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集中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票务管理和收费功能,对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我国的轨道交通AFC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并在各大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在票务管理方面,乘客可以通过自助售票机、手机APP等方式购买车票,也可以通过刷卡、扫码等方式进站乘车。
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购票的便利性,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同时,AFC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乘客的乘车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给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为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收费功能方面,AFC系统通过刷卡或扫码等方式进行乘车费用的自动扣除,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收费。
这不仅方便了乘客,也提高了收费效率,降低了人为错误和漏扣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AFC系统还能够实现不同地铁线路、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方便乘客出行。
二、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虽然我国的轨道交通AFC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扩大和运营线路的增加,AFC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这包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增加设备的容量和速度等。
AFC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黑客技术的日益成熟,AFC系统面临着来自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乘客的个人信息和支付安全。
AFC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也需要解决。
目前,不同城市和不同地铁线路的AFC系统还存在互不兼容的情况,给跨城市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AFC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现状及发展∙2009-4-1 13:49:0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浏览:458网友评论条点击查看摘要: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一卡通”是AFC系统的发展方向,IC 卡技术的应用促使地铁收费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收费系统共用一张卡进行收费。
为使AFC系统稳健发展,提出保证系统顺利实施和高效运作需要把握的关键和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IC卡在地铁大系统中,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以其高度的智能化设计,扮演着售票员、检票员、会计、统计、审计等角色,以数据收集和控制系统实现了票务管理的高度自动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收费系统理念和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卡通、电子钱包等便利手段的应用愈来愈普及。
面对这种日益膨胀的社会需求,我们有必要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事业的发展历程,切实解决目前及今后AFC事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使系统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
1 我国城轨交通AFC事业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我国轨道交通AFC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启蒙、实践、调整三个阶段。
1.1 启蒙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地铁凭借在国外收集到的资料,艰难地开始了AFC系统和设备的研制,当时城轨交通AFC系统概念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在90年代初广州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票务收费方式是人工还是自动仍是一个重要章节。
在这个阶段, 对AFC系统的功能设置是以学习国外成功的系统经验为主。
在此期间,香港地铁把其宝贵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传授给内地;同时,国际著名的专业厂家也通过产品和系统介绍,将其城轨交通AFC系统许多好的技术和经验推荐给了我国,这些都为广州地铁和上海地铁AFC系统在建设之初就拥有基本完善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我国城轨交通首个AFC系统供货合同签订正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国际上的磁卡AFC系统技术已相当成熟,而IC卡技术在交通收费方面的应用研究才刚刚开始,巴黎地铁和香港地铁正考虑将非接触IC 卡应用到轨道交通及公交收费,我国对公交IC卡应用的研究还只是处于接触式IC卡水平。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发布时间:2022-08-18T02:18:35.87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4月第7期作者:吴天友[导读] 现阶段,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吴天友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摘要:现阶段,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其中,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的检票和自动售票。
