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1 什么是实验设计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

但在生物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察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察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察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良等等。

2 实验设计的根本容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2.1实验设计的根本解题思路2.1.1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

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一原理进展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一因素是实验变量。

例如"设计实验验证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此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与七年级上册教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一样,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思想:先准备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然后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投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中。

再如"口腔的化学变化〞,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则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一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

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如二005年"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2007年"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与时间关系〞就属于探究性实验设计。

2.1.2找出两类变量,确定对照类型一找出两类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总结(有答案)

科学探究一、探究题的答题技巧1、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对照组(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①对照②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得出……③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例1、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的因素是()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分甲向阳处20 ℃充足乙向阳处20 ℃不充足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例2、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

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B. 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C. 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D. 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例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对比甲、丁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控制变量D. 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4、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用于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探究题中,通常会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

以下是一些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拓展。

1. 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

在解决实验探究题之前,需要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问题。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并确定实验方案。

2. 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后,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的具体内容、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变量和指标等。

3. 进行实验操作。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

5. 得出结论。

在得出结论时,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6. 撰写实验报告。

在完成实验探究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

实验报告应该具有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的特点,以便他人阅读和理解。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撰写实验报告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讲义201年初___九年级专属讲义课题: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日期:201年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目的→装置步骤的分析→实验的变量→现象→注意事项(操作是否可行)知识点一: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

说明: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缺一不可)。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I。

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Ⅱ。

关闭K1,打开K2,通人O2,观察现象;Ⅲ。

……1) 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___________(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A。

细铁丝;B。

硫;C。

水;D。

食用油。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I。

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

……III。

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

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 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步骤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一、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题目分析:明确所求,把握本题的要点,重点分析实验探究题的内容,弄清所提问题的实质。

2、完善实验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条件,拟定实验内容,需要安排哪些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所需物质等。

3、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一步一步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关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相关的原因。

4、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归纳出一定的结论。

5、写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用适当的语言和文字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要点
1、实验目的:写明实验探究的实际目的和目标。

2、实验材料:清楚地写出所用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3、实验过程:清楚完整地描述实验的步骤,使人一步一步能够重复实验;
4、实验数据:客观、准确而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
5、总结分析:对实验结果作出准确有效的解释,给出一定的结论;
6、实验结论:概括性地陈述实验的结论,并简述原因。

- 1 -。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一)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引言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明确问题在开始实验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确保自己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包含一些隐含信息,需要仔细观察和解读。

明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路清晰,避免走偏。

技巧二:设计合理实验设计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学生需要合理选择实验变量、控制变量,并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规划。

以下是一些设计实验的技巧:•变量选择: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选择几种可能的变量进行实验。

•控制变量:尽量减少其他变量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步骤:将实验步骤分解为多个小步骤,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该清晰明确,容易操作。

技巧三: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

以下是一些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技巧:•数据记录:使用表格或图表等方式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变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和趋势。

•结果解释:结合实验结果,解答问题或验证假设。

可以使用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方式清楚地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技巧四:合理解释观察现象在解答问题时,学生需要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合理解释。

以下是一些合理解释观察现象的技巧:•依据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引用科学知识: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可能的解释,寻找最合理的答案。

结论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解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有效技巧。

通过明确问题,设计合理实验,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合理解释观察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任务。

以上介绍的技巧只是一部分,学生还需要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后,从实验结果中归纳总结化学规律,完成问题或论述的一种问答形式。

下面是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1. 清晰理解题意,认真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和数据,把握其关键节点,明确主体和谓语的关系。

2. 弄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理解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现象与化学定律及理论;
3. 做好实验记录,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和归纳实验数据,逐个分析化学现象,并注意观察现象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

4. 总结归纳实验结果,通过数据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以及通常的规律和定律性,结合已有的化学原理进行论述分析。

5. 确保答案的全面、正确及有逻辑性,并且无误之处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答题时最好采用"问题-证据-解释" 答题模式,以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地表达答案。

6. 注意文字表达和论证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写作各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与全文的中心思想紧密相连。

避免重复、散漫和不必要的叙述。

7. 最后进行检查,检查答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不出现离题、错误、遗漏、冗长、无条理性等情况。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是关键在面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啥。

记住,这可不是“猜谜游戏”,而是考察你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能力。

先别急着动手做实验,先把题目好好读一遍,理清楚每个要求。

1.1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验证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这里的“验证”就是关键字,意味着你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某个现象。

再比如,“探究”可能要求你探索某种现象的原因或效果。

搞清楚这些关键字,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1.2 划分问题的步骤接下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例如,题目让你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你可以先考虑如何设定实验温度,然后如何测量反应速度。

这样一步步分解,做起来会觉得清晰多了。

2. 设计实验方案弄懂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方案了。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因为实验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要设计实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比如说,如果你要验证某种物质的酸碱性,那你肯定需要酸碱指示剂。

别把实验用的材料搞错了,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就会乱套。

2.2 设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定也很重要。

比如,温度、时间、浓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最好能在实验之前,设定好各个条件,并记录下来,确保每次实验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3. 实施和观察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和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操作一定要细致。

比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确保刻度准确。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不能随随便便。

3.2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详细。

不要只是记下结果,还要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变化情况都写下来。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做完了,数据也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荆门外语学校罗青双
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实验探究题应运而生,此类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综合、全面的考虑,然后去设计实验。

常见的实验探究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实验事实→假设及其验证→归纳结论→实际应用。

而常见的实验探究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物质的鉴定实验,二是物质性质验证实验,三是运用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题。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实验探究题。

一物质的验证实验
例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 [Fe(C2O4 )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 L-1HNO3、1.0 mol L-1盐酸、1.0 mol L-1 NaOH、3% H2O2 、0.1mol L-1KI、0.1 mol 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CO和CO2的混合物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假设2: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提出假设及设计方案的能力。

质,从而找出物质验证方法,然后整体思考,分析验证过程中干扰因素,最后比较,综合得出最佳实验步骤。

例2 甲同学上网查得:Na2O2与H2O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Na2O2+2H2O=2NaOH+ H2O2…………①2H2O2=2H2O+O2↑…………②
因而对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H2O2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假设2:H2O2有酸性,使溶液褪色。

请设计实验验证哪种假设成立
解析:此类题属于不给具体物质的验证实验。

考查学生根据信息找出问题本质的能力,考查学生对物质检验方法的掌握
该物质.②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是正确描述实验操作的基本保障。

二物质性质验证实验
例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 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 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 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解析:此类题属于物质性质验证实验,考查学生根据假设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及运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质的性质。

②做对比实验时保证某些条件的一致性才具有说服力。

三运用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题
例4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
3
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
2SO
4
洗涤Fe粉,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
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
2
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_(写化学式)。

(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

请根据图
中信息写出t
1
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
假设二: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溶液中的NO3 -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及结论:
解析:此题属于运用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题。

考查学生对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解,电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等等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②捕捉题干的信息或前后的问题帮助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题考查的不仅是化学原理,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性质的检验,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更考查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我们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多提问→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步骤→通过亲身体验或实验来验证假设。

只有进行有效的学习,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解答实验探究题,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