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那卡塞市场调研报告及应用

合集下载

西那卡塞的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西那卡塞的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8月第11卷第8期Chin J Blood Purif,August,2012,Vol.11,No.8460新药动态西那卡塞的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燕宇中图分类号:R 453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 .i s s n.1671-4091.2012.07.017作者单位: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 econdar y hype-r par at hyr oi di sm ,SH PT )是慢性肾脏病(chr oni c ki d-ne y di sea se,CK D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的研究发现,钙敏感受体(ca l ci um -s ens i ng r e c ept or ,C a SR )是SH PT 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1]。

拟钙剂是最早被报道的G -蛋白偶联受体的变构激活剂,它可以活化甲状旁腺和其它组织中的细胞外C a SR ,参与维持钙离子(C a 2+)的动态平衡。

C aSR 存在于甲状旁腺、肾脏和骨骼中,其作用主要是增强对血C a 2+水平变化的感知并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维持血中C a 2+水平的相对稳定[2]。

高C a 2+可以通过活化C aSR 直接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a r at hyr oi d hor m one,PT H )的分泌和1,25(O H )2D 3的合成,通过减少PTH 的分泌间接减少1,25(O H )2D 3的合成并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质吸收的反应[3],使血Ca 2+向骨内转移;减少肾皮质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对C a 2+的重吸收[4],最终可使Ca 2+水平恢复正常。

盐酸西那卡塞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 A 批准用于人体的拟钙剂。

其批准的临床适应证包括①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无法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癌患者的高钙血症。

本文将对西那卡塞的作用、副作用、在C K D 患者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做一介绍。

西那卡塞市场调研报告

西那卡塞市场调研报告

盐酸西那卡塞调研报告目录一、概述: (1)二、审批情况 (1)三原研药销售情况 (1)四、甲状旁腺相关疾病临床现状: (3)4.1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3)4.2 甲状旁腺疾病: (3)4.2.1原发性甲旁亢(PHPT): (4)4.2.2 甲状旁腺癌 (5)4.2.3 继发性甲旁亢(SHPT): (6)五、西那卡塞相关药物领域市场格局 (8)5.1、国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治疗相关药物格局: (8)5.2 钙、磷调节剂以及骨化三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 (11)5.2.1 钙、磷调节剂: (11)5.2.2 骨化三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 (16)5.3 小结 (19)六、一般临床评价 (19)七:医师调研(暂未进行): (20)八:结论 (21)一、概述:盐酸西那卡塞通过增加钙敏感受体对细胞外的钙浓度敏感性来直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适用于治疗进行透析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TH)、甲状旁腺癌患者的高血钙症和治疗不能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严重高血钙症(来源:FDA说明书2011版;2007版仅有前两种适应症)2004年3月由Amgen开发在美国经FDA批准上市,用以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商品名Sensipar。

2004年12月,该药在欧洲以同样的适应症上市,商品名Mimpara. 2008年1月,盐酸西那卡塞由Kirin(now Kyowa Hakko Kirin)开发后在日本上市,用以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商品名Regpara.2010年1月,盐酸西那卡塞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上市。

二、审批情况目前国内在审批情况如下表:三原研药销售情况通过分析安进公司04-12年公司年报数据得出该药物大概的销售状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此增速预算,本年度该药物在美国销售额可达8.18亿美元。

而除美国外的市场份额为7900万美元,增速8%。

西那卡塞作用机制

西那卡塞作用机制

西那卡塞作用机制
西那卡塞(Xenical)是一种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
是通过抑制消化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和吸收,从而达到减
肥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西那卡塞的作用机制的详细解释。

西那卡塞属于一类称为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的药物。

肠道脂肪酶是一种
存在于小肠壁细胞中的酶,负责将脂肪分子分解为较小的脂肪酸和甘油,
以便它们被消化和吸收。

在正常情况下,饮食中的脂肪会被肠道脂肪酶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然后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被储存为脂肪组织。

而西那卡塞的
作用则是抑制肠道脂肪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脂肪分解和吸收的过程。

