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针对膀胱癌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其中GC方案和GP方案是两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旨在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一、GC方案GC方案(Gemcitabine + Cisplatin)以吉西他滨和顺铂为主要药物,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
吉西他滨是一种抑制DNA合成的药物,顺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具有DNA交联作用。
GC方案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1天,患者每21天接受一次静脉注射。
吉西他滨和顺铂在不同的剂量下给药,具体剂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吉西他滨的剂量为1000mg/㎡,顺铂的剂量为70mg/㎡。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C方案的优点是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膀胱癌的发展,并且对一些较大肿瘤具有较好的缩小效果。
此外,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相对减少了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损伤。
二、GP方案GP方案(Gemcitabine + Paclitaxel)是另一种常见的膀胱癌化疗方案,同样以吉西他滨为主要药物,而将顺铂替换为紫杉醇(Paclitaxel)。
紫杉醇是一种细胞毒素,也适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GP方案的治疗周期和剂量与GC方案类似,也是每21天一次。
吉西他滨的剂量通常为1000mg/㎡,紫杉醇的剂量为175mg/㎡。
同样,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P方案的优点在于紫杉醇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起到有效的杀伤作用。
与GC方案相比,GP方案在适用范围上更广,尤其对于一些化疗耐药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GC方案和GP方案的比较GC方案和GP方案在治疗膀胱癌中都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二者在药物成分和副作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GC方案中使用的顺铂,可能引发肾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而GP方案中使用的紫杉醇,则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和末梢神经病变等副作用。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第1篇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一、背景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卡介苗(BCG)灌注治疗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本方案旨在规范卡介苗灌注治疗的过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1.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 无严重心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灌注禁忌症。
三、灌注前准备1.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评估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排除灌注禁忌症;2. 告知患者及家属灌注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签署知情同意书;3. 准备灌注药物:卡介苗,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4. 准备灌注设备:导尿管、三通管、注射器等。
四、灌注过程1. 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2. 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铺无菌洞巾;3. 插入导尿管,见尿液排出后,连接三通管;4. 抽取配制好的卡介苗,通过三通管缓慢注入膀胱;5. 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通管,确保药物完全进入膀胱;6. 拔除导尿管,患者保持平卧位,每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共2小时;7. 记录灌注时间、药物剂量及患者反应。
五、灌注后管理1. 患者需保持膀胱区清洁,避免尿路感染;2. 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泄;3. 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4. 如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就诊;5. 灌注后第1、3、6个月进行膀胱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六、治疗周期1. 每周灌注1次,共6周;2. 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膀胱镜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巩固治疗。
七、注意事项1. 灌注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完成治疗;2. 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灌注,并采取相应措施;3. 灌注药物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过期药物不得使用;4.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膀胱癌治疗的两种常见方案是GC方案和GP 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案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GC方案GC方案是指包含顺铂(Gemcitabine)和多西他赛(Cisplatin)的化疗方案。
这两种药物都是广谱抗肿瘤药物,对膀胱癌具有很好的疗效。
药物介绍1.顺铂(Gemcitabine):顺铂是一种嘌呤类似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多西他赛(Cisplatin):多西他赛是一种铂类药物,通过与DNA结合,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方案步骤GC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化疗,具体步骤如下:1.给予顺铂: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状态,计算合适的顺铂剂量,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2.给予多西他赛:将多西他赛与生理盐水稀释后,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疗效评估GC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常规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缩小情况、生存期延长等。
GP方案GP方案是指包含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顺铂(Cisplatin)的化疗方案。
这两种药物与GC方案中的药物略有不同,但同样能够有效治疗膀胱癌。
药物介绍1.吉西他滨(Gemcitabine):吉西他滨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2.顺铂(Cisplatin):同GC方案中的顺铂。
方案步骤GP方案的治疗步骤与GC方案类似,具体步骤如下:1.给予吉西他滨: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状态,计算合适的吉西他滨剂量,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2.给予顺铂:同GC方案中的顺铂给药步骤相同。
