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精品PPT课件

城市规划: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精品PPT课件
❖ 1875年、1890年修订
1近代城市规划的切入点
(4)近代城市规划的诞生 ❖对社会制度的改革:马克思 ❖改良主义:立法、政府行政干预 ❖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立叶
2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
❖ (1)使保护私有财产与维持公众利益取得平衡
❖土地开发:通过颁布土地强制征用在内的手段确 保政府机构有能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 通过颁布法规来限制私有土地中的绝对建设自由
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
L/O/G/O
1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1.1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现象 1.2城市化的衡量标准 1.3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1.4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 2近代城市规划的诞生 2.1近代城市规划的切入点 2.2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 2.3传统城市规划与近代城市规划
1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
❖ 1.1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现象 (1)工业革命的背景 ❖政治基础: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科技支持: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观 ❖原始积累:对外贸易增长、财富掠夺与聚集 ❖市场拓展:海外市场的拓展产生了对大规模生产
3传统城市规划与近代城市规划
(1)豪斯曼的巴黎大改造
内容: ❖城市路网系统改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功能分区
3传统城市规划与近代城市规划
(1)豪斯曼的巴黎大改造 ❖评价: ❖传统城市规划手段(巴洛克式城市设计)的应用 ❖强调城市的功能、环境与效率 ❖通过对私人建设活动的控制来实现统一的规划目
的要求
1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 ❖ 1.1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现象 ❖ (2)工业革命的成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工业革命 规模化大生产 人口集中 城市
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
1城市化与近现代城市规划

《城市化》课件预案.ppt

《城市化》课件预案.ppt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4 学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021/4/8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5 学
70%
30%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发展 地域扩展趋
速度

常见的问题
初期 阶段
25%-30%以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21/4/8
中心 城区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7 学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21/4/8
中心 城区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阿gh,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18 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项目 起步
发达国 家

发展中 国家

速度 慢 快
水平 其他特 点

逆城市 化现象

2021/4/8
阿gh,







·




每 天 学 24
对照图 2.18和 2.19, 分析右 图回答 下列问 题。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①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__早___,如:英__国___于1800 年,_美___国__于1825年;
2021/4/8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 化与国际化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 广义的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 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 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 发展的概念。
¡ 狭义的城市现代化主要指城市建设的现代 化。着重是旧城更新和新城建设两方面。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 化与国际化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二、城市现代化的特征 三、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 化与国际化
第一节 城市现代化的意蕴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一)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二)城市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 化与国际化
(一)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 综述,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多功能子系 统按现代方式均衡、协调运行,使城市整体 的发展和竞争力达到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它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有阶段性 的,是受因素制约的,表现为时空结构变迁 的历史的变动过程。
¡ 调动城市人民的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人民 群众的关系,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城市 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点。
城市现代化指标影响因素公式
设M=f(C,S,I,L,M)………….(1)
其中: M为现代化指标体系; f(C)代表经济发展指数; f(S)代表社会进步指数; f(I)代表知识创新指数; f(L)代表生活品质指数;
f(M)代表环境质量指数。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十四章城市现代 化与国际化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基本公式
(7)式表明,指标体系是存在于上述自变量的因变量,它的 具体指标的选取是由自变量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 同情况下的各种耦合情况和综合作用程度所决定的。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城市经济、城市开发的概念;熟悉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的含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学涵盖内容与考察对象、城市经济的地位。

城市规划理论课件

城市规划理论课件
(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工人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户住宅或较便宜的公 寓组成;
• ④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主要居住的是中产 阶级;
• ⑤第五环是通勤区(Commuters zone),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 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
J·H·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 韦伯(AIfred Web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w·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PPT学习交流
22
2.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就城市土地使用而言,由于城市的独特性,城市土地和自然状况的 惟一性和固定性,城市土地使用在各个城市中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但是它 们之间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城市内部,各类土 地使用之间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模式。为此,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提 出了许多理论。根据R·墨菲(R.Murphy)的观点,所有这些理论均可归类 于:
这些相互作用,都要借助于一系列的交通和通信 设施才能实现,这些交通和通信设施所组成的网络的 多少和方便程度,也就赋予了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相 对地位。
PPT学习交流
15
揭示城市空间组织中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的城 市相互作用模式,深受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在众多 的理论模式中,引力模式是其中最为简单、使用最 为广泛的一种。引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规律 推导出来的。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与这两个城市的质量(可以城市人口规模为代表)成 正比。引力模式基本上还是猜测性的,理论上仍还 不完备。
43雅典宪章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因此它强调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宪章的内容上正是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ຫໍສະໝຸດ PPT学习交流12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一章城市与城市经济课件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第一章城市与城市经济课件

