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精馏塔设计说明书(下塔提污氮)
精馏塔设计书

精馏塔设计书精馏塔是化学和石油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分离设备,其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精馏塔的结构、操作条件、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精馏塔的设计。
一、结构设计1.1 塔体结构精馏塔的塔体一般分为直立式和横卧式两种类型。
直立式适合于处理高粘度、高沸点和易结晶的物料,横卧式适合于处理低粘度、低沸点和易挥发的物料。
在塔体的结构设计上,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确定塔的高度、直径和壁厚等参数,保证其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的分离效果。
1.2 塔盘结构塔盘是精馏塔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应该符合两相流动的要求,在连续计量流量的同时,实现物料的良好分离。
在设计塔盘时,需考虑填料的种类、布置和高度等因素,以保证塔盘的稳定性和分离效率。
二、操作条件2.1 进料方式精馏塔的进料方式有顶进、底进、侧进等多种方式,需根据具体的物料性质、流量和工艺特点等因素来选择。
在进料过程中,需控制进料速度和温度,避免液位过高和温度变化过大导致塔内压力波动,影响精馏效果。
2.2 温度和压力控制精馏塔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精馏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运行过程中,需控制塔底温度和塔顶温度,避免出现气液两相不均匀、突然变化和温度不足等现象。
同时,还需控制塔内的压力,保证物料能够在塔内正常流动,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三、材料选择3.1 塔体材料精馏塔的塔体材料应该根据物料的性质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用。
常用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玻璃钢和聚合物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其耐腐蚀性、强度和可焊性等因素,以保证塔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塔盘材料对于均相物料的精馏,塔盘一般选用不锈钢、有机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对于非均相物料的精馏,塔盘则需选用更耐磨、更耐腐蚀的材料,如钛合金和镍基合金等。
总之,精馏塔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操作条件和材料选择等,以保证其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和稳定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过程设备设计精馏塔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这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运用4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的一个综合性设计。
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应用。
正因为如此,认真地去做设计肯定对将来的工作的一次练兵,为今后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课题题目是Φ4500mm常压塔机械设计。
工作介质是原油,地点武汉,最高工作温度360℃,最高工作压力为0.15Mpa。
此常压蒸馏塔应用于炼油工艺过程中期,是最常用的一种单元设备之一。
由于原油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在设计时也很有必要去注意一些实际问题。
本设计说明书介绍了设计的主要过程,包括设计的思路。
从材料的选取,结构参数设计和选型,厚度计算,强度与稳定性校核,开孔补强设计,以及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等,都有基本的叙述。
为做到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就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进行,所有数据必须经过查表和计算得到,同时要考虑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安装吊运、检修等。
