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0秋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 第2课 当仁不让于师

2020秋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 第2课 当仁不让于师

第一单元第二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绥.(suí)之喟.(wèi)然卓.(zhuó)尔诲.(huì)人B.莞.(wǎn)尔箪.(dān)食瓢.(piáo)饮曾皙.(xī)C.侍.(shì)坐饥馑.(jǐn)哂.(xī)之以俟.(sì)D.舞雩.(yú)户牖.(yǒu)哭恸.(dònɡ) 铿.(kēnɡ)尔【解析】A.喟:kuì,C.哂:shěn,D.恸:tònɡ。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D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②夫子矢之曰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⑦莫春者,春服既成⑧唯求则非邦也与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A.①②⑤B.③④⑥C.⑦⑧⑨D.③⑤⑨【解析】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如有所立卓尔②夫子莞尔而笑③吾无隐乎尔④以吾一日长乎尔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⑥子路率尔而对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⑧作计乃尔立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解析】形容词词尾/代词“你”/代词“这样”。

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AD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解析】AD是或者,连词,B连词如果,C介词至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C.稍稍宾客其父...当年万户侯。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测试卷及答案(7)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同步测试卷及答案(7)

高中同步测试卷(七)第四单元《老子》选读(A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考查(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相盈.(yínɡ)辐.条(fù)车毂.(ɡǔ)B.埏.埴(yán) 户牖.(yǒu) 自矜.(jīn)C.轻诺.(nuò) 易泮.(pàn) 累.土(léi)D.柔脆.(cuì) 枯槁.(ɡǎo) 自见.(jiàn)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B.起于累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死而不亡者寿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长短相形.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C.慎.终如始慎:慎重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常于几成而败.之B.怪.之,可也C.是以圣人犹难.之D.味.无味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木强则折A.报怨以德B.图难于其易C.蚓无爪牙之利D.外欺于张仪二、阅读理解(59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9题。

(15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六章)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图.难于其易图:反复考虑B.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C.故坚强者死之徒.徒:同类D.是以.兵强则灭以:凭借7.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与“起于累土”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尝射于.家圃B.积于.今六十岁矣C.青,取之于.蓝D.师不必贤于.弟子8.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认为,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3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题23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问知。

子曰:“知人。

”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D.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解析A项第一个“知”通“智”,B项“错”通“措”,C项“乡”通“向”。

答案D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附。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从事,实行。

B.出门如见大宾见:看见。

使民如承大祭承:接受。

C.在邦无怨怨:埋怨,责怪。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停止。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约束。

知者利仁利:利用。

解析A项“归”:称许,赞许。

B项“见”:接见:“承”:承当。

D项“约”:贫困。

答案 C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得复见将军于此A.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B.仲尼岂贤于子乎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解析D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在。

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B项介词,比;C项介词,对。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B.能使枉者直C.不仁者远矣D.尧舜其犹病诸解析B项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正直的人。

C项,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疏远。

D项,病,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担忧。

答案 A5.名句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

(5)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6)仁者安仁,____________。

答案(1)一日克己复礼(2)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达而达人(5)有杀身以成仁(6)知者利仁阅读下面文本选段,完成6~9题。

