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的制备-学生用
甲基橙的制备

2.重氮化步骤中,对于1mol芳胺,酸的用量一般为2.5一3mo1,1mo1酸与亚硝酸钠反应产生亚硝酸,1mo1酸生成重氮盐,余下的过量的酸是为了维持溶液一定的酸度,防止重氮盐与未起反应的胺发生偶联。
酸的用量一般为2.5一3mo1,1mo1酸与亚硝酸钠反应产生亚硝酸,1mo1酸生成重氮盐,余下的过量的酸是为了维持溶液一定的酸度,防止重氮盐与未起反应的胺发生偶联。邻氨基苯甲酸重氮盐是个例外,由于重氮化后生成的内盐比较稳定,故不需要过量的酸。
重氮化反应还必须注意控制亚硝酸钠的用量,若亚硝酸钠过量,则生成多余的亚硝酸会使重氮盐氧化而降低产率。因而在滴加亚硝酸钠溶液时,必须及时用碘化钾一淀粉试纸试验至变蓝为止。
十二、参考文献
周志高编,《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0 p143-148
备注
实验设计者:章烨
首开实验时间:2007年5月
编写人:章烨
编写时间:2006年12月
三、实验示意图
重氮化盐制备
四、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
消耗品名称
规格
烧杯
250ml
氢氧化钠
5%
滴液漏斗
100ml
对-氨基苯磺酸
CP
锥形瓶
250ml
亚硝酸钠
CP
布氏漏斗
常量
浓盐酸
CP
抽滤瓶
250ml
N,N-二甲基苯胺
CP
圆底烧瓶
甲基橙的制备

甲基橙的制备本实验利用含氮化合物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反应——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合成了同学们都很熟悉的酸碱指示剂——甲基磴,并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检验自己所合成的指示剂。
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本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有:搅拌反应、冰水浴控温、反应液pH 值的控制、产品的分离(抽滤)、重结晶或晶体的洗涤、产品的干燥及称重等。
实验学时:5学时 一、实验目的1.熟悉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2.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 3.2-4.4。
通常配置成0.01水溶液,在高浓度碱溶液中,甲基橙显橙色。
甲基橙为具有C6H5-N=N-N-C6H5结构的有色偶氮化合物。
采用重氮化-偶联反应制备。
NH 23HNaOH NH 23N ClN CH 33HAcN SO 3H NNH(CH 3)2AcNaOHN NN(CH 3)2NaO 3S三、仪器药品烧杯、锥形瓶、布氏漏斗、水泵抽滤装置、滤纸、试管、玻璃棒、滴管、表面皿、酒精灯、温度计、量筒、铁架台、铁圈、石棉网对氨基苯磺酸、5%NaOH 、10%NaOH 、亚硝酸钠、10%盐酸、N,N-二甲基苯胺、冰乙酸、乙醇、丙酮、石蕊试纸、碘化甲-淀粉试纸、尿素四、物理常数五\操作步骤1. 重氮盐的制备:在100ml 烧杯中放置对氨苯磺酸晶体2.1g(0.01mol),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10ml [1]搅拌使其溶解。
另将0.8g 亚硝酸钠溶于6ml 水,加入上述溶液中,用冰浴冷至0~5℃。
再将由10ml 10%盐酸溶液慢慢滴入其中,边滴加边搅拌,控制温度在0~5℃之间。
滴完后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应为蓝色[2]。
继续在冰浴中搅拌15分钟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白色细粒状的重氮盐析出[3]。
2. 偶合:将1.2g (1.3ml )N,N-二甲基苯胺和1ml 冰乙酸在试管中混匀,慢慢滴加到上步制得的重氮盐的冷的悬浊液中,同时剧烈搅拌,甲基橙呈红色沉淀析出。
有机化学—甲基橙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甲基橙的制备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甲基橙的制备学习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的实验操作。
2.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H2N S O3H H2N S O3N aH2N S O3N a2H C lNH O3SN C l32 H O AcNH O3S N N(C H3)2HA cON aO HNH O3S N N(C H3)2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四、试剂用量规格2g对氨基苯磺酸晶体;10mL 5% NaOH溶液;0.8 g 亚硝酸钠; 2.5 mL浓盐酸;13mL冰水;15 mL 10%氢氧化钠溶液; 1.3 mL N,N-二甲基苯胺;1mL冰醋酸;20mL饱和氯化钠溶液;少量乙醇;五、仪器装置仪器:烧杯,玻璃棒,吸虑瓶,布氏漏斗,电炉六、实验步骤及现象七、实验结果蒸发皿质量:31.06g;总质量:34.40gM产品=总质量—蒸发皿质量=3.34g173.19 195.192.05g 2.25g195.192.25g327.333.87g产率=M实际÷M理论=3.34g÷3.87g×100%=86.30%八、实验讨论1.产率大于100%,由于产品中含水较多,没有干燥好;2.对氨基苯磺酸为两性化合物,酸性强于碱性,它能与碱作用成盐而不能与酸作用成盐;3.重氮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反应温度若高于5℃,生成的重氨盐易水解为酚,降低产率;4.若试纸不显色,需补充亚硝酸钠溶液;5.重结晶操作要迅速,否则由于产物呈碱性,在温度高时易变质,颜色变深。
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使其迅速干燥;6.若反应物中含有未作用的N,N- 二甲基苯胺醋酸盐,在加入氢氧化钠后,就会有难溶于水的N,N- 二甲基苯胺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
