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装岗位操作规程
004颗粒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天天乐药业GMP文件目的:建立颗粒分装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颗粒剂车间颗粒分装岗位。
职责:操作人员、工艺员、QA现场监控员。
内容:1 生产前准备1.1操作人员必须对管理文件、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生产要求。
检查内容如下:1.1.1检查所生产品种的主配单、岗位SOP、设备操作规程等生产管理文件和空白生产记录必须齐全。
1.1.2房间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检查操作间清洁卫生,必须符合清场要求并有清场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1.1.3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严格检查,须悬挂“已清洁”状态牌。
1.1.4对所需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必须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1.1.5检查工具、容器必须清洁。
1.1.6对设备、工具、容器直接接触药品部位进行消毒。
1.2操作人员根据车间工艺员签发的装量通知单按《车间领料、回料、使用标准操作规程》(PM-SOP(TY)-005-01从中间站领取颗粒,并按品种规格领取内包材。
复核待分装颗粒、内包装材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与包装指令是否一致,有否合格报告单。
1.3经QA现场监控员检查上述项目合格,方可开始生产。
生产房间上注明所生产品名批号等信息标志。
2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2.1操作流程图2.2设备装配2.2.1检查模具(含字模、装量模具)的规格,应与批包装指令的要求一致并完好。
2.2.2按自动颗粒分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装配好颗粒分装机各部件,连接好供电管线后,进行设备空载运行1~2分钟,确认设备正常。
2.3分装2.3.1 按要求将内包装材料安装到位后,按批包装指令的要求设定封合温度、分装速度,开机运行数转,观察包装袋的封切质量,应切口平整、边缘平齐、封口平整及牢固,批号印字清晰无误。
2.3.2用洁净专用的勺子将颗粒加到料斗中。
按批包装指令的要求,调整分装装量。
2.3.2.1试运行1~2分钟,随机连续取6袋,于天平上分别称取各袋净重,各袋净重均应在合格范围内,否则应调整至合格。
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标准的片剂内分装岗位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片剂内分装岗位的生产操作。
3、责任:岗位操作人员、岗位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QA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班前检查4.1.1 厂房及附属设施4.1.1.1 检查操作间的顶棚、四壁(包含窗户)、地面及其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2 检查操作间内的所有管道、风口、灯具及灯具与墙壁或顶棚的交接处是否清洁。
4.1.1.3 检查进入操作间的水、电、气、汽供应是否正常,是否满足生产要求;4.1.2 空气净化系统4.1.2.1 操作间的温度是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是否控制在45~65%;要求本生产岗位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并观察压差指示装置,与相邻房间静压差大于5Pa。
4.1.2.2 确认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是否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的监控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4.1.3 设备、仪器、仪表、量具、衡器4.1.3.1 生产用设备、仪器是否已清洗、消毒(灭菌),状态标志是否明显。
4.1.3.2 生产用仪器、仪表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有状态标志,是否定置放置,处于待生产状态。
4.1.4 物料4.1.4.1 药品生产过程所需包装的中间产品,是否有合格检验报告单或明显的标签标示可用。
4.1.5 文件4.1.5.1 生产用现行标准文件(片剂内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是否齐全。
4.1.5.2 上次记录或凭证是否填写完整;本次生产用记录和凭证是否准备齐全。
4.1.5.3 有质量部QA核发的清场合格证,说明生产环境及室内的物品均符合生产要求。