近邻效应
含义: 内容: 共享经济利益 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 信息经济利益
分工利益
含义: 原因: 生产的专业化与工业集中有关 劳动力转移 地区专业化
结构效应
含义: 内容: 结构关联效应 结构成长效应 结构开放效应
规模效应
含义: 原理: 最优经济原理:经济活动的广义代价趋于最
第九章 城市环境经济 第一节 城市环境构成与城市生态危机 第二节 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生态城市建设
第十章 城市交通经济 第一节 拥挤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 第三节 城市交通模式 第四节 城市交通规制
第十一章 城市物流经济 第一节 物流与城市物流 第二节 城市物流系统与物流规划 第三节 城市物流政策体系 第四节 城市物流合理化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
第一节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第二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简介
第一节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一、城市的内涵 二、城市的本质 三、城市的功能
一、城市的内涵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 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经济、 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对于城市 的概念,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把握:
Scale
也称作规模经济。
内在经济:厂商由自
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
起是假相的定同多的经种,要济就素是效投规入益模量报的增酬加问提的题高比例。
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 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内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第三章 城市经济增长 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节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 城市产业经济PPT学习教案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 城市产业经济PPT学习教案
1.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没有合 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就失去了基本的 条件,不但达不到升级的目的,反而有可 能发生结构的逆转。 2.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目 的,合理化的本身就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向 更高层次进行转化,失去了这一目的,合 理化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了。
第26页/共53页
(二)从产业的比较区位优势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集中系数和区位商是用来定量计算和衡量产业的 比较区位优势的两个主要指标。
1.集中系数
集中系数主要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某项 产业经济活动,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一个城市或 一个经济区)中的集聚程度。
C≈(a/m)/(A/M)
式中:C为集中系数;a为城市某产业部门的
R>40%
第10页/共53页
表7-2 世界部分城市三次产业产值及就业结构
城市
北京 上海 香港 东京 汉城 纽约 巴黎 罗马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产业 6.90 2.46 0.30 0.20 0.40 0.00 0.30 4.00
GNP构成(%) 第二产业 46.11 57.98 26.50 27.30 30.70 20.00 27.00 23.00
第7页/共53页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 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 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 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 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 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 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事业等;
第三产业 47.58 40.48 63.30 70.00 63.20 86.70 77.90 80.90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451P)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451P)


解释二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 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 动。

2、主要内容:
⑴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 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 功能、地位和作用 ⑵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 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 ⑶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⑷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⑸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⑹其他城市经济问题 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课题一
绪论
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认识城市经济学,掌握城市经 济的特征、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学科地位、理论价 值、实践意义、含义、研究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城 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和不成熟性。 教学重点: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理论价值、实 践意义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价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2、 经济机制
3、其他因素

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
比较经济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比较优势的存在使贸易交换得以出现; 规模经济促使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聚集经济效益则最终组成大城市的诞生。