西那卡塞通过与肠道脂肪酶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酶-药物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会阻止肠道脂肪酶与脂肪结合,从而减少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因此,未被分解的脂肪会通过消化道被排出体外,而不会被吸收进入血液
循环。

虽然西那卡塞能够有效减少脂肪的吸收,但它对其他类型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并没有抑制作用。

因此,西那卡塞的作用主要
是针对脂肪的降解和吸收,而不会干扰对其他重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西那卡塞的作用机制还涉及到向大脑发送饱腹感信号的过程。

通过抑
制脂肪的吸收,西那卡塞使消化道内的脂肪含量减少,这会激活一种称为
胃泌素的激素释放。

胃泌素会刺激神经系统,向大脑发送饱腹感信号。


种信号会使人感到饱腹,并减少食欲,进而减少膳食摄入量。

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评估刘泽梅赵建本

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评估刘泽梅赵建本

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评估刘泽梅赵建本发布时间:2023-05-13T10:00:14.35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刘泽梅赵建本[导读] 目的:本文评估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摘要:目的:本文评估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MHD的90例患者,对比两组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患者治疗半年和一年时iPTH水平、达标率以及血钙、血磷的达标率。

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磷和iPTH的达标率均明显提高,但iPTH水平≥800pg/ml的患者血钙达标率稍有降低,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西那卡塞在长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iPTH的水平,减轻其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不同水平;维持性血液透析;西那卡塞;长期疗效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改善部分尿毒症症状,促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但是若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可能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增加其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代谢异常等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其诱发因素与维生素D缺乏、肾功能损伤、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相关,以高血磷、低血钙症状为主【1-2】。

西那卡塞作为钙敏感受体(CaSR)激动剂,能有效降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被称为“药物性甲状旁腺切除术”,但对于难治性SHPT (如iPTH水平≥800pg/ml)患者的长期疗效评价较少。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研究对象为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MHD的90例患者,根据治疗前iPTH水平将其平均分成实验A 组(iPTH<800pg/ml)和实验B组(iPTH水平≥800pg/ml),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符合SHPT相关诊断标准【3】,MHD时间>3个月,每周透析3次,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46:44,平均年龄为(63.41±3.58)岁,平均透析时间(9.36±1.72)年,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严重感染患者、凝血机制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机体体温升高者、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临床治疗和护理配合度较低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多西他赛市场分析报告

多西他赛市场分析报告

多西他赛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多西他赛是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

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加,多西他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对多西他赛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竞争分析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多西他赛市场概况、市场竞争分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报告的主要发现,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整个报告内容清晰明了,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多西他赛市场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多西他赛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发展情况、竞争态势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市场概况、竞争分析和发展趋势的全面研究,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和投资决策。

同时,通过本次分析报告,也希望能够对多西他赛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参考依据。

1.4 总结总结部分的内容可能包括对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在多西他赛市场分析报告中,总结部分可以对市场概况、竞争分析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总结,强调主要发现和结论,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最后,总结部分应该强调多西他赛市场的潜在机遇和挑战,为读者提供未来发展的参考和展望。

2.正文2.1 多西他赛市场概况多西他赛市场概况多西他赛市场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和竞争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关注不断增加,多西他赛市场已经成为健康和美容行业中的一颗新星。

多西他赛是一种天然的草药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医药和美容产品中。

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

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研究

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研究

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研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是一种由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过度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引起的常见内分泌疾病。

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钙离子水平的重要激素,它能够通过调节钙吸收和释放来维持体内钙离子的平衡。

当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时,会导致体内钙离子水平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盐酸西那卡塞(Cinacalcet)是一种新型的甲状旁腺激素受体激动剂,通过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来调节体内钙离子水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在过去的研究中,盐酸西那卡塞已经被证实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清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一些争议。

