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策略

合集下载

2021年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全文)

2021年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全文)

2021年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全文)呼吸系统靶向治疗用药一、吉非替尼通用名:吉非替尼片制剂与规格:片剂:250mg适应证:EGFR 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合理用药要点:1.用药前必须明确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EGFR基因检测方法检测到的EGFR 敏感突变。

2.肿瘤组织和血液均可用于EGFR 基因突变检测,但组织检测优先。

3.治疗期间因药物毒性不可耐受时,可在同一代药物之间替换,如疾病进展则不能在同一代药物之间替换。

4.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显示缓慢进展但临床症状未发生恶化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发生局部进展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原药物加局部治疗;对于快速进展的患者,建议改换为其他治疗方案。

5.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皮肤反应和腹泻;应特别注意间质性肺炎、肝脏毒性和眼部症状的发生。

6.避免与CYP3A4 诱导剂(如,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平、巴比妥类或圣约翰草)联合使用。

避免与CYP3A4 酶抑制剂(如酮康唑、异烟肼)等联合使用,其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不良反应。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INR 的改变。

能显著且持续升高胃液pH值的药物有可能会降低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吉非替尼疗效。

※7.在某些肿瘤急症的情况下如脑转移昏迷或呼吸衰竭,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对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可考虑使用。

一旦病情缓解,必须补充进行EGFR 突变的组织检测。

※注:本指导原则“合理用药要点”带※部分为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以下同。

二、厄洛替尼通用名:盐酸厄洛替尼片制剂与规格:片剂:150mg适应证:EGFR 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合理用药要点:1.厄洛替尼一线或维持使用于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时,必须对患者EGFR 突变进行评估,选用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检测方法检测到敏感突变。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专家讲座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专家讲座
多项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治疗给非鳞癌患者带来一致生存获益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
第21页
晚期非鳞型NSCLC患者一线治疗达稳定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
第22页
AVAPERL:与顺铂/培美曲塞联用于一线和维持
Median OS (months)
181260
14.3
总体SAiL人群
14.6
14.7
贝伐珠单抗+
卡铂方案
贝伐珠单抗 +
顺铂方案
SAiL: 按照不一样化疗方案分类OS数据
n=1,087
n=829
Crinò, et ncet Oncol
n=2,212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
第19页
中位OS (月)
0 6 12 18 24 30
Placebo + CG
Bev 7.5mg/kg + CG
Bev 15mg/kg + CG
6.7 monthsHR=0.75p=0.003
PFS
Bev 7.5mg/kg
6.5 monthsHR=0.82p=0.03
PFS
Bev 15mg/kg
1.00.80.60.40.20
8.5m
18.6m
28m
*依据临床类型(吸烟状态, 组织学)**EGFR + = 存在EGFR突变
肺腺癌一线治疗策略
第6页
IPASS研究EGFR突变亚组: EGFR突变患者接收吉非替尼治疗PFS获益最大
Hazard ratio <1 implies a lower risk of progression in the M+ group than in the M- group

肺癌治疗策略

肺癌治疗策略

谢 谢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早期NSCLC的非手术治疗:应用和争议
• 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SBRT可以作 为一种治疗方式 • 对于可以切除的早期NSCLC的放疗,目前缺乏高级 别的证据,推荐临床实验,但不作为标准治疗方 式。
局部晚期NSCLC
局部晚期NSCLC分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两大类 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包括: ① T3N1的NSCLC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② 部分N2期NSCLC可行手术治疗: a)单站N2,d<3cm b)2站淋巴结,且无融合,包括手术的综合治疗 d)纵隔淋巴结多站,融合: 新辅助治疗,部分N2降期特别是降至N0者,手术治疗。 ③部分T4N0-1的患者: 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完全切除和淋巴结转移 ④ 肺上沟瘤的治疗: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再评估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 不能手术者,行进一步放化疗
不能手术切除的III期肺癌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包括: ①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的融合状肿大淋巴结,纵隔镜、EBUSTBNA 或EUS-FNA检查阳性的NSCLC。 ②T4N2-3的患者。 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首选治疗是同步放化疗,身体条件不允许者 给予序贯放化疗
辅助化疗和辅助靶向治疗
辅助化疗
• 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辅助化疗有生存获益 • 对于N0期的患者,目前仅有肿瘤直径大于4 厘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辅助化疗,但是证 据级别不足,目前并不常规推荐
• 目前,辅助化疗应用的分子标记物正在进 行研究,但是还没有较好的指标应用于临 床
Ángel Artal Cortés,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5;4(2):191-197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

