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礼上往来涣然冰释B. 急功近利一愁莫展一诺千金C. 出类拔萃一视同仁委曲求全D. 风声鹤唳一筹莫展明哲保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躲在角落里。

B.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20. (此处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类似的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是范仲淹的名句。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4. “________”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

5. 请填写《论语》中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篇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阅读理解文章)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3.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请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10分)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价值观?(10分)四、作文(共4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段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作文材料)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斟酌B. 瞭望C. 恣意D. 羁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天气,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C. 由于他的到来,使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1. 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2. 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1. 他因为勤奋而成功。

2. 他因为生病而请假。

C. 1.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采纳了。

2.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否定了。

D. 1.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

2. 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写出《诗经》中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

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其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B. 沧海一粟C. 惊涛骇浪D. 惊弓之鸟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工作勤奋,而且学习努力。

B.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C. 这个计划已经经过多次讨论,现在应该付诸实践。

D. 他每天早晨都跑步,以保持身体健康。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方法)B. 狐假虎威(假:借助)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颜色)D. 水落石出(石:石头)答案:C4. 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是:A. 这座山像一条巨龙蜿蜒而来。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令人爱不释手。

D. 他是个勤劳的人。

答案:A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讨论讨论。

B. 他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C. 我很感激你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D. 这个方案我已经考虑很久了。

答案:A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交通非常便利。

B. 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C.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

D. 他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

答案:C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计划非常周密。

B. 他的笑容很迷人。

C. 她的头发很长。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答案:B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B. 他的声音很大。

C. 她的笑容很灿烂。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答案:A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气候很宜人。

B. 他的心情很愉快。

C. 她的歌声很好听。

D. 这个问题很简单。

答案:D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的风景很优美。

B. 他的成绩很优秀。

C. 她的舞蹈很优美。

D. 这个问题很复杂。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3. 《天净沙。

秋思》的中心画面是( )A.枯藤老树B.小桥流水C.古道瘦马D.夕阳西下4.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反语讽剌B.对比反托C.象征暗示D.托物言志5.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阐析“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喻证( )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旨意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清楚6.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A.排比和对偶B.排比和比喻C.比喻和对偶D.比喻和比拟7.下列句子中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A.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盘庚为了抱怨的人改变它的气度。

8.《门槛》主要运用了 ( )A.对比手法B.欲扬先抑手法C.比喻手法D.象征手法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 ( )A.枯藤老树昏鸦B.夕阳西下C.小桥流水人家D.断肠人在天涯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1、下列文章。

成考语文成人高考(高起专)2025年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考语文成人高考(高起专)2025年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 wū)狭隘(xiáài)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B. 憧憬(chōng jǐng)哺育(bǔ yù)锲而不舍(qièér bù shě)C. 踌躇(chóu chú)愤懑(fèn mèn)荼毒生灵(túdú shēng líng)D. 玷辱(diàn rǔ)狭窄(xiá zhǎi)恬淡(tián dàn)答案:B解析:A项中,“狭隘”应读作“xiáài”,注音正确;“玷污”应读作“diàn wū”,注音正确;“恬不知耻”应读作“tián bù zhī chǐ”,注音正确。

故A项注音全部正确。

B项中,“憧憬”应读作“chōng jǐng”,注音正确;“哺育”应读作“bǔ yù”,注音正确;“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ér bù shě”,注音正确。

故B项注音全部正确。

C项中,“踌躇”应读作“chóu chú”,注音正确;“愤懑”应读作“fèn mèn”,注音正确;“荼毒生灵”中的“荼”应读作“tú”,注音正确。

故C项注音全部正确。

D项中,“玷辱”应读作“diàn rǔ”,注音正确;“狭窄”应读作“xiá zhǎi”,注音正确;“恬淡”应读作“tián dàn”,注音正确。

故D项注音全部正确。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所有选项的注音都是正确的,但根据出题常规,通常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里可能是题目设计有误。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气壮山河,意气风发C. 满载而归,汗牛充栋D. 精卫填海,一鸣惊人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B. 他的性格温和,对人都很友好。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因为它们富有想象力。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言行举止,令人钦佩。

C. 这件事处理得十分妥当,让人放心。

D. 他的言辞犀利,让人无法反驳。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花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

B. 那座山高耸入云,犹如一位威武的勇士。

C. 这本书的内容如同一条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

D. 那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犹如一支优美的舞蹈。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D. 他善于交际,结交了许多朋友。

答案:B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位热爱文学的高中生,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

有一天,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名叫做《百年风云》。

他毫不犹豫地借阅了这本书,开始阅读。

书中讲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小明被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所吸引,他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历史事件在他的课本上并没有详细讲解。

于是,他决定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研究。

他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全貌,还对这些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他感慨地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也可以启迪未来。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是正确的?A. 惬(qiè)意B. 庸(yōng)俗C. 黯(àn)淡D. 以上都是(答案)二、下列哪个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 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B. 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美不盛收。

C.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受益非浅。

D. 她总是以身作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答案)三、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A. 他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真是个首屈一指的人才。