本文旨在综述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盐酸西那卡塞的作用机制盐酸西那卡塞是一种钙调理受体激动剂,能够与甲状旁腺激素受体结合,激活该受体,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盐酸西那卡塞能够直接作用于甲状旁腺激素受体,使其对血清钙离子水平更为敏感,从而降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2. 提高钙离子阈值:盐酸西那卡塞还可通过提高细胞对钙离子的阈值,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从而降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3. 改善钙磷代谢失调:盐酸西那卡塞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改善钙磷代谢失调,有助于保护骨骼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盐酸西那卡塞在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发表在《内分泌科学》杂志上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接受盐酸西那卡塞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约有70%的患者在12周内出现了血清钙水平的下降,且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尿毒症。

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这是由于血液透析无法有效去除体内的磷和钙,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磷和钙代谢紊乱,进而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和激素分泌,引发SHPT。

SHPT不仅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问题,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SHPT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西那卡塞是一种新型的甲状旁腺激素受体激动剂(Cinacalcet),通过调节钙离子在甲状旁腺细胞膜上的感受器,能够降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减轻SHPT的症状。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观察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名血液透析患者,均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这些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接受了西那卡塞的治疗。

治疗周期为12个月。

我们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时,观察了患者的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观察了患者的骨密度、血管钙化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我们观察到患者的血清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为1.2mg/dL。

血清钙水平在治疗初期出现了轻微的下降,但在后续的治疗中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血清PTH水平呈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为300pg/mL。

经过治疗,患者的骨密度有所提高,血管钙化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具有明显的疗效。

西那卡塞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磷、血清PTH水平,改善骨密度和血管钙化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表明西那卡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西那卡塞可以作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有效药物之一。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疗效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西那卡塞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研究对象中,西那卡塞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在讨论中,我们探讨了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机制和可能的副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西那卡塞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望部分指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深入研究西那卡塞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西那卡塞、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观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疗效观察结果、讨论、结论、研究意义、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它可以帮助肾脏功能减退的患者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其中之一就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由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疾病。

该疾病会导致甲状旁腺过度活跃,释放大量甲状旁腺激素,进而引起骨骼疏松、肌肉疲劳和心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后果。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西那卡塞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西那卡塞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2.观察西那卡塞治疗能否有效降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分析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特点和适应症;4.探讨西那卡塞可能的机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西那卡塞调研报告目录一、概述: (1)二、审批情况 (1)三原研药销售情况 (1)四、甲状旁腺相关疾病临床现状: (3)4.1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3)4.2 甲状旁腺疾病: (3)4.2.1原发性甲旁亢(PHPT): (4)4.2.2 甲状旁腺癌 (5)4.2.3 继发性甲旁亢(SHPT): (6)五、西那卡塞相关药物领域市场格局 (8)5.1、国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治疗相关药物格局: (8)5.2 钙、磷调节剂以及骨化三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 (11)5.2.1 钙、磷调节剂: (11)5.2.2 骨化三醇和维生素D类似物 (16)5.3 小结 (19)六、一般临床评价 (19)七:医师调研(暂未进行): (20)八:结论 (21)一、概述:盐酸西那卡塞通过增加钙敏感受体对细胞外的钙浓度敏感性来直接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适用于治疗进行透析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TH)、甲状旁腺癌患者的高血钙症和治疗不能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严重高血钙症(来源:FDA说明书2011版;2007版仅有前两种适应症)2004年3月由Amgen开发在美国经FDA批准上市,用以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商品名Sensipar。

2004年12月,该药在欧洲以同样的适应症上市,商品名Mimpara. 2008年1月,盐酸西那卡塞由Kirin(now Kyowa Hakko Kirin)开发后在日本上市,用以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商品名Regpara.2010年1月,盐酸西那卡塞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上市。

二、审批情况目前国内在审批情况如下表:三原研药销售情况通过分析安进公司04-12年公司年报数据得出该药物大概的销售状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此增速预算,本年度该药物在美国销售额可达8.18亿美元。

而除美国外的市场份额为7900万美元,增速8%。

照此计算,全年额度可达11.54亿。

2012年全年额度已达9.5亿美元,本年势必会冲破10亿美元大关,成为重磅炸弹级药物。

从以上两图看来,该药物销售持续增长。

该药物全球市场08-12年四年复合增长率为12.3%,美国市场08-12年四年复合增长率为11.60%。

目前国内尚无该药上市。

网上搜索其价格,在一家名为加拿大白求恩药房()的网上药店有售,价格如下图。

四、甲状旁腺相关疾病临床现状:4.1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是两种独立的内分泌腺,有完全不同的功能。