疗效评估GP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的疗效也是较好的。
与GC方案类似,常规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缩小情况、生存期延长等。
方案选择在选择GC方案或GP方案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肾功能状态等因素。
膀胱癌灌注化疗ppt课件

膀胱缩窄
01
血尿
23
尿道感染
11
=0.8 =0.8 =0.7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EPI单次与多次膀胱腔内灌注用于预防 PTa,PT1期肿瘤复发疗效对照 (5)
结论:
– 多发性,较大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更 适合单次灌注
肿瘤<3cm
36
>3cm
19
初发肿瘤
29
复发肿瘤
26
中位年龄
52
治疗组2 59 15 44 11 33 15 33 26 42 17 28 31 55
对照组 54 10 44 14 29
11 35
19 34
20 31 24 5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EPI单次与多次膀胱腔内灌注用于预防 PTa,PT1期肿瘤复发疗效对照 (4)
预防种植转移, 复发率降低40%
-术后使用,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及维持膀胱灌注 化疗 :
消灭残留肿瘤,预防复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灌注药物
烷化剂 – 依托格鲁 – 噻替派 – 丝裂霉素C
蒽环类 – 阿霉素 – 吡柔吡星 – 法玛新 – 米托蒽醌
生物反应调节物 – 卡介苗 – 干扰素 – 白介素
18m 6.9m
进展率
5.5%
3.4%
9.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EPI单次与多次膀胱腔内灌注用于预防 PTa,PT1期肿瘤复发疗效对照 (4)
毒副作用:
治疗组1 治疗组2
P值
总体毒副作用 12(22%) 15(25%)
轻度毒副反应率 9 (16%) 10(17%)
严重毒副反应率 3(5.5%) 5(8.5%)
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

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膀胱癌指南摘要自2014年后尚无更新,但国外指南更新迅速。
目前最新的2020版欧洲膀胱癌诊疗指南[1]有许多更新之处,现总结如下。
1介绍主要目的是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IBC)的临床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2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请参看肌层非浸润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指南概要[2]。
本指南新增一项内容,即不要给患有活动性膀胱癌或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开吡格列酮。
3诊断评估检查3.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治疗MIBC包括肿瘤的外生部分,肿瘤后方的带有逼尿肌肌肉膀胱壁,切除区域的边缘。
3.2尿道切除术如有指征,取出切除的前列腺膀胱标本后,在膜部尿道尖部进行冰冻活检。
3.3伴发前列腺癌有21%~50%MIBC患者发现前列腺癌,偶然发现临床有意义的前列腺癌,但并没有改变生存。
3.4影像学诊断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造影剂有导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的危险,应避免使用非离子线性钆造影剂,使用稳定的大环造影剂。
进行计算机扫描尿路造影(computedtomographyurography,CTU)以进行上尿路评估和分期。
3.5病理诊断巴黎工作组标准化报告系统(2016)建议使用。
3.6内镜诊断仅在其他信息会影响治疗决策的情况下,使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和活检。
3.7手术相关并发症3.7.1年龄因素与70岁患者相比,80岁老人的死亡风险更高(4.3%vs.2.3%)。
3.7.2术式选择多数患者接受了回肠膀胱术。
3.7.3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肌肉减少症是总体生存(overall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survival,CSS)的独立预测因子。
膀胱癌gc化疗方案

膀胱癌gc化疗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一定的发病率。
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GC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针对膀胱癌的化疗方案,本文将对GC化疗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一、GC化疗方案的目的和原理GC化疗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一种或多种化疗药物,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该方案通常包括两种化疗药物:顺铂(Gemcitabine)和多西他赛(Cisplatin)。
顺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能够通过干扰膀胱癌细胞的DNA合成和 DNA修复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多西他赛属于紫杉醇类药物,能够通过阻断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干扰细胞分裂和延长细胞周期,从而产生抗癌作用。
二、GC化疗方案的具体药物组合和用药周期在GC化疗方案中,顺铂和多西他赛通常会以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
具体的用药方案如下:1. 第1天,顺铂1000mg/m²分两次静脉滴注,每次500mg/m²,滴注持续1小时;2. 第2天,多西他赛70mg/m²静脉滴注,滴注持续1小时。
用药周期通常为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4-6个周期。
三、GC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GC化疗方案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研究表明,GC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化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化疗停止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此外,GC化疗方案有一定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
四、GC化疗方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GC化疗方案适用于膀胱癌的治疗,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膀胱癌和转移性膀胱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GC化疗方案也适用于辅助化疗,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然而,GC化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患者,以及对化疗药物过敏的患者,GC化疗方案应慎用或禁用。
2011版膀胱癌治疗指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尿流改道 放疗与化疗 生活质量、预后与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一、前 言
2006年,Evidence-Based-Medicine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Campbell’s Urology 国外的指南:EUA;AUA;NCCN
前 言
版本更新
2007年版
2009年版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免疫治疗(BCG、免疫调节剂)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
即刻(24h)
—— 单次(低危) 维持(6-12M)
早期(4-6W)——
化疗药物的选择
丝裂霉素 表柔比星 个体化
BCG灌注禁忌症
术后辅助治疗
3. 4.
