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珂材料科学选择题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导论1.试举例分析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材料也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
通过合理和经济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可以不断创制出许多新材料或改变和精确控制许多传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加工不仅赋予材料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是控制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必要手段。
如钢材可以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来改变它们内部的结构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冷轧硅钢片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能使晶粒按一定取向排列而大大减少铁损。
2.任意选择一种材料,说明其可能的用途和加工过程。
[中南大学2007研]答:如Al-Mg合金。
作为一种可加工、不可热处理强化的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耐蚀性能和塑性,在飞机、轻质船用结构材料、运输工业的承力零件和化工用焊接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目的,设计合金成分,考虑烧损等情况进行配料,如A15Mg合金板材,实验室条件下可在电阻坩埚炉中750℃左右进行合金熔炼,精炼除气、除渣后720℃金属型铸造,430~470℃均匀化退火10~20h后,在380~450℃热轧,再冷轧至要求厚度,在电阻炉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剪切成需要的尺寸或机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各种组织、性能测试。
3.说说你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互相影响。
材料的性能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如钢中存在的碳原子对钢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许多金属材料中一些极微量的合金元素也足以严重影响其性能。
然而由同一元素碳构成的不同材料如石墨和金刚石,也有着不同的性能,有些高分子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而性能却大不一样,其原因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圣才出品】

4.作为塑料使用的高分子,在室温使用应处在( A.高弹态 B.玻璃态 C.黏流态
1/3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研]
圣才电子书
【答案】B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中 C-H 化学键属于(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健 【答案】C
3/3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研]
6.最难以形成非晶态结构的是( )。[上海交通大学 2005 研] A.陶瓷 B.金属 C.聚合物 【答案】B
7.高分子材料是否具有柔顺性主要决定于( 研]
A.主链链节 B.侧基 C.侧基内的官能团或原子 【答案】A
)的运动能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高分子材料存在丌同构象的主要原因是主链上的碳原子可以( 学 2005 研]
三、名词解释 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吉林大学 2010 研] 答: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 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按其性能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 料,其中,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可溶、可熔;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丌溶、丌熔。利用加热和溶解 的方法可将热固性和热塑性材料分辨出来,常用的识别高分子材料的简便方法有经验法、燃 烧法、溶解法、仪器分析法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选择题
1.高分子的主链结构对单键内旋转有重要影响。下列最易单键内旋转的主链结构是 ( )。[上海交通大学 2006 研]
A.Si-O 键 B.C-C 键 C.C-O 键 【答案】A
2.高分子非晶态的无规线团模型中,分子链总和在溶液中一样,呈无规线团状,线团 之间是无规则缠结,在分子链间存在额外空隙,即所谓的自由体积。高分子非晶态中( )。 [浙江大学 2006 研]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扩散与固态相变)【圣才出品】

第7章扩散与固态相变一、选择题1.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比阴离子扩散能力强的原因在于()。
