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Experiment 21 Preparation of methyl orange[实验目的]1、熟悉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
2、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1、重氮化反应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和强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diazotization)。
由于芳香族伯胺在结构上的差异,重氮化方法也不尽相同。
苯胺、联苯胺及含有给电子基的芳胺,其无机酸盐稳定又溶于水,一般采用顺重氮法,即先把1mol胺溶于 mol 的无机酸,于0-5℃加入亚硝酸钠。
含有吸电子基(-SO3H、-COOH)的芳胺,由于本身形成内盐而难溶于无机酸,较难重氮化,一般采用逆重氮化法,即先溶于碳酸钠溶液,再加入亚硝酸钠,最后加酸。
本次实验,甲基橙的制备即采用该方法。
含有一个-NO2、-Cl等吸电子的芳胺,由于碱性弱,难成无机盐,且铵盐难溶于水,易水解,生成的重氮盐又容易与未反应的胺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ArN=N-NHAr),因此多采用先将胺溶于热的盐酸,冷却后再重氮化。
2、偶合反应在弱碱或弱酸性条件下,重氮盐和酚、芳胺类化合物作用,生成偶氮基(-N=N-)将两分子中的芳环偶联起来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coupling reaction偶合反应)。
偶联反应的实质是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偶氮基为弱的亲电基,它只能与芳环上具有较大电子云密度的酚类、芳胺类化合物反应。
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反应一般在对位发生。
若对位已经有取代基,则偶联反应发生在邻位。
重氮盐和酚的反应是在若碱性的介质中进行。
而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是在弱酸环境下进行的。
对于本实验,甲基橙的制备,由于为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故以冰醋酸为溶剂。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H 2SO 3H NaOHH 2ONH 2SO 3-Na +++NH 2SO 3-Na +N +HO 3SNCl -C 6H 5N(CH 3)2HOAcN HO 3SNNH(CH 3)2+OAc -NaOHN NaO 3SNN(CH 3)2NaAc++H 2O二、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药品:对氨基苯磺酸、5%氢氧化钠溶液、 亚硝酸钠、 浓盐酸、 冰醋酸 、N, N -二甲基苯胺、乙醇、乙醚、淀粉-碘化钾试纸 仪器:烧杯、温度计、表面皿、布氏漏斗 三、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1、重氮盐的制备在50 mL 烧杯中、加入1 g 对氨基苯磺酸结晶和5 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热使结晶溶解,用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
实验二十一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Experiment 21 Preparation of methyl orange[实验目的]1、熟悉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
2、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1、重氮化反应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和强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diazotization)。
由于芳香族伯胺在结构上的差异,重氮化方法也不尽相同。
苯胺、联苯胺及含有给电子基的芳胺,其无机酸盐稳定又溶于水,一般采用顺重氮法,即先把1mol胺溶于2.5-3 mol 的无机酸,于0-5℃加入亚硝酸钠。
含有吸电子基(-SO3H、-COOH)的芳胺,由于本身形成内盐而难溶于无机酸,较难重氮化,一般采用逆重氮化法,即先溶于碳酸钠溶液,再加入亚硝酸钠,最后加酸。
本次实验,甲基橙的制备即采用该方法。
含有一个-NO2、-Cl等吸电子的芳胺,由于碱性弱,难成无机盐,且铵盐难溶于水,易水解,生成的重氮盐又容易与未反应的胺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ArN=N-NHAr),因此多采用先将胺溶于热的盐酸,冷却后再重氮化。
2、偶合反应在弱碱或弱酸性条件下,重氮盐和酚、芳胺类化合物作用,生成偶氮基(-N=N-)将两分子中的芳环偶联起来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coupling reaction偶合反应)。
偶联反应的实质是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偶氮基为弱的亲电基,它只能与芳环上具有较大电子云密度的酚类、芳胺类化合物反应。
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反应一般在对位发生。
若对位已经有取代基,则偶联反应发生在邻位。
重氮盐和酚的反应是在若碱性的介质中进行。
而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是在弱酸环境下进行的。
