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交分道岔及交叉渡线线岔安装图
道岔结构解析

4、道岔按轨距分类有标准轨距用道岔(轨距1435mm)、 窄轨距用道岔(轨距1000mm)、宽轨距用道岔(轨距 1520mm ),还有套线类道岔。
5、道岔的其它分类方式
按岔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钢筋混凝土岔枕道岔 和整体道床道岔。
按设计年代分类有“55型”、“57型”、“62型”、 “75型”、“92型”、“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 其中 “提速型”为当前既有线路大量使用的道岔;新建客 运专线多采用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
道岔组成及解析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公司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主要内容:
引言 道岔的功用及类型 单开道岔的构造 单开道岔的几何尺寸
第一部分
引言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 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 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12号固定型单开道岔
客专18号单开道岔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 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道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 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 岔是最常用的类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75kg/m钢轨道岔。 3、道岔按号数分类有6、7、8、9、12、18以及大号码(如
尖轨轨头宽20mm处降低值:在该处,基本轨 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垂直载荷。因车轮踏面有1: 20和1:10的坡度,因此在此断面处尖轨应有一定 的降低值。我国道岔规定该位置的降低值为2mm。
尖轨轨顶降低始点的尖轨轨头宽度,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当具有最小轮背距和轮缘极限磨耗的轮对紧贴一侧基本轨, 另一侧车轮踏面外侧圆弧相接触的尖轨轨顶宽度为50mm, 该位置确定为轨顶降低始点。
道岔

式中 Wj------尖轨尖端开口宽度; SJ---尖轨尖端处轨距; Sg--尖轨跟端处轨距; b--轨头宽度。 算例:我国铁路定型12号道岔, Sj=1445mm,tg=74mm;b=70mm;Sg=1439mm。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 wj=74+70+(1445-1439)=150m
1.防爬卡铁与大垫板相互磨耗后,并不能阻止 尖轨爬行,因此把防爬卡铁改成了内侧轨撑,如 图26。
2.统一了间隔铁,只要是同型钢轨的9号、12号单开 道岔,均可使用同一种间隔铁,二者的端部尺寸相差 甚微。 (二)弹性可弯式 弹性可弯式尖轨跟端构造,如图27。尖轨跟端 用普通钢轨接头与导曲线钢轨接头联结,因而稳定 性较好。为实现尖轨的扳动,在尖轨跟端前2~3根 岔枕处,把尖轨两侧轨底切掉一部分,使轨底与轨头 同宽,形成弹性可弯段。在靠近跟端的弹性可弯段 之末端,用间隔铁与基本轨相连,以保持间距。我国 铁路即采用了这种构造,效果良好
2.曲线型尖轨 曲线型尖轨工作边为一曲线,其转辙角β为 尖轨跟端切线与基本轨工作边的夹角,尖轨尖 端切线与基本轨工作边的夹角β1小于β,见图 22(b)列车通过时,冲击角小于直线型尖轨 的冲击角,尖轨磨耗较轻,列车运行也比较平稳。 尖轨跟部与导曲线的衔接比较圆顺,导曲线半 径可以增大,侧向通过速度可以提高,道岔全长 较短。但左右开道岔尖轨不能通用,加工较复 杂
各部主 要尺寸
专业名 词术语 使用规 定
单开道岔
12#道岔上各部分的规矩检查地点
四、单式同侧道岔 单式同侧道岔是把直线轨道在同一侧分为两 条轨道的道岔,如图4.
五、三开道岔 三开道岔是主线为直线,用同一部位的两组转 辙器,将一条轨道分为三条,两侧为对称分支的道岔, 如图5.
第七章 道岔