中国历史先秦诸子练习题目及答案

中国历史先秦诸子练习题目及答案

中国历史“先秦诸子”练习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儒家的创始人为()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被称为“亚圣”的人为()A.孔子B.荀子C.老子D.孟子3、儒家的核心是()A.仁B.法C.刑D.自由4、以下观点属于儒家的是()A.治大国若烹小鲜B.清静无为C.以农为本D.学天时习之5、对法家集大成的人是()A.韩非B.申不害C.商鞅D.吴起6、被称为法家的前驱的人是()A.韩非B.商鞅C.管仲D.孔子7、以下哪一位不是先秦诸子中的一员()A.庄周B.孟轲C.孔丘D.伏羲8、被称为儒学最后一位大师的是()A.荀卿B.墨翟C.王诩D.孙武9、主张“不战以屈人之兵”观点的是哪一家学说()A.兵家B.儒家C.道家D.墨家10、“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一观点出自()A.《孟子》B.《论语》C.《孙子兵法》D. 《道德经》11、先秦诸子的理论依据是()A.《易经》B.《山海经》C.《黄帝内经》D.《春秋》12、名家的代表人物是()A.惠施B.庄子C.老子D.张仪13、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A.王诩B.吴起C.公孙龙D.管夷吾14、先秦诸子的核心理论是()A.论道B.论德C.论仁D.论义15、“小国寡民”是哪一家的思想的观点()A.儒家B.墨家C.兵家D.道家16、孔子的学问的重点是“仁”,那么孟子的学问的重点是()A.“义”B.“道”C.“礼乐”D.“法”17、“儒家”、“道家”等“家”的名称是后代学者研究后所赋予的,那么儒家的“儒” 是什么意思?()A.君子B.术士C.法师D.道士18、“黄老之学”是哪一家特有的专用术语?()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9、被称为“杨子”的是哪一位()A.杨子居B.杨雄C.杨坚D.杨诚斋20、邹衍是哪一家的创始人()A.道家B.儒家C.阴阳家D.墨家21、吕不韦是哪一家的代表人物()A.兵家B.阴阳家C.道家D.杂家22、被称为“天下第一”(The Greatest Philosopher )的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庄子23、李斯的老师是()A.荀卿B.墨翟C.孔丘D.庄周24、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北冥神功”灵感来源于()A.《逍遥游》B.《秋水》C.《大宗师》D. 《天道》25、儒家所提倡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中的“三分法”思维来自于()A.《黄帝内经》B.《易经》C.《诗经》D. 《尚书》参考答案:1~5:ADADA 6~10:CDAAA 11~15:AAAAD 16~20:AACAC 21~25:DCAAB。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一)(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一)(含答案和解析)

《先秦诸子选读》练习(一)1.阅读下面一小段文字,完成小题。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枢而瓮牖;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乘大马,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今宪贫也,非病也。

”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选自《庄子·让王)根据选文,选出最适合形容原宪品德修养的一项A.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D.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15个字。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____:“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懂得道理,又要注重实践:“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②____。

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

这样即使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在后人看来,③_____。

南宋的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选自《论语•里仁》)②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自《论语•里仁》)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选自《论语•子张》)(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君子有髙尚的道德,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小人考虑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小事。

B.孔子认为君子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违背仁德的,不论是在最紧迫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C.孔子认为君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君子的错误如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他。

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

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

3
“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道”的运动是反的,即物 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 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人类应该认 识到这个规律,避免走向极端。
《道德经》中的名句解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赞美了水的品质,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争功,居人所厌之地而为众生所需要 ,这与“道”的品质相符。
《道德经》文辞简练,哲理深邃,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巨著之 一。
《道德经》中的重要观点
1
“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万物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不受外界强制,这种规律就是“道”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 预自然。
2
“无为而治”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 社会和政治,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他认为,只有不施加过多的人为干预,才 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中的名句解释
01
"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们应该 相互关爱和帮助,以达到共同利益。
02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 果":强调意志坚定和言行一致的 重要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道德修养
强调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 认为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 人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 界。
《孟子》中的名句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1
指正义的事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帮助,非正义的事业则会遭
到孤立和反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02
指在困境中成长的人会更加坚强和有出息,而过于安逸的人则
容易沉沦和堕落。
“无为而治”
这句话是庄子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让事物自然发展。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检测题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检测题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检测题作者:李敏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8期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黑体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看管(kān) 箭镞(zú)痉挛(jìng) 抛锚(máo)B. 挣脱(zhēng)禀赋(bǐng)桅杆(wéi)瞥见(piě)C. 舵盘(tuó) 睥睨(nì)按捺(nài) 拾掇(duō)D. 倾倒(qǐ)砭骨(biǎn)忧悒(yì) 荣膺(yī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B.则民无所错手足C.夫子之说君子也D.唯求则非邦也与3.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黑体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失其所与,不知A.则与斗卮酒B.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C.吾与点也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患莫己知A.甚矣吾衰也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何厌之有5.对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你们不要因为这样就不敢说了。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而起用你们),那么你们凭借的是什么呢?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个小小的司仪员,那么谁能给诸侯做大司仪呢?6.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雪后的庐山,雾凇、雪凇与雨凇交相辉映,庐山变成了冰晶般的童话世界,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B.不管是文学、艺术创作还是商业活动,都必须打出独到的自成一格的“商标”和品牌,否则,亦步亦趋就成了邯郸学步、自判死刑。

