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

合集下载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1.甲醇(CH 3O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燃料。

(1)①已知:CO 、H 2、CH 3OH 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 kJ·mol -1、285.8 kJ·mol -1、726.8 kJ·mol -1,则CO 和H 2反应生成CH 3OH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设想综合利用太阳能将天然气转化为较易储存运输的甲醇,装置如图1,装置工作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反应CO(g)+2H 2(g)CH 3OH(g)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其相关数据如图2。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用H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② 5 min 后速率变化加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6.98 MPa 、250 ℃和催化剂(CoI 2)作用下,甲醇可转化为乙酸:CH 3OH(g)+CO(g)=====6.98 MPa 、250 ℃催化剂CH 3COOH(g)有机合成常有副反应存在。

若反应釜中CH 3OH 和CO 的配料比(质量比)为1∶1,甲醇生成乙酸的选择率为90.0%,则此反应中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4)常温下,K (CH 3COOH)=1.8×10-5,向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滴加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至pH =7,此时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CH 3COOH)∶n (CH 3COONa)=____________。

2018高考二轮复习配套2018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无机物及综合应用 含解析 精品

2018高考二轮复习配套2018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无机物及综合应用 含解析 精品

九、无机物及综合应用1.(2018·高考山东卷) 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硫酸C .盐酸D .稀硝酸解析:选A 。

NaOH 溶液、稀硫酸、盐酸与金属铝反应时,存在关系:2Al ~2NaOH,2Al ~3H 2SO 4,2Al ~6HCl ,因此等物质的量的Al 与上述物质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最少。

Al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NO 和H 2O ,得不到H 2。

2.(2018·高考广东卷)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用SO 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D .用Na 2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 2+和Hg 2+解析:选B 。

充分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A 项,SO 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 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 3和Mg(OH)2,硫酸与CaCO 3反应产生的CaSO 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 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C 项,高温下C 和SiO 2反应生成Si 和CO ,可以用于制取粗硅;D 项,Cu 2+、Hg 2+能与S 2-形成CuS 、HgS 沉淀。

3.(2018·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解析:选A 。

依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其具体用途。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A 对。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 2,而SiO 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 4和H 2O ,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B 错。

生石灰只能用于干燥中性或碱性气体,不能用于干燥Cl 2,C 错。

AlCl 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AlCl 3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Al 2O 3的方法冶炼铝,D 错。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七题 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七题 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第七题 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应用1.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 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MgCl 2制取Mg 是放热过程B .热稳定性:MgI 2>MgBr 2>MgCl 2>MgF 2C .常温下氧化性:F 2<Cl 2<Br 2<I 2D .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 2(s)与Cl 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Br 2(s)+Cl 2(g)===MgCl 2(s)+Br 2(g) ΔH =-117 kJ·mol -12.标准生成热指的是在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的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 1 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单位常用kJ·mol-1表示。

已知在25 ℃的条件下:Ag 2O(s)+2HCl(g)===2AgCl(s)+H 2O(l) ΔH 1=-324.4 kJ·mol -1 2Ag(s)+12O 2(g)===Ag 2O(s)ΔH 2=-30.56 kJ·mol -1 12H 2(g)+12Cl 2(g)===HCl(g) ΔH 3=-92.21 kJ·mol -1 H 2(g)+12O 2(g)===H 2O(l)ΔH 4=-285.6 kJ·mol -1则25 ℃时氯化银的标准生成热为( )A .-126.89 kJ·mol -1 B .-324.4 kJ·mol -1 C .-30.56 kJ·mol -1D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的CH 4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 4(g)+CO 2(g)===2CO(g)+2H 2(g),测得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4>p3>p2>p1C.1 100 ℃,p4条件下,该反应10 min 时达到平衡点X,则v(CO2)=0.008 mol·L-1·min -1D.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4.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八题 综合实验题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八题 综合实验题

第八题综合实验题1.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 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

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

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Zn(s)+2HCl(aq)===ZnCl2(aq)+H2(g)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________(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__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________。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 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其他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 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 L 0.1 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8 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第三题 化学中的定量问题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第三题 化学中的定量问题