考虑到设备和生产的经济性,设计中遵循最优原则,即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性和效率。
此书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记录以及整合。
全书分为五章,与装配图紧密相连,互成整体。
这次设计工作是由陈世民同学在何家胜副教授的指导以及同学的帮助合作下完成的,在此对提供过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谢意!但是由于设计者水平有限,肯定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如有发现,请读者指正为谢!编者2010.06.01摘要原油常压蒸馏作为原油加工的一次加工工艺,在原有加工流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原有加工的过程。
而在蒸馏加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分离设备就是常压塔。
因此,常压塔的设计好坏对能否获得高收益,搞品质的成品油油着直接的影响。
本次设计的常压塔是原油炼制工艺过程的中期塔设备。
设计时要考虑实际要求,遵循塔设备的设计原则,要经历需求分析、目标界定、总体结构设计、零部件结构设计、参数设计和设计实施这几个过程。
精馏塔设计设计说明书

(3)有效补强面积
a、有效宽度B
取大值
故
b、有效高度 外侧有效高度 确定
取小值
故:
内侧有效高度 确定
取小值
故:
(4)多余金属面积
a、筒体有效厚度取
筒体多余金属面积
b、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接管计算厚度: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c、接管焊缝区面积(焊角取6mm)
d、多余金属总面积
(5)所需另行补强面积
故
b、有效高度 外侧有效高度 确定
取小值
故:
内侧有效高度 确定
取小值
故:
(4)多余金属面积
a、筒体有效厚度取
筒体多余金属面积
b、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接管计算厚度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c、接管焊缝区面积(焊角取6mm)
d、多余金属总面积
(5)所需另行补强面积
(6)补强圈设计
根据接管公称DN100选用补强圈标准 取补强圈外径 ,内径 (C型)。因 ,补强圈在有效补强范围内
b、补强计算方法判别
开孔直径
本筒体开孔直径 ,满足等面积补强计算的适用条件,故可用等面积补强法进行开孔补强计算。
(2)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a、筒体的计算厚度
由公式
得
对于碳素钢、低合金钢 不小于3mm,所以计算厚度 ,取腐蚀裕量 ,
筒体名义厚度:
B、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强度削弱系数 , , 所以
出气管有效厚度为
要想把低纯度的乙醇水溶液提升到高纯度,要用连续精馏的方法,因为乙醇和水的挥发度相差不大。精馏是多数分离过程,即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因此可使混合液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化工厂中精馏操作是在直立圆形的精馏塔内进行的,塔内装有若干层塔板或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为实现精馏分离操作,除精馏塔外,还必须从塔底引入上升蒸汽流和从塔顶引入下降液。可知,单有精馏塔还不能完成精馏操作,还必须有塔底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有时还要配原料液预热器、回流液泵等附属设备,才能实现整个操作。
空分精馏塔设计说明书(下塔提污氮)

目录设计任务书 (1)第一部分精馏计算 (2)一、下塔精馏计算 (2)到第六块塔板的时候氧浓度已经超过36了,故第I段取7块 (5)二、液空、污液氮、纯液氮节流气化率的确定 (5)三、液空节流后气液相组分的计算 (6)四、膨胀空气过热引起气化量的计算 (7)五、上塔的精馏计算 (7)六、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2)第二部分塔板流动工况及结构计算(下塔) (13)一、塔径的计算 (13)二、溢流斗结构设计计算 (15)三、塔板阻力计算 (16)四、溢流斗尺寸及塔板间距计算 (17)第三部分容器及强度计算 (19)一、塔体壁厚计算 (19)二、封头的设计计算 (20)三、塔体开孔及开孔补强 (21)四、支座设计 (24)五、支撑梁工字钢的选取 (27)设计任务书已知条件:上塔压力 MPa P 136.0=上下塔压力 MPa P 58.0=下氧产量 h Nm Vo /1000032=氧浓度 %6.992=o y 氮产量 h Nm V N /1000032=氮浓度 %99.992=N y加工空气量 h Nm V K /550003=液空氧浓度 O X21LK%36=过冷度 C t ︒=∆5冷过热度C t ︒=∆20热膨胀空气量14.0=PK V标准空气体积百分含量 20.95%2O ,0.93%Ar ,78.12%2N设计任务:1、三相液体精馏计算—确定上下塔板数;2、塔板动力工况及结构计算—确定塔径、塔板间距、溢流斗个数等;3、容器及强度计算—包括选材、壁厚、封头的选择计算;4、绘制下塔装配图—包括焊接形式及主要装配结构;5、书写设计说明书。
