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解读

合集下载

2018版 肺癌治疗方案总结 诊疗规范 CSCO指南 NCCN指南

2018版 肺癌治疗方案总结 诊疗规范 CSCO指南 NCCN指南

肺癌治疗方案总结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放化疗同步治疗方案:适用范围:ⅢA、ⅢB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EP(足叶乙苷+顺铂)方案或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放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作为同步或序贯用药的方案之一。

2、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1)一线药物治疗: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对于晚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患者,还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治疗,一线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时还可考虑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

ALK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克唑替尼治疗。

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目前同药维持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药物有培美曲塞(非鳞癌)、贝伐珠单抗(非鳞癌)和吉西他滨;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换药维持治疗的药物有培美曲塞(非鳞癌),对于EGFR 基因敏感突变患者可以选择EGFR-TKI进行维持治疗。

(2)二线药物治疗: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纳武单抗、EGFR-TKI和克唑替尼。

肺癌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如果一线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一线EGFR-TKI治疗后耐药并且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患者,二线治疗时应优先使用奥希替尼。

对于ALK阳性,一线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二线治疗时可序贯使用塞瑞替尼。

对于一线接受EGFR-TKI或者克唑替尼治疗出现耐药,二线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ECOG PS评分选择含铂双药或者单药治疗方案。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对于无驱动基因且组织学类型为鳞癌的患者,可选择使用阿法替尼(表3)。

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临床实践指南在指导临床决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肿瘤领域权威的指南之一,《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最新的、证据基础的建议。

本文旨在对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新的推荐。

通过对比之前的版本,本文将重点介绍指南中更新的内容、更新的原因、以及这些更新可能对胃癌临床实践产生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解读,希望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版本。

二、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内容概览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数据的积累,V1版《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相较于之前的版本,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

本次更新主要围绕胃癌的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随访管理等方面展开,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指导,以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诊断方面,新版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胃镜、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新版指南还增加了关于肿瘤标志物、基因检测等新型诊断技术的推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选择。

在治疗方面,新版指南对胃癌的分期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

对于早期胃癌,新版指南推荐采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进展期胃癌,新版指南则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组合应用。

新版指南还针对特殊类型的胃癌,如HER2阳性胃癌、MSI-H/dMMR胃癌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在随访管理方面,新版指南强调了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胃癌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新版指南还提出了关于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的建议,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5版更新解读目录2018年6月27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了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蔡修宇教授率先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与大家分享。

新版指南(V5.2018)主要基于最新临床试验的结果,新增了“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血管抑制剂治疗”作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并且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继续给予“PD-1/PD-L1抑制剂”维持治疗。

从2018.4版到2018.5版的更新内容具体包括:1.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NSCL-18)●对于在一线化疗前发现EGFR突变的患者:奥西替尼推荐的证据等级由2A类提升为1类。

2.腺癌、大细胞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NOS)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和后续治疗(NSCL-27)●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哌姆单抗+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哌姆单抗+培美曲塞”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1类证据)。

●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阿特珠单抗+卡铂+紫杉醇+贝伐单抗”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阿特珠单抗和/或贝伐单抗”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1类证据)。

3.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和后续治疗 ( NSCL-28)●对于PS评分为0-2,初始接受“哌姆单抗+卡铂+紫杉醇”联合治疗后,肿瘤评估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在总共完成4-6周期治疗后,如果评估肿瘤继续缓解或稳定,添加“哌姆单抗”作为一个继续维持治疗的选择(2A类证据)。

4.晚期或转移性肿瘤的全身治疗(NSCL-J)●腺癌、大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S 0-1)的初始细胞毒性治疗►“哌姆单抗+顺铂(或卡铂)+培美曲塞”推荐的证据等级由2A类提升为1类。