对于本实验,甲基橙的制备,由于为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故以冰醋酸为溶剂。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H 2SO 3H NaOHH 2ONH 2SO 3-Na +++NH 2SO 3-Na +N +HO 3SNCl -C 6H 5N(CH 3)2N HO 3SNNH(CH 3)2+OAc -NaOHN NaO 3SNN(CH 3)2NaAc++H 2O二、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药品:对氨基苯磺酸、 5%氢氧化钠溶液、 亚硝酸钠、 浓盐酸 、 冰醋酸 、N, N -二甲基苯胺、乙醇、乙醚、淀粉-碘化钾试纸 仪器:烧杯、温度计、表面皿、布氏漏斗 三、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1、重氮盐的制备在50 mL 烧杯中、加入1 g 对氨基苯磺酸结晶和5 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热使结晶溶解,用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
甲基橙制备的实验报告

甲基橙制备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
2、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3、学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其化学名称为对二甲氨基苯磺酸钠,结构简式为:制备甲基橙的过程涉及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
重氮化反应: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和强酸(通常是盐酸或硫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
偶合反应:重氮盐与芳香族酚类或胺类化合物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
本实验中,首先通过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制备重氮盐,然后与 N,N二甲基苯胺进行偶合反应得到甲基橙。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仪器250 mL 烧杯100 mL 容量瓶玻璃棒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水循环真空泵2、药品对氨基苯磺酸5%氢氧化钠溶液亚硝酸钠浓盐酸N,N二甲基苯胺冰醋酸乙醇氯化钠四、实验步骤1、重氮盐的制备在 250 mL 烧杯中加入 50 g 对氨基苯磺酸和 25 mL 5%氢氧化钠溶液,搅拌使其溶解。
然后加入 10 mL 水,加热至 50 60℃使其完全溶解。
稍冷后,加入 28 mL 浓盐酸,搅拌均匀,用冰水浴冷却至 0 5℃。
在不断搅拌下,将 18 g 亚硝酸钠溶于 6 mL 水中,慢慢滴加到上述冷却后的溶液中,保持温度在 0 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 15 分钟,得到重氮盐溶液。
2、偶合反应在另一 250 mL 烧杯中,将 13 mL N,N二甲基苯胺和 1 mL 冰醋酸混合均匀。
搅拌下将上述重氮盐溶液慢慢倒入其中,控制温度在 5 10℃。
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 10 分钟,然后慢慢加入 25 mL 5%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此时生成橙色的甲基橙粗品。
3、分离和提纯将反应液加热至沸腾,使未反应的 N,N二甲基苯胺挥发逸出。
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水冲洗烧杯,一并转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甲基橙的制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doc

甲基橙的制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doc
实验目的:
1.掌握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有机反应,如炔烃的加成反应等。
2.了解甲基橙的制备原理及其应用。
3.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
甲基橙是一种典型的染料,它是由苯甲醛和N-甲基对苯二胺反应得到的。
其中,N-甲基对苯二胺是对苯二胺的甲基化产物,其制备方法为用甲醇溶解对苯二胺,再加入甲基氯
化铵,反应生成。
苯甲酸与N-甲基对苯二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染料甲基橙。
实验步骤:
1.制备N-甲基对苯二胺
取一500ml三口瓶,加入32.6g对苯二胺,加入50ml甲醇,在加入甲基氯化铵(12.6g),加入适量蒸馏水,离心分离出N-甲基对苯二胺,取出后在室温下晾干,得到白色晶体。
2.制备甲基橙
取两个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将瓶口用回流冷凝管连接,其中一瓶装入10g苯甲酸,加入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另一瓶装入20gN-甲基对苯二胺,加入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将两瓶接入同一回流冷凝管。
取另外一只烧杯,加入50ml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70-80℃,放入两个装有反应底物的烧瓶,用熟沸水浴进行回流反应,反应时间为20min。
取出后降温,过滤液体,洗涤
出产物,风干、称量,得甲基橙19.20g。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利用炔烃加成反应,制备了重要化合物甲基橙,了解并掌握了有机化学反应
