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天津专用,测试范围:人教A版2019)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天津专用,测试范围:人教A版2019)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天津)(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章5.难度系数:0.6。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 .()21x f x x-=【解析】由题意得:根据图像可得:函数为偶函数,当时,∵y=当时,易得:当时,易得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7+在[]()1,1m m >上的最大值为,解得:133x =-,22x =,x 7+在[],21m m -上的最大值为,解得:3332m -≤≤.)1>上最大值()2A f m m ==-()()210f m f m A =->=>,3⎤⎥,故答案为:333,⎡⎤-⎢⎥.16.(14分)17.(15分)已知函数()()221R f x x mx m m =+-+∈.(1)若2m =,求函数()f x 在区间[]2,1-上的最大和最小值;(2)解不等式()21f x x <+.【解析】(1)解:当2m =时,可得()223f x x x =+-,则函数()y f x =表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对称轴为1x =-,所以函数()y f x =在[]2,1--上单调递减,在[1,1]-上单调递增,所以,当1x =-时,函数()f x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4f -=-,又因为()()23,10f f -=-=,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0,综上可得,函数()y f x =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4-.(7分)(2)解:由不等式()21f x x <+,即22121x mx m x +-+<+,即不等式2(2)2(0)(2)x m x m x m x +--=-<+,当2m =-时,不等式即为2(2)0x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当2m -<时,即2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m x -<<;当2m ->时,即2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x m <<-,综上可得:当2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当2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m -;当2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m -.(15分)18.(15分)19.(15分)某公司决定在公司仓库外借助一侧原有墙体,建造一间墙高为3米,底面积为24平方米,且背面靠墙的长方体形状的应急室,由于此应急室后背靠墙,无需建造费用,因此甲工程队给出的报价为:应急室正面墙体每平方米的报价400元,侧面墙体每平方米的报价均为300元,屋顶和地面及其他报价共20.(16分)1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

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制,产生了贫富分化,从而出现了阶级分化,而在当时精美的玉器和陶器的随葬品就是权贵阶层的生活表现,故『答案』为B;A只能表明当时开始种植水稻,不能说明贫富分化,A错误;C表明当时城市建造的水平,错误;D表明古遗址距今的时间,不能表示贫富分化,错误。

2.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据此可知,周公推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进行有效统治B. 推翻商朝政权C. 发展西周经济D. 扩大周朝疆域『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有效统治。

故『答案』为A项。

B项此时商朝政权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发展西周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扩大周朝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

3.《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 武王克商B. 平王东迁C. 诸侯争霸D. 王室衰微『答案』D『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

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

4.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

“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

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

据此可知A. 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B. 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C. 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D. 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教源于婆罗门教,核心教义是严格遵守种姓制度,这种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即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故D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印度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没有体现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因此婆罗门并非刹帝利的统治工具,故C选项错误。

2.《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这表明了该法典A. 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 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C. 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 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强调正义,不容许强者压迫弱者,维护弱者,体现了人人平等,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的特点,没有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和强调人人平等的特点,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是否综合原各城邦立法的特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产生的最早文明的代表,不能彰显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故C选项错误。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长安、天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贞观时期,为求取佛经,玄奘西行天竺,C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的终点不是天竺,A排除;文成公主入藏到达的是西藏,B排除;鉴真东渡去的是日本,D排除;故选择C。
10.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历史试题(A)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务必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2.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下列示意简图中大致反映隋朝大运河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由北向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依据地理知识可知C是大运河,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8.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A. 市舶司的设置B. 中书省的设置C. 宣政院的设置D. 枢密院的设置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了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域,C符合题意;A项市舶司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B项是中央机构;D项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故选C。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
B.Y含有碳碳双键、羟基、氯原子三种官能团,故B正确;
C.X、Y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酚羟基 邻对位上的氢(指的是苯环上的氢)可以被溴原子取代,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mol兴奋剂Y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故D错误;
故选B。
7.X、Y为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微粒,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其球棍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如图表示一个晶胞,该晶胞为立方体,结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是一个完整的分子晶体晶胞,其可表示碘、干冰晶体
B. 若是一个不完整的金刚石晶胞,则晶胞中缺失的碳原子位于8个小立方体的中心
C. 若是一个不完整的NaCl晶胞,则图中结构粒子表示Na+,Cl-均位于12条棱边的中心
【解析】
【详解】A.核酸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之一,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DNA和RNA两大类,故A正确;
B.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所以纤维素不能提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故B错误;
C.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冬奥会上采用紫外消毒机器人进行消毒,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氧气均能与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形成配位键,但一氧化碳形成配位键的强于氧气,所以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D正确;
3.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Mo9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2020.1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山西又称“三晋大地”,今天山西省的简称还是“晋”,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使相权。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3.《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史某一政治制度做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