B. 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C. 他说话总是含糊其辞,让人听不懂。

D. 以上都是。

(答案)四、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文学常识是正确的?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作家。

B.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之一。

C.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的高僧。

D. 以上都是。

(答案)六、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A.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B.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

C.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答案)D.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七、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A.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B.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C.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要尽量避免不犯错误。

(答案)八、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是比喻句?A.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

B.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C. 他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答案)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202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代称?
A. 宝玉
B. 黛玉
C. X+Y
D. B+J
答案:C
2. 以下哪个成语的出处是《三国演义》?
A. 铁杵磨成针
B. 四海一家
C. 画蛇添足
D. 三顾茅庐答案:B
二、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看别人幸福生活中的羡慕与嫉妒的时刻。


没有想过,别人笼罩着羡慕与嫉妒的光环生活也会有烦恼。

有一天,你在网上看到你羡慕的那个人发了一篇博文,表述他的烦恼,并预
告了他即将面对的困境。

这个时候,你愿意帮助你羡慕的人吗?
3. 文中的"你"愿意帮助那个羡慕的人吗?
A. 愿意
B. 不愿意
C. 不确定
D. 需要更多信息
答案:A
4. 你认为为什么会有人羡慕别人的生活?
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没有
的东西会产生羡慕情绪。

三、写作题
请用一段文字简要描述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

答案: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感,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家人的陪伴,也可以是追求梦想的过程,还可以是与朋友
分享美好时光。

幸福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因此每个人追求幸福
的方式也不同。

无论是什么样的幸福,它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
财富,需要我们用感恩和珍惜来对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方便大家复习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更新哦!选择题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抢qiang 抢劫抢救呼天抢地抢班夺权B.当dang 当日当真安步当车当仁不让C.切qie 亲切切磋切中要害切肤之痛D.处Chu 处方处境处心积虑处之泰然参考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赡养涸泽而渔反聩哗众取宠B.简练人才倍出作祟励精图治C.杀戮严惩不贷修葺罄竹难书D.整饬莫衷一是阔绰积毁消骨参考答案:C3.依次在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效__________。

②然而,当地有关部门仍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__________在1998年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__________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私自修建B.遏止擅自营造C.遏止私自修建D.遏制擅自营造参考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假如语言能够生产物质材料,那么夸大其词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B.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绝不会一帆风顺。

C.我们的办案人员要深入调查取证,不能片面地听取一家之言。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参考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因为阻力极其微弱,空气极其稀薄,所以这里是远程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

参考答案:C6.选用下面的句子为文段填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湖上也好,山上也好,天空中也好,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到处都在动,都是不均衡,是离奇变幻,是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的无穷的混合和错综,而万物之中却隐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

①没有一丝完整的线条②没有一个同样的瞬间③没有一片完整的色彩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参考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6分,每小题4分)随着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子图书馆。

人们在探讨图书馆的未来形式时,还提出诸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和全球图书馆等新概念。

狭义的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电子介质(磁盘、光盘等)存储、检索和传递信息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没有传统印刷型的图书,而是利用纯数字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上服务;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只是一种提供用户各种入口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的环境,它拥有二维或三维人机界面,并能使用户任意浏览和存取信息。

实际上,这三类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界统称其为电子图书馆。

美国《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即:(1)利用一系列技术能够将包括教育和研究在内的大量信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并能提供检索;(2)交互的多媒体程序为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帮助;(3)这些信息与服务可提高生产率,能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并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4)这些信息与服务必须是每一个人能够享受的。

电子图书馆,这种以利用电子手段与方式进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由计算机技术做支持,占有丰富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利用高速宽频的地区性络或世界性络对远程数据库进行联机,实施浏览、检索和登记。

7.对“虚拟的图书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拟图书馆不是独立实体,而是为用户利用络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环境。

B.虚拟图书馆有先进的工作系统,但不再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物和机构的特征。

C.虚拟图书馆拥有的二维或三维人机界面是专为用户任意浏览和提取信息而设置的。

D.虚拟图书馆称谓中的“虚拟”是针对其特殊环境而言的,而不是“虚设”的意思。

参考答案:C8.准确表述电子图书馆的本质的一项是( )A.电子图书馆可借助络包括利用电子介质传递处理图书信息。

B.电子图书馆是利用电子手段与方式运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

C.电子图书馆由计算机技术做支持并将丰富的数据库提供用户使用。

D.电子图书馆不再将传统的印刷图书作为唯一资源进行存储。

参考答案:B9.依据第三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图书馆应具备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提供信息与服务的能力。

B.电子图书馆应具备提高生产率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功能。

C.为教育与学习的社会化提供帮助是电子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D.供用户检索信息和向其发送信息是电子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B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图书馆是随着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目前已有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无墙图书馆等多种形式。

B.电子图书馆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

前者是一般人的说法,后者则是图书馆界对狭义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统称。

C.美国的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应具备的特征,标志着电子图书馆已经得到了普及。

D.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馆在信息处理与传递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而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

参考答案:D非选择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5分)鲁迅路口(节选)张承志今年又一次去了绍兴。