2018 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

2018 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
变/ALK融合的检测[11]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分子 检测[13]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分子 检测[11]
为了避免样本浪费和节约检测时间,对于晚期NSCLC活检样本,应 根据所选用的技术特点,一次性切出需要诊断组织学类型和进行
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检测的样本量,避免重复切片浪费 样本;如果样本不足进行分子检测,建议进行再次取材,确保分子
*(2B类证据)[23-29]
#新辅助治疗模式包括:单纯化疗、序贯化放疗、同步放化疗、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等,最佳模式尚未确定[13-17]。 *术后病理N2可以考虑术后放疗(2B类证据)或加入术后放疗随机分组研究[23-29]。
3. 可手术IIIA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总体推荐:临床IIIA期NSCLC (经PET/CT、EBUS或纵隔镜进行淋巴结分期)
ADJUVANT
吉非替尼 (n=111):中位28.7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 (n=111):中位18.0个月
100
HR=0.60
95%Cl 0.42,0.87
80
P=0.005
3年DFS率
60
34% vs 27%
EVAN
厄洛替尼 (n=46):中位42.41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n=33):中位21.19个月
• T790M检测:对于EGFR TKIs耐药病例,建议二次组织活 检进行继发耐药EGFR T790M检测(ARMS或Super ARMS 法)[22]。EGFR-TKIs耐药后不能获取组织的患者,建议行血 液ctDNA EGFR T790M检测(ARMS或Super ARMS法) (1A类证据)[23-26]

2018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

2018CSCO肺癌指南更新说明

T790M突变是一代EGFR-TKI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占比超过50%,三代
EGFR-TKI奥希替尼作用于该靶点,AURA3[23]已证实可有效治疗EGFR-TKI 治疗进展伴T790M突变患者,奥希替尼在中国已获CSFDA批准用于T790M 阳性的一代EGFR-TKI耐药患者。研究报道血浆ctDNA可用来检测T790M突 变[24],可作为二次活检组织标本不可获取的替代标本,同时也是对可以组织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分子 检测[13]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都适于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分子 检测[11]
为了避免样本浪费和节约检测时间,对于晚期NSCLC活检样本,应 为了避免样本浪费和节约检测时间,对于晚期NSCLC活
根据所选用的技术特点,一次性切出需要诊断组织学类型和进行
• 通过NGS技术对血GFR突变, KRAS突变,HER-2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 BRAF V600E突变,RET融合,MET扩增和MET14外 显子跳跃突变等。(2B类证据)[36-43]
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使 EGFR突变型N1N2 非鳞NSCLC患者获益
ADJUVANT
吉非替尼 (n=111):中位28.7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 (n=111):中位18.0个月
100
HR=0.60
95%Cl 0.42,0.87
80
P=0.005
3年DFS率
60
34% vs 27%
EVAN
厄洛替尼 (n=46):中位42.41个月 长春瑞滨+顺铂(n=33):中位21.19个月
Zhong WZ, et al. Lancet Oncol. 2018 Jan;19(1):139-148. Yue D, et al. 2017 WCLC OA16.04.

2018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2018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

2018NCCN卵巢癌指南解读一、2018年指南(第二版)与临床处理密切相关的主要更新(一)手术治疗原则更新1. 大多数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微创手术也可用于在选择的患者进行手术分期和减瘤术,用于评估是否能够进行满意的减瘤术,评估复发病灶能否切除等,但必须由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生施行;2. 儿童/年轻患者的手术原则与成人有所不同,保留生育功能者需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但儿童期和青春期的早期生殖细胞肿瘤可不切除淋巴结;3. 交界性肿瘤是否切除淋巴结不影响总生存率,但大网膜仍需切除并进行腹膜多点活检;4. 复发患者二次减瘤术需满足下列条件:化疗结束一年以上、孤立病灶可以完整切除、无腹水。

(二)化疗原则和方案更新1. 对化疗方案进行重新排序和归类为“腹腔化疗/静脉化疗方案”和“静脉化疗方案”;2. 腹腔化疗方案中紫杉醇静脉点滴的用法可选择超过3小时或24小时静滴;3小时输注方案更方便、更容易耐受且毒性较少,但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它跟24小时输注方案疗效相当。

3. 新辅助化疗可以考虑用静脉化疗方案;4. 儿童/年轻患者的IA期和IB期未成熟畸胎瘤、IA期胚胎性肿瘤或IA期卵黄囊瘤可考虑观察或化疗;5. 静脉或腹腔化疗并不能使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获益。

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手术原则(一)总原则1.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案;2.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方式完成手术分期和肿瘤切除,微创手术方式有助于评估初治和复发病人能否达到最大程度减瘤术;3. 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记录详细记录初发和复发病灶累及的范围;4.推荐由妇科肿瘤医生完成手术。