第三题化学中的定量问题1.(2017·新余实验班二模)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氖原子的氖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3 g Na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为0.1N AC.2 L 1 mol·L-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约为2N AD.标准状况下,5.6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2.(2017·吉林二模)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封保存的46 g 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C.18 g T2O(3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D.含N A个Na+的Na2O2溶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3.(2017·沈阳二模)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向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的H+数目大于0.1N AB.60 g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C—O键数目为N AC.某无水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 L H2,该无水乙醇中非极性共价键总数为0.5N AD.已知C2H4(g)+H2(g)===C2H6(g)ΔH=-137.0 kJ·mol-1,乙烯与H2加成时放出68.5 kJ热量,则反应过程中被破坏的碳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数目为N A4.有6.85 g铅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4.00 g固体沉淀物,这种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PbOB.PbO2C.Pb3O4D.Pb3O4和PbO2的混合物5.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 g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 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A.FeCl3B.KClC.CaCl2D.LiCl6.准确称取6.0 g铝土矿样品(含Fe2O3),加入100 mL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 正确;B.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 正确;C.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故C 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 正确; 【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0.1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解析】A.NH 4+能够发生水解,故NH 4+的数量小于0.1N A ,故A 错误;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故B 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D. H 2 + I 2 2H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 A ,故D 正确; 【答案】D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 为O ,d 与a 同族,故d 为S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 为Al ,则b 为Na 或Mg ; A.原子半径b >c >d >a ,故A 错误;B.4种元素种b 的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 正确;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 错误;D.O 2的氧化性强于S ,故D 错误;【答案】B10【解析】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结论正确,故A 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钠反应更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故B 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楚,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C 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 能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 错误; 【答案】A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一题 化学与STSE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 第一题 化学与STSE

第一题 化学与STSE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F ,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A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 2CO 3D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2.(2017·衡水压轴试卷)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B .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C .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D .奥运会中采用的新型氢动力计程车可以降低PM2.5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泡沫灭火器中的Al 2(SO 4)3溶液贮存在钢筒内B .大米酿制成甜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均变成了单糖C .夏天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与空气中O 3含量增加、尘埃减少有关D .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区分花生油与菜籽油4.(2017·济南高三模拟)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注:丹砂即硫化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仅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B .该过程描述的是一个可逆反应的两个方向C .该过程涉及的反应中包括HgS=====△Hg +SD .水银有毒,所以生活中绝对不能使用5.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是( )A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制取的物质B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 .减少甚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代烃D .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6.(2017·宁波镇海中学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锡中加入一定量的铅制成焊锡,目的是使被焊接的部分更牢固,更不易被氧化B .聚乙烯制成塑料薄膜,用于食品、药品包装的材料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7.生活处处有化学。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第二题 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2018版《优化方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12题大解密第二题 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题 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 3Fe 2++NO -3+4H +===NO ↑+3Fe 3++2H 2OB .向NH 4Al(SO 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NH +4恰好生成NH 3·H 2O :NH +4+Al 3++5OH -+2SO 2-4+2Ba 2+===NH 3·H 2O +AlO -2+2H 2O +2BaSO 4↓C .向少量的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 2气体: Ca 2++2ClO -+2SO 2+2H 2O===CaSO 4↓+4H ++2Cl -+SO 2-4D .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Mg 2++2HCO -3+Ca 2++2OH -===MgCO 3↓+CaCO 3↓+2H 2O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大量Fe 3+的溶液中:Na +、Mg 2+、SO 2-4、SCN -B.c (OH -)c (H +)=106的溶液中:NH +4、K +、AlO -2、NO -3 C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u 2+、Mg 2+、SO 2-4、Cl -D .1.0 mol ·L -1的KNO 3溶液中:Fe 2+、H +、Cl -、I -3.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共有H 2O 、ClO -、CN -、HCO -3、N 2、Cl -六种物质。

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 -和N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还原剂是含CN -的物质,氧化产物只有N 2B .氧化剂是ClO -,还原产物是HCO -3C .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D .ClO -发生还原反应,表现出氧化性4.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为Li 2NH +H 2 LiNH 2+Li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1.甲醇(CH 3O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燃料。

(1)①已知:CO 、H 2、CH 3OH 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 kJ·mol -1、285.8 kJ·mol -1、726.8 kJ·mol -1,则CO 和H 2反应生成CH 3OH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设想综合利用太阳能将天然气转化为较易储存运输的甲醇,装置如图1,装置工作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反应CO(g)+2H 2(g)CH 3OH(g)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其相关数据如图2。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用H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② 5 min 后速率变化加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6.98 MPa 、250 ℃和催化剂(CoI 2)作用下,甲醇可转化为乙酸:CH 3OH(g)+CO(g)=====6.98 MPa 、250 ℃催化剂CH 3COOH(g)有机合成常有副反应存在。

