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第一书记有感

合集下载

第一书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看过影片《第一书记》,与大家一样,深为沈浩同志的一生所感动,感谢影片的编导和演员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这样一位具有时期特点和鲜明个性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下面是作者为你们整理的文章,期望你们能够爱好。

第一书记观后感在小港工作了6年的沈浩,为小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奉献,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无穷虔诚。

影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近六年在小岗村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故事本身没有跌宕起伏,但却给人以平淡的震动。

这种震动来自沈浩同志的责任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影片开头的音乐和凤阳县古城墙的写意显现时,宇宙基础四个字尤为引人注视。

电影以沈浩的突然死亡开始,以他女儿深情而强烈的忏悔终止。

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故事紧凑而真实;没有口号,没有口号,没有布道,充满了人情味,这是符合常识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趣且发人深省的电影。

电影中的故事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不需要专门去找。

沈浩以他的实际工作感动了同学们,以他的真诚感动了小岗村的村民们,以他的成绩赢得了领导们的赞誉,而她小嘉则为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书记的光辉形象。

如果在三年的停职期间有镀金的嫌疑,那么六年的停职期间仍在小岗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镀金就会变成真金。

许多电影和电视明星在电影再现沈郝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小岗村18位部长和生活的片断,让我们构建小岗村18位,以便能说服听众,受过教育的 Wanshi根本上是一个男人。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党的优秀代表。

他全心全意地实践党的主旨,为群众谋福利。

他深入群众,努力工作,在广阔的天地中锤炼成长,在艰苦的工作中增长才能。

他的感人事迹凝聚成一座丰碑,不仅在小岗村,在广大农村,而且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我永久不会忘记除夕吃晚饭的情形在我的生活。

村民们轮番用手机给沈浩的妻子和女儿拜年。

我想沈浩的妻子一定为有这样的丈夫而自豪,女儿也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的黄金岁月为小刚做出了应有的奉献。

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范文5篇

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范文5篇

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范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第一书记观看心得体会(1)11月30日上午,市委组织各村书记和村官去观看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第一书记》,沈浩作为“天下第一村”的村支部书记,他的一生为我们每个党员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他是以生命诠释了一个“人”的真正含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真正本色。

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我数次潸然落泪,为沈浩同志的精神而震撼,打心底里佩服他。

从电影中,我们明白沈浩同志原先是省里的一位干部,前程似锦,生活待遇优厚,但是做为下驻基层的选派干部,他毅然决然的放下了省里的优厚生活,来到了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岗村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尽自我的一切力量带领村民致富。

沈浩同志一个无限忠诚于党的基层干部,一个视村民为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支部书记,一个为改变乡村面貌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的优秀党员,一个舍小家为小岗,带头奋斗在一线可歌可泣的先锋模范。

为了保护村群众的财产,他以一身正气压制了邪气,透过法律途径要回了群众的铲车:为了顺利架桥,他大胆地“先斩后奏”,三番五次跑铁道部恳求火车停运45分钟;为了让美国GLG落户小岗村,沈浩想尽办法让村民满意并同意群众迁坟;为了能让村民住上新房,村里通上公路,他亲自上阵刷油漆,背沙袋。

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事迹,就是这样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轰轰烈烈,用自我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赞歌。

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不朽的丰碑。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沈浩同志,他的精神永存,不断激励活着的人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乐于奉献。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1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血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

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

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

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

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

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第一书记观后感7篇第一书记观后感18月,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第一书记》。

在观看《第一书记》前,我已经在各媒体上知道了小岗村和沈浩,而影片更让我们了解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电影真实客观地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小岗村任职,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搞改革,让百废待兴的小岗村重现昔日辉煌后,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一线的感人故事。

在看过电影《第一书记》之后的第二周,因出差机会,我有幸来到了小岗村,参观了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汽车越来越接近小岗村,当眼前出现了一条笔直的马路时,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沈浩书记为小岗村修建的马路,这条路为小岗村出行带来了方便,更为小岗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行驶在这条平坦的马路上,让我们对沈浩更加充满了敬意,也感觉离沈浩越来越近了。

到达了小岗村,电影中的小岗村和眼前的小岗村重叠在了一起,小岗村的牌坊耸立在村口,它是小岗村的标志,汽车从牌坊下缓缓开进村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规划整齐、恬静的小岗村,这样的小岗村是沈浩用六年的时间带领小岗人民共同奋斗建设出来的。

汽车停在了大包干纪念馆,这也是沈浩为小岗村做的一件好事,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让全国各地的游客了解农村改革,了解小岗村。

纪念馆里的影壁上是30年前小岗村村民在大包干决心书上按下的红手印,而30年后,村民再次用红手印留住了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基层干部。

观看电影和实地参观后,已深深被沈浩扎根基层、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观看电影感受的是沈浩奋斗的过程,实地参观小岗村感受的是沈浩奋斗的成绩。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沈浩担负起“中国改革第一村”重任的坚强信念,他将自己定格在了小岗村,他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留在了小岗村,也留在了人们的心里,他的精神和事迹触动着我们,我们向他致敬!同时,我们要把沈浩精神带到实际工作中去,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保持对工作的执着和追求,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书记观后感6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6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6篇》【篇一】“一撇一捺写出个人,才做成个人。

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

做人做大写的人。

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伴着片尾曲的响起,电影落下了帷幕。

之前经常听别人提起共产党员这个词,却从未有过任何清晰明确的概念。

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党员,什么是大写的人。

电影以倒叙的手法,朴实的画面向我们缓缓讲述一个共产党员奉献在农村基层一线的故事。

没有太多壮阔的场面,没有很多大口号。

从小人物的情感利益,新农村建设所需,亲情的计较与包容,展现了沈浩投身于小岗村建设的故事。

2089天,26本日记,6600元的人均收入,4次红手印。

原本没有感情的数字,也能让人为之动容。

这不仅仅是电影,它是真实人物的还原。

沈浩现实生活中是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

他xx年成为共产党员,并在省财政厅工作xx 年。

xx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xx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xx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