甲状腺形如蝴蝶,两叶各位于气管一侧,由一条甲状腺组织连接。

甲状腺产生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这些激素增加,提供能量和刺激组织生长修复的生化过程就加快;甲状腺激素减少,这些过程就减慢。

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CT)降低血钙的水平。

而甲状旁腺由四个腺体组成,每个小如一颗豌豆,都是位于甲状腺后面,深埋于甲状腺内。

这些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与降钙素和维生素D(1,25-(OH)2D3)共同起作用,调节血液的含钙量。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与降钙素相反:前者提高血钙量,方法之一是使骨骼把钙释入血流;后者于需要时降低血钙量。

两者中,甲状腺激素在稳定血钙量方面所起的作用较大。

附:三种激素对钙磷的调节4.2 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分为两大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简称甲旁低);本次立项调研产品主要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有关,相关疾病概述如下:甲状旁腺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量来维持人体血钙水平的相对稳定。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分为以下四种:A、甲状旁腺自身发生了病变,如过度增生、瘤性变甚至癌变,医学上称之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由于身体存在其他病症,如长期维生素D缺乏、小肠功能吸收障碍或肾功能不全等,血钙低于正常值,需要甲状旁腺增加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来提高血钙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是代偿性亢进,称之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在长期继发性亢进的基础上甲状旁腺又发生了瘤性变,称之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还有一种情况,甲状旁腺本身并无上述病变,但由于身体其他病变器官分泌类似甲状旁腺激素的物质,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相同,医学上称之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2.1原发性甲旁亢(PHPT):1997年徐少明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献显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甲旁亢) 是一种使病人虚弱、残废、甚至威胁病人生命的严重内分泌系疾病, 临床上极易被忽略,但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病理性骨折、尿路结石、血尿、尿路感染、高钙血症或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等情况时,均应想到此病,并做相应检查以确诊。

该病90% 是甲状旁腺肿瘤( 腺瘤、癌、囊肿) 、10%是甲状旁腺增生所致。

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在1.3‰左右,而在我国, 每年约报道甲旁亢病人50例左右,相对较少。

根据作者文献检索,1978年前国内仅报道48例甲旁亢,而近18年来,在90余篇有关甲旁亢和甲状旁腺肿瘤的文献中共报道760余例,说明我国甲旁亢的发病率比过去有大幅度增加,不能再视其为罕见病。

[1]从这些报道资料来看,我国对甲旁亢的诊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误诊情况相当严重,术前临床确诊率低。

注[1]:1978年文献报道48例,而近18年来,报道760余例。

可能原因有以下两点: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检出率提高。

2)随着对该疾病研究学者增加,采集病例也相应增加。

另外报道率与实际患病率肯定有较大误差,仅供参考。

医学知识库上有该疾病流行病学数据如下:原发性甲旁亢的年自然发病率为25~30/万。

应用血钙测定,甲旁亢发病率为就诊人数的0.1%。

女性多于男性,为2:1~4:1.最常见于成人,发病高峰在30~50岁,但也可见于幼儿和老年人。

60岁以上女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颈部有放射治疗史者,其发病率可增至4%~11%。

由于血钙测定方法的改进,使无症状甲旁亢的检出明显增加。

据统计,近5年的病人中几乎一半为无症状者。

据对一组2.6万例的血钙筛选测定,PHPT的患病率达1‰,约为以往文献中确诊率的10倍。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60岁者居多,50岁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女性更年期后的发病率更高,约为男性的2~4倍。

PHPT的治疗:PHPT定性、定位诊断明确后,不管有无临床症状或并发症( 骨病变和肾功能障碍), 只要全身状态允许,无手术禁忌证,均宜尽早手术治疗。

切除病变的甲状旁腺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取得95% ~ 98%的治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多篇关于原发性甲旁亢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详述了护理注意点,现简单引述其用药部分的护理。