(二)初治浸润性上皮性卵巢癌局限于卵巢或盆腔的手术步骤1.进入腹腔后,抽吸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2.对腹膜表面进行全面诊视,可能潜在转移的腹膜组织或粘连组织都要切除或病理活检;如果没有可疑病灶,则需进行腹膜随机活检并至少包括双侧盆腔、双侧结肠旁沟、膈下(也可使用细胞刮片进行膈下细胞学取样和病理学检查);3.切除子宫和双附件,手术过程必须尽力完整切除肿瘤并避免肿瘤破裂;4.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在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可考虑行单侧附件切除术;5.切除大网膜;6.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时,需将位于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表面及两侧的淋巴脂肪组织全部切除,上界至少达到肠系膜下动脉水平,最好达到肾血管水平;7.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包括髂内外血管表面和内侧的淋巴脂肪组织、闭孔神经前方的闭孔窝淋巴脂肪组织,最好一起切除髂总血管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

NCCN指南解读胃癌NCCN指南

NCCN指南解读胃癌NCCN指南

NCCN指南解读胃癌NCCN指南NCCN是由一群在胃癌领域内有权威和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的组织,他们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指南。

这些指南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评估和治疗胃癌患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促进了临床实践的规范化。

NCCN胃癌指南主要包括对不同临床阶段的胃癌患者的治疗建议,其中包括早期胃癌、局部进展胃癌和晚期/转移性胃癌。

对于早期胃癌,NCCN建议根据肿瘤的深度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选择胃部切除术,包括全胃切除术和部分胃切除术。

另外,术后辅助化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

对于局部进展胃癌,NCCN建议采用前庭切除术,即切除胃的一部分,同时保留胃底和幽门,以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包括放疗和(或)化疗。

对于晚期/转移性胃癌,NCCN建议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个体化的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NCCN指南对胃癌的其他管理问题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例如,对于手术后的营养支持,NCCN建议应根据患者的胃功能、手术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来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

对于辅助治疗中的恶心和呕吐问题,NCCN建议建立预防和治疗呕吐的有效药物组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需要强调的是,NCCN指南是一份基于证据的指南,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化的情况来确定。

因此,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患者的意愿和资源的可行性来制定治疗计划,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同决策。

总之,NCCN胃癌指南提供了一套科学、全面的治疗建议,为医生和患者在胃癌治疗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医生在应用指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2018 版 CSCO 肺癌指南更新主要内容

2018 版 CSCO 肺癌指南更新主要内容

2018版CSCO肺癌指南更新主要内容2018年4月21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南京召开。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是CSCO发布的第一个指南,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已迎来第2次更新。

整个指南凸显了精准医学的特点,旨在推进中国肿瘤治疗的规范化。

大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林冬梅教授、天津大学肿瘤医院的岳东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志杰教授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周清教授分别对指南的更新进行了解读。

那么,2018版《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中究竟更新了哪些内容?又是基于哪些证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分子分型部分的更新指南新增推荐相对早期(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分子检测(1B类证据),主要基于ADJUVANT和EVAN硏究中靶向药物辅助治疗获益的数据。

推荐对于I〜IIIA期NSCLC、N1/N2阳性的非鳞癌患者进行EGFR 突变检测(1B类证据)。

对于晚期NSCLC患者,除了过去推荐的EGFR和ALK检测,本次更新增加了ROS1重排的检测推荐。

EGFR突变的检测可采用ARMS或SuperARMS法(1类证据)。

ALK融合基因的检测可采用Ventana免疫组化、FISH或RT-PCR的方法(1类证据)。

ROS1融合基因的检测可采用RT-PCR或FISH的方法(1B类证据)随着EGFRTKIs继发性耐药和三代TKI的出现,推荐对EGFRTKIs耐药患者进行EGFRT790M检测。