湿的甲基橙在空气中受光的照射后,颜色很快变深,所以一般得紫红色粗产物;7.粗产品呈碱性,温度稍高,易使产物变质,颜色变深,温的甲基橙受日光照射,亦会颜色变淡,通常在55~78℃烘干;8.在实验过程中,最好选用200~250mL烧杯,防止在液体沸腾时外溢;9.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操作实验,因为N,N- 二甲基苯胺是有剧毒的物质,所以要注意安全使用药品,防止中毒。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甲基橙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了解甲基橙的应用领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器材:
1. 次氯酸钠(NaClO);
2. 甲酸(HCOOH);
3. 溴酸钾(KBrO3);
4. 二甲苯(C8H10);
5. 玻璃棒;
6.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三口烧瓶、均质器等)。
实验步骤:
1.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0mL甲酸和25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均匀;
2. 慢慢加入5g的溴酸钾,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
3. 在另一个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二甲苯,加热至沸腾状态;
4. 将加热的二甲苯缓慢地滴入第一个三口烧瓶中,同时不断搅拌;
5. 加热混合液至50℃,不断搅拌;
6. 逐滴加入10mL的次氯酸钠(NaClO),搅拌约10min;
7. 调节温度至90℃左右,继续搅拌20min;
8. 将混合液放置闷盖10min;
9. 用均质器机器将液体振荡30s,保证混合液均匀后,放置。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制得了橙色甲基橙,其成分结构为
C14H14N3NaO3S。
甲基橙为有机合成颜料,主要用于制备感光材料和橡胶助剂等行业。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甲基橙颜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掌控温度和滴加速度,以保证反应的稳定进行。
同时,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保证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制作甲基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2. 了解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的实验操作;3.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酸性染料,具有酸碱指示作用。
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和N-甲基苯胺通过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制备而成。
在实验中,首先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盐酸反应,生成重氮盐;然后将重氮盐与N-甲基苯胺反应,生成甲基橙。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对氨基苯磺酸- N-甲基苯胺- 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乙醇- 乙醚- 碳酸钠- 硫酸钠- 碘化钾- 氯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铵溶液- 硫酸溶液- 碘化钾溶液-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2. 实验仪器:- 烧杯- 烧瓶- 试管- 滴定管- 移液管- 酒精灯- 搅拌棒- 铁架台- 量筒- 精密天平- 温度计- pH计四、实验步骤1. 制备重氮盐- 将对氨基苯磺酸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搅拌均匀; - 将混合液加热至50-60℃,保温30分钟;- 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重氮盐溶液。
2. 制备甲基橙- 将N-甲基苯胺加入烧瓶中,加入适量硫酸,搅拌均匀;- 将重氮盐溶液缓慢滴加到烧瓶中,继续搅拌;-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将混合液加热至50-60℃,保温30分钟;- 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甲基橙溶液。
3. 质量分析- 将甲基橙溶液滴入pH计,测量其pH值;- 将甲基橙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将甲基橙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甲基橙的pH值为3.1-4.4,表明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2. 将甲基橙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说明甲基橙与氯化钠不发生反应。
3. 将甲基橙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说明甲基橙与碘化钾发生反应。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甲基橙,掌握了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的实验操作。
甲基橙的制备

取少许产品溶解于水中,先加几滴稀盐酸溶液,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1)重氮化和偶联反应都需在低温下进行,这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所 在。因此整个反应过程中,盛装反应液的烧杯始终不能离开冰盐 水浴。
(2)用温度计间歇测温时,可暂停搅拌,以免温度计与搅拌棒碰撞而 损坏。不能用温度计代替搅拌棒。
(3)湿的甲基橙受日光照射时颜色会变深,所以重结晶操作应迅速。
(4)浓盐酸易挥发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N,N-二甲基苯胺有毒,应避
免吸入其蒸气!
