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doc
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doc

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做模拟题的时候总是感觉方法用的不到位,感觉分数一直提升不上去?不用担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备考7.619701、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买入有价证券,投放货币,刺激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抑制需求,抑制经济增长。
19702、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9703、通货膨胀按其形成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9704、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无论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过热,还是政府需求、国外需求过热,都可以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9705、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上升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由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引起,也可以由工会组织对劳动力市场垄断或其他原因导致工资上涨引起,还可以由垄断企业利用市场优势操纵价格、抬高利润引起,甚至可以由汇率变动使本国货币贬值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引起。
19706、结构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即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19707、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19708、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19709、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总结分析.doc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总结分析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历史知识是不可回避的,经常跟文学、时政、地理等糅合起来考,本篇我们就开始复习一下中国现代史相关考点。
考点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考点二:巩固政权的措施:一是土地革命。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二是抗美援朝。
1950 1953年,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保卫国家安全。
考点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考点四:中共八大(1956年)确定经济建设方针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考点五: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升空成功。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考点六: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考点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考点八: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模式。
考点九: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做题及答案:常识判断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做题及答案:常识判断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准确答案。
1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维护社会和谐稳定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C.增强国家综合实力D.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故选B。
2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日前向各地发出“关于禁止大树移植进城的通知”。
下列不是国家禁止大树进城原因的是( )。
A.移植大树进城,能够起到快速有效绿化城市的效果B.移植大树违背树木生长自然规律,不利于树木生长C.移植大树成活率低,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不利D.移植大树成本费用高,不符合节约原则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树移植进城,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方面突然改变其自然生长环境,违背了自然生长规律,可致其生长衰败甚至死亡,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对大树的无度采挖,也会对良好的原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
另外,移植大树的成本费用很高。
A项是促使大树进城的原因,而不是国家禁止大树进城的原因。
故选A。
3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贸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集贸市场实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
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 )A.某区工商局B.某区公安局C.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为共同被申请人D.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级机关为被申请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虽然是联合执法,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只可由工商局作出,所以,此工商局为被申请人。
故选A。
4当你一走近感应玻璃门,它就会自动向左右打开;你一走远,它又自动关上。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技巧(1)完整篇.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技巧(一)谈及常识判断部分的做题技巧,确实是有一些的,但是使用这些技巧必须建立在全面用心准备过的基础上,以及确实缺乏题目中所给的知识,只能靠蒙,但是又想提高正确率的时候。
凡事真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能有充足的时间多看看、多记记的时候一定要去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的有其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篇就让我们从真题中来找找做题技巧--求同存异。
例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A.各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B.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C.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D.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解析:本道题选C。