在本文中具体讨论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首先解释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五层结构和特点,然后介绍其发展趋势,以及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现状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是掂量地铁乘客服务质量的“标志”是直接作为面向乘客的系统设备。
在互联网+环境下,支付宝、手机NFC、银联云闪付、微信等支付方式将陆续推出,人们的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正逐渐向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移动支付转变。
新支付方式陆续推出,有效解决了单程票成本高、旅客购票等待时间长、购票率低的问题,为使用的旅客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伴随科技的开展,一些城市,尤其是深圳,开始尝试“刷脸坐地铁”的支付方式。
乘客依次将照片绑定到相应的金融卡上,无需拿出手机或现金,“刷脸上地铁”这种支付方式的出现,减少了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让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一、互联网+AFC发展现状互联网售票机自2015年推出以来,2017年实现地铁二维码过闸功能的城市成为首个广州,实现手机闸机、手机+互联网支付购票等功能。
随着这些新型支付技术的应用,相应的变化也在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发生,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越来越强的网络的依赖,体系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报告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核心系统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AFC系统不仅为乘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购票、检票服务,还为轨道交通运营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
本报告旨在梳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XXXX年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起步相对较晚,早期主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
在这个阶段,AFC系统的功能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售票和检票环节。
2.发展阶段(XXXX年代):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AFC系统开始逐步实现国产化,并在功能和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例如,开始引入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闸机等设备,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
3.创新阶段(XXXX年代至今):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例如,引入了移动支付、生物识别等技术,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购票和检票方式。
同时,AFC系统也开始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为轨道交通运营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
三、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已经实现了较为完善的功能和技术体系。
在设备方面,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闸机、移动支付终端等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技术方面,生物识别、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开始在AFC系统中得到应用。
此外,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AFC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不同城市之间的AFC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导致跨城出行时乘客可能面临不便;此外,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客流量的不断增长,AFC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稳定性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升级: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升级。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自动票款收集)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演进。
在新技术的应用下,AFC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未来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就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及展望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新技术应用1. 无人机巡检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引入了无人机巡检技术,成为了AFC 系统的新亮点。