[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A.阴离子的半径较大B.阳离子更容易形成电荷缺陷C.阳离子的原子价与阴离子不同【答案】A2.材料中能发生扩散的根本原因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A.温度的变化B.存在浓度梯度C.存在化学势梯度【答案】C3.在低温下,一般固体材料中发生的扩散是()。
[南京工业大学2009研]A.本征扩散B.非本征扩散C.无序扩散【答案】B【解析】固体材料在温度较高时,发生本征扩散;在低温下,则发生非本征扩散。
二、填空题散机制主要有______和______;前者是原子通过______进行迁移,后者是原子通过______进行迁移,因此前者的扩散激活能比后者______;扩散系数比后者______。
[合肥工业大学2006研]【答案】化学势梯度;化学位降低;空位扩散机制;间隙机制;空位扩散;晶格间隙;小;大2.上坡扩散是指______。
扩散的驱动力是______。
[江苏大学2005研]【答案】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的扩散;化学势的改变3.扩散系数越______,结构缺陷越多,扩散速度越______。
[沈阳大学2009研]【答案】小;快4.马氏体相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 、 和 等。
[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存在习性平面;取向关系;无扩散性;速度快(或没有特定的相变温度)【解析】马氏体相变具有热效应和体积效应,相变过程是形成核心和长大的过程。
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之一,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
惯习(析)面是指马氏体相变时在一定的母相面上形成新相马氏体。
三、简答题1.解释名词扩散系数。
[东北大学2004研]答:根据菲克第一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用J 表示)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d d C J D x=- 式中,D 为扩散系数,m 2/s ;C 为扩散物质(组元)的体积浓度,原子数/m 或kg/m ;d C /d x 为浓度梯度;“-”号表示扩散方向为浓度梯度的反方向,即扩散组元由高浓度区向2扩散系数D 是描述扩散速度的重要物理量,它相当于浓度梯度为1时的扩散通量,D 值越大则扩散越快。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存在的晶格缺陷是()。
A.阴离子空位B.阳离子空位C.阴离子填隙D.阳离子填隙【答案】A【解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rO2-x中Zr为正四价,那么可见氧离子不足,于是产生氧离子空位,也就是阴离子空位。
2.在烧结过程中,只使坯体的强度逐渐增加,而坯体不发生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A.晶格扩散B.流动传质C.蒸发-凝聚D.溶解-沉淀【答案】C【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溶解-沉淀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蒸发-凝聚是制备高性能金属及合金超微粉末的有效方法,可用于烧结过程。
3.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投影图的晶体有()。
A.立方和菱方晶体B.四方晶体和斜方晶体C.立方和四方晶体D.立方晶体【答案】D4.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A.[1120]B.[2110]C.[2110]D.[1210]【答案】B5.硅酸盐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由硅和氧组成的硅氧多面体B.由硅和氧组成的6[SiO]-六面体6C.由硅和氧组成的4[SiO]-四面体4D.由二氧化硅组成的8[Si O]-八面体28【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1.固态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______,而液相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这四种传质过程的△L/L与烧结时间的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蒸发-凝聚传质;扩散传质;流动传质;溶解-沉淀传质;【解析】晶格扩散指原子在晶体内部的扩散过程,其主要机制是空位扩散。
对流传质是指发生在相际之间的非流向传质,即当流体流经与其浓度不同的异相表面时,发生在两相之间的传质现象。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西安交通大学-石德珂主编

2.26g
/ cm3
14-17不用看 18自己看
第四章
1.850 0C : C1 Aexp(EV kT1) 20 0C :C2 Aexp(EV kT2 )
C1 C2
exp EV k
1 ( T2
1 T1
)
exp
1.5 1018 1.38 1023
( 1 1 ) 293 1123
exp 274
ne N
Aexp EV kT
ln
3.6 1023 106 / cm3 5.351022 / cm3
8.31J
EV / mol 1073K
EV 106192J / mol
(110),(111),(121),(2 21),(210),[100],[111],[231],[120],[211]
2.11 0.77 6.69 0.77
100%
22.6%
Fe3CⅡ%(由 初中析出) 初 % 22.6%
59.36% 22.6% 13.41%
P% 初 % Fe3CⅡ% 59.36% 13.41% 45.95%
相组成物: Fe3C % 6.69 3.0 100% 55.17%
1.(1) (001) (111) [210]
(-3-22)
(-132)
[123] [111]
[236]
(1-10)
(2)
(3)
(-110)
2.
(2 6 3)
3.{111}
111
111
111
111
3.
N hk l
4 3! 2m n!
24 2m n!