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xx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看完这个电影的第一个念头是为何好人终究没有好报。

英年早逝的沈浩将人生最黄金的时间奉献给了小岗村。

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在农村基层一线与村民们一同修路架桥。

在三年任期满了之后,他毅然决定继续留在小岗村。

留住他的根本不是名誉或是虚荣,是责任是热血。

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观《第一书记》有感5篇

观《第一书记》有感5篇

观《第一书记》有感5篇观《第一书记》有感5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第一书记》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第一书记》有感1在新闻媒体上看过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未及看完,已然泪眼矇胧,身边的同事亦然。

看完电影,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光辉形象令人敬仰。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镜头: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后,一起来凑热闹,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沈浩去世后,女儿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为了留住沈浩,村民们集体摁手印。

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这几个镜头。

感人的背后,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为什么村民对沈浩书记有这份深情,有这份感激,那是因为爱。

正是沈浩书记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正是他面临抉择和矛盾时心里始终装着小岗村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

小岗村的人民已经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小岗村,他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他是小岗村人民永远的第一书记。

电影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这是对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诠释。

沈浩同志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

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土地督察干部,我要象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牢记“为国督察、无尚光荣”,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奉献我的全部青春。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6篇)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6篇)

观看《第一书记》心得体会(通用6篇)观看《第一书记》篇1走进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

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

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

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

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

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

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__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

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

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

他的同事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坑里、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

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不是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

当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中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

纪录片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5篇

纪录片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5篇

纪录片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5篇第一书记观后感我与同事在地质礼堂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我也理解了一次党性教育。

该剧透过沈浩同志的优秀事迹,艺术地再现了他在小岗村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排除干扰,真心实意帮忙小岗村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感人故事.建设和谐新农村是沈浩同志的追求,他抛下城里优越的生活、家庭和事业,来到农村踏实做人、勤勤恳恳做官最后累至心脏病复发,他逝世的画面令在场观看的我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透过观看《第一书记》,我认真思考了片中沈浩同志的心路历程,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大群众党员学习的榜样是出于两个字:踏实。

该剧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作用,腐败分子之所以腐化堕落,沦为阶下囚,关键是他们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失去了做人和做事的底线。

透过观看此片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里,如果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失去理想信念,就会走上违反党纪国法之路。

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以沈浩精神为动力,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做让党、让群众放心的共产党员。

第一书记观后感院里组织机关党员职工观看电影《第一书记》。

沈浩--安徽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我在20XX年年初的时候就明白了他的先进事迹,当时全国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沈浩的突然离世带给小岗村、带给中国共产党的不仅仅是亲人离去的悲哀,更是群众的一种损失。

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以后我觉得导演将沈浩这个人物刻画的很生动、到位,让我们走入了沈浩的真实生活中,沈浩的内心世界中,再一次的被他无私为人民的奉献精神打动。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对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有感情。

沈浩同志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有党员都就应和他对照,想一想自我就应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组织?如何对待人生?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即将于今年的11月份转为正式党员,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真正地实践"三个代表",像他那样对自我的工作一丝不苟,踏实干事,艰苦奋斗,用心向上,努力完成好自我的工作与担负好自我的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第一书记有感
不久前公司统一组织我们党员观看了名为第一书记的纪实电影,之前对于沈浩只是从一些新闻宣传中隐隐约约的知道他是一名党员,是先进代表中的一位,对其事迹也不甚了解,但观看第一书记之后,使我对其事迹,同时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电影《第一书记》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安徽省财政厅机关干部沈浩同志,主动放弃舒适、安逸的大城市生活,接受组织选派,离开省城,离开家人,来到凤阳小岗村这一曾经记录辉煌的“中国改革第一村”担任任党委第一书记。

从刚开始村民对他的不信任、怀疑、甚至责难到村民为让其继续留任而全村联名上访要求其留任,乃至最后因病逝去,沈浩同志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所应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为新时期年轻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沈浩的其言其行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
共产党人,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做到: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岗村第一书记不是高官要职,沈浩到小岗村去下派锻炼,完全可以像以往下派同志一样,干点成绩、呆满三年完成工作任务便回省城与家人团聚。

可他并没这么想,而是将农村、将小岗作为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将带领村民摆脱穷困面貌作为了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干,将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了自己工作的最高要求。

正是其将平凡的工作上升为了事业和追求,才做到了不计名利全身心投入,也正是其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取向,才让自己有
了无穷工作动力。

第二,要知民情,查民意,顺民心。

影片中,当沈浩为建跨越铁路干线的大桥,帮助小岗村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时,他不厌其烦往返北京上海铁路局,最后凭借认真和执着最终感动了铁道部领导,实现了全村村民几十年前的梦想。

而其在处理群众利益时更是处处展示着人性的光辉。

在招商引资遇到村里一孤寡老人拒绝迁坟让地,沈浩同志坚持宁可承受违约损失,也不愿违背一名普通村民意愿,足见其视群众如父母。

第三,工作要务实,为人要务虚。

影片中沈浩,从修路、修桥、纪念馆建设、旅游开发到村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招商引资,无不体现了沈浩爱岗敬业,把组织交给自己的重任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做,不慕虚荣,不贪名利;片中沈浩平易近人,很快就与小岗村的村民打成一片,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拥戴,这与其说是沈浩个人的人格魅力不如说是他很好的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所应具有的品质谦虚慎行,视群众如手足,处事为公,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去俯视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