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步骤。
同时,加强了实验室安全意识,锤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
据处理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实验能力。
甲基橙的制备

甲基橙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通过甲基橙的制备学习重氮化反响和偶合反响的实验操作;2. 稳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指示剂,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N,N-二甲基苯胺的醋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合得到的。
偶合首先得到的是嫩红色的酸式甲基橙,称为酸性黄,在碱中酸性黄转变为橙色的钠盐,即甲基橙。
三.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仪器: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枯燥外表皿,滤纸 ,KI -淀粉试纸 。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 ,亚硝酸钠 ,5%氢氧化钠10 mL ,N,N -二甲基苯胺 1.3 mL , 氯化钠溶液20ml ,浓盐酸 ,冰醋酸 1 mL ,10%氢氧化钠15ml ,乙醇4ml.四.所用化学药品物理性质外观 溶解性 熔点毒性 相对分子质量对氨基苯磺酸 白色至灰白色粉末在冷水中微溶,溶于沸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和苯288℃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具有刺激作用N,N -二甲基苯胺淡黄色至浅褐色油状液体,有微溶于水,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芳香族有机溶剂。
1.5~2.5℃ 高毒。
吸入其气体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NH 2HO 3S NH 3O 3SNaOHNH 2NaO 3SH 2O五.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现象13:30~13:35 称取2.00g对氨基苯磺酸于100ml烧杯中,再参加10ml5%NaOH,水浴加热至溶解。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粉末状,溶解后溶液呈橙黄色。
13:35~13:42 让溶液冷却至室温。
13:42~13:54 向溶液中参加0.8gNaNO3和6ml水,混合均匀后,冰水浴冷却。
参加NaNO3后,溶液的橙色变淡,溶液中有白色的小颗粒。
13:54~14:01 将2.5ml浓HCl慢慢参加到13ml的水中,混合均匀后。
边搅拌边逐滴参加到溶液中。
然后用KI-淀粉试纸检验。
参加HCl后溶液颜色加深,变成了红色溶液,但溶液中又有很多白色颗粒。
KI-淀粉试纸呈紫色。
甲基橙 实验报告

甲基橙实验报告甲基橙实验报告甲基橙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化学实验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甲基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探索其在实验中的特性和用途。
实验一:甲基橙的制备甲基橙的制备是本次实验的重点。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原料和设备,包括甲苯、硝酸、硫酸、甲醛、氢氧化钠等。
接下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原料混合,并加热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深,最终形成了橙红色的甲基橙。
实验二:甲基橙的pH指示剂特性甲基橙作为一种常用的pH指示剂,可以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我们将甲基橙溶液分别加入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结果显示,当甲基橙溶液加入酸性溶液时,颜色由橙红色变为红色;而加入碱性溶液时,颜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
这说明甲基橙在不同pH值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pH指示剂。
实验三:甲基橙的荧光性质除了作为pH指示剂外,甲基橙还具有荧光性质。
我们将甲基橙溶液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并观察其发出的荧光。
结果显示,甲基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橙黄色的荧光。
这种荧光性质使得甲基橙在生物学和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细胞标记和荧光染色。
实验四:甲基橙的毒性研究尽管甲基橙在实验中有诸多应用,但我们也需要关注其潜在的毒性。
我们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了甲基橙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实验结果显示,高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对小鼠产生了一定的毒性作用,包括呼吸困难、运动障碍等。
这提示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甲基橙时需要注意安全,并严格控制浓度和暴露时间。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甲基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特性。
