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最新整理)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1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1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白糖、食盐都具有规则的外形,人们常把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叫做________。
2.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生物的生长、繁殖等每一种功能都是靠某种或几种特定________来完成任务的。
_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操作题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制作步骤:(1)选用合适的________(和放大镜的镜片直径相当,又达到一定的长度),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
(2)把________从纸筒的一端放人,柄从缝中伸出,这样放大镜既被纸筒卡住也可以上下移动。
说明:物镜最好在纸筒的底端上边几厘米的地方固定,只移动目镜,纸筒要有3~4倍焦距的长度。
注意事项:观察时要注意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的亮度。
4.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是边缘________、中间________,所以放大镜也叫________镜。
5.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________,一般长在昆虫头部上方的两侧。
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_______。
二、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7.对显微镜进行调光时,视野里一直没有出现亮的光圈,这可能是()造成的。
A. 有人或物体挡住光线B. 没有抬高镜筒C. 先放上标本切片,再调光8.蚜虫的天敌是( )。
A. 苍蝇B. 草蛉和它的幼虫C. 蝴蝶9.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 老花眼镜B. 一滴水珠C. 平玻璃片10.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B. 雪花C. 玻璃11.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目标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目标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所示为蟋蟀的耳朵,根据放大倍数判断观察者所用的工具最有能的是( )A.高倍显微镜B.放大镜C.电子显微镜D.肉眼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目镜B.物镜C.载物台D.通光孔3.下列物质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花岗岩B.松树C.蜗牛D.苹果4.第一个发现细胞并加以命名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B.罗伯特·胡克C.列文虎克D.伽利略5.长时间没有更换,鱼缸里的水会变绿是因为()。
A.鱼排泄物过多形成B.鱼食里的添加剂污染了水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D.鱼缸的玻璃长时间没有清理,变脏了6.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时,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圆,最有可能是()。
A.没有染色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C.显微镜没有正确调焦D.气泡太多7.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B.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C.晶体都是矿物D.晶体大小不一8.下列各种物体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A.盛满水烧杯B.小草上的露珠C.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瓶底D.窗户上的碎玻璃9.放大镜下昆虫的触角是多种多样,玲玲发现天牛的触角是鞭状,下列属于天牛触角的是()。
10.若要使位于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是()。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11.自然界中的很多( )物质都是晶体。
A.液体B.气体C.固体D.固体、液体和气体12.科学家在观察SARS病毒时使用的是()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D.扫描隧道显微镜13.玲玲在一个透明的纸上写了一个“上”字,将这个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所观察到的图像是()。
14.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将不同的微生物隔开B.吸除多余的水分C.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D.给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15.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观察到的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二)一、填空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
①注视物镜,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②看到物体图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③将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④左眼注视目镜,并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提升镜筒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___是密切相关的。
3.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
4.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_______中会产生折射变________,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所以通过_______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5.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镜。
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6.____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7.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_______。
9.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二、选择10.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 红、黄、蓝B. 红、绿、黄C. 红、绿、蓝11.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______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_______)。
A.望远镜B.肉眼C.放大镜D.显微镜12.17世纪是( )用显微镜看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给人们带来了治病的希望。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D.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3.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 鱼缸里的水B. 矿泉水C. 池塘水1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 )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卷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一)(教科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因素不属于塔台工程项目核心与重点的是()。
A.塔高B.承重和安全C.外观D.抗风抗震能力2.下列不属于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使用材料B.项目成本C.历史影响力D.塔台安全性3.塔台竞标书不包括()。
A.建塔位置B.项目宣传C.塔的设计D.塔台成本4.竞标要点是()。
A.选址B.项目安全和项目成本C.人员分工D.建造材料5.标书可以使用()形式。
A.文字B.图画C.标记D.以上均可6.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
A.澳大利亚B.意大利C.法国D.英国7.建造塔台需要从第一步()塔台模型开始。
A.改进B.测试C.设计D.反思8.为了稳固塔台模型,应该多用()结构进行设计。
A.正方形B.六边形C.三角形D.长方形9.下列描述符合“耐震”抗震方式的是()。
A.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B.塔台底部加入弹簧C.塔台底部加滚珠D.减小底部面积和重量10. 下列三个瓶子中装了不同量的水,()最不容易倒。
1号2号3号A.1号瓶B.2号瓶C.3号瓶D.无法判断11.框架结构的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B.上轻下重C.风阻小D.以上都是12.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
A.不一致B.相一致C.不完全一致D.以上均可13. 为了防止塔台倾斜,需要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
A.等高B.相差一倍高度C.相差,高度D.相差号高度14.在牢固固定塔台接口时,材料成本()。
A.越高越好B.越低越好C.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D.不用考虑成本15.如果在塔台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修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直接在塔台模型上修改B.在设计图中修改后再在模型中修改C.要把原有模型拆掉重做D.制作过程中不能进行修改16.制作塔台模型的第一步是先搭建塔台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实心黏土砖,俗称,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镂空结构等。
3.在建造住宅时,通常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二是。
4.很多铁路桥梁都建有特别的结构。
5.多数物体形状是由锥形、、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
6.在研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在研究纸粱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B.纸的厚度C.纸的宽度D.纸的长短E.单个垫圈的重量7.像高压线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它的优点是。