组织学检测为金标准,在组织不可获取时,血液ctDNAEGFRT790M检测可作为有效补充(1A类证据)。

检测方法上,除了CFDA批准的试剂盒外,也可基于中国现有的检测平台使用Cobas、ddPCR、NGS等方法,并以血液检测作为组织检测的补充。

但是融合基因的血液检测技术尚不成熟,故仍应尽可能进行组织学检测。

而由于NGS的成本高,检测规范性、可靠性欠佳,指南将其列为可推荐但推荐级别不高。

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的综合治疗部分的更新1.NSCLC治疗的更新(1)IA、IB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仍推荐进行解剖性肺叶切除(1类证据)+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2A类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初始治疗 ●对于全身状况适合手术、可能可以手术切除、cT2或cT2以上,任何N的局限性胃癌(cM0)患者,将初始治疗选项“围手术 期化疗(1类证据)”作为首选推荐; ●围手术期化疗和术前化疗后,增加了疗效评估; ●对于非因患者全身状况无法耐受手术和非因患者拒绝,而因肿瘤本身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胃癌(cM0)患者,添加了 “全身治疗”作为一个治疗选项;
►对于适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复发或存在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可考虑进行PD-L1检测。运用FDA批准的伴随诊断检测 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组织进行检测,可用于鉴定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是否适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 PD-L1检测只能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认证的实验室进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全身治疗 ●围手术期化疗做了修改
►将“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作为首选推荐。
►新增“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FLOT)(1类证据)”作为一个治疗选项,并作了 说明:由于毒性原因,三药联合方案仅推荐用于全身情况能够耐受的选择性患者。 ►删除了以下化疗方案:
◊ECF(表柔比星、顺铂和氟尿嘧啶)(2B类证据)
◊ECF改良方案(所有改良方案均为2B类证据)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 —表柔比星、顺铂和卡培他滨
—表柔比星、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
9.生存原则 ●对于平均患癌风险的胃癌生存者,新增了筛查肺癌的建议。 10.分期 由第7版AJCC胃癌分期更新为第8版。 ●T、N、M的分期定义仅作了一处修改,Tis的定义中添加了“重 度不典型增生”。 ●解剖分期/预后分组分为临床分期(cTNM)、病理分期 (pTNM)、新辅助治疗后分期(ypTNM),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 改,修改后具体内容如下:
4.随访/监测
●对于接受全胃切除术的患者,特别强调了术后应注意监测营养缺 乏(如:B12和铁)。 ●对于p II/III期或yp I-III期(接受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的患者, 添加了如考虑行PET-CT监测随访应根据临床指征而定的说明。
5.姑息治疗
●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如果 KPS评分≥60%或PS评分 ≤2,添加了“放化疗(仅适用于局部无法切 除且先前没有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作为一个治疗选项。
3.术后管理 ●对于未接受术前化疗或术前放化疗、术后结果为“R0切除、病理分期为 pT3, pT4, 任何 N 或任何 pT, N+”的患者,术后管理做了修改: ►治疗选项“给予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接着行氟尿嘧 啶为基础的放化疗,然后再给予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 (1类证据)”新增了适应症的说明:如果淋巴结清扫未达D2。 ►治疗选项“如果初始手术做了D2淋巴结清扫,行化疗”的证据等级由2A 类调整为1类。
►胃癌PD-L1蛋白表达的评估 ◊方法:使用抗PD-L1抗体检测胃腺癌FFPE组织中PD-L1蛋白的免疫组化定性分析。如果综合阳性评分(CPS)≥1,则认为标本具有PD-L1 表达。 CPS=PD-L1染色细胞(即: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数目÷存活肿瘤细胞的总数×100。
7.遗传风险评估原则 ●对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的随访建议做了修改,修改后的内容为: “对于CDH1突变携带者,建议在18岁-40岁进行预防性全胃切除术。 在行预防性全胃切除术之前有指征进行基础的内窥镜检查。” 原2017.5版的指南,对于该类患者,建议行预防性胃切除和手术前 的基础内窥镜检查及随机多点活检,新版指南明确了进行全胃切除。 ●林奇综合征的随访建议中,删除了“鉴于MSH6和PMS2突变携带 者预期患胃癌的风险较低,仅建议对MLH1,MSH2和EPCAM突变携 带者进行胃癌筛查”。
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更 新及解读(2018v1)
肿瘤内科 陈蕊
检查部位:从颅底至大腿中部。
1.检查 ●对于无M1证据且临床有指征行PET/CT检查评估的患者,PET/CT检查的部位作了说明:从颅底至大腿中部。
●超声内镜(EUS)检查的适应症,由“无M1证据(首选)”改为“如果疑似早期胃癌或如果早期胃癌或局部晚期胃癌需要 鉴别才能确定(首选)”
6.病理检查原则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原则 该章节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主要增加了“微卫星不稳定(MSI)或错配修复(MMR)检测”和“PD-L1检测”的推荐。
●微卫星不稳定(MSI)或错配修复(MMR)检测
►对于适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复发或存在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应考虑进行MMR或MSI检测。检测标本为福尔马林固 定、石蜡包埋(FFPE)的组织,结果按结直肠癌标本指南以“MSI-H或错配蛋白修复缺陷”进行报告。参见NCCN遗传/家族性高风险 评估指南:结直肠癌。 MMR或MSI检测只能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认证的实验室进行。 ●PD-L1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