甲基橙不仅可以作为pH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还具有荧光性质,广泛应用于细胞标记和荧光染色。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甲基橙的潜在毒性,确保在实验中的安全使用。
总之,甲基橙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染料,在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其制备、pH指示剂特性、荧光性质和毒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甲基橙,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甲基橙的制备

甲基橙的制备一、 实验目的:1. 通过甲基橙的制备,学习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实验操作;2. 掌握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1、重氮化反应2、偶合反应甲基橙可通过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以及重氮盐与N, N-二甲苯胺的醋 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偶联来合成。
化学反应过程如下:三 试剂与规格亚硝酸钠(C.P.) 浓盐酸(C.P.) 冰醋酸(C.P.) 乙醚(C.P.)对氨基苯磺酸(C.P.) N,N-二甲苯胺(C.P.) 95%乙醇(C.P.) 5%氢氧化钠 四 实验流程五、实验步骤:1、重氮盐的制备在100ml烧杯中、加入2g对氨基苯磺酸结晶和10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 热使结晶溶解 [1] ,用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
另在一试管中配制0.8g亚硝酸钠和 6ml水的溶液。
将此配制液也加入烧杯中【若不能全溶,可加入适量水】 。
维持 温度0-5℃ [2] ,在搅拌 [3] 下,慢慢用滴管滴入 3ml浓盐酸和10ml水溶液,直至,继续在冰盐浴 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现蓝色为止 [4] 【8~10秒显蓝色正好】中放置15分钟,使反应完全,这时往往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5] 。
2、偶合反应在试管中加入1.3ml N,N-二甲基苯胺和1ml 冰醋酸,并混匀。
在搅拌下将 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充分搅 。
此时有红色的酸性黄沉淀,然后在冷却下搅拌,缓缓加入约15ml 5%氢氧 拌】化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为碱性 [6] )。
甲基橙粗品呈细粒状 沉淀析出 [7] 。
将反应物置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再放置冰浴中冷却,使甲基橙晶 体析出完全 [8] 。
抽滤搜集晶体,依次用10ml饱和食盐水冲洗烧杯两次、并用这 些冲洗液洗涤产品。
再依次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压紧抽干。
干燥后得粗 品约3g。
粗产品用1%氢氧化钠进行重结晶。
待结晶析出完全,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压紧抽干,得片状结晶。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合成甲基橙,了解染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带阳离子结构的有机染料,其化学结构为-N(CH3)2。
甲基橙的合成主要是通过亚硝基酸钠和二甲胺的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胺反应生成甲基橙。
甲基橙的合成反应如下所示:NO2- + H2O + 2 CH3NH2 → 2 CH3NHOH + OH-CH3NHOH + OH- → CH3N2OH + H2OCH3N2OH + H+ + OH- → CH3N2+ + H2OCH3N2+ + OH- + CH3NH2 → CH3N+ = N(CH3)2 + H2O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醛固定法、亚硝酸钠固定试剂、NaOH溶液等。
2. 配制亚硝基酸:称取适量的亚硝酸钠固定试剂,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即可。
3. 实验操作:将10 mL二甲胺溶液加入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亚硝基酸溶液,反应开始后,溶液会变成橙红色。
反应进行5-1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会变为红色。
继续反应30分钟,溶液会变为鲜艳的橙色。
最后,将溶液过滤,收集沉淀即为甲基橙。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操作,得到了橙色沉淀,证明了甲基橙的合成成功。
甲基橙是一种带阳离子结构的有机染料,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橙色。
甲基橙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染色实验和酸碱指示剂。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合成甲基橙,了解了染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熟悉了甲基橙的合成步骤和反应原理,加深了对染料的了解,对今后的染料合成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一甲基橙的制备