膀胱原位癌的治疗 T1G3膀胱癌的治疗
BCG或者灌注化疗,TURBT, 二次TURBT,化疗 或者根治性切除。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Together it is possible"
意义
对膀胱癌的四个“有利于”
诊疗方式的选择与统一
治疗方式的结果判定
不同地区诊疗结果的比较
提高诊疗水平,维护患者的利益
内容
1.
前言
5.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2.
3. 4.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组织病理学 诊断
6.
7. 8. 9. 10.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a papillary urothelial lesion with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cells within papillae with minimal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minimal nuclear atypia irrespective of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The urothelium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much thicker than in papillomas and/or the nuclei are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somewhat hyperchromatic.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膀胱癌灌注化疗PPT课件

.
19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丝裂霉素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注射用水或等渗盐水溶解,溶解后 需在4-6小时内使用
②予维生素C、B1、B6等同时静脉给药 时可使本药疗效显著降低。
.
20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主要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与化疗药物引起的胃 肠道反应有关
关
.
13
2019/11/2
路径一:入院后至化疗前
护理目标:
患者及家属能够正确描述化疗注意事项、 药物副作用及其预防、护理要点等,以 改变个人、家庭的态度和心理反应。
患者描述对化疗的恐惧感减轻
患者表现出放松和舒适
.
14
2019/11/2
路径一:入院后至化疗前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治疗处置 专业照顾 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
.
7
2019/11/2
用药治疗
一、早期根据个人情况可首选手术。
二、YAG激光治疗。 三、光动力学治疗(PDT)。 四、放射治疗(体外放疗、组织内放疗、腔内放疗)。 五、膀胱内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
六、博生癌宁外贴,以控制肿瘤发展,防止转移和 复发,升高白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与其它治疗 联合应用。
专业照顾:
静脉通路:PICC每周维护一次,有渗血渗液及时更 换
化疗前半小时控制饮水量并排空膀胱,灌注后知道
患者每半小时变换体位,保留两小时后排出尿液,
灌注后一小时开始增加饮水量。
.
防跌倒,限制陪探,预防24交叉感染
2019/11/2
路径二:化疗当日
健康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胱。
▪ 膀胱灌注治疗无效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 上皮癌
肿瘤进展、肿瘤多次复发、 Tis和T1G3肿瘤 经TUR-BT及膀胱灌注治疗无效
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
▪ 标准治疗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盆腔淋 巴结清扫
如果有微转移肿瘤存在,则应该在其发 展为明显的转移癌前进行化疗
浅表性膀胱癌:腔内化疗
▪ 降低 30-80%的 / monthly 6-12
• 丝裂霉素 C weekly 6-8 w. / monthly 6-12
腔内即刻化疗方法
▪ 所有浅表性癌,TUR后单剂量膀胱腔内化 疗.TUR后24小时内,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 等单剂量化疗可以减少复发率50%,因此 推荐用于所有病人。
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 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流行病学
▪ 发病率: 20/100000/年 (欧洲) ▪ 死亡率: 8-9/100000/年
▪ 在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中位居第四,在女 性最常见的肿瘤中位居第七。
▪ 70%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年龄>65岁
膀胱癌组织学
▪ 90-95%
保留膀胱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后 建议行辅助全身化疗
预防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最重要措施是戒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为什么要考虑全身化疗?