备注:1、 本设计中凡涉及标注1,2,3的均分别表示氧、氩、氮组分;2、 本设计为双高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为三元逐板计算法;3、 假设纯产品为二元混合物,即纯2O 或2N 中杂质为Ar ;4、本设计中数据多采集自《深冷手册》和压力容器设计国家标准以及部分经验公式。
设备选型-精馏塔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设备选型-精馏塔设计说明书3.1 概述本章是对各种塔设备的设计说明与选型。
3.2设计依据气液传质分离用的最多的为塔式设备。
它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和填料塔均可用作蒸馏、吸收等气液传质过程,但两者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如下:《F1型浮阀》JBT1118《钢制压力容器》GB 150-1998《钢制塔式容器》JB4710-92《碳素钢、低合金钢人孔与手孔类型与技术条件》HG21514-95《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JB/T 4746-200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3 塔简述3.3.1填料塔简述(1)填料塔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由外壳、填料、填料支承、液体分布器、中间支承和再分布器、气体和液体进出口接管等部件组成。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它提供了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面,填料与塔的结构决定了塔的性能。
填料必须具备较大的比表面,有较高的空隙率、良好的润湿性、耐腐蚀、一定的机械强度、密度小、价格低廉等。
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弧鞍形和矩鞍形填料,20世纪80年代后开发的新型填料如QH—1型扁环填料、八四内弧环、刺猬形填料、金属板状填料、规整板波纹填料、格栅填料等,为先进的填料塔设计提供了基础。
填料塔适用于快速和瞬间反应的吸收过程,多用于气体的净化。
该塔结构简单,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气液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气量变化时塔的适应性强,塔阻力小,压力损失为300~700Pa,与板式塔相比处理风量小,空塔气速通常为0.5-1.2 m/s,气速过大会形成液泛,喷淋密度6-8 m3/(m2.h)以保证填料润湿,液气比控制在2-10L/m3。
填料塔不宜处理含尘量较大的烟气,设计时应克服塔内气液分布不均的问题。
(2)规整填料塔填料分为散装填料、规整填料(含格栅填料) 和散装填料规整排列3种,前2种填料应用广泛。
精馏塔设计说明书(最全)

引言塔设备是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形式或喷射形式通过塔板上的液层,正常条件下,气相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降低,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
本设计的目的是分离苯—甲苯的混合液,故选用板式塔。
设计方案的确定和流程说明1.塔板类型精馏塔的塔板类型共有三种:泡罩塔板,筛孔塔板,浮阀塔板。
浮阀塔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等优点,且开孔率大,生产能力大,阀片可随气流量大小而上下浮动,故操作弹性大,气液接触时间长,因此塔板效率较高。
本设计采用浮阀塔板。
2. 加料方式加料方式共有两种:高位槽加料和泵直接加料。
采用泵直接加料,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而且可以引入自动控制系统来实时调节流量及流速。
故本设计采用泵直接加料。
3. 进料状况进料方式一般有两种:冷液进料及泡点进料。