Experiment 21 Preparation of methyl orange
[实验目的]
1、熟悉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
2、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1、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伯胺在低温和强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diazotization)。
由于芳香族伯胺在结构上的差异,重氮化方法也不尽相同。
苯胺、联苯胺及含有给电子基的芳胺,其无机酸盐稳定又溶于水,一般采用顺重氮法,即先把1mol胺溶于2.5-3 mol 的无机酸,于0-5℃加入亚硝酸钠。
含有吸电子基(-SO3H、-COOH)的芳胺,由于本身形成内盐而难溶于无机酸,较难重氮化,一般采用逆重氮化法,即先溶于碳酸钠溶液,再加入亚硝酸钠,最后加酸。
本次实验,甲基橙的制备即采用该方法。
含有一个-NO2、-Cl等吸电子的芳胺,由于碱性弱,难成无机盐,且铵盐难溶于水,易水解,生成的重氮盐又容易与未反应的胺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ArN=N-NHAr),因此多采用先将胺溶于热的盐酸,冷却后再重氮化。
2、偶合反应
在弱碱或弱酸性条件下,重氮盐和酚、芳胺类化合物作用,生成偶氮基(-N=N-)将两分子中的芳环偶联起来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coupling reaction偶合反应)。
偶联反应的实质是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偶氮基为弱的亲电基,它只能与芳环上具有较大电子云密度的酚类、芳胺类化合物反应。
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反应一般在对位发生。
若对位已经有取代基,则偶联反应发生在邻位。
重氮盐和酚的反应是在若碱性的介质中进行。
而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是在弱酸环境下进行的。
对于本实验,甲基橙的制备,由于为重氮盐与芳胺的反应,故以冰醋酸为溶剂。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
药品:对氨基苯磺酸、?5%氢氧化钠溶液、? 亚硝酸钠、? 浓盐酸?、冰醋酸、N, N-二甲基苯胺、乙醇、乙醚、淀粉-碘化钾试纸
仪器:烧杯、温度计、表面皿、布氏漏斗
三、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1、重氮盐的制备
在50 mL烧杯中、加入1 g对氨基苯磺酸结晶和5 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热使结晶溶解,用冰盐浴冷却至0℃以下。
另在一试管中配制0.4 g亚硝酸钠和3 mL水配成的溶液。
将此配制液也加入烧杯中。
维持温度0-5℃,在搅拌下,慢慢用滴管滴入1.5 mL浓盐酸和5 mL水配成的溶液,直至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现蓝色为止,继续在冰盐浴中放置15 min,使反应完全,这时往往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2、偶合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0.7 mL N, N-二甲基苯胺和0.5 mL冰醋酸,并混匀。
在搅拌下将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 min。
缓缓加入约15 mL 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为碱性)。
甲基橙粗品呈细粒状沉淀析出。
将反应物置沸水浴中加热5 min,冷却后,再放置冰浴中冷却,使甲基橙晶体析出完全。
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压紧抽干。
干燥后得粗品。
3、纯化
粗产品用1% 氢氧化钠进行重结晶。
待结晶析出完全,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压紧抽干,得片状甲基橙结晶。
称重并计算产率。
4、将少许甲基橙溶于水中,加几滴稀盐酸,然后再用稀碱中和,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四、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对氨基苯磺酸为两性化合物,酸性强于碱性,它能与碱作用成盐而不能与酸作用成盐。
2、重氮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反应温度若高于5℃,生成的重氨盐易水解为酚,降低产率。
3、若试纸不显色,需补充亚硝酸钠溶液。
4、重结晶操作要迅速,否则由于产物呈碱性,在温度高时易变质,颜色变深。
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使其迅速干燥。
五、思考题
1、在重氮盐制备前为什么还要加入氢氧化钠?如果直接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盐酸混合后,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操作行吗?为什么????
2、制备重氮盐为什么要维持0-5℃的低温,温度高有何不良影响?
3、重氮化为什么要在强酸条件下进行?偶合反应为什么要在弱酸条件下进行?
4、试解释甲基橙在酸碱介质中的变色原因,并用反应式表示。
5、预习下次实验并做好预习报告
附: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