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人故事(二篇)
课外阅读:历史名人故事三则(二年级学生适读)

三一文库()/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历史名人故事三则(二年级学生适读)〕【篇一】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异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骆宾王曾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
”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这时,寺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
”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连声说好。
第二天又去拜访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
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篇二】果断的班超东汉年间,班超帮助哥哥班固一起撰写《汉书》,但他认为一个男子汉的抱负不应只在纸笔上,于是弃文从武,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
他坚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在战场上屡建功勋。
后来,东汉王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御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到西域去。
小学二年级历史名人故事(五篇)

【导语】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理活动描写、⼤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物或事件⼤加评论。
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
语⾔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物就会鲜活起来。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历史名⼈故事(五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历史名⼈故事篇⼀ 孙中⼭⼀⽣喜欢读书。
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天,⼏个中国留学⽣⼀起去看他,发现他的⽣活很艰苦,⼏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离开前,这⼏个留学⽣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补贴⽣活。
三天以后,这⼏个留学⽣⼜⼀起去看孙中⼭。
来到孙中⼭的宿舍门⼝,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答应。
“算了,先⽣⼤概不在。
我们下次再来吧。
”⼀个姑娘说。
“等⼀下⼉,我来敲。
”⼀个不⾼不矮的年轻⼈说。
他⽤⼒敲了⼀会⼉,孙中⼭才来开门。
孙中⼭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
快请进!” 他们⾛进孙中⼭的宿舍,看见桌⼦上摆满了新书。
⼤家⼀算,买这些书⼤概需要30英镑。
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些好吃的,不要把⾝体搞坏了。
”孙中⼭笑著说:“我觉得买书⽐买吃的还重要。
”⼩学⼆年级历史名⼈故事篇⼆ 范仲淹⼆岁的时候死了⽗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的朱家。
(范仲淹)长⼤以后,知道了⾃⼰的⽣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头偏西才吃⼀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讲道:“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学⼆年级历史名⼈故事篇三 唐朝学者陆⽻,从⼩是个孤⼉,被智积禅师抚养长⼤。
陆⽻虽⾝在庙中,却不愿终⽇诵经念佛,⽽是喜欢吟读诗书。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名人故事五篇(精选)

1.二年级小学生读的名人故事哪颗苹果树最粗悉尼·布伦纳是南非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一次,布伦纳应邀前往伦敦大学做演讲。
当布伦纳准备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布伦纳先生,你今天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向我们讲一讲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经验吗?”这个问题令布伦纳始料未及。
但学识渊博的布伦纳很快就反应过来,他微笑着对提问的同学说:“当然可以。
”说完,他反问这位同学:“如果你走进一片苹果园,凭肉眼你能很快找出园中最粗的一棵苹果树吗?”这位同学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这似乎有些困难。
”布伦纳看了一眼台下的听众,说道:“其实并不难,那棵结果最多的苹果树,一定是最粗的。
”“这有什么诀窍吗?”有听众马上问布伦纳。
布伦纳提高了声音:“因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个相互连通的整体。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个体都是地球能量的载体和流通的管道。
只有自己的能量输送出去了,才会有更多的能量补充进来。
所以,我们就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苹果树结果的初期,有些果树长得又粗又壮,但因结果少,几年后就被结果多的果树超过了。
只有那些愿意奉献自己能量的苹果树,才能得到土地的能量回馈,从而长得更加粗壮,结出更多的果实来。
”做人处世就和苹果树结果一样,拒绝付出就是拒绝成长。
一个奉献得越多的人,存在就越强大,生命也就愈加的丰富和繁盛。
2.二年级小学生读的名人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唐伯虎早年曾以在扇子上画画为生,画技超群,家喻户晓。
才多遭嫉妒。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要求在扇面上画出100只骆驼,画得出的话,愿奉银三两购扇;画不出来,他就要白拿走三把上等的扇子。
不用说,来者是专门找碴出难题来的。
唐伯虎微微一笑,提笔在扇面上就画了起来,只见他在扇面上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兀立的沙丘,扇面就快要画满了,还没画出一只骆驼来呢。
来人看了,不免心中有些得意:区区方寸之间,怎能画出100只骆驼来?自己今天是赢定了。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通用15则)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通用15则)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篇1•1、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体比重等理论。
3、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4、华罗庚猜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5、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名人小故事二年级

名人小故事二年级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名人小故事,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几个。
故事一:牛顿看到苹果落下
牛顿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物理学的认识。
据说,有一天,牛顿正坐在树下休息,忽然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
牛顿觉得很奇怪,于是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原因。
最终,他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方式,得出了“地球引力”的理论,这对于后来的物理学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
故事二:孔子的“三人行”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理念。
据说,有一次,孔子正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走在路上,突然看到前方有三个人在一起行走。
孔子兴奋地对学生们说:“你们注意看,他们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是有什么共同的目标。
”后来,学生们发现这三个人是一位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于是得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育格言,这启发了后世的教育家。
故事三:爱因斯坦的天才理论
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突破。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曾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在以光速奔跑,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通过对光速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的理论,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名人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伟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不平凡的事物,他们的勇气和好奇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中,也要像他们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相信自己也能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分享,下次再见!。
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人故事(二篇)

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人故事(二篇)【篇一】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
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
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
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
”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
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
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
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篇二】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小学生二年级名人故事

三一文库()〔小学生二年级名人故事〕导语:天空变的如此宁静,变得又高又蓝。
而白云有如羊群,再细看,又有如棉花糖。
天空仿佛被海水洗过了,如羽毛一般的轻盈。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小学生二年级名人故事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生二年级名人故事1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
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
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
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第1页共4页“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
”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
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
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周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24。
小学生名人故事(15篇)

小学生名人故事(15篇)小学生名人故事1一天,我买了一本《名人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徐克。
我先读了一篇《能工巧匠鲁班》。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
然后我又读了一篇《科学家钱伟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艰苦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不管有多么艰辛,都是会成功的。
我想“只要不断地努力,不管有多么地艰辛,都是可以成功的”。
小学生名人故事2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小学生名人故事3上星期天,我读了一本名叫《100位名人成才故事》的书,读完以后,每个故事的主人公让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描述了每位主人公的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如何努力学习,怎样克服困难,怎样聪明早慧,又是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成长道路却崎岖不平。
他们的事迹闪闪发光,是我学习的榜样。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学画的郑燮》。
郑燮,号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他自幼丧母,和父亲相依如命。
家里生活特别困难,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他特别聪明,勤奋好学。
他喜欢画竹子,为了画竹子,他特意在自家窗前栽了几丛竹子,让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光把竹影投射到窗纸上,然后对着窗上的竹影画画。
由于他的勤奋刻苦,所以他画的竹子被称为清代一绝。
我从小也酷爱画画,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刻苦勤奋,孜孜不倦的精神!我也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会用我手中的画笔,画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回报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和需要我帮助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人故事(二篇)
导读:本文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人故事(二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
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
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
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
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
“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
”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
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
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
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篇二】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读着、读着,*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来到蒋妈妈家玩。
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
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
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
”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
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
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
说着,*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