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人高考语文练习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卷真题附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卷真题附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卷真题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风靡/魔靡B. 模范/模范C. 拘泥/拘谨D. 摩挲/摩擦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颠沛流离B. 言简意赅C. 沉湎酒色D. 风马牛不相及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C.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直在工作。

C.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漂亮。

D. 他非常聪明,总是能想出好办法。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情节感人。

C. 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他非常聪明,总是能想出好办法。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A. 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B. 雨滴从天空中落下,打在窗户上。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月亮像一只银盘,挂在天空中。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A. 他的声音非常洪亮,可以传遍整个操场。

B. 她的笑容非常灿烂,可以照亮整个房间。

C. 他的力量非常大,可以举起一辆汽车。

D. 她的歌声非常优美,可以打动所有人的心。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的一项是()。

A. 你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学习呢?B.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C. 你难道不觉得这个电影很好看吗?D. 你难道不想去旅行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一项是()。

A. 你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学习呢?B.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C. 你难道不觉得这个电影很好看吗?D. 你难道不想去旅行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的一项是()。

成人高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成人高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B.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

B. 他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并不骄傲。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但读起来却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瞩目”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家喻户晓B. 举世闻名C. 名扬四海D. 人尽皆知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天空,像一面洗净的明镜。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这本书里的知识,就像宝藏一样丰富。

D. 她的声音像黄鹂鸟一样婉转动听。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春》一文中,作者用“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景象。

7.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作者描写了父亲“蹒跚”地背影。

8.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月色朦胧”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9.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比喻时间的流逝。

10.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用“翠绿”形容荷塘的景色。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背影》一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答案:作者在《背影》一文中,通过对父亲送别时背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在作者眼中,父亲是伟大、无私、坚强的象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父爱的真谛。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气壮山河,意气风发C. 满载而归,汗牛充栋D. 精卫填海,一鸣惊人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B. 他的性格温和,对人都很友好。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因为它们富有想象力。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言行举止,令人钦佩。

C. 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妥当,让人放心。

D. 他的言辞犀利,让人无法反驳。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花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

B. 那座山高耸入云,犹如一位威武的勇士。

C. 这本书的内容如同一条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

D.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犹如一支优美的舞蹈。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他善于交际,结交了许多朋友。

答案:B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位热爱文学的高中生,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

有一天,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名叫做《百年风云》。

他毫不犹豫地借阅了这本书,开始阅读。

书中讲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小明被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他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历史事件在他的课本上并没有详细讲解。

于是,他决定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研究。

他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全貌,还对这些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他感慨地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也可以启迪未来。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察秋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B. 由于他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C. 他生病了,因此没有参加考试。

D. 他生病了,所以没能参加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易下决定。

B. 他做事总是前思后想,从不轻易下决定。

C. 他做事总是左思右想,从不轻易下决定。

D.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从不轻易下决定。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B. 他的声音很响亮。

C. 他的声音清晰悦耳。

D. 他的声音如同远处的钟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

7.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 画龙点睛,_________________。

- 一叶障目,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8.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述其主要特点。

10. 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请列举至少两个。

11.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四、作文(40分)12.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A二、填空题6. 处处闻啼鸟,每逢佳节倍思亲。

7. 不见泰山,不见森林。

三、阅读理解8.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9.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10. [根据文章内容列举]11.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四、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

成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湍急(tuān)B. 蹒跚(pán)C. 睥睨(nì)D. 踌躇(chú)2. 下面哪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 观摩临摹临摹观摩B. 临摹观摩观摩临摹C. 观摩观摩临摹临摹 D. 临摹临摹观摩观摩3. 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__,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A. 同情B. 共情C. 感情D. 情绪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打算去哪里?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

B. 你打算去哪里,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C. 你打算去哪里?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D. 你打算去哪里: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5. 根据上下文,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尽管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_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

A. 坚韧不拔B. 坚韧不拔C. 坚忍不拔D. 坚毅不拔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B.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C.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D.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7.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阴险D. 狡诈8. 根据句子的意思,下列词语中应填入的是:他的演讲________,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A. 激动人心B. 令人激动C. 激动人心灵D. 令人激动人心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B. 他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

C. 他的步伐轻快如燕。

D. 他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B. 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是没有取得好成绩。

C.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没有取得好成绩。

D. 他虽然努力学习,却取得了好成绩。

二、阅读理解(每题4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成人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语文

成人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劳燕分飞B. 饱经风霜C. 碧波荡漾D. 雕梁画栋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因为天气突变,他不得不取消了这次旅行计划。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青少年学习的好帮手。

C.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经历。

答案:B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是()A. 眼前的美景让我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

