷洒药物等方 法,迅速止血
• 对出血量较大者,适量输血。
精选课件
31
护理措施
• 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
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急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赵婷 精选课件
1
1.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2.分部
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精选课件
2
肝脏 胆道
大肠
精选课件
食管 胃 胰腺
小肠 直肠
3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胃小弯
胃 角
胃结构
胃的形态 胃大弯 “两口,两缘,
四部分”
两口:贲门 (上口)、 幽门(下口)
精选课件
3 临床表现
4 治疗要点 5 护理措施
6 健康指导
精选课件
11
一 、概 况
• 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是多
发病,发病率高,达60%--80%。 •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 急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腐蚀性胃炎

•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
性胃炎
• 恶心呕吐者,用胃复安或吗丁啉,对吐泻严重、
脱水病人,应当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静脉补液等,
可选用平衡盐液或5%葡萄糖盐水,并注意补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于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予以纠
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紊乱。
精选课件
32
护理措施
(四)用药护理: •抗感染治疗: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由细菌引 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用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 灵)、磺胺类制剂、诺氟沙星(氟哌酸)、庆大霉 素等,但需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 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 • 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
精选课件
99
目的要求
• 掌握急、慢性胃炎的概念; • 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熟悉急、慢性胃炎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处理
要点; • 重点掌握急、慢性胃炎病人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
精选课件
10
内容介绍
1 急、慢性胃引炎的言概念、分类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给予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如有少量出血可 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胃黏膜的 修复。急性大出血或呕吐频繁时应禁食,可静脉 补充营养。
精选课件
29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有无上腹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 消化不良的表现 •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的征象,如有无呕血和(或)黑 粪等 •监测粪便隐血检查
两缘:胃大弯(左缘)、 胃小弯(右缘)
四部分:贲门部、胃 底、幽门部、胃体6 6
胃的功能
消化功能: 胃能初步消化蛋白 质,被胃蛋白酶消 化为多肽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胃生理功能
• 胃:胃壁粘膜中含大量腺体,分泌胃液,主要成 分有盐酸、胃蛋白酶、粘蛋白内因子等。其主要 作用是消化食物、杀灭细菌、保护胃粘膜以及润 滑食物。
起Hb下降。
粪便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精选课件
24 24
诊断
一、病史 暴饮暴食、进食不洁食物、酗酒、刺激 性药物、应激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现上腹部不适、恶心、 呕吐、腹痛或伴腹泻
三、检查 血象基本正常、呕吐物或可疑食物细菌 培养阳性;急性胃粘膜病变诊断需急诊胃镜(2448小时内)
精选课件
25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 护合作性问题
精选课件
26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知识
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精选课件
27
护理措施
精选课件
28
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与活动 •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急性应激引起者应卧床
休息。 • 2.饮食护理 • 进食应定时、有规律、忌暴饮暴食。一般可
削弱对胃粘膜的保护→引起浅表粘膜损伤和粘膜下 出血
精选课件
14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乙醇、进食过冷、粗糙食物、烈酒、浓 茶等
乙醇有亲脂性和溶脂性→破坏粘膜屏障→引起上 皮细胞损害→粘膜内出血和水肿
精选课件
15
急性胃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应激:
1.原因: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 克或颅内病变、精神心理因素 2.机制:
1.生理性代偿功能不足
胃粘膜微循环障碍
应 激
粘液分泌减少 粘膜相对缺氧
粘膜屏障破坏和H+反弥散
前列腺合成不足 粘膜pH值下降损伤血管和粘膜
血管强烈收缩
2.刺激血小板活化因子
引起糜烂和出血
精选课件
16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四)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
进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毒素直接损害粘膜 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嗜盐杆菌)
精选课件
19
临床表现
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出血后24—48h内)。
• 胃粘膜内镜下四大表现 充血、水肿、糜烂(可伴有浅表性溃疡)、出血 部位:应激-胃体胃底,
NSAID或乙醇-胃窦为主
精选课件
20
• 急性单纯性胃炎:粘膜水肿、充血、渗出、点 状出血、片状渗出物覆盖,呈黄色或白色,轻 度糜烂、炎症细胞浸润
精选课件
12 12
急性胃炎
• 定义: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
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内镜检 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浅表 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 病理:胃黏膜固有层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
细胞浸润
精选课件
13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抗肿瘤药、氯化钾口服剂或铁剂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浅表性溃 疡、伴点状或片状出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多见于胃底和胃体
精选课件
21
内镜下表现
精选课件
22
内镜下表现
糜烂出精血选课性件 胃炎
23
• X线检查(钡餐):对不能耐受胃镜检查 的年老患者,可选用
• 血象:急性胃炎一般血象改变不明显,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量大者,可引
诱因:全身性衰弱、营养不良、感染、胃手术、 胃息肉摘除术等
精选课件
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选课件
18
临床表现
❖ 时间:急,进食后数小时-24小时
❖ 症状: 一般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
❖ 急性胃粘膜病变及应激性溃疡时可合并呕血、黑便, 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10~25%
• 轻者无症状,少数有上腹痛、饱胀、食欲减退等消 化不良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