膀胱肿瘤对化疗敏感
膀胱癌的系统化疗
▪ 为什么要考虑全身化疗?
• 肌层浸润膀胱癌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50%以上 病人要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36—54%
▪ 开放手术不适用,BCG不能早期用。
腔内化疗方法
▪ 中度危险的膀胱癌 需要继续膀胱内化疗,早 期冲洗可以减少维持冲洗的时间,鼓励使用
▪ 单个 Ta-T1, G1膀胱癌,直径<3cm,不需要进 一步膀胱内化疗,因为这组病人在TUR ,单 剂量膀胱冲洗后,复发率<0.2/年,建议行腔 内即刻化疗方法
• 高度危险病人如pT3-pT4 和/或pN+M0,5年生存 率25-35%。1/3转移发生在膀胱,多数病人发生 远处转移。
• 包含顺铂的联合化疗制度的反应率可以达到40— 70%. 因此近年来,开始研究使用顺铂联合膀胱 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局部浸润的膀胱癌,作为新辅 助治疗或辅助治疗
膀胱癌化疗
▪ 膀胱癌对化疗较敏感
TNM
Ta/Tis
T1 T2a-b T3a-4a T4b 任何 T 任何 T
NoMo
NoMo NoMo NoMo NoMo N+Mo M+
5年生存率
>85%
65-75% 57% 31% 24% 14% med. 6-9 Mo
膀胱癌分期
▪ 75-85% :表浅性膀胱癌 pTa, pTis, pT1
▪ 10-15%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结转移 N2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结转移 N3 髂总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WHO 1973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2004 乳头状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占尿路上皮癌百分数为 膀胱三角区尿路上皮癌占尿路上皮癌百分数为
1.8% 7.5%
分期
0 I II III IV
膀胱癌分期及预后
▪ 中度和高度危险的病人,在每周1次冲洗4-8 周后,每月1次
维持膀胱内化疗
▪ 反复膀胱内化疗的用途尚不清楚,对高度复 发危险的病人,提倡每月维持化疗。
▪ 治疗后第一阶段复发的危险。
复发膀胱癌的腔内化疗
▪ 如果出现复发,重新开始初期膀胱内化疗程 序
▪ 频繁或多发性复发的病例改为BCG治疗。 ▪ 如果病变进展为侵袭膀胱肌层,则按浸润性
浅表性(Ta-T1)膀胱癌化疗
▪ 膀胱癌的危险度和膀胱腔内化疗 • 浅表性膀胱癌的危险程度根据肿瘤的数目,以前 的复发率、3个月复发率,肿瘤大小,肿瘤的间 变程度,分为低、高、中三个危险度 • 根据危险分度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法 ▪ 低度危险:单个肿瘤、Ta,G1, 直径小于3cm ▪ 高度危险:T1,G3,多灶性或频繁复发 ▪ 中度危险:所有其他肿瘤、Ta-T1, G1-G2,多 灶性,直径大于3厘米。
癌相应方法处理。
BCG 膀胱冲洗
▪ 主要作用机制:免疫治疗(见上面相关部 分),对高度危险的病人效果更明显,能预 防疾病进展
▪ 6周诱导化疗激发免疫反应,以后需要3个周 期booster 强化-维持良好的免疫反应。
▪ 低度危险性的膀胱癌不适合BCG膀胱冲洗, 弊大于利。
T1,G3 膀胱癌的治疗
▪ 属于高度危险SBC,容易进展。 ▪ 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提高生存率,但
pT2, pT3, pT4
▪ 5%
:转移性膀胱癌
N+, M+
膀胱癌化疗药物
趋势:联合用药
• 顺铂、 • 吉西他滨、 • 紫杉烷 • 氨甲蝶呤、 • 长春碱、 • 阿霉素类、表阿霉素 (pharmorubicin epirubicin 表柔比星)
▪ 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 • 卡铂5-氟尿嘧啶 • 丝裂霉素-C • 长春氟宁。培美曲塞、紫杉烷、异环磷酰胺
▪ 3% ▪ 2% ▪ <1%
移行细胞癌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膀胱癌 2009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