5)设轨撑、轨距拉杆,以防止外倾、轨距增大 6)设防爬设备
7)此处轨枕长2.6-4.85m,轨枕间距比区间轨枕
间距小10% 我国标准道岔主要尺寸 (m)
N 9
α
R
a
b
L
6°20′25″ 180 13.839 15.009 28.848
12 4°20′25″ 330 16.853 19.962 36.815 18 3°10′12.5″ 800 22.667 31.333 54.00
18
2)直线型尖轨 特点:①尖轨工作边呈直线 ②冲击角βc = 转辙角β ③由于βc较大,列车动能损失较大,影响 列车 过岔速度。 ④尖轨易磨耗 ⑤通用性好,便于制造更换 基本轨
β
βc
β
尖轨
西南交通大学
19
3)曲线型——目的减小冲击角
a.切线型——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相切 特点:① βc < β ② βc 虽然较小,但尖轨强度低 b.半切线型——尖轨前部用一段直线代替 特点:① βc 小,冲击力小 ② 缩短了道岔长度 ③ 尖轨强度增大,扳动灵活 ④ 通往直线仍为直线尖轨 西南交通大学
至
西南交通大学
顶宽70mm处。由此,尖轨高出基本轨6mm。 17
3)特殊型——适于高速重载线路 特种断面尖轨图:
3.尖轨平面形式 1)按尖轨与基本轨的接触形式 1.直线型尖轨——我国大量采用(单开道岔) 2.曲线形尖轨 ①切线型——德法 ②割线型——俄法 ③半切线型——我国采用 ④半割线型——德法 西南交通大学
20
4.尖轨的跟端结构——尖轨末端,基本轨,导轨的 结 合部 1)要求:①保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②尖轨转动灵活 ③受动力作用时,不改变其状态 ④坚固,易维修 2)类型 1.间隔铁夹板式——以尖轨跟端为轴,实 现尖轨的摆动 2.弹性可弯式——利用尖轨切削部分的弹 性变形实现尖轨的摆动
技术交底--道岔铺设

1、无缝道岔铺设
测量放线→道床平整压实→摆枕→道岔组装→初调→上碴整道→道岔内部焊接→精细调整→转换设备安装→工电联调→整理道床→道岔养护→道岔与两端线路锁定→静动态检测
编制
审核
接收人
2、站线普通道岔铺设
测量放线→铺底砟、面砟→运枕、卸枕、布枕→运轨、卸轨→联接钢轨→上扣件、紧固扣件→拨道整修→检查验收
7)拨道整修、质量检查: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串砟、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检查各部轨距和支距,顶铁与基本轨间隙大于1mm时,加调整片,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各部分螺栓拧紧,弹簧垫圈没有错口,呈压平状态。
五、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51
辙叉趾端轨距
±1
52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2
53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1
54
道岔全长
18号道岔±10mm
55
岔枕铺设相对于直股的垂直度
牵引点两侧和心轨部分4mm,其余10mm
56
岔枕位置偏差
±5
57
螺栓丝扣均应涂专用长效防腐脂,螺栓扭矩达到设计要求
58
零部件无缺少、无松动
59
标记正确齐全
4mm有表示,5mm无表示
(二)站线道岔
1、道岔应按铁道部现行标准图正确拼装铺设,各部件位置正确、数量安装齐全。
2、道岔铺设允许偏差见表4。
表4有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到发线
其他站线
1
道岔方向
直线(10m弦量)
4
6
导线支距(mm)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及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二○○九年六月
。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四、线岔的安装 《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 南》TZ208-2007中关于交叉线岔安装工序流程如 TZ208-2007中关于交叉线岔安装工序流程如 下图。
检查 调整腕臂柱 调整承力索 调整拉出值和 接触线高度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二○○九年六月
。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为了保证温度变化时两交叉吊弦不互相干 扰,交叉吊弦安装时顺线路方向应保证有一 定的距离x(见公式),x=交叉吊弦间距。 定的距离x(见公式),x=交叉吊弦间距。 当道岔处两支悬挂的补偿方向一致时, x=∆L+200mm x=∆ ∆L为正线接触线与站线接触线移动量的差 值,∆L=17(mm/Km) 值,∆L=17(mm/Km)×正、侧线定位点处 距离中心锚结的差值(Km)。 距离中心锚结的差值(Km)。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接触线交点区域如下图所示:
对应岔心的距离约为 6.3~12.6m。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2、福厦线道岔定位: 福厦线道岔定位: 福厦线接触网道岔处采用交叉布置方式。以正 线18号道岔为例,推导侧股的圆曲线方程。
二○○九年六月
。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x
二○○九年六月
。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04道岔