通过无人机巡检技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设施的快速、全面巡视,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无人机对车站和线路进行航拍,也为AFC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2. 人脸识别技术在闸机系统中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AFC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创新技术。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乘客只需在系统中注册一次个人信息,之后便可实现刷脸进出车站和乘车,极大地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有效识别无效乘车人员,提高了AFC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 区块链技术在票务结算中的应用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票务结算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中,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票务支付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支付数据的透明化和不可篡改性,还可以极大简化票务结算的流程,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票务结算成本。
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展望1. 5G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完善,将为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5G 技术具有高速传输、低时延和大连接等特点,可以极大提高AFC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速度,为乘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支付和进出站体验,同时还可以为AFC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和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2. 人工智能技术在AFC系统中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也不例外。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间通勤和生活。
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保问题,各个城市陆续引入了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公交系统和地面交通工具,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环保节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如何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自动售票门、检票闸机等AFC系统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FC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AF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刷卡进站、出站方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刷卡不便、丢卡等问题,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乘客的刷卡体验。
乘客只需通过面部识别设备即可完成刷卡进出站,免去了刷卡卡片的烦恼,提高了刷卡效率,也减少了刷卡卡片丢失的风险。
2. 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普及,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也纷纷引入了移动支付技术。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或NFC支付完成车票购买,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也减少了纸质车票的使用,有利于环保节能和减少管理成本。
3. 多种票制融合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票务管理的支持。
为了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AFC系统已经开始尝试多种票制融合的应用。
单程票、月票、年票、学生票等不同类型的票制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为乘客提供更加灵活的购票和乘车选择,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4.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AFC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用于车票销售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所积累的大数据资源。
通过对乘客出行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客流变化趋势、优化车站布局和运营调度,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格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设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多数大中城市都拥有轨道交通线网。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拥有着较为发达的地铁线路,覆盖了大部分地区,解决了大城市的交通瓶颈问题。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加速建设轨道交通网络,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大城市地铁网络的线路较为密集,但一些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线网密度不够,无法有效解决交通问题。
其次,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之间缺乏有效连接,换乘不便,导致出行效率低下。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较高,票价难以覆盖完全的成本,对政府财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此外,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包括地下隧道的施工、土地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和各种政策,鼓励中小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其次,我国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衔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提高出行的便捷性,减少换乘时间,提升运营效率。
