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doc
浅析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浅析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摘要】城镇化和旅游业是社会发展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互动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的推进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人口基础和市场需求,同时旅游业也为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促进城镇化的作用、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城镇化和旅游业如何共同发展并相互促进。
未来,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政策支持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双方更加紧密地互动发展。
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业、互动发展、影响、作用、模式、发展趋势、政策支持、重要性、展望、结论。
1. 引言1.1 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定义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的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旅游业是指人们为了休闲、旅行、文化体验等目的,到特定地点进行短期停留的经济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城镇化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旅游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城镇化和旅游业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却又息息相关,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影响了城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格局。
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同时也为城市旅游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

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作者:韩沙沙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1期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依托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资源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内容,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实践。
旅游小城镇是一种重要的小城镇类型,是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形势与小城镇建设新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目前针对小城镇的学术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对旅游小城镇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一、国外旅游小城镇研究文献综述实例分析是国外研究旅游小城镇的重要手段,也有用案例验证建立的理论模型,采取这种方式能较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研究主题可归纳为。
(一)社区参与和发展旅游业的相互作用的研究Kirsty Sherlock认为小城镇发展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而且还要高度重视社区利益,并把社区利益放在首位。
Robert Madriga 认为把社区利益放在首位,才有可能提高社区参与是小城镇发展旅游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类问题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宏观战略毫无实际意义。
(二)小城镇发展旅游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研究John S. Akama通过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重点研究在国家和地方经济体系中为让社区居民如何收益制定衡量标准,目的是为了改变利用单纯游客数量及旅游创收增加衡量标准。
他在研究过程中以肯尼亚蒙巴萨岛旅游小城镇为例,由于政府主导旅游实践过程中被外部集团掌控,致使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得很少的收益,最终导致旅游业并没有按照设想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工具发挥其推动作用。
(三)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使当地资源利用率最合理化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以欧洲大量的传统城镇以旅游小城镇为发展目标。
Clare Murphy和Emily Boyle通过构建旅游小城镇发展理论模型,研究英国前工业遗留城镇为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使用当地文化特质并使其效率最大化,研究表明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旅游小城镇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学者们对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消费者以及旅游目的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首先,学者们对旅游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分析了旅游业的特点、规模、结构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通过对旅游供给和需求的研究,他们揭示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旅游业在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决策依据。
其次,学者们对旅游市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研究了旅游市场的组成、特点、运作机制和规律,并通过调查和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来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明显。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市场营销和创新,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学者们还对旅游消费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分析了旅游消费者的特点、行为和动机,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和群体消费者的分类方法。
研究表明,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旅游目的和旅游产品的特性等。
对旅游消费者的研究有助于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最后,学者们还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他们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品牌形象、宣传推广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取决于资源独特性、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等因素。
2. 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可以预见未来旅游研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旅游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其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doc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
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
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引导;城镇化;研究述评一、国外研究述评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1991)提出的旅游城镇化是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发展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享乐的基础上的一种城市化演变发展模式[1]。
实质上,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相关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旅游城镇化,尤其是旅游引导的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旅游与城镇之间的关系认识,如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Page)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市化过程的演替,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4];(二)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如德罗伊(Dernoi)、布莱尼、高兰(Blaine&Golan,1993)认为,无论是对于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城镇旅游,对当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5];(三)城镇旅游管理研究,如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Sharpley)分析了城镇旅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6];(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四大方面,如马德里加尔(Madrigal,1995)认为,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同时,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7]。
二、国内研究述评黄震方、吴江、候国林等三位学者(2000)基于城市化的考虑,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旅游城镇化即:以旅游区为核心,以旅游为推动力,促使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聚,从而导致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8]。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旅游业而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城镇化进程加快了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可靠的条件。
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旅游人流的流动性和旅游目的地的覆盖面。
城镇化还加快了居住和商业地区的建设,酒店、旅游景点、超市、娱乐场所、餐厅、商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使得旅游消费得以更加多元化、便捷化。
二、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业的挑战城镇化带来的旅游市场机遇,也同时给旅游业带来了许多挑战。
城市规划和管理上需要做好旅游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同时还需要对旅游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评估和确认,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晋升。
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退化也是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之一。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需要考虑旅游业的需求,保证旅游环境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此外,城市化发展也可能导致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旅游服务供应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精耕细作,提高服务质量。