1)术前应注意预防高钙危象。

血钙>3.77mmol/L时称为甲状旁腺危象,病死率高达60%。

血钙>3.77mmol /L时,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精神错乱、肌张力下降,发现后应立即与医生处理,及时静脉补液以稀释血钙,静脉输注呋塞米以促进排钙,皮下注射降钙素100U/d以降低血钙,使血钙降至3.5mmol /L以下安全手术。

因此,手术前应常规监测血钙水平。

2)术后低血钙护理:成功的PHPT术后约8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

血清钙一般于术后1~2d开始下降、4~9d达到最低值。

对于轻度低钙血症,临床上无低钙症状者,无须特殊处理。

若血钙<2.2mmol/L出现低血钙症状,尤其是伴有手足搐搦者, 应首先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加等量2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不低于10min)静脉注射,或置于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1d内可重复2~3次。

一般于1~2周内血钙可基本稳定于正常或略低的水平,低血钙症状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3)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继续遵医嘱口服钙尔奇D(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罗氏)至血钙恢复正常且无明显的关节疼痛,并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另有一篇1982年国外文献(《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内科处理》)显示,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以下四种情况不适宜手术:(1)拒绝手术病人。

(2)合并内科问题使手术危险性增加。

(3)已作手术治疗但病情持续或复发。

(4)常规体检发现的轻度高钙血症病人。

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变化较大,长期高血钙和高PTH血症的后果目前也尚不清楚,因而可能选择非手术处理途径更为适宜。

该文中提到的内科治疗药物有磷酸盐、降钙素等。

但是,以上四种不宜手术情况的发病率不得而知。

4.2.2 甲状旁腺癌因本药物说明书直接提及原发性甲旁亢(PHPT)中的甲状旁腺癌,现在此处单独简述(以下内容摘自文献《甲状旁腺癌》,罗海峰;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

1)发病率: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 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旁腺的实质细胞。

1999年国际癌症数据库(NCDB)报道了286例甲状旁腺癌,观察期长达10年,是迄今最大宗的病例报告。

甲状旁腺癌占NCDB所有肿瘤发病率的0.005%。

Thompson等在最近发表的甲状旁腺癌综述中,也提示了该疾病的少见性。

大部分文献报告甲状旁腺癌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发病率仅为1%。

本病多发于日本和意大利人群,约占5%。

这种差异和疾病诊断有关,也可能与基因或者环境因素有关。

2)病程:大部分甲状旁腺癌病人的疾病发展过程比较缓慢。

5年存活率约为44%~85%。

在NCDB的研究中,5年和10年的存活率为85.5%和49.0%。

3)治疗:手术治疗:甲状旁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病理组织。

手术后的病人应特别注意血钙水平。

病人常有骨饥饿表现,钙磷大量沉积于骨质,引起血钙显著下降。

成功的手术引起的低钙血症严重而持久,需要口服和静脉补钙。

术后应早期给予钙和维生素D,保持血清钙在正常低限以辅助甲状旁腺恢复功能。

姑息治疗:甲状旁腺癌广泛转移时,病人常死于高钙血症引起的代谢紊乱。

对于治疗此类高钙血症应用大量补液和袢利尿治疗并不敏感。

重磷酸盐可抑制破骨细胞参与的骨吸收。

Pamidronate(帕米膦酸二钠,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的高钙血症和溶骨性癌转移引起的骨痛。

)30~90mg/d 可有效地降低甲状旁腺癌的血清钙水平。

更多的新型药物如Zoledronate(唑来膦酸)可在不久将来应用于临床(已上市);钙类似物可以长期用于治疗甲状旁腺癌引起的高钙血症。

这种药物可以调节PTH敏感型钙受体的功能。

Cinacalcet(西那卡塞)是第二代钙类似物,可以安全调节PHPT病人体内的钙水平和PTH水平,在治疗甲状旁腺癌高钙血症中具有很大潜力;Yamada等对1例甲状旁腺癌肺转移病人应用抗PTH免疫治疗,改善了病人的血钙和PTH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