4.2 生产前准备工作4.2.1 岗位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先检查上一班次的清场情况,是否有清场合格证,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如超过有效期,则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
4.2.2 操作工(至少2人),要详细阅读产品生产指令和产品生产记录的有关指令。
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为规范分装岗位人员操作,保证药品分装质量,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特制定本规程。
1.2 适用于头孢粉针分装生产线分装岗位。
2 职责2.1 分装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按此规程实施。
2.2 QA、车间工艺员、车间主任负责监督。
3 操作标准3.1 准备工作3.1.1 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万级洁净区,戴上分装专用无菌手套。
3.1.2 检查是否有清场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设备有完好状态标识。
3.1.3 容器具、工具有‘已灭菌’标识,并在有效期内;不能干热灭菌的分装机配件(圆形料斗、小碗、硅胶垫片)应‘已清洁’,并在有效期内。
3.1.3 开启分装间百级层流罩自净化30分钟,应处于正常状态。
分装间温度(18-26℃)、湿度(≤60%)、压差(与十万级生产区静压差≥5Pa)。
3.1.4 用一类抹布蘸75%乙醇擦拭分装机震荡锅,下塞轨道等,用二类抹布蘸75%乙醇消毒进瓶转盘、轨道、机器台面。
3.1.5 百级层流罩自净化30分钟后,进行物料准备a 打开胶塞机出料口,取带桶盖且已灭菌的不锈钢桶,微开桶盖接到胶塞机的出料口处,按出塞按钮开始出塞。
接满后关闭出料口并盖好桶盖,将盛胶塞桶移至分装机旁的百级层流下。
抽查、确认胶塞的质量情况,应符合规定。
b 打开隧道烘箱出口挡板,检查隧道出瓶温度,应<40℃,如有异常及时与洗瓶岗位联系进行调整。
c 在暂存间超净台下打开原料桶盖,由QA人员取样检查原料外观及可见异物,合格后用封口膜将桶盖密封,并移至分装间百级层流下单层货架上。
3.1.6 不能干热灭菌的分装机配件(圆形料斗、小碗、硅胶垫片)的处理:按《一车间万级洁净区清洁规程》5.10.3中内容执行。
3.1.7 安装分装机并调试按《单头高速螺杆分装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调试。
a 操作人员按分装机安装步骤,安装已灭菌搅拌器、螺杆,圆形料斗、小料斗、加料螺杆、震粉盘。
打开电器箱前面开关,接通主电源,按启动触摸屏画面,触摸[点动]键,进入螺杆校正画面。
药品分装操作规程

药品分装操作规程
一、引言
药品分装是指将大包装或原瓶装的药品,按照特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适量的分装和包装,以供患者使用的过程。
药品分装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同时减少浪费和提高药品使用效率。
此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药品分装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院药房、诊所、社区药店等各类药品分装场所。
涉及分装和包装的药品包括口服药品、外用药品、注射剂等各类剂型。
三、操作要求
1. 分装环境要求
a. 分装操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污染物和昆虫进入。
b. 分装操作区域应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不得存在明火和易燃物品。
c. 分装操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2. 分装工具和设备
a. 分装所需工具和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油污和锈蚀,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b. 分装工具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c. 分装工具和设备应设有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标识,操作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3. 分装操作流程
a. 准备工作:清洁分装台面、工具和设备,检查药品包装材料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b. 核对药品信息:核对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与处方或医嘱一致。
颗粒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主题内容:建立颗粒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颗粒分装岗位。
3、责任者:车间主任、技术员、QA人员、颗粒分装操作人员。