三、发展新型城镇化需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模式,从城市人口、用地、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注重旅游业与城市化的融合发展。
城市化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旅游业方面,还需要鼓励和支持建立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促进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的结合,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和资源。
此外,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管理。
可以通过促进旅游地方试点或者综合示范等政策,引导旅游业发展,从而形成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的旅游经济产业体系。
总之,新时代城镇化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好城市化带来的各方面资源和机遇,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新支撑和驱动力。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为城市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要点。
一、城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设施和服务,增加城市生活品质,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城市旅游,增强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旅游业推动城镇化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商业发展、社会文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城市更加美好和宜居。
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化的扩张提供了新的需求,推动城镇化发展。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将会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应通过与城镇化的深入融合,打造特色城市、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的升级与转型,推动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城镇化和旅游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需要旅游业的推动,旅游业也需要城镇化的支持。
如何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协同发展呢?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规划机制,加强对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协调。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和人才交流,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
总之,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者的融合发展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升级转型,共同促进城市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浅析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摘要】本文从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资源整合、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结论指出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建设宜居宜游城市是促进城镇化和旅游业互动发展的关键。
城镇化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旅游业也为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营造出城市文明、繁荣的画卷。
城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不断推动地区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城市和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城镇化、旅游业、互动发展、促进作用、经济效益、资源整合、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地区经济、繁荣、宜居宜游城市、关键。
1. 引言1.1 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城镇化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而旅游业则是指人们利用空闲时间到其他地方进行休闲和观光的活动。
城镇化的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人口规模,同时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旅游业也为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促使城市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镇化和旅游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化的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而旅游业的繁荣也为城市化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发展动力。
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的繁荣,也对城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文意义本文的意义在于探讨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分析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城镇化对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城镇化对旅游业资源整合、服务水平提升的作用,探讨城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一个多维度的中外比较研究

第 3 O卷
2 0 1 5年 第 7期
旅游引导的 新型 城镇 化: 一 个多 维度的中 外比 较 研究
李志飞 1 , 2 , 曹珍珠
( 1 . 湖北大学商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2 ;2 . 湖北省人文社科( 旅游 ) 重点研 究基地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2 )
[ 基金 项 目】 本研 究 受教 育 部人 文社 会科 学 研究 一般 项 目“ 常居
地一 旅 游 地 二 元 情境 下 旅 游 者 社会 行 为 变化 及 其 影 响 机制 研
究” ( 1 4 Y J C Z H 0 8 6 ) 和 国 家 旅 游 局 旅 游 业 青 年 专 家 培 养 计 划 ( T Y E P T 2 0 1 4 3 3 ) 资助。[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s u p p o s e d b y g r a n t s
① 城市化在某些语境 中又被称为“ 城镇化” 或“ 都市化” , 体现了空
间、 结 构 和方 式 的转 化 , 虽 然 中外 表 述存 在差 异 , 但 反映 的客 观 现象 ( 人 1 2的研究 内容认 为城 市化 等 同于城 镇
f r o m t h e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o c i a l Sc i e nc e Fo un d a t i o n o f Ed u c a t i o n
合检索。将重复文献剔 除后 , 共选取 了与“ 旅游引 导城 市化 ” 直 接相 关 的文 献 2 6 8 篇, 其 中不乏 中国香 港 和新 加 坡 的学 者 对 我 国旅 游 引 导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研 究 。本 文 通 过 归 纳 分 析 法 和 文 献 研 究 法将 检 索 的文 献 进 行 分类 汇 总 , 发 现 英 文 文 献 主要 集 中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
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
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引导;城镇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1991)提出的旅游城镇化是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发展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享乐的基础上的一种城市化演变发展模式[1]。
实质上,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相关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旅游城镇化,尤其是旅游引导的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与城镇之间的关系认识,如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Page)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市化过程的演替,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4];
(二)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如德罗伊(Dernoi)、布莱尼、高兰(Blaine&Golan,1993)认为,无论是对于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城镇旅游,对当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5];
(三)城镇旅游管理研究,如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
Sharpley)分析了城镇旅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6];
(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四大方面,如马德里加尔(Madrigal,1995)认为,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同时,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7]。
二、国内研究述评
黄震方、吴江、候国林等三位学者(2000)基于城市化的考虑,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旅游城镇化即:以旅游区为核心,以旅游为推动力,促使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聚,从而导致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8]。
此外,黄震方等三位学者(2000)还提出旅游城镇化的形成机制应该包括:一、城市化进程的劳动;二、城市的载体作用;三、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四、政策机制;五、旅游交通设施完善等五个主要方面[8]。
王冬萍、阎顺两位学者(2003)从城市化发展动力的角度来考虑旅游城镇化,通过关注吐鲁番市近几年城市在发展旅游后的不断发展变化,该两位学者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本、物质、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9]。
此外,该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城市化推动了吐鲁番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征的鲜明化[9]。
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书,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
理论问题,如: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
且国外研究以具体小尺度案例为主,大规范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对与国外研究,国内关于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对之后,研究多通过关注案例来论证与旅游城镇化相关的理论,对与旅游城镇化的整体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