有害空间: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尖端之间的一段轨线中断 的空隙。
有害空间
有害空间
可动辙叉
可动辙叉是指辙叉个别部件可以移动,以何证列车过贫时轨线的连续, 消除固定辙叉上存在的有害空间,并可取消护轨,同时辙叉在纵断面上的 几何下平顺也可以大大减少,从而显著地降低辙叉部位的轮轨相互作用, 提高运行和平稳性,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
普通单开道岔
对称道岔
三开道岔
交叉渡线
交分道岔
普通单开道岔(单开道岔):其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左开道岔) 戒右侧(右开道岔)岔出,其数量占各类道岔总数的90%以上。
对称道岔:是单开道岔的一种特殊型式,整个道岔对称于主线的中线 或辙叉角的中分线,列车通过时无直向及侧向之分。
三开道岔:又称复式异侧对称道岔,是复式道岔中较常用的一种型式。
切线型尖轨
尖轨材料
75型及以前道岔均采 用与基本轨等相同的 标准断面钢轨制造尖 轨,为了增强尖轨的 强度,通常采用钢板 对轨腰两侧进行补强 (即补强式尖轨)。
※尖轨与基本轨贴合形式 尖轨与基本轨贴合一般分为贴尖式和藏尖式两种。现在 的道岔一般均采用尖轨藏尖式设计型式。 藏尖式尖轨 贴尖式尖轨
14.道岔前长:道岔始端至道岔中心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5.道岔后长:道岔中心至道岔终端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6.基本轨前长: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在道岔基线上 的投影长度。 17.辙叉趾长: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至辙叉趾端的工作 边长度。 18.辙叉跟长: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至辙叉跟端的工作 边长度。 19.辙叉趾宽:辙叉趾端两翼轨工作边的距离。 20.辙叉跟宽:辙叉跟端两心轨工作边的距离。
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隔铁能 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臵,并传递水症力。 这种辙叉便于铸造,转换言之力较少,可以保持原有固 定式辙叉的长度。铺设这种可动心轨辙叉时不致引起车站 平面的变动, 因此,尤其适用于既有线站场的技术改造。但是在辙 叉范围内出现活接头,不如弹性可弯式结构稳妥可靠。
铁路道岔图含意

001 CZ577 每米60kg钢轨9号(V直小于等于120每小时)单开道岔002 CZ580 改进型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03 CZ581 改进型每米60kg钢轨9号5.3m间距交叉渡线004 CZ582 改进型每米60kg钢轨9号5.5m间距交叉渡线005 CZ583 改进型每米60kg钢轨9号6.5m间距交叉渡线006 CZ2209 92改进型每米50kg钢轨9号可动心辙叉单开道岔007 CZ2215 每米50kg钢轨12号改进型单开道岔008 CZ2216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09 CZ2505 每米60kg钢轨9号(vz140)单开道岔010 CZ2516 每米60kg钢轨12号提速改造(vz200)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011 CZ2516D 每米60kg钢轨12号(VZ200)可动心辙叉单开道岔012 CZ2527 每米60kg钢轨30号改进型单开道岔013 SC325-3 每米60kg钢轨12号(VZ200)单开道岔014 SC330-03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15 SC340-301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16 SC341-301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17 SC342-301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18 SC343-301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19 SC350-3 每米60kg钢轨12号(VZ120)复式交分道岔020 京津城际18号德国高速道岔021 京津城际36号德国高速道岔022 铁联线002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23 铁联线002 每米60kg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024 专线4112-3 每米43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25 专线4128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26 专线4132 每米75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27 专线4135 每米75kg钢轨18号单开道岔028 专线4141 每米5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29 专线4144 每米5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30 专线4147 每米5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31 专线4151-3 每米5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32 专线4155 每米50kg钢轨18号单开道岔033 专线4190-2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34 专线4194-2 每米6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35 专线4198 每米5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36 专线4201-3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37 专线4204-3 每米6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38 专线4207-3 每米60kg钢轨18号单开道岔039 专线4220-2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40 专线4223-3 每米60kg钢轨18号单开道岔041 专线4228-2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42 专线4245A-3 每米60kg钢轨18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043 专线4249-3 每米6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44 专线4257-2 每米50kg钢轨12号单开道岔045 专线4263-3 每米60kg钢轨30号单开道岔046 专线4272-3 每米60kg钢轨38号单开道岔047 专线5816 每米50kg钢轨6号单开道岔048 专线5819 每米50kg钢轨号对称道岔049 专线6043 每米60kg钢轨9号复式交分道岔050 专线6047 每米60kg钢轨12号复式交分道岔051 专线6051 每米75kg钢轨12号复式交分道岔052 专线6054 每米50kg钢轨9号复式交分道岔053 专线6058 每米50kg钢轨12号复式交分道岔054 专线6077-2 每米60kg钢轨9号复式交分道岔055 专线6081-2 每米60kg钢轨12号复式交分道岔056 专线7487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57 专线7491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58 专线7495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59 专线7501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60 专线750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61 专线7508 每米50kg钢轨6号对称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62 专线7512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63 专线7516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64 专线7520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65 专线7523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66 专线7526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67 专线7528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68 专线7532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69 专线7535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70 专线7541 每米50kg钢轨号对称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71 专线7545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72 专线7548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73 专线7549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74 专线7550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75 专线7551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76 专线7562-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77 专线7567-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78 专线7571-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79 专线7575-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80 专线7578-2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81 专线7583-2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82 专线7587-2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83 专线7591-2 每米60kg钢轨9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84 专线7623-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85 专线7628-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86 专线7632-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87 专线7636-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88 专线7650-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89 专线7655-3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90 专线(01)4272-1-2 每米50kg钢轨18号单开道岔091 专线(01)7659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092 专线(02)4151-1-2 每米5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93 专线(02)4204-1-2 每米60kg钢轨9号单开道岔094 专线(02)7648-1-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95 专线(02)7649-1-2 每米6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96 专线(02)7660-1-2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097 专线(02)7661-1-2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098 专线(02)7662-1-2 每米50kg钢轨12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099 专线(02)7663-1-2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100 专线(02)7664-1-2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3m间距交叉渡线101 专线(02)7665-1-2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5.5m间距交叉渡线102 专线(02)7666-1-2 每米50kg钢轨9号道岔6.5m间距交叉渡线103 专线(90)8668 50AT 7号对称三开道岔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中国铁道论坛(道岔图号是专指每一种道岔的分配号码,其中分为专线**** 研线**** 铁联线**** SC*** CZ**** 三标线***** (现在较少使用)。
线岔