4、内容:4.1岗前准备:4.1.1是否有生产许可证,是什么?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4.1.2是否有本批清场合格证副本;重复4.1.3工具是否齐备(塑料桶其它调试工具)。
4.2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4.2.1领批生产记录;4.2.2领包装材料,脱掉外皮描述不清楚后用紫外线进行表皮消毒半小时左右;4.2.3在中转站名字不对领合格颗粒进行分装;4.2.4调整纵横温度调节按钮温度调整按所需包装材料而定:纵横封的温度根据封合情况随时调整;4.2.5对标:A首先将包装材料图案上下左右对正(调整分卷板两侧调整辊):B调整光电开关灵敏度,确保光电检测准确度;C点动同步调整中对标正负修,使标点对正横封带;D点动机器使标点对正光电开关(批示灯变红);E打开凸轮箱,使正常凸轮于最低点(X10灯灭);F便同步凸轮处于高低交界处()7灯);G打开控制按钮栏,使对标处于“开”状态;H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电开关凸轮进行微调。
4.2.6然后按启动按钮进行封合,看其是否粘贴完好。
如果温度过低就容易剥开,如果温度过高,表面呈白色不美观:以上各项准各完毕方可进行包装,并挂好设各状态标志调试开始就要先更换。
4.3重点操作的复核与复查:4.3.1核对分装装颗粒的品名、批号,数量与生产指令是否一致。
4.3.2检查小袋热封是否完好。
4.3.3分装:旋动电源总开关,接通电源(打开人机界面),然后依次接通下列系统:冷却水,有吗垫封温度。
当垫压辊温度达到设定(****℃)时,打开充填开关,按“启动”按钮主机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包装。
4.3.4每15分钟抽查一次装量差异。
4.3.5包装完后按顺序停车,并做好当批生产操作记录,填送流转记录,半成品名字不规范(小袋)存放中间站并挂好待检标志是这样放的吗,然后按《颗粒分装岗位清场SOP》没有这个文件进行清场,并做好清场记录。
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为规范分装岗位人员操作,保证药品分装质量,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特制定本规程。
1.2 适用于头孢粉针分装生产线分装岗位。
2 职责2.1 分装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按此规程实施。
2.2 QA、车间工艺员、车间主任负责监督。
3 操作标准3.1 准备工作3.1.1 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万级洁净区,戴上分装专用无菌手套。
3.1.2 检查是否有清场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设备有完好状态标识。
3.1.3 容器具、工具有‘已灭菌’标识,并在有效期内;不能干热灭菌的分装机配件(圆形料斗、小碗、硅胶垫片)应‘已清洁’,并在有效期内。
3.1.3 开启分装间百级层流罩自净化30分钟,应处于正常状态。
分装间温度(18-26℃)、湿度(≤60%)、压差(与十万级生产区静压差≥5Pa)。
3.1.4 用一类抹布蘸75%乙醇擦拭分装机震荡锅,下塞轨道等,用二类抹布蘸75%乙醇消毒进瓶转盘、轨道、机器台面。
3.1.5 百级层流罩自净化30分钟后,进行物料准备a 打开胶塞机出料口,取带桶盖且已灭菌的不锈钢桶,微开桶盖接到胶塞机的出料口处,按出塞按钮开始出塞。
接满后关闭出料口并盖好桶盖,将盛胶塞桶移至分装机旁的百级层流下。
抽查、确认胶塞的质量情况,应符合规定。
b 打开隧道烘箱出口挡板,检查隧道出瓶温度,应<40℃,如有异常及时与洗瓶岗位联系进行调整。
c 在暂存间超净台下打开原料桶盖,由QA人员取样检查原料外观及可见异物,合格后用封口膜将桶盖密封,并移至分装间百级层流下单层货架上。
3.1.6 不能干热灭菌的分装机配件(圆形料斗、小碗、硅胶垫片)的处理:按《一车间万级洁净区清洁规程》5.10.3中内容执行。
3.1.7 安装分装机并调试按《单头高速螺杆分装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调试。
a 操作人员按分装机安装步骤,安装已灭菌搅拌器、螺杆,圆形料斗、小料斗、加料螺杆、震粉盘。
打开电器箱前面开关,接通主电源,按启动触摸屏画面,触摸[点动]键,进入螺杆校正画面。
004颗粒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天天乐药业GMP文件目的:建立颗粒分装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颗粒剂车间颗粒分装岗位。
职责:操作人员、工艺员、QA现场监控员。
内容:1 生产前准备1.1操作人员必须对管理文件、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生产要求。
检查内容如下:1.1.1检查所生产品种的主配单、岗位SOP、设备操作规程等生产管理文件和空白生产记录必须齐全。
1.1.2房间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检查操作间清洁卫生,必须符合清场要求并有清场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1.1.3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严格检查,须悬挂“已清洁”状态牌。