对于冷液进料,当进料组成一定时,流量也一定,但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采用泡点进料,不仅较为方便,而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又能保证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基本相等,制造方便。
故本设计采用泡点进料。
4. 塔顶冷凝方式苯和甲苯不反应,且容易冷凝,故塔顶采用全凝器,用水冷凝。
塔顶出来的气体温度不高,冷凝后的回流液和产品无需进一步冷却,选用全凝器符合要求。
5. 回流方式回流方式可分为重力回流和强制回流。
本设计所需塔板数较多,塔较高,为便于检修和清理,回流冷凝器不适宜塔顶安装,故采用强制回流。
6. 加热方式加热方式分为直接蒸气和间接蒸气加热。
直接蒸气加热在一定回流比条件下,塔底蒸气对回流液有稀释作用,从而会使理论塔板数增加,设备费用上升。
故本设计采用间接蒸气加热方式。
7. 操作压力苯和甲苯在常压下相对挥发度相差比较大,因此在常压下也能比较容易分离,故本设计采用常压精馏。
精馏塔设计方案的确定和流程说明

精馏塔设计方案的确定和流程说明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精馏塔设计的确定与流程详解在化学工程中,精馏塔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用于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通过汽液相间的多次接触实现分离。
精馏塔设计说明书

精馏塔设计说明书前言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目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向上(也有并流向下者)与液相接触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操作过程。
板式塔大致可分为两类:(1)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导向筛板、新型垂直筛板;(2)无降液管的塔板,如穿流式筛板(栅板)、穿流式波纹板等。
工业应用较多的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等。
浮阀塔广泛用于精馏、吸收和解吸等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在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阀,气流从浮阀周边以稳定的速度水平地进入塔板上液层进行两相接触。
浮阀可根据气体流量的大小而上下浮动,自行调节。
浮阀有盘式、条式等多种,国内多用盘式浮阀,其中F-1型浮阀结构较简单、节省材料,制造方便,性能良好,故在化工及炼油生产中普遍应用,已列入部颁标准(JB-1118-81)。
一般采用重阀,因其操作稳定性好。
浮阀塔的主要优点是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较大,塔板效率高,气体压强降及液面落差较小,塔的造价低。
化工生产常需进行二元液相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目的的方法。
精馏操作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掌握气液相平衡关系,熟悉各种塔型的操作特性,对选择、设计和分析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类型之一。
本次设计的浮阀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
此设计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被工程技术人员广泛的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设计任务书 (1)第一部分精馏计算 (2)一、下塔精馏计算 (2)到第六块塔板的时候氧浓度已经超过36了,故第I段取7块 (5)二、液空、污液氮、纯液氮节流气化率的确定 (5)三、液空节流后气液相组分的计算 (6)四、膨胀空气过热引起气化量的计算 (7)五、上塔的精馏计算 (7)六、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2)第二部分塔板流动工况及结构计算(下塔) (13)一、塔径的计算 (13)二、溢流斗结构设计计算 (15)三、塔板阻力计算 (16)四、溢流斗尺寸及塔板间距计算 (17)第三部分容器及强度计算 (19)一、塔体壁厚计算 (19)二、封头的设计计算 (20)三、塔体开孔及开孔补强 (21)四、支座设计 (24)五、支撑梁工字钢的选取 (27)设计任务书已知条件:上塔压力 MPa P 136.0=上下塔压力 MPa P 58.0=下氧产量 h Nm Vo /1000032=氧浓度 %6.992=o y 氮产量 h Nm V N /1000032=氮浓度 %99.992=N y加工空气量 h Nm V K /550003=液空氧浓度 O X21LK%36=过冷度 C t ︒=∆5冷过热度C t ︒=∆20热膨胀空气量14.0=PK V标准空气体积百分含量 20.95%2O ,0.93%Ar ,78.12%2N设计任务:1、三相液体精馏计算—确定上下塔板数;2、塔板动力工况及结构计算—确定塔径、塔板间距、溢流斗个数等;3、容器及强度计算—包括选材、壁厚、封头的选择计算;4、绘制下塔装配图—包括焊接形式及主要装配结构;5、书写设计说明书。