【思考题】
(1) 重氮化反应为什么要在低温、强酸介质中进行? (2) 本实验中制备重氮盐时,为什么要把对氨基苯磺酸先变成钠盐? (3) 洗涤滤饼时,为什么要用饱和食盐水?
实验4-4 甲基橙的制备
CONTENTS
目
01 02
录
03
04
05
Hale Waihona Puke 06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目的要求】
一
熟悉重氮化反应 及偶联反应的原 理与条件,掌握 甲基橙的制备方 法
二
熟悉低温操作 技术
三
熟练掌握重结 晶操作
【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对氨基苯磺酸为原料制备重氮盐,后者再与N,N-二甲基苯
盐析、抽滤
烧杯从冰盐水浴中取出恢复至室温。加入5 g氯化钠,搅拌并于沸水 浴中加热5 min,冷却至室温后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待甲基橙晶体析 出完全后,抽滤。用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烧杯和滤饼,压紧抽干。
【实验步骤】 重结晶
将上述粗产物用沸水进行重结晶(每克粗产物约需25 mL水)。 待结晶析出完全后,抽滤。滤饼依次用少量无水乙醇、乙醚进行洗涤,压紧 抽干。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于50 ℃以下自然晾干,称量质量,并计算产率。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

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甲基橙制备实验报告引言:甲基橙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染料,具有鲜艳的橙色,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食品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反应制备甲基橙,并对合成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
实验目的:1. 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2. 了解有机染料的合成原理;3. 分析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对二甲基苯胺;2. 亚硝酸钠;3. 硫酸;4. 冷却水槽;5. 恒温槽;6. 玻璃仪器:烧杯、试管等。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称取适量对二甲基苯胺,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均匀;2. 将烧杯放入冷却水槽中,保持温度在10-15摄氏度,继续搅拌;3. 在试管中称取适量的亚硝酸钠,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得到亚硝酸钠溶液;4. 将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的对二甲基苯胺溶液中,同时保持温度和搅拌;5.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继续搅拌反应混合物;6.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甲基橙。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甲基橙。
甲基橙呈现出鲜艳的橙色,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合成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反应机理:甲基橙的合成是通过对二甲基苯胺和亚硝酸钠的反应进行的。
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基苯胺发生偶联反应,形成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分解,生成甲基橙。
2. 反应条件:在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反应的进行,我们控制了以下条件:温度在10-15摄氏度,可以通过冷却水槽和恒温槽来控制;酸性条件下,通过加入适量的硫酸来调节pH值;滴加速度,通过适当控制亚硝酸钠溶液的滴加速度,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 反应产物:甲基橙是一种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稳定性。
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橙色溶液。
在纺织、皮革、食品等行业中,甲基橙被广泛应用于染色和着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甲基橙,并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高效合成甲基橙。
甲基橙的制备-学生版

甲基橙的制备-学生版实验十甲基橙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原理,掌握甲基橙的制备方法。
2.学习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实验操作。
3.进一步掌握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内容1.重氮盐的制备在100ml烧杯中,加入2.1g磨细的对氨基苯磺酸(0.012mol)和10ml 5%氢氧化钠溶液,温热使溶解。
另熔0.8g亚硝酸钠于6ml 水中,加入上述烧杯中,用冰盐浴冷却至0~5℃。