1.1.4对所需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必须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
1.1.5检查工具、容器必须清洁。
1.1.6对设备、工具、容器直接接触药品部位进行消毒。
1.2操作人员根据车间工艺员签发的装量通知单按《车间领料、回料、使用标准操作规程》(PM-SOP(TY)-005-01从中间站领取颗粒,并按品种规格领取内包材。
复核待分装颗粒、内包装材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与包装指令是否一致,有否合格报告单。
1.3经QA现场监控员检查上述项目合格,方可开始生产。
生产房间上注明所生产品名批号等信息标志。
2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2.1操作流程图2.2设备装配2.2.1检查模具(含字模、装量模具)的规格,应与批包装指令的要求一致并完好。
2.2.2按自动颗粒分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装配好颗粒分装机各部件,连接好供电管线后,进行设备空载运行1~2分钟,确认设备正常。
2.3分装2.3.1 按要求将内包装材料安装到位后,按批包装指令的要求设定封合温度、分装速度,开机运行数转,观察包装袋的封切质量,应切口平整、边缘平齐、封口平整及牢固,批号印字清晰无误。
2.3.2用洁净专用的勺子将颗粒加到料斗中。
按批包装指令的要求,调整分装装量。
2.3.2.1试运行1~2分钟,随机连续取6袋,于天平上分别称取各袋净重,各袋净重均应在合格范围内,否则应调整至合格。
分装操作规程

液剂分装操作规程
1、由质检部下达《产品作业指导书》给车间主任,并向其详细介绍包
装产品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2、由车间主任带领分装组长去仓库按《产品作业指导书》要求,领取
相应的包装材料。
3、检查包装设备(理瓶机、灌装机、旋盖机、贴标机、封口机、热缩
膜机、捆扎机等)是否处于完好状态,电器指示、显示器等是否正常,并对必要的设备进行试运转。
机手人员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准确调试机器至正常运转状态,保证计量和包装质量
4、瓶身若沾染液剂,要用纱头擦拭干净。
5、按《产品作业指导书》装箱:放好垫板、搁档、使用说明书,合格
证等,封箱胶带纸应打成直线,不可歪曲或皱折,箱外打包带要松紧适度,打包带与打包带间隔要均匀适当,以确保成品外型美观。
6、整个包装过程要确保每道工序完好,严禁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
道工序。
7、每批结束后必须将成品入库,多余包材如数退回仓库,并由车间主
任办理好相关手续。
8、每天下班前必须将所使用的电源切断,岗位打扫干净,包装过程
产生的垃圾集中到指定位置堆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分装岗位操作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分装岗位操作的管理
职责:操作人员、质监员、工艺员、车间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
1. 准备工作
1.1 检查生产现场应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温湿度应符合30万级洁净区要求。
1.2 所有设备应有“设备完好”标识。
1.3 所有工器具及容器应有“已清洁”标识。
1.4 从中转站领取物料,根据物料单核对物料。
1.5 符合上述条件,车间工艺员下发本岗位的“批生产记录”和“生产在线状态”单,操作人员按批生产记录填写“生产在线状态”单并挂在操作间门上。
2. 生产操作
2.1 认真阅读批生产记录,按步骤操作,及时填写记录和各项凭证。
2.2 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3 贴标机上的批号应与药品批号一致,并双人复核。
2.4 用清洁的器具将片子或胶囊加到料斗中,不得裸手接触物料,设定数片机速度应与输送速度一致,旋盖、送盖是否同步,封口机的封口气密性是否良好,标签上的批号是否清晰等,试车合格后正式生产。
2.5 随时检查质量,不合格品及时挑出返工。
2.6 生产结束后,填好物料单放在产品内。
2.7 及时清理,回收废片、尾片按《物料平衡管理规程》进行物料平衡。
经QA人员复核在批生产记录和物料单上签字后交与外包。
2.8 生产过程随时观察物料及设备情况,发现异常按《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处理。
3. 清场
3.1 本岗位生产结束后,按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数片间的清洁、清场。
3.2 按洁净区容器具清洁规程清洁容器具、工具、手套。
3.3 按《理瓶机清洁规程》、《数片机清洁规程》、《塞纸、旋盖组合机清洁规程》、《封口贴标组合机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3.4 确认现场无上批生产遗留物后,房间挂“已清洁”标志,请QA检查清场情况,待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本归入本批生产记录,副本贴在房间门上。
带着本批批生产记录离开现场,批生产记录交车间工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