肺癌化疗方案

肺癌化疗方案

肺癌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小细胞癌的化疗方案:一线方案:EP方案:顺铂(4天)+依托泊苷(5天)二线方案:托泊替康+顺铂非小细胞癌的化疗方案:鳞癌:共三种(1)GP方案:吉西他滨(第1、8天)+顺柏(4天)(2)NP方案:长春瑞滨(第1、8天)+顺柏(4天)(3)DP方案:多西他赛(1天)+顺柏腺癌:共三种方案(1)TP方案:紫杉醇(1天)+顺柏(4天)(2)DP方案(3)培美曲塞(1天)+顺铂(4天)顺铂:仅能由静脉、动脉或腔内给药。

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必需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

水化治疗需大量输液,保证尿液量,每日达2000〜3000ml。

治疗过程中注意血钾、血镁变化,必要时需纠正低钾、低镁。

避免引起肾功能的严重损伤。

剂量:1、一般剂量:75mg/m2,分3-4 天用;(20mg/m2, qd*5 天,或30mg/m2, qd*3 天)需适水化利尿2、大剂量:75mg/m2, 1天用,水化;(每次80〜120mg/m2,静滴,每3〜4周一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mg/m2,以100mg/m2为宜。

)不良反应:1、肾毒性:积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能不良是顺铂的主要限制性毒性。

静脉水化及甘露醇利尿及顺铂输注6-8小时用以减轻肾毒性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2、耳毒性:主要为耳鸣和(或)高音听力丧失,多为可逆性,不需要特殊处理。

3、神经毒性以外周神经病,包括感觉与运动神经为特征。

4、骨髓抑制:主要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一般发生于治疗的第18-23天,大多数在39 天恢复。

5、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一般在治疗后1-4小时开始,并可维持至治疗后一周。

需要止吐药及激素预处理。

其他如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

6、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可在顺铂治疗或停药后发生,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并给予补充。

7、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喷嚏、心动过速及低血压,静脉推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

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

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肿瘤药物治疗方案是针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应用药物来干预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生存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减轻症状或治愈肿瘤的目的。

随着药物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药物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药物治疗方案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和不良反应的管理等。

一、肿瘤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肿瘤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和维持治疗效果。

首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关键。

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肿瘤要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或顺序使用不同的药物。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个体化治疗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原则。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耐受性和反应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个体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这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测试等方式来确定。

再次,肿瘤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不同治疗手段的组合可以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最后,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也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持续接受药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二、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肿瘤药物一般可分为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三大类。

化疗药物是最常用的肿瘤药物,它通过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发挥作用:干扰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干扰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供应;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

靶向药物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新型肿瘤药物。

与化疗药物不同,靶向药物只对特定的肿瘤细胞靶点进行作用,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或受体,干扰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等。

《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治疗篇

《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治疗篇

《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治疗篇Ⅳ期NSCLC的治疗原则是以全身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在一线治疗前应首先获取肿瘤组织,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分子分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治疗方案。

近20年来靶向治疗使Ⅳ期NSCLC进入了基于驱动基因变异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使Ⅳ期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又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线治疗①驱动基因阳性Ⅳ期NSCLC患者: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Ⅳ期NSCLC患者,推荐EGFR-TKIs治疗,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

对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Ⅳ期NSCLC患者,推荐ALK-TKIs 治疗,包括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恩沙替尼、布格替尼或洛拉替尼。

对于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Ⅳ期NSCLC患者,推荐克唑替尼或恩曲替尼治疗。

对于BRAF基因V600突变阳性的Ⅳ期NSCLC患者,可选择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