这是2016年的真题。
这道题目如果知道的话选答案很快,但是如果要靠蒙的话就是很明显的用求同存异法来做的,大家可以看到ABCD四个选项中ABD的表述很像,都有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等字眼,只有C选项很特别,而这里题目要求选出不包括的选项,那从表述上看,只有C最特别,就选C了。
再根据一些词语确定一下,C里面表述有民主党派等,明显跟其他几个选项中的工作人员含义不一样,所以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C。
例2:下列某食品厂相关的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 )A.该厂无需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付费B.该厂退休职工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C.该厂配备了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到该厂采集样品无需支付费用解析:此题选择D。
这也是2016年的真题。
题目问的又是不符合的一项,也就是最特别的一项,我们可以来看,ABC三个选项都是表述的该场怎么怎么样,只有D选项换了个表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选D。
再来比较实际内容,AD选项都提到无需付费问题,那我们来斟酌一下两个无需,一个是安全风险评估,是相关部门应做的,是不该付费啊。
另一个是采集样品无需付费,意味着可以随便采集,那这个样品万一十分贵重十分稀有呢?那不是采集几次厂家就亏本了,所以肯定不可行啊,加上表述的不同,基本上能确定是选D了。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真模拟常识判断题及答案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真模拟常识判断题及答案常识判断1、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其施行这种统治措施依据的是( )。
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道家思想准确答案是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实行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使人民在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称之为“文景之治”。
所以选择D选项。
2、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B. 黄浦长江大桥C. 南浦长江大桥D. 武汉长江大桥准确答案是D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7月18日正式开工,至1957年9月25日完工,并于10月15日正式通车,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所以选择D选项。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的一个伟大转折,下列相关此次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此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B. 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C. 开始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 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准确答案是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已经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故C项的说法错误。
所以选择C选项。
4、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下列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B. 每一个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总量是相等的C. 在很多情况下,权利能够转让或放弃,但是义务不能随便转让或放弃D. 义务的设立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准确答案是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相等,是就整体来说,但对于每个公民个体来说则可能因其自身的权利水平、行为水平、所处的社会地位、法律关系的不同而不同,故B项的说法错误。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480题)

范文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1/ 6(共480题)2020 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 480 题)1. 中国名山北岳恒山在哪里:山西浑源 2. 怒江不流经:西藏 3. 拿破仑百日王朝哪一年建立? 1815 4. 铁芒萁的生长反映了:酸性土壤环境 5. 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是:光热 6. 风切变对飞机的安全有很大危害,它:对飞机起飞和着陆时危害最大 7. 石器时代分为哪两种?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 8. 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 9. 1937 年发生了飞艇史上著名的空难,当时起火爆炸导致 35 人丧生的飞艇名字为:兴登堡号10. 华盛顿什么时候定为首都? 1791 11. 秦汉时代,人们说的“关中”指哪一带?函谷关以西 12. 维吾尔族人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13. 温带落叶林分布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14. 世界上历来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法,其中“南珠”的产地是:中国 15. 在大陆西岸南北两个萨瓦纳带之间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 16. 股票交易里面通常说成交多少多少“手”,这一“手”是指多少 1股? 100 17.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18. “紫土地”是指我国哪个地形区域的土地?四川盆地 19.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印度 10. 最早用棉花织布的是在:印度河流域 21.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曹操 22.太阳大气的最内层是:光球23.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什么地方?镇宁县白水河 24.公元 8 世纪,大马士革是哪里的首都?阿拉伯王国 25.被称为有野人出没的神农架在我国哪一省份?湖北 26.法国被处死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路易十六 27.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法国巴黎 28.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实际上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上面一共有几顶钟? 7 顶 29.瑞士的首都在:伯尔尼30.“二人台”流行于:内蒙 3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 年 7 月 14 日 32.东南亚最长的国际性河流是:湄公河 33.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34.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设立 35.鳄鱼为什么留眼泪?鳄鱼所流的“眼泪”实际上是一种盐溶液。