8.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二、判断题9.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10.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一样,所以选取的建筑材料也不同。
()11.人们发现,同样材料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12.北京奥运会主题体育馆构造是鸟巢式的。
()13.为了使房屋采光条件好,可使房屋采用拱形顶棚。
()14.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15.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其稳定性大大提高了。
()16.乌龟的圆顶形龟壳主要是为了美观。
()17.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18.框架铁塔的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三、单选题19.()的铁塔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大下小、上轻下重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20.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21.关于制作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综合运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和技能B.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以上两项都是22.形状可以让生物()。
A.更好地生存和发展B.更好看C.更活泼23.我们使用的课桌的金属横支架是空心圆柱形而不是实心的,稳定又牢固,这说明()。
A.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管比实心管抗弯曲能力强B.空心管美观一些C.答案A,B都不对24.下列不是基本形状的是()A.椎体B.柱体C.三角形25.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单元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百度文库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单元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结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2.关于制作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综合运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和技能B.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 以上两项都是3.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4.楼板、立柱做成空心的目的是。
A. 美观B. 通风C. 增加抗弯力,不易弯折5.在长方形框架中加一条斜杆,使框架牢固,如果从左上方用力,斜杆能更好地起到“推”的作用,使其不变形的是()A. B. C.6.从功能上来说,下列属于同一类的建筑物是()。
A. 卢龙烈士陵园和柳河北山冀东抗日纪念馆B. 卢龙县人民医院和陈官屯六峪山庄景区C. 卢龙县体育馆和桃林口水库7.不倒翁始终不倒的原因是( )。
A. 底部特别轻B. 底部特别重C. 上下轻重均匀8.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当三角形顶端受到压力时(如图所示),两边斜杆受压力,下面的水平杆起()作用。
A. 推B. 拉C. 推和拉9.下列三个矿泉水瓶,放置时最稳定不易倒的是()。
A. B. C.10.将一个矿泉水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 )。
A. 将装满矿泉水的瓶子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 将装了半瓶矿泉水的瓶子正放在桌面上C. 将一个空瓶子正放在桌面上二、填空题11.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1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和。
其中框架最坚固。
13.三角形和四边形相比,更稳定。
14.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它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5.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16.在建造住宅时,通常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二是。
17.建高塔时,需要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18.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放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基础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5分)1.住房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房屋的、、、等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以及的支撑来完成。
3.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是和4.塔台中每层立柱的长短不一会导致塔台产生5.制作塔台模型要注意 ,避免出现6. 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的重要方法。
7.工程要反复 ,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8. 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所有的住房结构几乎都是相同的。
( )2.通过阅读“鸟巢”“中国天眼”、高铁、太空实验室等资料,我们发现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有大量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工程离不开技术。
( )3.制订标书要合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表达项目的内容。
( )4.操场上的篮球架非常高但却不容易倒,是因为篮球架的底座面积较大且重量大。
( )5.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一致,因此制作的过程是根据设计图按部就班地制作,不需要思考太多问题。
( )6.完成一项测试塔台模型的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 )7.根据测试塔台模型的结果,需及时对模型进行修改调整,无需参考前面的资料。
( )8.制订标书只能用文字。
( )9.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 )10.工程项目的设计决定项目是否达标,是否安全,是否廉价。
( )三、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20分)1.住房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下列不是住房必备的系统的是( )。
A.水循环系统B.智能管控系统C.通风系统2.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小轻,下大重B.上大轻,下小重C.上大重,下小轻3.下列不属于建造塔台需要考虑因素的是( )。
A.塔台的基本形状B.建造的材料C.建造的时间4.设计塔台时不需要考虑( )。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________,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________、边缘________。
放大镜的凸度越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这个也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
3.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4.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旋钮、反光镜等组成。
5.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培养微小生物。
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9.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
二、判断题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1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以后,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与玻璃的材质有关。
()12.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3.微生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14.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1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时也有放大功能。
()17.蝴蝶的翅膀彩色的小鳞片其实都是扁平的细毛。
()18.老花镜有放大功能,近视眼镜没有放大功能。
()19.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2000万倍。
()三、选择题20.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食盐B. 石蜡C. 雪花D. 味精2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 2 分,共 24 分):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3、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
4、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 、凸度B、材料 C、面积
3、()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bdca
B、bacd
C、bcda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 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1/3 毫米的微小物体(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三、连线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棒状
天牛丝状
蝴蝶鞭状
蚂蚁羽状
蝗虫膝状
四、科学探究。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8 分)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 2—3 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8 分)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染色
烧杯放置切片标本碘酒吸取多余的水分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