对于RET融合基因阳性的Ⅳ期NSCLC患者,可选择塞普替尼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一线治疗无法使用上述相应靶向药物的患者,应当选择含铂(顺铂或卡铂)两药方案化疗,对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非鳞癌)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此外,对于BRAF基因V600突变阳性以及RET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如无免疫治疗禁忌证,还可考虑含铂(顺铂或卡铂)两药方案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局部病灶,可以选择恰当的局部治疗方法,以求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②驱动基因阴性Ⅳ期NSCLC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ALK融合基因阴性或ROS1融合基因阴性的Ⅳ期NSCLC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为0~1分,无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一线推荐治疗方案包括培美曲塞+铂类+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舒格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非鳞癌),或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铂类+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鳞癌),或紫杉醇+卡铂+卡瑞利珠单抗/舒格利单抗/派安普利单抗(鳞癌),或吉西他滨+铂类+信迪利单抗(鳞癌)。

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药物怎么样选择?

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药物怎么样选择?

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药物怎么样选择?免疫治疗是近两年恶性肿瘤的治疗热点,多个大型临床试验及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免疫治疗确实能够为部分患者带来好的生存。

今天我们讲一讲哪部分肺癌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带来获益,并且告诉大家免疫药物应该怎么样选择。

1.目前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肺癌类型:①Ⅳ期无驱动基因的肺腺癌的免疫治疗:对于一线单药免疫治疗条件为PD-L1的表达≥50%(证据等级1A)。

一线治疗在指南新增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对比化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11.3 vs 8.3月,HR=0.61,P=0.0002),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ORR,60.0% vs 39.1%, P<0.0001)、OS尚未达到,但已有显著获益趋势。

由于在指南修订时,卡瑞利珠单抗在肺癌适应证暂未获批,故指南中予以II级推荐。

今年6月19日,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肺癌的适应证。

该药成为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首个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

未来指南或会据此为依据进行更新。

二线治疗除纳武利尤单抗外,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已在美国取得肺癌二线治疗的适应证,指南给予后二者II级推荐。

另外,卡瑞利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NSCLC,整体ORR达18.5%,中位PFS为3.2月,中位OS为19.4月13。

此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后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验证阶段。

这一方案如果成熟,或将带领晚期肺癌进入“无化疗”时代。

②IV期、无驱动基因、鳞癌的免疫治疗③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经同步含铂化疗及放疗后无进展患者,可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能显著延长PFS,且能提高疾病缓解率、缓解维持时间,推迟远处转移或死亡的发生。

④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有可能高表达PD-L1,但单药免疫治疗在这一人群的效果不佳。