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0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共180题)1. 飞机的轮胎:(低级题) 1不能导电2可以导电------22.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高级题) 1《西厢记》2《红楼梦》3《金瓶梅》4《倩女离魂》-----------------------------13. 古人称为"手谈"的是指:(中级题) 1象棋2军棋 3 围棋-------------------34.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quot;,"明妃"是指:(低级题)1 王昭君2文成公主--------------15.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中级题) 1苏必略湖2贝加尔湖3赛里木湖---------------26. "狼毫"的原料取自:(中级题) 1狼2狈3黄鼠狼---------------37. 金属钾平时应保存在:(低级题) 1水中2煤油中3石蜡中------------28. 储存期较长的啤酒是哪种啤酒?(低级题) 1生啤酒2熟啤酒----------29. 比长江还要长的河是: (高级题) 1亚马逊河2刚果河3黄河4伏尔加河---------110. 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上有几个字?(低级题) 1两个字2四个字3无一字----------311. 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低级题) 1 日内瓦2 华盛顿1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高级题) 1 洞庭湖2鄱阳湖3 太湖4 哈纳斯湖----------------213. 哪个国家是钻石的最大产出国?(吗)(中级题) 1扎伊尔2 刚果3 南非-----------------114. 好莱坞位于美国什么州:(低级题) 1加利福尼亚州2 阿拉斯加洲--------------------115. "席梦思"三个字源于什么?(低级题)1 地名2 人名---------------216. 沙漠之舟--骆驼的驼峰是用来(低级题) 1 贮水的2贮脂肪的3 驮物品的------------217. 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有:(中级题) 1:三个2 四个3 五个-----------------118. 股票市场中指数大幅上升又称:(低级题) 1牛市 2 熊市------------------------119. <<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高级题) 1 《英雄儿女》2《风云儿女》3 《平原游击队》4〈〈永不消逝的电波〉〉--------------------------220. 水上芭蕾又称:(低级题) 1 自游泳2花样游泳------------------221. 海马是马吗?(低级题) 1 不是2 是--------------122. UNESCO是什么国际组织的简称?(中级题)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 联合国安理会3 世界卫生组织---------------------123.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低级题) 1美国 2 前苏联24. "艾叶"燃烧的烟能驱蚊蝇,对吗?(低级题) 1 对 2 不对-------------------125. 鱼有心脏吗?(低级题) 1)有(脊椎动物都有心脏。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第一节 备考指南)【圣才出品】

第一节备考指南一、考查内容(一)考查内容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地理、环境、自然等方面。
(二)题目特点1.组合型题目增多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逐渐成熟,组合型题目越来越多,题目难度系数不断增大。
完成了由考查单一知识点向考查系列知识串的转变,对考生知识结构和素质素养的纵深考查日益显现。
2.考查知识点日趋增多并且细致相较于单一题目来说,同样数目的组合题考查的知识点必然成倍数增长。
从广度上来说,围绕的主题,涉及古今中外;从深度上来说,题目可围绕一种现象或者某一事件、某一新生事物,穷尽考查其知识点。
这种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时注意同类型知识点的专题式总结和体系性梳理。
3.选非题增多常识判断题目,带有“不正确、不对、不属于、不符合、不能体现、无关”字样的选非题占比增大。
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审好题目,看清楚是选非题还是选是题。
不要在看到熟悉知识点时放松警惕,犯非知识性错误。
二、考情分析(一)题型题量分析常识判断的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最合理的一项;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该模块的题量一般为20道,占整套试卷题量的17%左右。
(二)重要考点分析近年来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为时事政治相对较少,比较偏重人文历史、科技生活常识;其次,经济、法律的比重一直较重。
其余涉及政治、地理、国情、管理常识。
1.地理常识中,多与国情结合考查。
由于西藏的特殊性,青藏高原容易考查。
2.政治常识中,民族关系是一个重点。
3.法律常识中,行政法和宪法是考试的重点。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考查比例尤高。
也会涉及到对新法的考查。
4.经济常识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常规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
国考常识判断备考有个关键就是复习资料的选择,在近几年与考生的接触中发现,考生大多都是贪心的,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份资料,只要听说有用的,听说是押题的,听说是权威的,都想买回来看一看。
这样做的结果是毫无备考思路,随便就让新出的资料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最后精力和钱花出去了大把,剩下的却是得分率依然不高。
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市面上的备考资料也永远是更新的,就算一直在更新,也有可能是涵盖不全的,譬如政治考点,一直都在与时俱进,但是资料都是要提前出的,不可能近一个月的时事政治出现在前几个月的资料里面,所以不能完全迷信复习资料。
建议考生一开始就选定一套复习书籍,将书上的方法都尽量学会,然后将市面上有的真题、模拟题等都买到手,下载一个靠谱点的刷题APP,以及几个可以了解最新发生事情的新闻软件或者评论软件。
将这些都准备好后,会发现常识判断部分的资料就已经将整体复习时间占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千万不要听着广告宣传或者别人说这个好那个好,就立马下手买了拿回来看,一定要有所取舍。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如何取舍?取舍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复习进度,如果这段时间知识点掌握地差不多了,但是题目还是做不对,那建议就再买些没有做过的题目回来做一做找找感觉。
如果题目已经大部分都做得对了,那建议就在各种新闻APP上找热点,找近期的备考方向,比如新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啊,新取
得了什么科技成就啊,新提出了什么说法啊,诸如此类,希望大家能够每天抽出20分钟来专门看看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再根据这些发生的事情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出题人究竟会怎么考,是单纯考记忆还是拐个弯考理解,一定要有自己是出题人的意识,接触到新考点之后多想想怎么考才能考倒考生,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