备注:1、 本设计中凡涉及标注1,2,3的均分别表示氧、氩、氮组分;2、 本设计为双高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为三元逐板计算法;3、 假设纯产品为二元混合物,即纯2O 或2N 中杂质为Ar ;4、本设计中数据多采集自《深冷手册》和压力容器设计国家标准以及部分经验公式。
第一部分 精馏计算课程设计主要对精馏塔的塔板数、下塔装配结构作设计,下塔精馏采用中间抽污氮进入上塔参加精馏,另外一部分压缩空气进膨胀机节流提供冷量进入上塔。
其简单流程示意图见下图:图一 精馏塔流程示意图一、下塔精馏计算1、污氮量及其含氮浓度计算根据全塔物料守恒和组分平衡得到如下方程组:2222233332222K O CN WN K K O O CN CN WN WN K KO O CN CN WN WN V V V V V y V y V y V y V y V y V y V y ⎧=++⎪⎪=++⎨⎪=++⎪⎩ 1-1 将已知条件代入方程组1-1,得:325500010000100005500078.12%100000%1000099.99%550000.93%100000.4%100000.01%WN WN WN WN WNV V y V y =++⎧⎪⨯=⨯+⨯+⎨⎪⨯=⨯+⨯+⎩ 解得:332135000/94.2%1.34%4.46%WN WN WN WNV Nm h y y y ⎧=⎪=⎪⎨=⎪⎪=⎩2、下塔物料平衡计算由下塔物料守恒得到如下方程组: 33332222K K CN WN K K K K CN CN WN WN K K K K CN CN WN WNV L L L V y L x L x L x V y L x L x L x =++⎧⎪=++⎨⎪=++⎩ 1-2 其中: 3/K K V V Nm h =⨯⨯总(1-0.14)=550000.86=47300假设:(1)310000/CN CN L V Nm h ==且纯液氮与纯气氮组分一致 (2)2 1.618%K x =,浓度略少于污液氮中的氩浓度(3)污液氮与污气氮中氮组分相同,即33WN WN x y =。
将以上假设条件代入方程组1-2得: 247300100004730078.12%62.18%1000099.99%94.19%473000.93% 1.32%100000.01%K WN K WN K WN WNL L L L L L x ⎧=++⎪⨯=⨯⨯+⨯+⨯⎨⎪⨯=⨯+⨯+⨯⎩解得:332125723.93/11576.07/0.196%5.604%K WN WN WNL Nm hL Nm hx x ⎧=⎪=⎪⎨=⎪⎪=⎩ 3、回流比及操作线方程的确定为I 、II 两段,从污氮出口往下到液空上方为第I 段,从污氮出口往上到液氮出口下方为第II 段。
第I 段回流比及操作线方程的确定:全塔物料守恒得到:332135000/94.19%1.34%4.46%WN WN WN WNV Nm h y y y ⎧=⎪=⎪⎨=⎪⎪=⎩下塔物料守恒:332125723.93/11576.07/0.196%5.604%K WN WN WNL Nm h L Nm hx x ⎧=⎪=⎪⎨=⎪⎪=⎩回流比:25723.93()0.543847300K I K L L V V === 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操作线方程组: 11112222()()()()I K K I K KL y x x y VL y x x y V ⎧=-+⎪⎪⎨⎪=-+⎪⎩1-3 将回流比及假设条件21.32%K x =代入操作线方程组1-3得:11220.54380.0137320.54380.0005y x y x =+⎧⎨=+⎩ (2)第II 段回流比及操作线方程的确定: 回流比:4730010000()0.788647300K CN II K V L LV V --=== 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操作线方程: 111222II CN IIII CN CN II II CN CN II L L V L x L x V y L x L x V y +=⎧⎪+=⎨⎪+=⎩ 1-4并将 3331247300/10000/37300/0%0.01%II K CN II CN CN V V Nm h L Nm h L Nm h x x ======代入方程1-4得到第II 段操作线方程: 11220.78860.78860.000021y x y x =⎧⎨=+⎩ 4、下塔理论塔板数计算(逐板计算法)首先,根据吉普斯相率可以做以下假设:离开塔板的两股物质处于相平衡,进入塔板的两股物质浓度关系由操作线方程确定。