{110}
110
101
011
110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石德珂版2021考研名校考研真题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石德珂版2021考研名校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导论1.试举例分析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的影响。
[中南大学2007研]答:材料加工过程对材料使用性能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材料也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
通过合理和经济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可以不断创制出许多新材料或改变和精确控制许多传统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加工不仅赋予材料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是控制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必要手段。
如钢材可以通过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来改变它们内部的结构而达到预期的性能,冷轧硅钢片经过复杂的加工工序能使晶粒按一定取向排列而大大减少铁损。
2.任意选择一种材料,说明其可能的用途和加工过程。
[中南大学2007研] 答:如Al-Mg合金。
作为一种可加工、不可热处理强化的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优良的耐蚀性能和塑性,在飞机、轻质船用结构材料、运输工业的承力零件和化工用焊接容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目的,设计合金成分,考虑烧损等情况进行配料,如A15Mg合金板材,实验室条件下可在电阻坩埚炉中750℃左右进行合金熔炼,精炼除气、除渣后720℃金属型铸造,430~470℃均匀化退火10~20h后,在380~450℃热轧,再冷轧至要求厚度,在电阻炉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剪切成需要的尺寸或机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各种组织、性能测试。
3.说说你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中南大学2007研] 答: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互相影响。
材料的性能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对结构十分敏感,结构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如钢中存在的碳原子对钢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许多金属材料中一些极微量的合金元素也足以严重影响其性能。
然而由同一元素碳构成的不同材料如石墨和金刚石,也有着不同的性能,有些高分子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而性能却大不一样,其原因是它们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
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圣才出品】

第5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一、选择题三元系统相图中,若存在有n条界线,则此系统相图中能连接出()条连线。
A.3B.n-1C.nD.n+1【答案】C【解析】三元系统相图中,存在几条界线就能在相图中连接出几条连线。
二、填空题1.Fe-Fe3C相图中含碳量小于______为钢,大于______为铸铁;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均由______和______两个基本相组成;奥氏体其晶体结构是______,合金平衡结晶时,奥氏体的最大含碳量是______;珠光体的含碳量是______;莱氏体的含碳量为______;在常温下,亚共析钢的平衡组织是______,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是______;Fe3CⅠ是从______中析出的,Fe3CⅡ是从______中析出的,Fe3CⅢ是从______中析出的,它们的含碳量为______。
【答案】2.11%C;2.11%C;铁素体(a);渗碳体(Fe3C);FCC;2.11%;0.77%;4.3%;铁素体和珠光体;珠光体和Fe3CⅡ;液相;奥氏体;铁素体;6.69%2.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原子尺寸因素、______、电子浓度因素和______有关。
【答案】电负性;晶体结构三、判断题1.中间相只是包括那些位于相图中间且可以用一个分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相。
()【答案】×【解析】凡是位于相图中间的各种合金相结构都统称为中间相,这其中当然包括一个分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相以及一些固溶体相。
2.三元相图中的三元无变量点都有可能成为析晶结束点。
()【答案】×【解析】三元相图中三条界线的交点是三元无变量点,也是低共熔点,它的液相同时对三种晶相饱和。
低共熔点也是存在液相的最低温度点。
通过低共熔点平行于底面的平面称为固相面或结晶结束面。
固相面之下全部是固相。
四、名词解释1.中间相答: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
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2.间隙固溶体答:间隙固溶体是指若溶质原子比较小时可以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位置之中而不改变溶剂的晶格类型所形成的固溶体。
石德珂材料科学选择题

《材料科学基础》选择题第一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原子结合健中 B 的键的本质是相同的A 、金属键与离子键B 、氢键与范德瓦尔斯键C 、离子键与共价键2、钨、钼熔点很高,其结合键是 A 的混合键A 、金属键和离子键B 、金属键和共价键C 、离子键和共价键3、MgO 、Al2O3等的结合键是 C 的混合键A 、金属键和离子键B 、金属键和共价键C 、离子键和共价键4、工程材料的强度与结合键有一定的联系,结合键能高的其强度也 A 些。