此外,我国还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乘车服务,满足人们个性化出行的需求。
此外,我国还将研究发展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如磁悬浮列车、真空吸附列车等,提高运行速度和运力,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
同时,我国还将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轨道交通AFC系统发展介绍(全面篇)

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发展介绍在地铁各专业系统中,AFC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但为乘客提供自动售票和自动检票服务,也为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它是现代轨道交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在通常意义上,AFC是英文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的简称,即自动售检票。
许多人可能认为自动售检票系统仅仅是售票和检票,仅仅是进站和出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国外经济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普遍采用了这种管理系统,并发展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和设备,最初是从美国引进的,近年来我国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产品,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国内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和技术已与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 接轨,实现城市甚至城市区间的“一卡通”。
从投资费用角度来讲,AFC系统的经费仅占据轨道交通投资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又是和乘客每天见面、每天打交道的一个重要的服务窗,更重要的是,它不但掌管着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命脉——票务收入,而且掌握着轨道交通线路各车站的每天客流量和完整的客流动态信息。
因此,AFC系统可以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依据。
如果数据或报表存在错误,那将给轨道交通的管理带来严重的问题。
公共交通行业是“以人为本” ,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行业,安全、可靠、方便和实用是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对AFC系统来说,可靠性和成熟性是第一位的。
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对AFC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现在我国在AFC系统运营和管理上,主要面临着四大顽症:数据报表不准、系统和设备可靠性不高(包括设备故障率高)、读卡器反应速度慢和车票流失率大(包括车票质量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 要 ! 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 ! 系 7 T <" 统的 发 展 历 程 # 指出$ 一 卡 通% 是7 T < 系统的发展方 向# U < 卡技术的应用 促 使 地 铁 收 费 系 统 与 其 他 公 共 交 通收T < 系统稳 健发展 # 提出保 证 系 统 顺 利 实 施 和 高 效 运 作 需 要 把 握 的关键和相应措施 & 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 ! 自动售检票系统 ! U <卡
Q C 系统功能 $I $! 基于线网确定 ,
一般来说, 城市 轨 道 交 通 是 网 状 线 路, 在修建每个 城市轨道交通的 2 要 对 系 统 进 行 总 体 规 划, K L 系 统 时, 确保系统稳 定 运 行 和 可 持 续 发 展。2 K L系统在整个线 网中是一个功能统一的大系统, 应该以路网而不是以 单 条线路来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 必须把确定线网的票 务 政策放在首位, 以尽可能完善的票务政策作为系统功 能 需求制定 的 基 础, 这 将 决 定 系 统 的 规 模、 应 用 和 投 资。 即使是刚刚起步建设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 也应 该从线网 角 度 来 考 虑 功 能 需 求, 可预留部分功能和容 量, 切忌采取先 建 一 个 简 单 系 统 来 满 足 现 在 需 求、 待日 后再去完善的做法, 以免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系统结 构 方 面, 要考虑到将来多应用系统的特 点; 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 容 性 方 面, 要考虑电子和计
算机技术的更 新 周 期 以 及 信 息 量 的 增 加; 在现场设备 选型方面, 要有前瞻性以及 人 性 化 的 乘 客 操 作 界 面; 在 系统构成方面, 可以区域中央计算机取代每条线路中 央计算机, 提高管理和指挥的层次。
$I &! 维修管理方式的优化
随着 线 网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在2 K L大系统中必然不 断 有 不 同 公 司 的 产 品 集 成 进 来, 2 K L现场设备数量和 品种会 越 来 越 多。 由 于 软 件 维 护 和 硬 件 维 护 工 作 量 大、 技术难度 高, 要 求 有 高 素 质 的 系 统 维 护 人 员, 因此 应该将获得最佳质量和最高 效 率 的 维 修 方 式 作 为 线 网 2 K L 系统持续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 香港地铁的现行维修管 理 模 式 非 常 值 得 借 鉴。 当 城市具备 # 条 轨 道 线 路 以 上 时, 地铁公司宜采用车站 一体化管理的 维 修 策 略, 将大量较为简单的现场设备 日常维护工作交由负责车站 维 护 的 通 用 机 电 工 种 人 员 完成或委外维护, 而让具有 2 K L维修经验的人员集中 去做技术含量 高 的 系 统 维 护 和 车 间 维 修 工 作, 从而充 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 提 高 业 务 水 平。 当 然, 对于新 线系统的一线维护的掌握和 新 人 的 现 场 实 践 是 不 可 缺 的, 以使系统维护可良性地运作。
!I $! 实践阶段