C.泰国国内局势近日很不平静,两大民间政治派别“分庭抗礼”。

D.国庆节期间,我们去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欣赏了无数的美丽景色,但有的地方没有能去,因为天气不是很好,虚与委蛇。

《先秦诸子选读》试题训练

《先秦诸子选读》试题训练

《先秦诸子思想研 究》参考书目
《先秦诸子文化及 其现代意义》参考 书目
《先秦诸子经典导 读》参考书目:拥有海量文档、 PPT等资料,可免费下载
学科网:提供各学科试题、 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
网易公开课:涵盖多个学科领 域,提供优质视频课程资源
中国大学MOOC:汇聚国内名 校课程,提供在线学习平台
试题难度:评估试题的难易程度,确保试题的难度适中,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评估维度:从多个维度对试题进行评估,包括知识点的覆盖率、试题的题型和数量、试题的 表述清晰度等。
评估人员:确保评估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对试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 价。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评估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对试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考察对先秦历史 文化的了解和认 识
测试对古代汉语 的阅读和理解能 力
文章主旨概括 重要句子理解 人物形象分析 写作手法探讨
题目:《先秦 诸子思想及其
影响》
题目:《论孟 子的仁政思想 及其现实意义》
题目:《墨子 的兼爱非攻思 想及其当代价
值》
题目:《庄子 的无为而治思 想及其对现代 社会的启示》
历年真题:提供近五年内的高考真题,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 模拟试卷:提供高质量的模拟试卷,帮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解题能力 答案解析: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考查点和答题技巧 更新及时:定期更新试题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考试信息和题型
评估目标:是否 达到预期效果
评估方法:考试成 绩、作业完成情况、 课堂表现等
反思: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措施:针对 不足之处制定改 进计划
增加模拟试题的难度和广度
针对训练中的薄弱环节进行 强化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练习题
、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怃然(wu ) 舞雩(y tn ) 取譬(pi ) 贫而无谄(ch a ) B . 不悱•不发(f m ) 畏葸(x 1) 饿莩(pi ao ) 孳孳为善(Z i ) C
. 谆谆然(z un ) 粢盛(z i )
濯濯(Zhu 6) 为丛驱爵(q ue )
D. 羽旄(mdo ) 横逆(h eng ) 孝悌(t i)
放辟邪侈(b i )
2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畎亩(qu an )
胶鬲(g e)
荑稗(t i )
怵惕恻隐(chu )
B .
楛耕伤稼(ku )
籴贵民饥(d : [)卜筮(sh i)
羞恶之心(e )
C
. 埏埴(sh ai ) 惮赫千里(dm ) 织屦(j u)
强恕而行(qi
ang )
D
.
夭阏(e ) 泠然(1 mg ) 数数然(sh uo ) 决起而飞(ju e )
3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汒然(maig ) 隐机(y in ) 礨空(l m ) 棺椁(guo)
B .
掊击(pdu ) 实熟则剥(pu ) 句赘(gou ) 腥臊恶嗅(xi u )
C 期年(j i )
攘取(r dng )
犬豕(sh i) 钻燧取火(su i )
D .
嘬其毋(zu o )
短褐(he )
罝罔(j u )
曩将罪之(r ag )
4•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洁其身②闻弦歌之声③欲速则不达④举直错诸枉⑤不仁者远矣⑥饭疏食 ⑨请轻之⑩树之以桑
B 、①③/②⑥⑩/⑤⑧⑨/④⑦ D 、①③/②⑥⑧/⑤⑨/④⑦⑩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④富哉,言乎 以告者过
也 ⑧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①⑤/②④⑧/③⑨/⑥⑩/⑦ 、①⑥/②④/③⑨/⑤⑩/⑦⑧
6.
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②出舍于郊③遵海而南 ④仰足以事父母⑤告子未尝知义,以
⑤善哉,问也 ⑥凶年免于死亡
⑦行有不慊于心 ⑧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⑨物之已至者
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A 、①⑨/②⑩/③⑦/④⑥/⑤⑧
B 、①⑩/②⑨/⑥⑦⑧/③④/⑤
⑤君子义以为上 ⑨起予者商也
⑥文之以礼乐 ⑩其斯之谓与 ⑦ 饮水 ⑦乐然后笑⑧勇而无礼.则乱
A 、①/②⑧⑩/③⑤⑨/④⑥⑦ C 、①/②⑥⑧⑩/③⑤⑨/④⑦ 5.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贤哉,回也 A 、①⑥/②④⑧/③⑨/⑤⑩/⑦ B C 、①⑦/②⑧⑩/③⑤⑨/④⑥ D
其外之也 ⑥人恒过,然后能改
⑦是以日
A 、①⑤⑩/②④⑥/③⑦/⑧⑨
B
C 、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D
7.