A 、高B 、低5、激活能反应材料结构转变 B 的大小;A 、动力B 、阻力6、材料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称为 A ;A 、稳态结构B 、亚稳态结构7、一般而言,晶态结构的能量比非晶态要 B ;A 、高B 、低C 、相等第二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1. 氯化铯(CsCl )为有序体心立方结构,它属于 CA 、体心立方B 、面心立方C 、简单立方点阵;2. 理想密排六方结构金属的c/a 为 BA 、1.6B 、2(2/3)1/2 ;C 、2/33. 对面心立方晶体而言,表面能最低的晶面是 cA 、 (100);B 、(110),C 、(111);D 、(121)4. 下列四个六方晶系的晶面指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CA 、(1322);B 、(0112);C 、(0312) ;D 、(3122)5. 面心立方结构的铝中,每个铝原子在本层(111)面上的原子配位数为 BA 、12;B 、6;C 、4;D 、36. 简单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A 、100%B 、65%C 、52%D 、58%7. 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 D 晶带A 、[110]B 、[100]C 、[211]D 、[111]8. 立方晶体中(111)和(101)面同属 D 晶带A 、[111]B 、[010]C 、[011]D 、]011[9.原子排列最密的一族晶面其面间距A、最小B、最大10.六方晶系中和(1121)晶面等同的晶面是 AA、(1211)面;B、(1112)面;C、(1211)面;D、(2111)面11.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 BA、每个原子周围的原子数;B、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数;C、每个原子周围的相同原子数;D、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12.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均属密排结构,他们的不同点是: DA、晶胞选取方式不同;B、原子配位数不同;C、密排面上,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原子密排面的堆垛方式不同13.在立方晶系中,与(101)、(111)同属一晶带的晶面是: dA、(110); Bb、(011); C、(110); D、(010)14.TiC与NaCl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但它们不属于同一类中间相,这是因为: DA、TiC是陶瓷,NaCl是盐;B、NaCl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TiC不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C、TiC中电子浓度高,D、NaCl的致密度高15.立方晶体中(110)和(310)面同属 D 晶带A、[110]B、[100]C、[310]D、[001]16.14种布拉菲点阵: AA、按其对称性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B、按其点阵常数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C、按阵点所在位置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D;、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17.与(113)和(112)同属一晶带的有: CA、(112),B、(221)C、(110)D、(211)18.引入空间点阵概念是为了: CA、描述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B、描述晶体的对称性,C、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D、同时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和对称性19.有A、B两晶体,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所属空间点阵相同,则此两晶体的结构相同;B、晶体结构相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可能不同;C、晶体结构不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必然不同;D、所属空间点阵不同,晶体结构可能相同20.体心立方晶体中间隙半径比面心立方中的小,但BCC的致密度却比FCC低,这是因为: DA、BCC中原子半径小,B、BCC中的密排方向<111>上原子排列比FCC密排方向上的原子排列松散,C、BCC中的原子密排面{110}的数量太少,D、BCC中的原子配位数比FCC中原子配位数低21.组成固溶体的两组元完全互溶的必要条件是: BA、两组元的电子浓度相同,B、两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C、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同,D、两组元的电负性相同,22.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相互关系 CA、空间点阵的每一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一个原子;B、每一种空间点阵代表唯一的一种晶体结构;C、晶体结构一定,它所属的空间点阵也唯一地被确定;D、每一种晶体结构可以用不同的空间点阵表示23.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之间地关系是 AA、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大;B、配位数越小,致密度越大;C、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小,D、两者之间无直接联系24.离子晶体和纯金属晶体各有配位数的概念,两者的含义: CA、完全相同,B、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同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C、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D、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临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25.在离子晶体中 BA、阳离子半径大于阴离子半径;B、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C、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相等;D、阳离子半径可以大于阴离子半径;也可以小于阴离子半径;26.硅酸根四面体中的氧离子 CA、只属于一个硅酸根四面体;B、可以被多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C、只能被两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D、可以被四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1.已知聚氯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7500,则其平均聚合度是(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基础》选择题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原子结合健中 B 的键的本质是相同的A、金属键与离子键B、氢键与范德瓦尔斯键C、离子键与共价键2、钨、钼熔点很高,其结合键是 A 的混合键A、金属键和离子键B、金属键和共价键C、离子键和共价键3、MgO、Al2O3等的结合键是 C 的混合键A、金属键和离子键B、金属键和共价键C、离子键和共价键4、工程材料的强度与结合键有一定的联系,结合键能高的其强度也 A 些。