从& ’ ’ 4 年底开始, 2 K L系统在中国内地的城市轨 道交通中投入 使 用, 逐步展现出其良好的票务管理水 平和高效的客 流 处 理 能 力, 使地铁公司票务收益管理 实现了以最少的人力物力、 高 效 低 成 本 的 运 作, 系统所 发挥的作用 令 设 计 者、 建 设 者 和 乘 客 接 受 了 它。 在 这 个阶段, 国内的轨 道 交 通 2 K L系统用户通过使用和摸 索, 在掌握原 系 统 丰 富 多 样、 科 学 严 谨 的 功 能 的 同 时, 整理归纳了许多适用于轨道 交 通 票 务 管 理 需 要 的 新 功 可 能, 使2 K L 系统的功能更为完善。经过几年的 实 践, 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到轨道交通 2 K L 系统的优越性。 )准确 的 客 流 及 票 务 统 计 分 析 数 据: 为运营调 ( & 控、 市场营销、 新 线 建 设 提 供 了 科 学 的 决 策 依 据, 也为 提高服务质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创造了条件。 ( )高效的 2 使 车 站 客 流 井 然 有 序、 快速 # K L 设备: 通过, 减少了 有 意、 无 意 的 逃 票, 保障了地铁公司的票
!I #! 调整阶段
在短短几年内, A L卡技术在轨道交通 2 K L系统的 应用由研究摸索迅速发展 到 大 规 模 的 实 际 应 用。 非 接 触式A 保 密 性 较 强、 可实现一卡 L 卡以 其 储 存 量 较 大、 多用等特性, 逐步取代了磁 卡 的 地 位, 如今已成为各城 市轨道交通收费系统的首选票质媒介。 非接触式A L 卡技术在轨道交通 2 K L 系统的大规模 应用, 猛烈冲击着 以 磁 卡 为 车 票 媒 介 的 已 有 2 K L 系 统, 同时也推动新建线 路 的 2 K L系统在功能上扩展和性能 上提高, 使系统结构更为简单、 高效, 成本得以下降。 广州和上 海 在 建 设 新 线 的 同 时, 重视对已有系统 的调整, 把改造原 有 的 磁 卡 2 K L系统提到了重要的议 事日程。在调 整 阶 段, 遇到了与国际上许多大都市同 样面临的抉 择: 一 是 一 步 到 位 地 改 为 全A 即 L 卡 系 统, 所有票种均为A 二 是 先 将 储 值 票 改 为A 单程 L 卡; L 卡, 票仍沿用原有的磁卡, 时机合适再改为全A L 卡系统。 我们在考 虑 改 造 方 案 时 认 为, 我国与国外大都市 轨道交通的最 大 不 同 点 之 一 在 于: 我国的线网才开始 修建, 而国外一 些 大 都 市 已 建 有 上 百 公 里 基 本 稳 定 的 线网。在国外 大 都 市 线 网 内, 储 值 票 改 用A 单程 L 卡、 票仍沿用磁卡 是 完 全 可 行 的; 而我国城市轨道线网才 刚刚开始建 设, 新 线 采 用 全A 如果 L 卡 系 统 势 在 必 行, 原建线路仍沿 用 磁 卡 单 程 票 或 只 部 分 增 设 A L 卡单程 票, 则磁卡单程票就不能在 新 线 通 行, 或造成系统内两 种单程票 通 行, 使 系 统 变 得 复 杂, 乘 客 容 易 混 淆。 因 此, 已建 线 网 越 简 单, 进 行 全A L 卡 系 统 改 造 越 有 利。 在分析对比了国内外情况 后, 广 州 地 铁 果 断 决 策: 在修 建广州地铁 # 号 线 2 改造&号线的原 K L 系 统 的 同 时, 磁卡收费系 统, 将 其 改 造 为 全A 使新建线路 L 卡 系 统, 的2 K L 系统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目前广州地 铁 的 全A 上海 地 铁 也 已 经 完 成 改 L卡 2 K L 系统已投入使用, 造和使用了A 并即将启用A L 卡储值票, L 卡单程票。
$! 把握 ! " # 系统发展的关键
人们 2 K L 事业符 合 城 市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发 展 方 向, 可以凭借 一 张 卡 享 受 公 共 交 通、 市 政、 金 融、 医 疗、 购 物、 园林等服务。但我们还要 看 到, 无论对于正在扩展 线网的上海、 广州、 北京, 或正 在 起 步 建 设 线 网 的 深 圳、 在 杭州、 南 京 等, 以及正在策划 2 K L 建 设 项 目 的 城 市, 系统建设时应把握以下 G 个方面。
"! 我国城轨交通 ! " # 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轨道交通 2 从小 K L 事业从无到有, !! 十几年来, 到大, 经历了启蒙、 实践、 调整三个阶段。
!I !! 启蒙阶段
上海地铁凭借在国外收集 到 的 # " 世纪 4 " 年代末, 资料, 艰难地开始了 2 当时 城 轨 K L 系统和设备的研制, 交通 2 在’ K L 系统概念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年代初 广州地铁 & 号 线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 票务收费方式是 人工还是自动仍是一个重要章节。在这个阶段,
在地铁大 系 统 中, 自动售检票系统 (2 以 K L 系 统) 其高度的智能化设计, 扮演 着 售 票 员、 检 票 员、 会 计、 统 计、 审计等角色, 以数据收集 和 控 制 系 统 实 现 了 票 务 管 理的高度自 动 化。 随 着 电 子 技 术 的 高 速 发 展, 自动收 费系统理念和技术也发生 了 巨 大 变 化, 一 卡 通、 电子钱 包等便利手段的应用愈来 愈 普 及。面 对 这 种 日 益 膨 胀 的 社 会 需 求, 我们有必要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2 K L 事业的发展历程, 切实解决目前及今后 2 K L事业发展 必须考虑的问题, 使系统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
修和调整维修的工作量也 相 应 减 少; 同 时, 也为乘客带 来更大的方便, 乘客不需从提包中取出车票也能方便 地检票通过。 为 A L 卡技术的应用使公交行业联营成为发展趋势, 广大乘 客 带 来 更 大 便 利。 目 前, 上海 “一 卡 通” 和广州 “羊城通” 系统已拓展到多个城市的交通领域, 如上海在 公交、 地铁、 出 租 车、 轮 渡、 停车场及轻轨交通中采用一 卡通, 北京、 大连也实现了公交、 轻轨交通的一卡通。
$I !! 系统的安全性应放在首位
系统安全 是 城 市 交 通 一 卡 通 成 功 的 关 键, 它关系 到市民、 乘客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各营运方的经济收 益。在系统设计时, 必须把系 统 安 全 放 在 首 位, 建立一 套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 制 定 一 系 列 规 范 要 求, 从防范 对卡的攻击、 健全密钥管理 体 系、 强化设备及网络安全 等方面着手, 全 面 保 证 系 统 的 安 全。 密 钥 管 理 体 系 是 系统安全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由于系统对各运营商是开 放的, 要考虑各运营商的独 立 性 和 安 全 性, 既保证密钥 的高安全性, 同时又要方便 相 关 运 营 商 的 加 盟, 以保证 系统合理健 康 地 发 展。 因 此, 城市一卡通必须具有统 一的密钥管理标准和A L 卡结构规范。
!I J! 现状
现在全国新建的轨道交通 2 K L 系统都选用了 非 接 触式A 具有很 高 的 信 息 处 理 能 力 和 更 高 的 安 L 卡技术, 全性, 系统设 备 更 为 简 化, 卡 票 现 象 大 为 减 少, 机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