计算过程:由污氮中氧浓度和氩浓度算出1y 和2y ,再由0.58MPa 下氧-氩-氮三元系相平衡图中查得第一块塔板的1x 和2x ,从而查出y.如此循环最后使得氧浓度大于36%.下塔第I 段操作线方程:11220.54380.0137320.54380.0005y x y x =+⎧⎨=+⎩下塔第II 段操作线方程:11220.78860.78860.000021y x y x =⎧⎨=+⎩表格一 下塔第I 段逐板计算表到第六块塔板的时候氧浓度已经超过36了,故第I 段取7块5、下塔第II 段塔板数的确定二、液空、污液氮、纯液氮节流气化率的确定 1、液空节流气化率的计算(K α)已知液空的过冷度为5C ︒,从下塔0.58Mpa 节流到0.136Mpa ,根据空气T-S 图可查得11.6%K α=。
下塔理论塔板数: 第I 段:7 第II 段:1111.6%K α=2、污氮及纯氮气化率的计算(WN CN αα)由于污氮中氧和氩含量较低,将污氮近似处理成纯的氮来计算,所以查氮的T-S 图可得到:12.4%WN CN αα==三、液空节流后气液相组分的计算根据前面得到的数据计算:节流前液空量: 325723.93/K L Nm h = 1236%1.618%K K x x == 节流后气化量: ''311.6%25723.962983.98/K K R L Nm h α==⨯=''''12y y 节流后液体量: '(1)K K R L α=- ''12x x 根据组分平衡''''''111''''''222K K R y R x L x R y R x L x ⎧+=⎪⎨+=⎪⎩ 1-5 将数据代入方程组1-5得:'''11.60.1312110011.6K K R tgr R αα====-- 求得r=7.48。
然后确定液空节流后气液相组分。
在上塔压力(P=0.58Mpa )下的三元系相平衡图11y x -图上(见示意图)纵坐标上找到节流前液空1x (36%)左一条水平线与11x y =线相交于点a ,如图所示,以a 点为原点作与水平线夹角为r (7.48)的斜线。
此时假设节流后液体中含氩量'2x (=1.618%),在11y x -图上找到'22x x =的等浓度线与前所做斜线交于点C ,C 点的横坐标即为节流后蒸汽中氧含量''1y =(16.3%),纵坐标即为节流后液体中的含氧量'1x (=42.1%)。
同样的方法可以在22y x -图上查到节流后蒸汽中的氩含量''2y (=0.84%)、节流后液体中的氩含量'2x (=1.47%)。
此时图表上查得的12.4%WN CN αα=='2x 与假设相同,计算完成。
图二 截流后组分浓度的求法四、膨胀空气过热引起气化量的计算已知:膨胀空气量30.14473000.146622/K V V Nm h ρ=⨯=⨯= 过热度 C t ︒=∆20热查得过热焓 /h Kcal Kmol ∆= 气化潜热1215/Kcal Kmol γ=因此膨胀空气过热引起气化量3401.96/h V V Nm h ργ∆⨯∆==五、上塔的精馏计算由于有污液氮、膨胀空气进入上塔,可以将上塔分为四段,第A 段从纯氮产品出口到污液氮入口,第B 段从污液氮进口到液空入口,第C 段从液空入口到膨胀空气入口,第D 段从膨胀空气入口到氧产品出口。
上塔逐板计算时用到压力P=1.36Mpa 的图,见下图:'1'2''1''242.1%1.47%16.3%0.84%x x y y ⎧=⎪=⎪⎨=⎪⎪=⎩膨胀空气量:37700/V Nm h ρ=气化量:3401.96/V Nm h ∆=图三 P=1.36Mpa 三相平衡图1、辅塔(第A 段)理论塔板数的确定根据设计参数及已求得参数可确定: 回流比:(1)()1(1)CN CN A CN CN L LV V αα-==-,(CN CN L V =) 操作线方程:根据上塔第1段物料守恒可得11112222CN A CN ACN CN A CN CN A CN CNA CN CN A V L L V V y L x L x V y V y L x L x V y +=+⎧⎪+=+⎨⎪+=+⎩ 1-6 因为CN CN L V =,代入数据到方程组1-6得:1122y x y x =⎧⎨=⎩ 通过操作线方程及污氮入口浓度从污氮入口向上逐板计算,当算至氧浓度接近零为止:表格二 上塔第A 段逐板计算表 组分 塔板数1y (%)2y (%)1x (%)2x (%)7 0.011 0.001 0.011 0.001 60.0170.0030.0170.003上塔第A 段操作线方程:1122y x y x =⎧⎨=⎩2、精馏塔(第B 段)理论塔板数的确定根据已求得参数可确定:回流比:(1)(1)()(112.4%)(1000011576.07)0.4466100003500012.4%(1000011576.07)CN CN WN WN B CN WN CN CN WN WNL L LV V V L L αααα---=+---+==+-+根据上塔第1段物料守恒可得操作线方程:11112222WN B WN B WN WN B WN WN B WN WN B WN WN B V L L V V y L x L x V y V y L x L x V y +=+⎧⎪+=+⎨⎪+=+⎩ 1-7 代入()B LV=0.4466数据到方程组1-7得到操作线方程:11220.44660.021550.44660.01054y x y x =+⎧⎨=+⎩ 此段从污氮进料口开始向下逐板计算,直到算至液相中氧浓度几乎不变,此时即为液空进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