若反应釜中CH 3OH 和CO 的配料比(质量比)为1∶1,甲醇生成乙酸的选择率为90.0%,则此反应中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4)常温下,K (CH 3COOH)=1.8×10-5,向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滴加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至pH =7,此时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CH 3COOH)∶n (CH 3COONa)=____________。

2.(1)利用I 2O 5可使CO 与H 2O(g)反应转化为CO 2和H 2,从而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该过程可通过图1所示的两步反应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Ⅰ为I 2O 5(s)+5CO(g)I 2(s)+5CO 2(g) ΔH =a kJ ·mol -1反应Ⅱ中,生成1 mol H 2(g)时,反应热ΔH =b kJ ·mol -1。

①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ΔH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g)和I 2O 5(s),发生反应Ⅰ并达到平衡。

测得体系中各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φ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

则此反应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___(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2)已知铅盐中,Pb(NO 3)2、(CH 3COO)2Pb 易溶于水,PbSO 4、PbS 难溶于水,室温下其溶度积常数为K sp (PbSO 4)=1.06×10-8;K sp (PbS)=3.40×10-28。

①将一定量的PbSO 4加入足量饱和CH 3COONH 4溶液中,微热,并不断搅拌,因发生复分解反应,PbSO 4缓慢溶解。

能发生此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溶液中主要含有S 2-、SO 2-4等阴离子,向其中滴加Pb(NO 3)2溶液,当PbSO 4开始析出时,溶液中c (S 2-)c (SO 2-4)=________。

(3)钛基二氧化铅(Ti/PbO 2)是重要的电极材料,工业上用电解法制作,主要流程如下:酸洗钛基表面―→热钝化处理―→……―→电解沉积表层―→冲洗、烘干―→Ti/PbO 2其中“电解沉积表层”是制作的关键,方法是电解可溶性铅盐溶液,使生成的PbO 2沉积在阳极金属钛(Ti)上。

主反应为2Pb 2++2H 2O=====电解Pb +PbO 2+4H +。

①必须预先将阳极金属钛进行“热钝化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槽中,阳极主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法的缺点是阳极、阴极均会发生副反应。

其中阴极上产生的气体副产物是________。

③电解法制得的PbO 2晶体中含有少量的+2价铅,从而导致氧原子所在位置出现少量“空穴”(即化学式为PbO x ,但x <2)。

若电解时每生成1 mol PbO x 转移 1.94N A 个e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铅元素中+2 价铅所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为4NH 3(g)+5O 2(g)4NO(g)+6H 2O(l) ΔH(1)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N2(g)+O2(g)===2NO(g)ΔH=+180.6 kJ·mol-1则上述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浓度c(NH3)(mol·L-1)c(O2)(mol·L-1)c(NO)(mol·L-1)起始0.8 1.6 0第2 min 0.6 a0.2第4 min 0.3 0.975 0.5第6 min 0.3 0.975 0.5第8 min 0.7 1.475 0.12②反应在第6 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B.升高温度C.减小压强D.增加O2的浓度③下列说法中能说明4NH3(g)+5O2(g)4NO(g)+6H2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的同时,生成n mol NH3B.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百分含量w(NH3)=w(NO)D.反应速率v(NH3)∶v(O2)∶v(NO)∶v(H2O)=4∶5∶4∶6E.若在恒温恒压下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3)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4.磷的氯化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白磷具有强还原性,如白磷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铜,完成下面的方程式:________P4+________CuSO4+________H2O===________+________H3PO4+________。

(2)单质磷、磷的氯化物间相互转化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则PCl5分解为Cl2、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PCl3(g)+Cl2(g)PCl5(g)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发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 K时,将2 mol PCl5(g)充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PCl5(g)PCl3(g)+Cl2(g)在第10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c(PCl3)=0.6 mol·L-1。

①第5 min时c(PCl3)________(填“>”“<”或“=”)0.3 mol·L-1。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若维持温度不变,第11 min时再向容器中加入1.2 mol Cl2、1.2 mol PCl3和a mol PCl5,若要使此时Cl2的生成速率小于其消耗速率,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4)将PCl3、Cl2混合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①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起始物中PCl3、Cl2的物质的量之比(用n表示),测得平衡时PCl5的百分含量如图(a)所示,则n0=__________。

②若该容器是绝热容器,则图(b)中能表明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5.(2017·衡水压轴试卷)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