晚期肺癌维持治疗

晚期肺癌维持治疗
立Fra bibliotek组延迟组
1YS 51.1%
43.5%
OS 12.3月
9.7月
P
0.0853
Fidias PM,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7:downloaded online.
多西他赛维持治疗的缓解率与获益率较高
80%
71.4%
60%
40%
31.0%
34.8%
36.6%
20% 0%
长春瑞滨维持治疗的严重毒性反应较大
3/4度毒性 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感染 咯血 肠阻塞 肺炎 周围神经炎 心脏毒性 其他
化疗后长春瑞滨维持 10% 36% 4% 6% 0% 4% 6% 6% 0% 8%
同步放化疗后长春瑞滨维持 8% 60% 3% 22% 3% 3% 8% 8% 3% 11%
维持治疗的定义
• 维持治疗定义:患者完成初始化疗既定的化疗周期数, 并达到最大的肿瘤缓解疗效后,继续采用有效的单药 化疗进行延续治疗
• 在无显著毒副作用的情况下,维持治疗直至某个设定 的时间点或是直至出现疾病的进展
• 维持治疗通常采用诱导化疗方案中的一种药物,或是与 诱导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的另一种药物,所用的维持 药物剂量相对较小
健择一线维持治疗的研究背景
• 晚期NSCLC一线化疗的最佳周期数通常为4周期 • 诱导化疗后,获得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后,患者的肿
瘤负荷较低,很可能受益于维持化疗 • 理论上,单药维持化疗有可能延缓肿瘤的进展,并改
善疾病相关症状,副作用较少
Broodowicz T et al, Lung Cancer 2006; 52:155-163.
晚期NSCLC一线维持治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药维持
• 多西他赛 • 培美曲塞 • EGFR-TKI • 厄洛替尼 • 吉非替尼
PD
诱导
30–50% PD或死亡
R
分析
维持
PD
50–70%
的患者
一线研究设计
既往未治疗的 IIIB或IV期 非鳞癌NSCLC
PD/死亡
诱导
R
分析
(维持)
PD
诱导
PD/死亡
(维持)
PD
100%的
患者
PD = 疾病进展
主要内容
维持治疗背景以及概念 维持治疗药物及研究 带来的思考
维持治疗药物
GEM n=154
R 1:1:1
PD PD PD
培美曲塞
培美曲塞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n=154 观察 n=155
主要终点:PFS
结果
GEM 中位PFS (月) HR P 3.8 0.56 <0.001 E 2.9 0.69 0.003 BSC 1.9
中位OS(月)
HR
12.1
0.89
11.4
随机 2:1
培美曲塞 500 mg/m2 d1 q3w+BSC n=441 安慰剂 d1 q3w+BSC n=222
PD
PD
主要研究终点:PFS
结果:PFS & OS
中位PFS(月)
总体 PEM(n=441) 安慰剂(n=222) 非鳞癌 PEM(n=326) 安慰剂(n=156) 4.3 2.6 4.5 2.6 0.44 <0·0001
换药维持
• 多西他赛 • 培美曲塞 • EGFR-TKI • 厄洛替尼 • 吉非替尼
向 • 抗EGFR单抗:
• Cetuximab • Necitumumab
培美曲塞换药维持治疗:JMEN研究
研究设计

IIIB/IV期NSCLC ECOG PS 0–1 4周期含铂方案化疗后未PD n=663
培美曲塞 500 mg/m2 d1 q3w+BSC n=359 Non-PD PS 0–1 n=539 2:1
分层因素 NSCLC分期 PS 对诱导治疗的缓解情况
PD
研究结果
主要研究终点:PFS 次要研究终点:OS、ORR、安全性
安慰剂+BSC n=180
PD
Paz-Ares LG, et al. JCO 2013:2895-2902
0.87
10.8
P
0.3867
0.3043
Perol,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3516-3524
培美曲塞同药维持—PARAMOUNT研究
研究设计