在不断搅拌下,将3ml浓盐酸与10ml水配成的溶液,缓缓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并控制温度在5℃以下。
滴加完后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呈现蓝色为止。
然后在冰盐浴中放置15分钟,使反应完全,这时往往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2.偶合反应在试管中加入1.2克N,N—二甲基苯胺和1ml冰醋酸,并混匀。
在搅拌下将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
缓缓加入约25ml 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为碱性)。
甲基橙粗品呈细粒状沉淀析出。
将反应物置于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再放置于冰浴中冷却,是甲基橙晶体析出完全。
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压紧抽干。
粗产品用1%氢氧化钠进行重结晶。
待结晶析出完全,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压紧抽干,得片状晶体。
产量约2.5g。
将少许甲基橙溶于水中,加几滴稀盐酸,然后再用稀氢氧化钠中和,观察颜色变化。
三.注意事项1.若试纸不显蓝色,需补充亚硝酸钠溶液。
2.重结晶操作要迅速,否则由于产物显碱性,在温度高时易变质,颜色变深。
用乙醇和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使其迅速干燥。
四.思考题1.在重氮盐制备前为什么还要加入氢氧化钠?如果直接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盐酸混合后,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操作,行么?为什么?2.制备重氮盐为什么要维持0~5℃的低温。
温度高有何不良影响?3.重氮化为什么要在强酸条件下进行?偶合反应为什么要在弱酸条件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的制备
一、训练要求
1、学习和掌握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制备原理和方法,清楚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制备方案的查询和选择。
2、根据所确定的方案查阅并记录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产品的常规物性和毒理性质。
做实验环境的评估、选择和安全预案。
3、理解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且在合成操作后,有逻辑的明确提纯方案。
4、根据实施路线和数量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玻璃仪器,辅助装置,并能够正确、熟练的搭建实验装置。
5、能够熟练的操作仪器,控制反应进程,对粗品进行纯化处理,进行基本的性质检测。
6、实验训练中,能够仔细观察现象,正确分析现象的原因,进行对应的正确操作与处理。
7、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归纳、整理、计算。
8、本实验要求熟练掌握:试剂的称量、低温合成、洗涤与抽滤操作、干燥、以及熔点仪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偶氮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反应设备的搭建,减压抽滤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通过减压抽滤去除固液混合组分中非产品成分的方法。
甲基橙(实验室酸碱指示剂)粗品的重结晶提纯。
本制备过程的粗产物是固液非均相体系,并含有副产物,使用减压抽滤和重结晶的处理方式,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是典型的固液混合相产物处理方法,在有机合成操作中具有代表意义。
三、试验原理
中文别名:金莲橙D
英文名称::Methyl Orange
结构式:
外观与性状:橙黄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分子量:327.24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 变红,pH>4.4变黄,3.1~4.4呈橙色。
相对密度:1.28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最大吸收波长:505nm
在酸碱滴定中主要用作酸碱指示剂,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可以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在催化动力光度分析和氧化还原光度分析中主要用作还原剂,在配合物水相光度分析中主要用作配位剂。
主反应:
甲基橙是指示剂,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N ,N —二甲基苯胺的醋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合,首先得到亮黄色的酸式甲基橙称为酸性黄,在碱中酸性黄转变为橙黄色的钠盐,即甲基橙。
大多数重氮盐很不稳定,温度高时易发生分解,所以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都需在低温下进行。
同时强酸性介质的存在,防止重氮盐与未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
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其酸性比碱性强,能形成酸性内盐,它能与碱作用生成盐,难与酸作用生成盐,所以不溶于酸。