A、高B、低5、激活能反应材料结构转变 B 的大小;A、动力B、阻力6、材料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称为 A ;A、稳态结构B、亚稳态结构7、一般而言,晶态结构的能量比非晶态要 B ;A、高B、低C、相等第二章材料的晶体结构1.氯化铯(CsCl)为有序体心立方结构,它属于 C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简单立方点阵;2.理想密排六方结构金属的c/a为 BA、 B、2(2/3)1/2; C、2/33.对面心立方晶体而言,表面能最低的晶面是 cA、 (100);B、(110),C、(111);D、(121)4.下列四个六方晶系的晶面指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CA、(1322);B、(0112);C、(0312);D、(3122)5.面心立方结构的铝中,每个铝原子在本层(111)面上的原子配位数为 BA 、12;B 、6;C 、4;D 、3 6. 简单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A 、100%B 、65%C 、52%D 、58%7. 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 D 晶带A 、[110]B 、[100]C 、[211]D 、[111]8. 立方晶体中(111)和(101)面同属 D 晶带A 、[111]B 、[010]C 、[011]D 、]011[9. 原子排列最密的一族晶面其面间距A 、最小B 、最大10. 六方晶系中和(1121)晶面等同的晶面是 AA 、(1211)面;B 、(1112)面;C 、(1211)面;D 、(2111)面 11. 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 BA 、每个原子周围的原子数;B 、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数;C 、每个原子周围的相同原子数;D 、每个原子周围最邻近的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 12. 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均属密排结构,他们的不同点是: DA 、晶胞选取方式不同;B 、原子配位数不同;C 、密排面上,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原子密排面的堆垛方式不同13. 在立方晶系中,与(101)、(111)同属一晶带的晶面是: dA 、(110); Bb 、(011); C 、(110); D 、(010)14. TiC 与NaCl 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但它们不属于同一类中间相,这是因为: DA 、TiC 是陶瓷,NaCl 是盐;B 、NaCl 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TiC 不符合正常化合价规律;C 、TiC 中电子浓度高,D 、NaCl 的致密度高15. 立方晶体中(110)和(310)面同属 D 晶带A 、[110]B 、[100]C 、[310]D 、[001]16. 14种布拉菲点阵: AA 、按其对称性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B 、按其点阵常数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C、按阵点所在位置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D;、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归结为七大晶系17.与(113)和(112)同属一晶带的有: CA、(112),B、(221)C、(110)D、(211)18.引入空间点阵概念是为了: CA、描述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B、描述晶体的对称性,C、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D、同时描述晶体结构周期性和对称性19.有A、B两晶体,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所属空间点阵相同,则此两晶体的结构相同;B、晶体结构相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可能不同;C、晶体结构不同,它们所属空间点阵必然不同;D、所属空间点阵不同,晶体结构可能相同20.体心立方晶体中间隙半径比面心立方中的小,但BCC的致密度却比FCC低,这是因为: DA、BCC中原子半径小,B、BCC中的密排方向<111>上原子排列比FCC密排方向上的原子排列松散,C、BCC中的原子密排面{110}的数量太少,D、BCC中的原子配位数比FCC中原子配位数低21.组成固溶体的两组元完全互溶的必要条件是: BA、两组元的电子浓度相同,B、两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C、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同,D、两组元的电负性相同,22.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相互关系 CA、空间点阵的每一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一个原子;B、每一种空间点阵代表唯一的一种晶体结构;C、晶体结构一定,它所属的空间点阵也唯一地被确定;D、每一种晶体结构可以用不同的空间点阵表示23.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之间地关系是 AA、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大;B、配位数越小,致密度越大;C、配位数越大,致密度越小,D、两者之间无直接联系24.离子晶体和纯金属晶体各有配位数的概念,两者的含义: CA、完全相同,B、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同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C、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原子数,D、不同,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邻的异号离子数,而纯金属晶体的配位数是指最近临和次近邻的原子数之和25.在离子晶体中 BA、阳离子半径大于阴离子半径;B、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C、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相等;D、阳离子半径可以大于阴离子半径;也可以小于阴离子半径;26.硅酸根四面体中的氧离子 CA、只属于一个硅酸根四面体;B、可以被多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C、只能被两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D、可以被四个硅酸根四面体共用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1.已知聚氯乙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7500,则其平均聚合度是(A )。