线岔的技术要求(3) 线岔的技术要求(3)
对正线道岔非标定位线岔,定位柱1 5、对正线道岔非标定位线岔,定位柱1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0 300mm附近 附近;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0~300mm附近;两接触 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300 300~ mm之 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300~600 mm之 定位点处侧线抬升80mm以上。 80mm以上 间,定位点处侧线抬升80mm以上。 • 一侧为下锚支时, 6、一侧为下锚支时,在两线间距 mm处 500 mm处,锚支接触线比工支接触线抬高不 少于80mm 下锚支过线岔后不得直接下锚, 80mm, 少于80mm,下锚支过线岔后不得直接下锚, 须延长一跨下锚。其偏角符合相关标准。 须延长一跨下锚。其偏角符合相关标准。 • 在两线间距800mm以内时, 800mm以内时 7、在两线间距800mm以内时,两接 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同一侧(见下页) 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同一侧(见下页)。
接 触 网 线 岔
• 在站场,由于股道较多, 在站场,由于股道较多,当列 车或机车从一股道进入另一股道时, 车或机车从一股道进入另一股道时, 需要经过道设施进行交叉转换, 需要经过道设施进行交叉转换,在 两条铁道交叉的上空就有两条接触 悬挂相交。 悬挂相交。为使电力机车受电弓能 顺利地从一条接触线转换到另一条 接触线,需要一种接触网装置, 接触线,需要一种接触网装置,这 种装置在接触网中称为线岔。 种装置在接触网中称为线岔。
8、两支接触线在距线岔100mm处安装 两支接触线在距线岔100mm处安装 100mm 双吊弦,在距两支接触线交点1500 1500双吊弦,在距两支接触线交点1500-2000mm 工作支一侧设置一组电连接。 处,工作支一侧设置一组电连接。 • 9、菱形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 菱形道岔标准定位, 对于道岔对称中心轴上方。 对于道岔对称中心轴上方。 • 10、非标准定位时, 10、非标准定位时,两接触线尽量相交 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735mm 735mm~ 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735mm~935mm 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500 700mm)。 500~ 处(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500~7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交分道岔处线岔安装示意图(定位点距交叉点≤2米时)
及吊弦5安装在两交叉接触线相距1000毫米处。
4、电连接器3安装在顺线路方向距吊弦200毫米处。
5、吊弦4安装在位于下面
一支接触线距悬挂点1000毫米处。
6、承力索交叉点位置应调整到与接触线交叉点位置在同一铅垂面内。
7、用既有吊弦及电连接器改造。
图4
复式交分道岔处线岔安装示意图(定位点距交叉点>2米时)
说明:1、先将交叉点调至道岔的中心正上方。
2、吊弦1及吊弦4安装在两交叉接触线相距100毫米处位于下面一支接触线上。
3、吊弦2及吊弦5安装在两交叉接触线相距1000毫米处。
4、电连接器3安装在顺线路方向距吊弦200毫米处。
5、承力索交叉
说明:1、吊弦1及吊弦4安装在两交叉接触线相距400毫米处。
2、吊弦2及吊弦5安装在两交叉接触线相距1000毫米处。
3、电连接器3安装在顺线路方向距吊弦200毫米处。
4、承力索交叉点位置应调整到与接触线交叉点位置在同一铅垂面内。
5、用既有吊弦及电连接器改造。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