B. 这场演讲比赛,他表现出了超凡的才华和自信。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宛如一幅画卷。

D. 他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好几年,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答案:A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小说,因为它可以让我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经历。

B. “这个产品怎么样?”他问。

C. “我昨天去超市买了点东西。

”妈妈说。

D. “你什么时候回来?”他问。

答案:C5.下列词语中,与“举世瞩目”意思相近的是()A. 走红全球B. 名扬四海C. 风靡一时D. 独树一帜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的正确写法是:()(1)(2)(3)(4)答案:(1)栩栩如生(2)五光十色(3)天伦之乐(4)惊天动地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2)(3)(4)答案:(1)道德(2)感慨(3)悲伤(4)欢乐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下列对文言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学习并时常复习B.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C.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D. 不亦君子乎:不是君子吗?答案:C(2)下列对文言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子曰/学而/时习之B. 子曰/学而时/习之C. 子曰/学而时习/之D. 子曰/学而时习/之答案:A9.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汉语四大声调的是()。

A、第一声B、第二声C、第三声D、第四声E、第五声2.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与“繁荣昌盛”意思相近的词语是:A. 欣荣B. 兴盛C. 凋零D. 鼎盛3、下列选项中,不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是()。

A.程砚秋B.周信芳C.谭元寿D.梅葆玖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们正在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B.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画虾技艺精湛,堪称画坛巨匠。

C. 新华书店运来了一批新书,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作品。

D.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句话反映了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A. 积累性B. 创造性C. 系统性D. 模仿性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有人对曰:“臣乃凡人,君为天神,,敢以俗物为礼?” A.何足挂齿 B.粗枝大叶 C.狗尾续貂 D.妖言惑众二、现代文阅读Ⅰ(16分)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段落原文:双腿瘫痪,终身只能与轮椅相伴,史铁生多少年来一直独自面对疾病和死亡。

他不是神,有过迷惘,想过轻生,但他终究没有离开轮椅,而是找到了写作这条路。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问题一:为什么史铁生最终没有选择轻生?1.A. 他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求生欲望2.B. 他体验到了生命的苦难,认识到生活的价值在于奋斗3.C. 他得到了亲人的支持和鼓励4.D. 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疾病1.A. 悲观绝望2.B. 乐观坚强3.C. 感激涕零4.D. 痛苦无奈1.A. 生活中只要努力就能成功2.B. 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3.C. 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理解生活4.D. 成功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支持1.A. 是的,人生没有意义2.B. 不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3.C. 只有神才有意义,人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4.D. 史铁生的人生没有意义,但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意义三、现代文阅读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成人高考语文练习题

成人高考语文练习题

成人高考语文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委曲求全B. 一愁莫展C. 明查暗访D. 风声鹤唳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他的梦想!B. 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他的梦想?C. 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他的梦想。

D. 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他的梦想。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非常好。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

C.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D.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让·瓦尔让的故事,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黑暗。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诗圣”。

B.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作以豪放著称。

C.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D.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婉约著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出自其诗作《________》。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唐代诗人张继的《________》中的名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B.罗浮宫那些琳琅满目....、价值连城的旷世奇珍、无不记载着艺术家的成功与荣誉。

C.在官场干了几十年,王文玉依旧危言危行....,不褪共产党员本色。

D.下面我说几句,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B.国家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C.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D.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几年来,鄱阳湖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___成为世界候鸟最大的越冬栖息地。

②“永远的丰碑”记录着烈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___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动摇的英雄事迹。

③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的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M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生死体验,___!A.从而坚忍动人心魄B.进而坚忍惊心动魄C.进而坚韧动人心魄D.从而坚韧惊心动魄5.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百战不殆没齿不忘前途缈茫B.责无旁代一张一弛成绩斐然C.恰如其分喋喋不休大坝合龙D.味如嚼腊束之高阁无人问津6.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ì) 伶俜(pīn) 编纂(zuǎn) 载(zǎi)笑载言B.契(qiè)阔婀娜(nuó) 修茸(qì) 渐(jiàn)车帷裳C.诘(jié)问诟(gòu)厉詈(lì)骂不可遏(è)制D.解剖(pāo) 吐哺(pǔ) 煦(xū)暖熠(yì)熠发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6分,每小题4分)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上世界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

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但是,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

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

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

但美国的奥古斯丁。

乔和弗里茨。

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

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

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

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

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

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

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

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7.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8.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了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9.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

读树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

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

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

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

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

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

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

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

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

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

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

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

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

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

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

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

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

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答:。

1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

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6分)老树:新树:1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8分)答:。

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答:。

四、(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

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