平时出猎、战时作战。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南北面官制C.四等人制D.猛安谋克制4.钱穆说:“(明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阁臣权力等同于宰相B.宦官通过票拟掌握事权C.政务决策服从于君主D.皇帝怠政削弱君主专制5.有学者认为:“满清之绝对专制,在雍正帝时代,完全确立。

雍正帝英明果断,裁抑宗室,亲揽大权,达到了绝对专制的最高峰。

”下列能支持其观点的有①推行密折制②创立“秘密建储”制度③设置军机处④完成“改土归流”任务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在杭州、泉州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所得利润中,“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9分)1.(1分)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许都C.洛阳D.殷2.(1分)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3.(1分)《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A.会使用火B.依靠采集生活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石器工具4.(1分)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衡5.(1分)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6.(1分)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7.(1分)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8.(1分)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李悝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9.(1分)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A.氐B.鲜卑C.汉族D.匈奴10.(1分)刘秀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节检、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③④11.(1分)下面对古代传说和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12.(1分)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牧野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一次抛硬币的试验中,同学甲用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做了100次试验,发现正面朝上出现了45次,那么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和概率分别为()A.0.45 0.45B.0.5 0.5C.0.5 0.45D.0.45 0.52.复数z=的虚部为()A.2B.﹣2C.﹣3D.﹣3i3.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样本数据如下:42,43,46,52,42,50,若B样本数据恰好是A样本数据每个都减5后所得数据,则A、B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图中“有”在正方体中所在的面的对面上的是()A.者B.事C.竟D.成5.加强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某学生做引体向上运动,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若两只胳膊的夹角为60°,每只胳膊的拉力大小均为400N,则该学生的体重(单位:kg)约为()(参考数据: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1.732)A.63B.69C.75D.816.已知向量=(2,3),=(﹣1,2),若m+与﹣2共线,则m的值为()A.﹣2B.2C.D.7.如图所示是一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数据共分3组,分别为[5,10),[10,15),[15,20].估计样本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是()A.14B.15C.16D.178.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4,P是AA1中点,过点D1作平面α,满足CP⊥平面α,则平面α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截面周长为()A.4B.12C.8D.8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给出如图所示的三幅统计图,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A.从折线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B.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大约15亿C.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D.从1957年到2050年各洲中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10.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b2+c2﹣a2>0,则△ABC为锐角三角形B.若A>B,则sin A>sin BC.若b=3,A=60°,三角形面积S=3,则a=D.若a cos A=b cos B,则△ABC为等腰三角形11.在△ABC中,D,E,F分别是边BC,AC,AB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若点P是线段AD上的动点,且满足=+,则λ+2μ=1D.若△ABC所在平面内一点P满足=λ()(λ≥0),则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内心1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动点E在线段A1C1上,F、M分别是AD、CD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FM∥A1C1B.BM⊥平面CC1FC.存在点E,使得平面BEF∥平面CC1D1DD.三棱锥B﹣CEF的体积为定值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
1.(2分)“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B.农业科技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思维的更新
2.(2分)如图为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分)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7.(2分)由于践行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 )
A.伊斯兰的传播B.科学进步和发展
C.阿拉伯半岛的统一D.阿拉伯现美洲D.麦哲伦环球航行
11.(2分)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因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
A.社会分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个体农耕开始取代集体的渔猎采集
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
3.(2分)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16.(2分)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据此可知当时( )
8.(2分)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
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
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12.(2分)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14.(2分)如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C.亚、非、拉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2分)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一欧洲时代一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
9.(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0.(2分)“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
B.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间缺乏交流性
D.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4.(2分)“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
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
6.(2分)“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
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
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
17.(2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
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13.(2分)“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夺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5.(2分)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这说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