该看的上一次早已看过,若有所思的心里有些寂寞。

城市正在粉刷装修;拆掉刚盖好的大楼,改成黑白的绍兴色。

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吧,这一回头顶是万里晴空,总觉景色不合书里的气氛。

在鲁迅故居门口,车水马龙根本不理睬远路的游客;滔滔河水般的群众之流,擦着制作的假乌篷船一涌而过。

我犹豫着,最后决定不再买票进去。

与其说是来再一次瞻仰遗迹,不如说是来复习上一次的功课。

那一次在冬雨中,我们走过了一条条街道,处处辨认着遗迹和背景。

那几年我潜心南方的游学,事先读足了记载,到实地再加上草图笔记。

我辨认着,小街拐角坐落的秋瑾的家,青苔沾湿的青藤书屋,还有山阴道、会稽山、古史传说的夏禹陵。

蒙蒙冷雨中的修学令人愉快,追想着那些日子,盼着再重复它一次。

虽然我明白这是一处危机潜伏之地。

渐渐地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民族不会容忍异类。

哪怕再等上三十年五十年,对鲁迅的大毁大谤势必到来。

鲁迅自己是预感到了这前景的,为了规避,他早就明言宁愿速朽。

但是,毕竞在小时代也发生了尖锐的对峙,人们都被迫迎对众多问题。

当人们四顾先哲,发现他们大都暧昧时,就纷纷转回鲁迅寻求解释。

我也一样,为着私人的需要,寻觅到了这里。

同伴是本地人,对是否进去参观无所谓。

我也觉得要看的都看过了,门票要四十元呢,或者就不进去了吧。

路口上,车声轰轰人声鼎沸,不由你过分地斟酌徘徊。

于是胡乱决定离开,心里一阵滋味索然。

就这样,这一次在绍兴过鲁门而未进。

虽然脚又踩过这块潮湿土地,端详过秋瑾的遗墨,进入了徐锡麟的卧室,我没有迈过那个路口。

我想保护初访的印象。

冬雨的那一次我夹在一群小学生里一拥进了三味书屋,后来就亲身站到了百草园。

那时的感觉非常新鲜,自己的小学生时代,以及自己孩子的小学生时代一霎间都复活了。

那不是来瞻仰伟人的故居,而是回到自己的孩提时代。

一股那么亲近的冲动,曾在人流拥挤中幼稚地浮现。

从鲁迅家的大门口迈步,左右转两个弯,隔一两条小街,原来三百步之内,就是秋瑾的家。

初次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心中不由一惊。

他们住得这么近!……果然还是要到现地,才能获得感受。

我不住地遐想。

彼此全然不相识是不可能的,即便没有借盐讨火做过亲密邻里,也会因为留学一国彼此熟识。

若再是朋友,就简直是携手东渡了。

后来去了徐锡麟的东埔镇。

冬月来时,以为东埔路远不易到达,这一回才知东埔镇就在眼前,公路水路都不消一阵工夫。

这么说,我寻思着,烈士徐锡麟的家乡就在咫尺——这几个人,不但是同乡,而且是同期的留日同学。

站在路口上,我抑制着心里的吃惊,捉摸着这里的线索。

一切的起源,或许就在这里?11.作者专程来瞻仰鲁迅的故居,为什么过其门而不入?(5分)参考答案:城市在粉刷装修,总觉景色不合书里的气氛。

许多人以鲁迅为饭碗,使作者兴趣索然,全没有了当初的美好感觉。

12.冬雨中的那一次初访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为什么两次写那次初访?(6分)参考答案:留下了新鲜而亲切的印象。

两次写那次初访,一是为了与现实作对照,二是为下文由于失望而过鲁门而不入,结果获得了新的发现作铺垫。

13.文章结尾一句“一切的起源,或许就在这里?”从全文看,应如何理解?(6分)参考答案:作者面对鲁迅故居路口的变化,追寻他选择文学创作之路的原因。

他认识到应当从鲁迅的留学经历中寻找答案,鲁迅的选择应当与秋瑾和徐锡麟有关。

14.写出表现作者冬雨中初访绍兴时心情的词语。

(至少写出4个)(4分)参考答案:令人愉快,盼着再重复,感觉非常新鲜,亲近的冲动。

1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不仅探寻鲁迅的足迹,也思考鲁迅的同乡秋瑾与徐锡麟可能对鲁迅的影响。

B.文章以“该看的上一次早已看过,若有所思的心里有些寂寞”开头,以“站在路口上,我抑制着心里的吃惊”结尾,表现了对鲁迅故居路口变化的不快。

C.文中对冬雨的那一次初访鲁迅故居的描写充满诗意,却不肯言明时间,是因为对作者来说时间并不重要,“那一次”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

D.文章第三自然段说“但是,毕竟在小时代也发生了尖锐的对峙”。

“小时代”是指鲁迅生活的时代,是相对我们生活的大时代而言的。

E.文章的标题“鲁迅路口”有深刻的寓意。

在“鲁迅路口”,最能照出人们心灵的善恶美丑,也最能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

参考答案:AC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6—18题。

(25分)公予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日:“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也!”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日:“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无忌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