A、4400B、4800C、3600D、50002.高聚物多分散性越大,其多分散系数d值( A )A、越大于1B、越小于1C、越接近1D、越接近零3.下列高分子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是( B)。
A、聚乙烯B、涤纶C、聚四氟乙烯D、聚氯乙烯4.已知某交替共聚物数均相对分子量为250 000,数均聚合度为3420,如果一种共聚单体是苯乙烯,则另一种共聚单体是( B)。
A、乙烯B、丙烯C、四氟乙烯D、氯乙烯5.下列主链结构中,按内旋的难易程度比较柔顺性的大小,柔顺性最好的是( B)A、C-OB、Si-OC、C-CD、C=C6.高分子中不利于高分子结晶的因素有(D )A、结构简单B、规整度高C、对称性好D、侧基较大7.下列聚合物中一般为非晶态聚合物的是(C )。
A、聚酰胺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聚苯乙烯D、聚碳酸酯8.下列方法中,能提高聚合物模量的是(B )A、提高支化程度B、提高结晶度C、加入增塑剂D、与橡胶共混第四章晶体缺陷27.在理想热力学平衡状态下,下列哪类缺陷是不应该存在的: BA、空位、晶界;B、位错、晶界;C、空位、位错;D、空位、位错、晶界28.螺位错的位错线是A、曲线;B、直线;C、折线;D、环行线29.如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CA、形成点缺陷所引起的熵的变化使晶体能量增加;B、晶体总是倾向于降低点缺陷的浓度;C、当点缺陷浓度达到平衡值时,晶体自由能最低30.氮、氧在金属中一般占据间隙位置,这是因为。
A.金属中间隙半径大于氮、氧原子半径B.氮、氧都是气体C.氮、氧原子半径小,能挤入金属中间隙位置31.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为 BA、肖脱基缺陷B、弗兰克尔缺陷C、间隙缺陷31.肖脱基缺陷是离位原子进入其它空位或迁移至晶界或表面形成的点缺陷A、肖脱基B、弗兰克尔32、当点缺陷浓度达到平衡值时,晶体自由能最低A、最大值B、最小值C、平衡值33、攀移是通过原子的扩散而实现的,攀移需要正应力,滑移需要切应力;A、正B、负C、任意34、晶体材料的界面能会促使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尺寸较小的晶粒一定具有较少的边界数,边界向 A 弯曲;尺寸较大的晶粒边数大于6,晶界向 B 弯曲;只有6条边的晶粒晶界才是 CA、外、B、内、C、直线D、曲线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32.间隙相和间隙固溶体的区别之一是 DA、间隙相结构比间隙固溶体简单;B、间隙相的间隙原子比间隙固溶体中的间隙原子大;C、间隙相的固溶度比间隙固溶体大;D、间隙相的结构和其组元的结构不同33.熔点和硬度最高的中间相是 CA、正常价化合物;B、电子化合物;C、间隙相;D、间隙化合物;34.二元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含量的杠杆法则只能用于 BA、单相区中B、两相区中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35.根据二元相图相区接触法则,。
A、两个单相区之间必定有一个三相区隔开B、两个两相区之间必须以单相区或三相水平线隔开C、三相水平线和四个两相区相邻36.钢中的珠光体是。
A.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B.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物C.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37.A、B二组元形成共晶系,则: AA、具有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B、具有亚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C、具有过共晶成分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D、不发生共晶转变的合金铸造工艺性能最好38.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A 。
A、莱氏体B、珠光体C、铁素体第六章材料凝固与气相沉积1.形成临界晶核的体积自由能的减少只能补偿表面能的 BA、1/3B、 2/3C、 3/42.凝固时在形核阶段,只有核胚半径等于或大于临界尺寸时才能成为结晶的核心,当形成的核胚半径等于临界尺寸时,体系自由能变化 A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3.铸锭凝固时,如大部分结晶潜热可通过液相散失时,则固态显微组织主要为 AA、树枝晶B、柱状晶C、等轴晶4.纯金属均匀形核时,临界半径r*与 CA、该金属熔点有关,熔点越高,r*越小;B、该金属表面能有关,表面能越高,r*越小;C、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r*越小;D、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r*越大;5.凝固时在形核阶段,只有核胚半径等于或大于临界尺寸时才能成为结晶的核心。
当形成的核胚其半径等于临界尺寸时,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6.铸锭凝固时如大部分结晶潜热可通过液相散失时,则固态显微组织主要为。
A、树枝晶B、柱状晶C、球晶7.纯共晶合金生长时,因为两相的平均成分和液体成分相同,生长的界面和纯金属一样,呈 B 生长A、胞状或树枝结构B、平面式第七章扩散与固态相变8.在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的方式一般为 C 。
A.原子互换机制B.间隙机制C.空位机制9.在钢中,C原子扩散方式一般为 CA、原子互换机制B、间隙机制C、空位机制10.在Kirkendall效应中,标记物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扩散偶中 CA、两组元的原子尺寸不同B、仅一组元扩散C、两组元扩散速率不同11.Fick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B 变化A、距离B、时间C、温度12.扩散的驱动力是 B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13.A和A-B组元合金焊接后发生Kirkendall效应,测得界面向A试样方向移动,则 AA、A组元扩散速率大于B组元;B、与(A)相反;C、 A、B两组元扩散速率相同14.渗碳处理常常在钢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