1.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经济优势
比较优势
⑴绝对优势

例:假设甲城和乙城都生产面粉和布,如果他们 每个市民的生产能力相同,则交换不会发生,由于 两城在资源条件、生产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技能 等有所差异,因此两城间劳动生产效率则不同。 假设甲城市民每小时劳动的面粉生产能力是乙城 市民的2倍,布的生产能力是乙城市民的6倍,则可 以说甲城较乙城在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发展中国家55%的GDP在城市,发达国家 85%的GDP在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并非某一社会领域发生的变迁,而是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社会变迁;
现代化并非发生在当代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变 迁,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5
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理论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塞缪尔.亨廷顿 把现代化过程为:
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 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 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 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 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 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 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6
(二)城市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1.现代化与城市化
城市化就本质而言,它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 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 市化与现代化是一个互动过程。就一国整体而言, 城市化是实现一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 有城市化也就没有现代化;反过来,作为现代化 标志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生产力又将加速 城市化进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化过 程同时也是现代化过程,现代化过程同时也就意 味着城市化过程。
11
三、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明 完善配套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 优美的、适于人居的城市环境 丰富的城市文化 高水平的城市科学管理 高度的精神文明和高素质的城市人口
2021/3/10
授课:XXX
12
第二节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建立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城市现代化指标评价标准的确立
综述,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多功能子系 统按现代方式均衡、协调运行,使城市整体 的发展和竞争力达到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它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有阶段性 的,是受因素制约的,表现为时空结构变迁 的历史的变动过程。
调动城市人民的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人民 群众的关系,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城市 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点。
2021/3/10
授课:XXX
7
(二)城市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2.现代化与国际化
现代化与国际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现代化是 相对于过去了的“时代”而言的,是一个时间维概 念,它强调的是时间的先进性;而国际化是相对于 “本国”而言的,表明影响力已超出该国范围,是 一个空间维概念,它强调的是国际交往活动。在同 一特定时点上考察,可以说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 和基础,因为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 的“现代化”水平时,一国城市的影响力才能超出 本国范围,具有“国际性”。
其中: M为现代化指标体系; f(C)代表经济发展指数; f(S)代表社会进步指数; f(I)代表知识创新指数; f(L)代表生活品质指数;
f(M)代表环境质量指数。
2021/3/10
授课:XXX
16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基本公式
由于M=f(C,S,I,L) 令 N1=f(a,b,c……….)= f(C)(经济发展指数)……(2) N2=f(d,e,f,g,h,I,j……...)= f(S)(社会进步指数)….(3) N3=f(k,l,m,….… )= f(L)(生活品质指数)…………(4) N4=f(n,o,p,q,r,……...)= f(I)(环境质量指数)……(5) N5=f(s,t,v……...)= f(I)(知识创新指数)…………(6) 则有 N =f(N1,N2,N3,N4,N5)………………………(7)
社会进步——反映城市社会进步(包括文化、教育 等)的指标系列
生活品质——反映市民生活满意程度和舒适程度的 指标系列
环境质量——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系列
知识创新——反映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
2021/3用/10 的指标系列
授课:XXX
15
城市现代化指标影响因素公式
设M=f(C,S,I,L,M)………….(1)
城市经济学
张永 主讲
2021/3/10
授课:XXX

1
第十四章 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
第一节 城市现代化的意蕴 第二节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际性城市 第四节 21世纪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2021/3/10
授课:XXX
2
第一节 城市现代化的意蕴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二、城市现代化的特征 三、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2021/3/10
授课:XXX
8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广义的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 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 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 发展的概念。
狭义的城市现代化主要指城市建设的现代 化。着重是旧城更新和新城建设两方面。
2021/3/10
授课:XXX
9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2021/3/10
授课:XXX
13
一、建立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简明实用、可计量原则 世界性与时代性原则
2021/3/10
授课:XXX
14
二、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指标体系设计——将评价城市现代化的指标分 为五大类
经济发展——反映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质量的指 标系列
(7)式表明,指标体系是存在于上述自变量的因变量,它的
具体指标的选取是由自变量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
2同021情/3/1况0 下的各种耦合情况和综授课合:X作XX用程度所决定的。
17
N1 至N5 所含具体指标解释
2021/3/10
授课:XXX
3
第一节 城市现代化的意蕴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一)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二)城市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三)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理解
2021/3/10
授课:XXX
4
(一)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现代化是相对与传统社会而言的,现代化是 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
现代化并不是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 的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普遍性趋势;
2021/3/10
授课:XXX
10
二、城市现代化的特征
城市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1.现代化的动力表征
2.现代化的质量表征
3.现代化的公正表征
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二元化特征
1.城市现代化实现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2.城市现代化总体进程上的“地域差”“时 间差”
20321./3/10城市现代化发展中授课的:XX区X 域性和整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