但重氮化反应要求在酸性溶液中完成,因此,首先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碱作用,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对氨基苯磺酸钠,再进行重氮化反应。
四、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重氮盐的制备
第一步:在100 mL 烧杯中,加入2.1 g 对氨基苯磺酸,10 mL 5% NaOH 溶液,水浴中,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
第二步:加入0.8 g 亚硝酸钠,溶解。
搅拌下将混合物分批倒入装有13 mL 冰水和2.5 mL 浓盐酸的烧杯中,保持温度在5 ℃以下(重氮盐为细粒状白色沉淀)。
冰盐浴中放置15 min ,使重氮化反应完全。
第二部分,偶合反应
第一步:在另一烧杯中加入1.2 g N , N-二甲基苯胺,溶于1 mL 冰醋酸中,不断搅拌
NH 2
HO 3S
NH 3
O 3S
NaOH
NH 2
NaO 3S
H 2O
下,将此溶液慢慢加到上述重氮盐溶液中,继续搅拌10min,使反应完全。
慢慢加入15 mL 5%氢氧化钠溶液,使反应物析出,反应物呈橙色。
第二步:将反应物在沸水浴上加热5 min,使沉淀溶解,稍冷,置于冰浴中冷却,抽滤,用少量水95%乙醇、乙醚洗涤,压干。
第三部分:产品精制阶段
第一步:将上述粗产品用沸水(每克粗产品约需25ml水)进行重结晶。
待结晶完全析出,抽滤。
依次用少量乙醇、乙醚洗涤[6],压紧抽干,得小鳞片状甲基橙结晶。
干燥后,称重并计算产率。
第二步: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
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
第三步:将结晶用玻璃棒,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
第四部分:定性检验
溶解少许甲基橙于水中,观察溶液的颜色。
然后加入2滴稀盐酸,观察颜色的变化。
再用3滴稀氢氧化钠中和,再观察颜色的变化。
(标准产物为橙黄色鳞状晶体或粉末,相对密度(20/4℃):1.280)
第五部分:清理
玻璃仪器全部清洗至标准,放置。
布氏漏斗清洗干净,橡皮套管取下,擦干,妥善保存。
清理试验台,打扫卫生,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
1、为了使对氨基苯磺酸完全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必须不断搅拌。
2、正确安装和使用冰水浴装置。
3、减压抽滤分离粗产物时,注意正确产品是在滤液中,还是在滤饼中。
4、重氮化反应控制温度很重要,反应温度若高于5℃,则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苯
酚,降低了产率。
5、若试纸不显蓝色,应酌情补加亚硝酸钠溶液,并充分搅拌,直到刚显蓝色,可视
为反应终点。
但过量的亚硝酸会引起一系列氧化、亚硝基化等副反应。
6、粗产品呈碱性,温度稍高时易使产物变质,颜色变深,湿的甲基橙受日光照射亦
会使颜色变深,通常可在65~75℃烘干。
五、数据整理
产率计算:%100⨯=理论产量
实际产量
产率
六、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涵盖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具体安排由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设定,并给出要求,以便学生完成。
七、问答题
1、本实验中重氮化反应为什么要控制在0~5℃中进行?偶合反应为什么在弱酸性介 质中进行?
答:重氮化反应控制温度很重要,反应温度若高于5℃,则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苯 酚,降低了产率。
同时强酸性介质的存在,防止重氮盐与未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
2、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时,为什么要先加碱使其变为盐?
答:可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其酸性比碱性强,能形成酸性内盐,它能与碱作用 生成盐,难与酸作用生成盐,所以不溶于酸。
但重氮化反应要求在酸性溶液中完成,因此,首先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碱作用,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对氨基苯磺酸钠,再进行重氮化反应。
3、 减压抽滤装置分离产物时,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
答: 减压过滤操作也就是抽滤,是利用真空水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操作。
其装置需要布氏漏斗、抽滤瓶、胶管、真空水泵、滤纸等组装而成。
注意事项:
(1)安装仪器,检查布氏漏斗与抽滤瓶之间连接是否紧密,真空水泵连接口是否漏气; (2)修剪滤纸,使其略小于布氏漏斗与,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盖住,并滴加蒸馏水使滤纸与漏斗连接紧密;
(3)将固液混合物转移到滤纸上; (4)打开真空水泵开关,开始抽滤;
(5)过滤完之后,先抽掉抽滤瓶接管,后关真空水泵。
(6)尽量使要过滤的物质处在布氏漏斗中央,防止其未经过滤,直接通过漏斗和滤纸之间的缝隙流下。
八、附录
1、实验仪器
烧杯、水浴锅、电炉子、石棉网、布氏漏斗、抽滤瓶、真空水泵、量筒、电子天平、药勺、称量纸、滤纸、玻璃棒。
2、实验药品
对氨基苯磺酸、N,N-二甲基苯胺、亚硝酸钠、浓盐酸、冰醋酸、5%氢氧化钠溶液、乙醇、乙醚、KI-淀粉试纸
3、药品的理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