未经过化疗
IIIB/IV期NSCLC 非鳞癌 ECOG PS 0–1 (n=939)
培美曲塞 500 mg/m2 + 顺铂 75 mg/m2 d1 q21d, x4个周期
同药维持
5.4
3.9 3.8 2 1.6 0.1 Brodowicz 2006 15 Belani CP 2010 IFCT-GFPC 0502 PARAMOUNT 2012 2013 维持治疗 BSC/安慰剂 13.9 11 TIFINE 2013 生存获益 3.8 1.9 1.9 4.4 2.8 1.6
向 • 抗EGFR单抗:
• Cetuximab • Necitumumab
维持治疗药物
同药维持 化 • 吉西他滨 • 培美曲塞 疗
• 多西他赛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抗VEGF单抗: 贝伐珠单抗 • 抗VEGFR单抗:Ramucirumab • 抗VEGFR多靶点TKIs: Nintedanib 靶
22.9 7.0
2.1 0.8
1.2-3.8 0.5-1.3
Brodowicz T, et al. Lung Cancer, 2006, 52, 155—163
吉西他滨同药维持
IFCT-GFPC 0502,III期临床研究,2012
• • • IIIB/IV期NSCLC ECOG PS 0-1 GEM+DDP q3w x 4未进展 n=834
1年生存率 51% 43%
PFS
p=0.0001
OS
p=0.085
DOC: Docetaxol
Fidias PM, et al. JCO 2009, 27: 591-598
化疗维持治疗生存数据:化疗 vs. 安慰剂/BSC
同药维持 Brodowicz Belani CP n 206 255 463 维持 药物 GEM vs.BSC GEM vs.BSC 中位PFS 研究组 vs. 对照组 3.6 vs. 2.0 3.9 vs. 3.8 3.8 vs. 1.9 生存获益 (P) +1.6 <0.001 +0.1 NR 中位OS 研究组 vs. 对照组 10.2 vs. 8.1 8.0vs.9.3 12.1 vs. 10.8 生存获益 (P) +2.1 0.172 -1.3 0.84
PFS
0
4
8
12
16 20 时间 (月)
24
28
32
36
Zhang L,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8015.
维持治疗药物
同药维持 化 • 吉西他滨 • 培美曲塞 疗
• 多西他赛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抗VEGF单抗: 贝伐珠单抗 • 抗VEGFR单抗:Ramucirumab • 抗VEGFR多靶点TKIs: Nintedanib 靶
6.6月
8.5月 6.2月
0.63
0.2
1
Plessen C 2006
MVP x 6 n=153
CBP+NVB x 3 =150 CBP+NVB x 6 =147
5月
16周 21周 0.21
7.0月
28周 32周 0.75
MACC: MTX, doxorubicin, CTX, lomustine CBP+PTX: carboplatin, paclitaxol CBP+NVB: carboplatin, vinorelbine
换药维持
5.7
6 5 4 3 2 1 0
PFS
3.6
4.3 2.7 2.7
2.6 1.7 2.7 3
JMEN 2009 13.4 10.6
Fidas 2009
OS
8
9.3
10.2 10 8.1 5
12.1 10.8
12.3 9.7
2.1
-1.3 Brodowicz 2006 Belani CP 2010
1.3
2.9
2.8
2.6
0
-5
IFCT-GFPC 0502 PARAMOUNT 2012 2013
TIFINE 2013
JMEN 2009
Fidas 2009
维持治疗药物
同药维持 化 • 吉西他滨 • 培美曲塞 疗
• 多西他赛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抗VEGF单抗: 贝伐珠单抗 • 抗VEGFR单抗:Ramucirumab • 抗VEGFR多靶点TKIs: Nintedanib 靶
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策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刘哲峰教授
主要内容
维持治疗背景以及概念 维持治疗药物及研究 带来的思考
背景:来自306位欧盟医师资料 ——近50%患者无法进入二线治疗
100 80 60 40 20 0
100%
46%未接 受二线治疗
17%死亡
54%
29%仅接受BSC
主要原因
多西他赛同药维持:TFINE研究
中国15家中心、378例(R1)、179例(R2)患者参与
• 组织学/细胞学确 诊为初治的晚期 NSCLC • 18-75岁 • PS 0-1 N=378 R1 1:1 顺铂:75mg/m2 多西他赛:75mg/m2 N=179 (47.4%) R2 1:2 DCR
最佳支持治疗 (BSC)
最多6个周期 多西他赛 60mg/m2
共4个周期
顺铂:75mg/m2 多西他赛:60mg/m2
主要终点:第2次随机后PFS 次要终点:ORR、OS、毒性
结果:PFS (维持)
1.0 0.8
P=0.002
0.6 0.4
0.2 0.0
多西他赛 60mg/m2 中位PFS:5.4个月; BSC 中位PFS:2.7个月;
539
179
4.4 vs. 2.8
5.4 vs. 2.7
13.9 vs. 11.0
NR
TIFINE 换药维持 JMEN Fidas
663 309
4.3 vs. 2.6 5.7 vs. 2.7
13.4 vs. 10.6 12.3 vs. 9.7
+2.8 0.012 +2.6 0.0853
化疗维持治疗:化疗 vs. 安慰剂/BSC 维持治疗开始
研究组 Buccheri GF 1989 MACCx2-3 周期后SD 原方案化疗n=38 停止化疗 n=36 中位PFS 26周 24周 P NS 中位OS 47周 30周 P NS
Socinski MA
2002 Smith LE
CBP+PTX x 4 n=114
CBP+PTX 至PD n=116 MVP x 3 n=155 5月 0.4
换药维持
• 多西他赛 • 培美曲塞 • EGFR-TKI • 厄洛替尼 • 吉非替尼
向 • 抗EGFR单抗:
• Cetuximab • Necitumum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