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进也⑧文王康之⑨因物而多之⑩味无味
、①⑤⑩/②③④⑥/⑦/⑧⑨ 、①⑩/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③祭祀以时 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C、①⑨/②⑩/③⑦⑧/④⑥/⑤、①⑩/②⑨/③⑦⑧/④⑥/⑤
8.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离而腊之 ②今将图南 ③时则不至 ④然不然,可不可 ⑤民多疾病 ⑥轻用吾身
二、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远怨矣。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舍昼夜。

4、 不义而富且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6、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可运于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得志独行其道。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平旷,屋舍
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巴东三峡巫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木秀而繁阴。

15、 山水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求之不得, _____________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萋萋, 。

18、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20、 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

21、潮平两岸阔,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22、 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雩 y u 谆谆 zh m 辟 p i
2、A 恶 w u 惮 d a 决 xu e 3 、D 曩 n fing
4、 C 使动/名作动/形作动/行作名
①到⑩分别为:洁:使动,使……高洁;歌:名作
动,唱歌;速:形作动,快速完成;直:行作名,正直的人;远:形作动,远离;饭: 名作动,吃饭;乐:行作名,高兴的时候;礼:名作动,拿礼来节制;轻:形作动, 减轻;树:名作动,栽种
5、 A.状后/主谓倒装/判断/宾前/省略 ①到⑩分别为:状后;主谓倒装;判断;主谓倒
而亡 吾国
⑦是以仁者非 之 ⑧以亏 人自利也
⑨夜 书,火不明 ⑩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A 、①⑤⑩/②④⑥/③⑦/⑧⑨ C 、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9. 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彼且恶乎待哉 ②以为莫己若者 ⑤何以易之 ⑥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⑨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B 、①⑤⑩ / ②③④⑥ /⑦/ ⑧⑨ D
、①②⑤ / ③⑨/④⑦⑩ / ⑥⑧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④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⑦贤士不可不举 ⑧乐羊以有功见疑
A 、①④⑤/②③⑦⑧/⑥/⑨⑩ C 、①②⑤⑦/③④⑧/⑤⑥/⑨⑩
⑩宁信度,无自信也
B D
、①②⑤⑩ / ③④⑦⑧ /⑥/ ⑨
装;宾前;状后;省略;主谓倒装;判断;宾前
.名意动/名作动/名作状/形容词使动 ①到⑩分别为:先:名词意动,以 为先; 舍:
名作动,居住;南:名作动,南行;事:名作动,侍奉; 夕卜:名词意动,把 看成
心外之物;过:名作动,犯错;日:名作状,一天天地;康:行容词使动,使……安乐; 多:形
容词使动,使……增多;味:名词意动,以……为味
7. C.定后/宾前/状后/被动/主谓倒装 ①到⑩分别为:定后;宾前;状后;被动;主谓
倒装;被动;状后;状后;定后;宾前 .名作动 /名作状/意动/使动 ①到⑩分别为: 腊:名作动,做成干肉;南:名作动,飞
向南方;时:名作状,有时;然:意动,以 ... 为然;疾:名作动,生病;亡:使动, 使 .. 亡;非:意动,认为不对;亏:使动,使 ... 亏;夜:名作状,在夜里;贤: 意动,以……为贤
.宾前/被动/判断/定后 ①到⑩分别为:宾前;宾前;被动;被动;宾前;判断;
被动;
22、大漠孤烟直
被动; 定后;宾前 、默写
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于我如浮云
5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寤寐思服 17 19、问君何能尔 20
2 、欲速则不达
3 、学而不思则罔
6 8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11 、猿鸣三声泪沾裳 12 14 、野芳发而幽香
15 、白露未晞 18 、无为在歧路
21
、逝者如斯夫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得志与民由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